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方案[参照类别]

上传人:8** 文档编号:22146386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方案[参照类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方案[参照类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方案[参照类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方案[参照类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方案[参照类别](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上环桥居民安置用房二期三标工程群塔作业施工方案编制人: 职务(称): 审核人: 职务(称): 批准人: 职务(称): 杭州临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5年4月10日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2第二章、工程概况221、建筑概况222、结构概况323、现场情况3第三章、施工部署431、技术准备432、平面布置的原则433、组织及管理434、各种塔吊机械性能及参数635、塔吊安装情况一览表7第四章、群塔附着及顶升程序741、各种安全距离计算7411、最底层塔机的顶升高度8412、确定高差计算参数及合理的高差数值942、塔吊顶升的程序11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13附图一、群塔施工平面布置图14附图二、群塔施工

2、剖面图14第一章、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2、各栋号塔吊施工方案3、施工图13#21#楼建筑施工图13#21#楼结构施工图4、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序号类 别名 称编 号1国家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2行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5、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第二章、工程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建筑功能居住用房2建筑特点建筑物形体呈长方形,由9个单体组成3建筑层高2.90m4建筑高度0.00绝对标高6.300m13#楼15#楼16#楼19#楼21#楼54.3m54.3m54.3m5

3、4.3m54.3m21、建筑概况22、结构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结构形式基础结构形式桩基础主体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屋盖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平面屋盖楼板2建筑物地基地基土质层第9-1和13-1层地基承载力300Kpa混凝土C15基础垫层C35楼体、墙体、现浇梁板C30楼体、墙体、现浇梁板23、现场情况本工程为上环桥社区居民安置用房二期三标段项目工程,工程位于临平城北开发区的西南面,北面与二标基坑相连,振兴西路南面;东面为20米宽城市绿化带紧临范家埭河(目前已是干枯河流),与在建一期安置用房隔河相望。西面是兴中路距离基坑20米,南面为规划中的星辰路。地块北至振兴西路,南至星辰路,

4、东至范家埭河,西至兴中路三标段总建筑面积为109323.39,本工程地下室为框架结构,本工程共9个地上单体建筑、地下车库及基坑围护工程;地上建筑面积为81765.29,地下建筑面积为27558.10,本工程建筑层数地上最高18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57.15米。根据甲方提供的现场条件,组织13#楼先期开工,1#地下车库随后开挖,因此,根据建筑物平面布置和工期要求现选择使用5台塔式起重机。四台塔吊起重臂长为58米。第三章、施工部署31、技术准备本工程由六个单体建筑组成,分为六个栋号作业施工队,每个施工队根据栋号工程需要选择和布置塔吊;塔吊安装前,各施工队必须收集相关的塔吊资料和现场数据,编制单体

5、塔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经过公司总工审批,方案中应充分考虑各栋号间塔吊相互错开,尽量保证塔吊起重臂与塔身、起重臂与平衡臂间相互错开。32、平面布置的原则321、塔吊施工消灭死角。322、塔吊相互之间满足安全距离,在平面位置不能错开时,必须保证位置错开一个安全距离。323、因塔吊布置较多,布置时利用了施工进度之间的时间差,来保证满足安全距离要求。324、便于安装和拆除。 33、组织及管理331、组织机构图参照 材料公司安全科项目安全生产科 黄侦13#楼栋号长:孔仲华设备员:陈炎1#塔吊机 长: 司 机: 周鹤 指 挥:盛利冬 公司总工 胡万鹏15#楼栋号长:孔仲华 设备员:陈炎2塔吊机 长:司

6、机:叶将军 指 挥:盛利冬16#楼栋号长:梅德芳 设备员:陈炎 3#塔吊机 长: 司 机: 姜洪波 指 挥:邹小先19#楼栋号长:季兵 设备员:陈炎 4#塔吊机 长: 司 机: 王明康 指 挥:唐小燕19#楼栋号长:季兵 设备员:陈炎 4#塔吊机 长: 司 机: 张康 指 挥:贺小兵34、各种塔吊机械性能及参数塔吊编号型 号自由高度(m)附墙以上自由高度(m)工作半径(m)最大起重量(t)最小起重量(t)大臂至塔尖高度(m)标准节高度(m)0到基础顶(m)备 注7#QTZ63Z(5610)40255761.5643.5混凝土基础10#QTZ63Z(5610)40255761.5643.5混凝土

7、基础9#QTZ63Z(5610)40255761.5643.5混凝土基础12#QTZ63Z(5610)40255761.5643.5混凝土基础21#QTZ63Z(5610)40255761.5643.5混凝土基础35、塔吊安装情况一览表编号塔吊型号安装最终高度(m)塔身标准节固定附墙数量临时附墙数量平面位置1#QTZ80(H5810)65233/详见平面图2#QTZ80(H5810)70.6253/详见平面图3#QTZ80(H5810)76.4263/详见平面图4#QTZ80(H5810)70.6253/详见平面图5#QTZ80(H5810)70.4263/详见平面图第四章、群塔附着及顶升程序

8、41、各种安全距离计算多塔机同时作业,既要使塔机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又要保证施工安全,在进行垂直运输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特别注意塔机安全高差的控制。安全高差的控制在于保证群塔的安全;高差太小,有可能造成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吊起重臂碰撞;高差过大,由于群塔的连续排序,造成连锁反应,结果是:要求过多的塔机进行附着;建筑物结构施工达到的高度太低,不满足塔机锚固高度要求。因此,塔机的高差须进行合理的计算。在现行规程中,许多规程对塔机的高差进行了规定,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如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第10.5条规定:“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位(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

9、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这是最低的高差要求。新颁布的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第4.4.25条规定“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塔机时,应保持两塔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的小于2m”。第31.2.19条规定:“两台塔式起重机同在一条轨道上或两条相平行的或相互垂直的轨道上进行作业时,应保持两机之间任何部位的安全距离,最小不得低于5m”。故可以参考以下步骤确定合理的高差值。411、最底层塔机的顶升高度最底层塔机的计算顶升高度H塔 H塔 = Hi + D+ hf - H6 i=1式中:参数取值分别为H1=1.5m,H2=3m,H3=1.5m,H

10、4=1.5m, H5建筑物0.00高度D-塔机吊钩至起重臂下弦的极限距离; hf-塔臂架弹性变形端头下沉值。其中hf对空载时的大臂上扬的塔机一般影响不大,但对于空载仰臂的塔机影响就比较明显,根据经验值,塔机在端头额定负载时测定的下垂值为1.21.5m,取1.2m。H6的取值按塔机基础(顶)与建筑物(底)标高的相对值计算,即如果塔机基础(顶)高于建筑物底标高。H6取正值;反之,取负值。本工程单机满足最高点施工时安装高度如下表:参数1#2#3#4#Hi7.57.57.57.5H516.119.119.122.5H631.51.51.5D2.12.12.12.1hf1.21.21.21.2安装高度1

11、6.119.119.122.5412、确定高差计算参数及合理的高差数值计算塔机高差常用的参数有:塔基高差Hj,塔机起重截面高度Bh,塔机塔帽高度Tm,高地、低位塔机起重臂到基础顶面高度HG、HD,高、低位塔机起重臂安装高差H。群塔布置竖向设计中,塔机高差参数的合理确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H/ = HG - HD + Hj Bh + hf + D、起重臂交叉大于1/2起重臂长,且小于3/4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H/ = HG - HD + Hj Tm起重臂交叉大于3/4起重臂长(或覆盖低塔塔身)的高差计算: H/ = HG - HD + Hj Tm+2m

12、4.1.3本工程塔吊臂相交情况如下:13#楼2#塔机交15#楼1#塔机、小于1/2起重臂长 H5m19#楼4#塔机交21楼5#塔机、小于1/2起重臂长 H5m13#楼2#塔机交16#楼3#塔机、小于1/2起重臂长 H5m16#楼3#塔机交19楼4#塔机、大于1/2起重臂长小3/4起重臂长 H6m注:详见塔吊平面布置图。、相连塔吊间最终高差(m)编号1#2#3#4#5#相 连 高 差(m)1#/2.8/2#2.8/3#/+2.8+2.8/4#/2.8/5#/2.8(2)塔机安装最终高度编号1#23#4#5#安装高度标准节44545464最终安装高度6570.676.470.676.442、塔吊顶

13、升的程序根据本工程开工实际情况,合计五台塔吊、因此,在塔吊总体安排上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暂定按二层差值计算。421、各个塔吊之间的安全距离,、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H5m,当高差不能满足要求时,通过限制高塔旋转角度,及充分利用施工层高差来解决,、起重臂交叉大于1/2起重臂长,且小于3/4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H6m,当高差不能满足要求时,通过限制低塔旋转角度,422、塔吊附墙部位,应对墙体或顶板结构进行验算,不满足强度要求时作加强处理。423、尽管塔机臂竖向已错开一定的距离,但是,如果两台相邻塔机的塔机臂同时处在同一平面位置,仍然会相互妨碍并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在塔机使用过程

14、中,必须注意相邻塔机的动态。信号员在发出启动信号之前要观察相邻塔机臂是否在离自己的塔机臂较近的地方或正向自己的塔机臂方向移动,根据情况决定发出启动信号的时间;在塔机臂移动的过程中,塔机司机也要密切注意相邻塔机臂的移动情况,一旦发现两个塔机臂向一个方向靠近,应立即停止移动或向反方向移动塔机臂。424、塔吊附着完毕后的标准节顶升,必须根据当时其他施工段塔吊的状况进行合理安排,若与其它施工段塔吊大臂干涉,可将塔吊的标准节顶升分2次进行,先顶升本道工序的一部分标准节后,等所干涉的其他施工段塔吊下次附着顶升后,再顶升本塔本道工序所剩余的标准节,以便错开大臂节的干涉,因此产生“一次附着,两次顶升”现象。塔

15、吊顶升前应向项目部提出申请,填写塔吊顶升申请表,经项目部同意后方可顶升。附塔吊顶升申请表: 塔吊顶升申请表申请单位:上环桥居民安置用房二期三标项目部申请时间:塔机编号现有高度设备员签名本栋号其它情况相连栋号塔吊情况申请顶升高度项目部批准高度批 准 人批 准 时 间注:现有高度指相对于0。00高度425、塔吊顶升工作由塔吊安装公司负责,每次顶升完毕后应核对起重臂高差是否满足安全距离要求,完成后交项目部安全部保存资料。426、塔吊附墙做法及要求详见单体施工方案。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51、所有操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和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52、塔吊拆装作业,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及工法进行,必须由持有操作证

16、的起重人员完成,严禁无证操作。53、顶升作业必须在专人指挥下操作,非作业人员不得登上顶升套架 操作台,操作室内只准一人操作,严格听从信号指挥。54、项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塔吊附着点的施工必须尽可能地提前进行。55、作业现场的正下方必须设置不小于20米20米的安全作业区,并做明显标志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56、4级风以上严禁顶升作业,5级风以上严禁塔吊附着安装。57、塔吊附着以下塔身垂直度必须控制在2,塔吊附着以上塔身垂直度必须控制在4。58、在塔吊顶升或降塔过程中,严禁回转、起升作业。59、塔吊司机和信号指挥人员均须持证上岗。在塔吊运行过程中,双方使用认可的信号指挥形式,如对讲机、旗语、哨音等

17、。510、塔吊司机在运行过程中,严格遵守“十不吊”,保证安全运行。在停止作业时,必须保证大臂、小车及吊钩停放在安全部位,保证与其它塔吊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塔吊突然断电后应及时卸除吊物,将吊钩临时固定,防止起重臂转动,造成相连塔吊起重臂与钢丝绳碰撞;塔吊运行时,塔吊之间、塔吊与附近建筑物之间必须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511、塔吊司机在作业前和作业后,应对塔吊进行检查和保养,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塔吊的各项安全限位必须齐全可靠。塔身标准节之间的连接销及其他任何部件之间的联接销都必须穿开口销。512、在夜间工作时,除塔机本身备有照明外,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分的照明设备。塔尖及起重臂端部设置安全警示灯,当光线不足时应打开安全警示灯。513、塔机必须有良好的电气接地措施,防止雷击,遇有雷雨严禁在底架附近活动(接地电阻不大于4,用50*50*5角钢预埋在地下并与塔身进行有效连接)。514、塔机应定机定人,实行专人专机负责制,非机组人员不得进入司机室和擅自操作,要处理电气事故时,必须有专职维修人员二人以上。515、位于塔吊作业范围内的高压线,应搭设防护架,方案单立。附图如下:一、 群塔施工平面布置图二、群塔施工剖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