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井开发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2144979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6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煤层气井开发动态监测方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煤层气井开发动态监测方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煤层气井开发动态监测方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煤层气井开发动态监测方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层气井开发动态监测方法研究(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矿瑞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矿瑞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刘升贵刘升贵 博士、副教授博士、副教授20102010年年1010月月 煤层气井开发动态监测方法研究煤层气井开发动态监测方法研究中国煤层气行业处于商业化开发初期,主要的研发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资源认识与地质论证阶段(19902003年)二、技术试验阶段(20042006年)三、规模化开发阶段(2007年以来)煤层气开发历史煤层气开发历史煤层气开发历史煤层气开发历史p 现状现状 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p 现状现状开发工艺开发工艺开发工艺开发工艺p 现状现状直井开发工艺开发工艺

2、开发工艺开发工艺p 现状现状水平井开发工艺开发工艺开发工艺开发工艺p 现状现状典型水平井产能开发工艺开发工艺开发工艺开发工艺p 现状现状典型水平井井组产能开发工艺开发工艺开发工艺开发工艺p 现状现状典型水平井井组产能生产动态监测技术缺乏生产动态监测技术缺乏生产动态监测技术缺乏生产动态监测技术缺乏p 现状现状 (1 1)监测数据缺乏造成排采制度不合理)监测数据缺乏造成排采制度不合理 当前我国煤层气井的排水采气制度主要采取控制流量的方法进行,由于未考虑煤层的变质程度、构造复杂特性、工程特殊性,导致排采强度选择不当,影响煤层气井产能释放。(2 2)缺少监控手段造成卡泵事故频繁)缺少监控手段造成卡泵事

3、故频繁 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监测手段薄弱,缺少井底煤粉浓度测试仪器,未实现井底压力连续监测,造成难以确定合理的排采降压速度。对于压裂直井,排水速度过快易使煤层出砂,造成砂埋煤层甚至卡泵;同时,溶入水中的煤屑和煤粉在排采过程中,受到井底埋砂的过滤作用,煤屑和煤粉滞留在裂缝中的孔道内,逐渐降低压裂形成的裂缝导流能力,使煤层气井产能过早出现衰减现象。对于多分支水平井,排水速度过快容易冲刷水平井筒携带残留煤粉进入生产井产生卡泵,甚至引起水平井眼坍塌,中断排采过程,降低煤层气井产量。主要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成果开发一项技术开发一项技术 开发形成煤层气井动态监测技术 形成一套系统形成一套系统 形成一套煤层气井开发

4、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 开发一种工具、申请一项专利开发一种工具、申请一项专利 开发出判断煤层气井煤粉浓度级别的专用传感器 申请一种煤层气井监控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一项企业规范一项企业规范 起草了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监测技术企业规范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1)排采制度确定 依据资源条件、工程状况、排采设备能力确定排采制度及其可调控预案;PKCPL、VLG、W1、排采制度制定依据、排采制度制定依据含气量含气量压力压力应力应力煤结构煤结构渗透率渗透率几何形态几何形态构造构造地质历史地质历史工程概况洞穴描述直井套管水平井套管井眼不稳定段工程事故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

5、2)BHP及煤粉产出能力确定 评估排采引起有效应力波动对井眼及产层稳定性影响,依据煤粉产出机理预测不同排采制度下煤粉产出能力;储层压力系统动态渗透率应力变化规律含气饱和度气、水产量井间干扰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1、排采制度制定依据、排采制度制定依据(3)预警响应措施 及时调控排采设备,调整降液速度,控制BHP及排水速度。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预警措施,避免气井因煤粉浓度过大造成卡泵打断排采连续性。水平井组各井之间、直井之间的井间干扰,排水降压需考虑各井标高;排采过程中,BHP或者套管压力与液位必须保证其中一组数据准确,这是制定后期排采制度的依据;处理事故必须及时、迅速,确保处

6、理过程中BHP增量最小,影响范围最小;在考虑各井标高的基础上同步协调降压,充分利用各井抽采设备的排液能力;排采初期稳定降压期产气初期 稳定BHP 套压上升 关注水质继续降压期稳产期产能测试产量下降期1、排采制度制定依据、排采制度制定依据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类别类别资料明细资料明细压力原始地层压力、井底流压、套管压力、计量系统压力、管线压力、关井压力、输气系统压力等产量产气量(日产量及累计产量)、产水量(日产量及累计产量)、煤粉浓度及产量流体性质水、气成分及物性温度产层温度、产气温度、产水温度工程监测地面设备磨损腐蚀、井下油管断落数据、磨损、腐蚀情况及描述、产层波动及垮塌

7、分析、煤层气开发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最大程度地控制煤粉,精细化控制排采速度,自动化录取排采信息;实现其减少修井,减少排采人员及成本,连续稳定排采,气体产量及采收率最大化等目的。2 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 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 判断煤粉危险等级数据传输过程井底煤粉数据获取预警显示产水量数据煤粉浓度数据携粉能力井底压力压力波动预警使用传感器采集井底煤粉、井底压力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电缆传递至地面煤粉浓度分析仪及控制仪器,经过综合分析煤层气井产水量数据计算携粉能力,对比预警指标判断井底煤粉危险等级、井底压力波

8、动危险等级,实现煤层气井生产动态预警。2 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预预警警数数据据传传递递示示意意图图 2 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 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预预警警数数据据传传递递示示意意图图 井口仪器与设备井口仪器与设备智能流量计智能流量计井底传感器井底传感器水管压力开关水管压力开关气流量测量井底压力测量煤粉浓度测量套压测量水管线压力测量气体温度测量高压关闭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流量计算单元流量计算单元差速驱动差速驱动(VSD)电机电机流

9、量与液位计算通过电机控制速度与扭矩主机人机界面热温调节器VSD和无线交流远控室远控室井口无线控制井口无线控制主机无线控制主机无线控制主机主机传送生产数据接受生产数据存储生产数据与生成报告接受从远控室的指令从主机发送命令远程控制井口计算机系统主机报警系统转发器需要网络链接转发器需要网络链接2 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 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依据煤粉的产出规律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阶段产气前产气前初期产气阶段初期产气阶段产气中期产气中期产气后期产气后期煤粉产出特征煤粉产出特征产气前以中、产气前以中、

10、粗颗粒煤粉为粗颗粒煤粉为主,粗颗粒煤主,粗颗粒煤粉沉积到井底粉沉积到井底口袋内,中等口袋内,中等颗粒煤粉达到颗粒煤粉达到一定浓度易造一定浓度易造成卡泵。成卡泵。初期产气阶段多受到煤粉初期产气阶段多受到煤粉干扰,致使产气增长势头干扰,致使产气增长势头被不断打断,出现起伏;被不断打断,出现起伏;初期产气阶段以中、细颗初期产气阶段以中、细颗粒煤粉为主,细颗粒煤粉粒煤粉为主,细颗粒煤粉以悬浮液形式排出井筒,以悬浮液形式排出井筒,由于产水量下降,中等颗由于产水量下降,中等颗粒煤粉往往造成卡泵,或粒煤粉往往造成卡泵,或煤粉在井底口袋内沉积造煤粉在井底口袋内沉积造成埋泵成埋泵 产气中期以细颗产气中期以细颗粒

11、煤粉为主,一粒煤粉为主,一部分以悬浮液形部分以悬浮液形式排出井筒,另式排出井筒,另一部分沉积到井一部分沉积到井底口袋内底口袋内产气后期基本无水产出,产气后期基本无水产出,以微细颗粒为主,可随气以微细颗粒为主,可随气体以粉尘形式排出,位于体以粉尘形式排出,位于大宁煤矿的大宁煤矿的DNP02井排采井排采两年半以后出现该情况,两年半以后出现该情况,高速气体携带微细颗粒煤高速气体携带微细颗粒煤粉对干煤层微孔隙、裂隙粉对干煤层微孔隙、裂隙孔道具有疏通、打磨作用,孔道具有疏通、打磨作用,使水平井井筒周围煤层透使水平井井筒周围煤层透气性明显提高,有利于充气性明显提高,有利于充分释放煤层气产能分释放煤层气产能

12、典型井典型井FZP01-3 SJP02SH01、FZP01-3、FZP02-1、FZP02-2 PZP02-1SJ11-1DNP02卡泵煤粉浓度3%8%2 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1)产气前以中、粗颗粒煤粉为主,粗颗粒煤粉沉积到井底口袋内,中等颗粒煤粉达到一定浓度易造成卡泵。三交水平井排采3个月井筒聚集的煤粉颗粒 沁南水平井排采3个月井筒聚集的煤粉颗粒 依据煤粉的产出规律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 2 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2)初期产气阶段

13、以中、细颗粒煤粉为主,细颗粒煤粉以悬浮液形式排出井筒,由于产水量下降,中等颗粒煤粉往往造成卡泵,或煤粉在井底口袋内沉积造成埋泵 三交水平井排采5个月井筒聚集的煤粉颗粒 沁南水平井排采39个月井筒聚集的煤粉颗粒 依据煤粉的产出规律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 2 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SH01井煤粉含量超过井煤粉含量超过3%后卡泵,第二天即完成解卡,处理及时,继续降压。后卡泵,第二天即完成解卡,处理及时,继续降压。典型井第一次第二次连续降压2 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

14、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2)煤层气井初期产气阶段多受到煤粉干扰,致使产气增长势头被不断打断,出现起伏 卡泵颗粒0.5mm,降液速度0.1MPa/d依据煤粉的产出规律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 2 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3)产气中期以细颗粒煤粉为主,一部分以悬浮液形式排出井筒,另一部分沉积到井底口袋内 沁南水平井排采924个月井筒聚集的煤粉颗粒 依据煤粉的产出规律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 2 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4)产气后期基本无水产出

15、,以微细颗粒为主,可随气体以粉尘形式排出,位于大宁煤矿的DNP02井排采两年半以后出现该情况,高速气体携带微细颗粒煤粉对干煤层微孔隙、裂隙孔道具有疏通、打磨作用(部分井眼气体流速大于10m/s),使水平井井筒周围煤层透气性明显提高,有利于充分释放煤层气产能 依据煤粉的产出规律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 2 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煤粉浓度与压力波动预警系统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测试煤粉悬浮液浓度范围0.5%12%,颗粒范围0.015mm 3、开发两种工具开发两种工具开发了煤粉浓度传感器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判断煤粉危险等级数据传输过程井底煤粉数

16、据获取预警显示产水量数据煤粉浓度数据携粉能力4、专利申请、专利申请井井底底煤煤粉粉危危险险等等级级评评价价流流程程图图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4、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危危险险级级煤煤粉粉浓浓度度预预警警处处理理数数据据传传递递示示意意图图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充分释放水平井产气潜能,需要在排采中最大程度地控制煤粉,精细化控制排采速度。SH01井排采初期以0.02MPa/d的速度降压,排采20天后开始出现煤粉干扰,排采25天水色变黑,煤粉浓度增加至3%,卡泵停机,经检泵作业,捞出煤粉110mm粒径煤粉36L。随后采用控制煤粉浓度的精细管理方式,优化产气

17、设备和系统合理控制煤粉产出浓度,将煤粉浓度控制在0.5%以下,一旦煤粉浓度超标即刻加大排液速度,以加大油管内溶液流速加大携粉能力,促使排采连续稳定进行,排采140天该井气产量上升至16000m3/d。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 6、煤层气井生产动态变化特征、煤层气井生产动态变化特征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6、煤层气井生产动态变化特征、煤层气井生产动态变化特征 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在鄂尔多斯盆地韩城区块、三交区块选择典型井开展了煤层气井监测技术应用。7、成果应用情况、成果应用情况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

18、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SH01井排采初期以0.02MPa/d的速度降压,排采20天后开始出现煤粉干扰,排采25天水色变黑,煤粉浓度增加至3%,卡泵停机,经检泵作业,捞出煤粉110mm粒径煤粉36L。随后采用控制煤粉浓度的精细管理方式,优化产气设备和系统合理控制煤粉产出浓度,将煤粉浓度控制在0.5%以下,一旦煤粉浓度超标即刻加大排液速度,以加大油管内溶液流速加大携粉能力,促使排采连续稳定进行,排采140天该井气产量上升至16000m3/d。在鄂尔多斯盆地韩城区块、三交区块选择典型井开展了煤层气井监测技术应用。7、成果应用情况、成果应用情况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7、成果应用情

19、况、成果应用情况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对于示范区煤层气井预警包括煤粉浓度预警和压力波动预警,现场监测与煤样力学特性测试,提出煤粉浓度预警指标和压力波动预警指标。煤粉浓度预警指标:(1)煤粉浓度小于1%,生产井安全;(2)煤粉浓度1%3%,生产井存在卡泵危险;(3)煤粉浓度高于3%,生产井卡泵危险性高。压力波动预警指标:(1)井底压力波动值小于0.05MPa/d,储层伤害性较小;(2)井底压力波动值0.05MPa/d0.1MPa/d,具有一定储层伤害性;(3)井底压力波动值大于0.1MPa/d,储层伤害性大。8、预警指标、预警指标 p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感谢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感谢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