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型激励理论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22142269 上传时间:2021-05-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过程型激励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过程型激励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过程型激励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过程型激励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型激励理论(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第 二 节 过 程 型 激 励 理 论 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目标理论 综合激励模型 【引导案例】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小刘的烦恼 小刘去年进入一家小有名气的外资企业。这家公司实行工资保密制度,一般情况下,员工之间都不知道彼此的收入。但小刘对这份工作还是很满意的,一方面公司人际关系和谐,气氛轻松,工作虽累却挺舒心;另一方面就是薪水也不错,底薪每月3000元,还有不固定的奖金。 小刘一门心思扑到了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还把工作带回家做,而且也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说,上次湖北的一个设备安装项目,在小刘的努力下只用了1/3的时间就完成了,为公司节约了大量

2、成本。项目负责人为此还专门写了一份报告表杨小刘。同事们都很佩服他,主管也很赏识他。Organization l Behavior 【引导案例】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年终考核,人力资源主管对小刘的工作予以了高度评价,并告诉小刘公司将给他加薪15%。听到这个消息,小刘高兴极了。这不仅是钱的问题,也是公司对他的业绩的肯定。同年进入公司的小张却开心不起来,因为他今年的业绩并不好。午饭时两人聊了起来,小张唉声叹气的说:“你今年可真不错,不像我这倒霉,薪水都加不了,干来干去还是3900元,什么时候才有希望啊。”猛然间小刘才意识到,原来小张的底薪比他高900元。他对小张并没有意

3、见,可是他想不通,即使不考虑业绩,他们俩同样的职务,小张的学历、能力都不比他强,为什么工资却比他高这么多呢?小刘不仅感到不公平,而且有一种上当的感觉:我一直还以为自己的工资不低了,应该好好干,原来别人的工资都比我高。他马上就往人力资源部跑去 Organization l Behavior “ 香 饵 之 下 , 必 要 悬 鱼 。 重 赏 之 下 , 必 有 死 夫 。 ” - 三 略 VI.期 望 理 论 弗 鲁 姆 V. H. Vroom 工 作 和 激 励 1964年主 要 内 容只 有 当 人 们 预 期 到 某 一 行 为能 给 个 人 带 来 有 吸 引 力 的 结果 时 , 个

4、人 才 会 采 取 特 定 的 行 动 。 6 一期望理论与心理契约n一、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当人们预期到能够完成某行为,而且该行为能为自己带来既定结果,这种结果又对自己具有吸引力时,人们才会采取该行为 7 个人努力个人绩效组织奖励个人需要 8 M( Motivation) V( Valence) E( Expectancy)M指 激 励 水 平 , 它 可 以 由 激 励 对 象 心 理动 机 的 强 烈 程 度 来 反 映 。V指 激 励 对 象 对 目 标 或 奖 酬 的 价 值 大 小的 主 观 评 价 。 E指 激 励 对 象 对 自 己 达 到 目 标 或 得 到 奖酬 的 可 能

5、性 大 小 的 估 计 。 激励力量效价期望 9 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高高高低低低中中中高低低低高低 10 个 人努 力 个 人绩 效 组 织奖 赏个人目标A B CABC : 目 标 或 奖 酬 吸 引 力 效 价: 努 力 绩 效 的 联 系 期 望 概 率 e1: 绩 效 奖 赏 的 联 系 关 联 度 e2 11 n二、期望理论的应用n 1如何提高员工努力与个人绩效的关联性?e1确定适宜的目标组织帮助有效的绩效评估 12 n 2提高绩效与奖赏的关联性 e2企业的薪酬制度(资历因素?上司关系?)n 3提高组织奖赏在员工心中的价值 v奖励个性化? 13 员工对激励他们的因素的

6、排列1. 对员工所作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感激2. 有兴趣的工作3. 丰厚的薪水4. 工作安全(稳定)5. 在组织内的提升和发展管理者对激励员工的因素的排列1. 丰厚的薪水2. 工作安全3. 良好的工作环境4. 在组织内的提升和发展5. 对员工所作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感激 (二)心理契约1960年 , 心 理 契 约 概 念由 阿 吉 里 斯 Argyris首次 使 用 。 它 是 指 员 工 与企 业 在 正 式 的 雇 佣 合 同规 定 的 内 容 之 外 存 在 的隐 含 的 , 非 正 式 的 , 未公 开 说 明 的 相 互 期 望 和理 解 。企 业 清 楚 地 了 解 每 个 员 工 的

7、需 求 与发 展 愿 望 , 并 尽 量 予 以 满 足 ; 而 员工 也 为 企 业 的 发 展 全 力 奉 献 , 因 为他 们 相 信 企 业 能 满 足 他 们 的 需 求 与愿 望 。 其 意 思 可 以 描 述 为 这 样 一 种状 态 : 企 业 的 成 长 与 员 工 的 发 展 虽然 没 有 通 过 一 纸 契 约 载 明 , 但 企 业与 员 工 却 依 然 能 找 到 决 策 的 各 自 “ 焦 点 ” , 如 同 一 纸 契 约 加 以 规 范 。 心理契约的三层涵义继续continue 既 然 是 契 约 , 就 应 该 是 双 方 之 间 签 订 的 。 既 然 是

8、 心 理 的 , 就 应 该 是 雇 佣 双 方 默 认 的 、内 隐 的 交 易 ( 心 理 互 动 ) 。 心 理 契 约 除 了 包 含 经 济 利 益 以 外 , 主 要 是为 促 进 员 工 实 现 个 人 追 求 、 社 交 欲 望 , 保 持良 好 的 团 队 关 系 和 工 作 氛 围 , 最 终 形 成 组 织文 化 共 同 愿 景 和 共 同 使 命 及 共 同 价 值 观 。 从 这 个 角 度 说 , 心 理 契 约 实 质 上 是 企 业 文化 的 基 石 和 内 核 。 企 业 管 理 者 与员 工 间 的 交 换 物 质 层 面的 交 换精 神 层 面的 交 换交

9、 换 中 的 契 约 经 济 契 约心 理 契 约继续continue两种基本契约的对比 经济契约&心理契约 经 济 契 约 描 述 的 是 一 种 交 换 关 系 , 员 工付 出 时 间 、 才 智 和 能 力 , 得 到 工 薪 和 适当 的 工 作 环 境 。 心 理 契 约 则 是 经 济 契 约 的 一 种 补 充 , 对员 工 心 理 方 面 的 参 与 作 出 了 一 些 规 定 :向 组 织 贡 献 忠 诚 、 创 造 能 力 及 其 他 相 关的 心 理 努 力 , 作 为 交 换 , 员 工 也 要 求 一些 非 物 质 的 报 酬 , 如 工 作 的 安 全 感 、 公

10、平 合 理 的 待 遇 ( 人 的 尊 严 ) 、 与 同 事 之间 的 友 谊 以 及 自 我 发 展 、 自 我 实 现 的 机会 等 等 。 激励与结果继续continue经济契约满足不满足 员工提供时间、才智、体力组 织提供薪水、休息、适当的工作条件心理契约员 工提供忠诚、创造力、额外的心理努力、奉献组 织提供工作安全感、公平合理的待遇、尊严、报答性人际关系、对个人发展的支 持 员工: 高工作满意度 高绩效 继续效力组织雇主: 留住员工 可能提升 员工: 低工作满意度 低绩效 可能离职雇主: 矫正行为;惩 罚 可能辞退 “ 不 患 贫 而 患 不 均 , 不 患 寡 而 患 不 安 。

11、 ”- 论 语 “ 刑 过 不 避 大 臣 , 赏 善 不 遗 匹 夫 。 ”- 韩 非 子 为 什 么 企 业 热 衷 于 薪 酬 保 密 制 度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从某种意义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比 较 的 方 式 自 我 比 较 (纵 向 比 较 )目 前 自 己 的 报 酬

12、 过 去 自 己 的 报 酬 目 前 自 己 的 投 入 过 去 自 己 的 投 入社 会 比 较 (横 向 比 较 )自 己 的 报 酬 他 人 的 报 酬自 己 的 投 入 他 人 的 投 入: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比 较 的 结 果 OP : IP=OR : IR 公 平OP : IPOR : IR 不 公 平 1OP : IPOR : IR 不 公 平 1OP : IPOR : IR 不 公 平 2改 变 自 我 或 他 人 的 投 入 、 产 出 改 变 对 自 我 或 他 人 的 认 知改 变 参 照 对 象离 职 Organiza

13、tional Behavior 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白 泰 铭 在 读 大 学 时 成 绩 不 突 出 , 老 师 和 同 学都 以 为 他 今 后 无 多 大 作 用 。 他 读 完 日 语 专 业后 便 被 一 家 中 日 合 资 公 司 招 为 推 销 员 。他 很 满 意 这 份 工 作 , 因 为 工 资 高 , 还 是 固 定的 , 不 用 担 心 未 受 过 专 门 训 练 的 自 己 比 不 过别 人 。 若 拿 佣 金 , 比 人 少 得 太 多 就 会 丢 面 子 。上 班 头 两 年 , 小 白 对 工 作 兢 兢 业 业 。 Organizational Behavi

14、or 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随 着 他 的 业 务 和 他 与 客 户 们 的 关 系 越 来 越紧 密 , 他 的 销 售 额 也 渐 渐 上 来 了 。 到 去 年他 就 己 经 是 推 销 员 中 的 姣 姣 者 。 尽 管 今 年 他 的 定 额 比 去 年 提 高 了 25%, 但 到 十 月 中旬 他 就 完 成 了 全 年 的 任 务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不 过 他 觉 得 自 己 的 心 情 并 不 舒 畅 , 令 他 最烦 恼 的 事 , 莫 过 于 公 司 不 告 诉 大 家 干 得 好坏 , 没 个 反 应 。 可 偏

15、 又 听 说 别 的 合 资 公 司都 搞 竞 赛 和 有 奖 活 动 , 有 的 老 板 还 亲 自 请最 佳 推 销 员 到 大 酒 店 吃 一 顿 饭 , 并 向 公 司 内 所 有 单 位 通 报 竞 赛 结 果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以 前 并 不 关 心 排 名 的 小 白 , 如 今 却 重 视 起来 了 。 他 觉 得 公 司 对 推 销 员 实 行 固 定 工 资制 是 不 公 平 的 , 一 家 合 资 企 业 怎 么 也 搞 大锅 饭 ? 应 该 按 劳 付 酬 。 在 日 本 老 板 拒 绝 了 他 的 建 议 后 ,

16、 小 白 就 辞 职 去 另 一 家 化 妆 用品 公 司 。请 用 亚 当 斯 的 分 配 公 平 理 论 解 析 白 泰 铭 为何 不 同 意 公 司 现 有 薪 酬 制 度 。 29 n(二)程序公平与互动公平n西波特和沃尔克在1975年提出了程序公正的概念。程序公正更强调分配资源时使用的程序,过程的公正性。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能控制做决策的过程(如可以提出自己的证据,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他们公平感就会提高。这种现象称为“公平过程效应”或“发言权效应”。 30 n 1986年,Bies,Moag 提出互动公平。n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实施分配程序时,人际处理方式的重要性。n人际公平:反映

17、了在执行程序或决定结果时,权威或上司对待下属是否有礼貌,是否考虑对方的尊严,是否尊重对方等;n信息公平:主要指是否给当事人传达了应有的信息,即给当事人提供一些解释,如为什么要用某种形式的程序或为什么要用特定的方式分配。 强 化 理 论斯 金 纳 B. F. Skinner 32 n一、基本观点n 强化理论认为,无论是人或动物,都会为某一目的而采取一定的行动,当行动的结果对他有利时,他就会趋向于重复这种行为;当行动的结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趋向减弱或消失。凡是能够影响人的行为频率的刺激物,即称为强化物。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 令 人 愉 快 或 所 希 望 的 事 件 令

18、人 不 愉 快 或 不 希 望 的 事 件事 件 的 出 现 正 强 化行 为 变 得 更 加 可 能 发 生 惩 罚行 为 变 得 不 可 能 发 生事 件 的 消 失 消 退行 为 变 得 更 不 可 能 发 生 负 强 化行 为 变 得 更 加 可 能 发 生强 化 的 类 型行为的结果会影响到该行为以后是否会重复出现。 某 日 本 企 业 使 用 正 负 强 化 的 效 果 比 较 分 步 实 现 目 标 报 酬 数 量 足 够 奖 惩 互 相 结 合 优 先 用 正 强 化 应 用 老 师 的 话 :及 时 奖 励 自 己 , 呵 呵 37 三、目标设置理论 n一、目标的激励功能n

19、在动机的构成中,有两种核心要素:一个是需要,一个是目标(或诱因)。n 激励理论不仅要考虑需要的推动力,也要考虑如何通过目标设计和分解,拉动人的行为,达到激励个人完成组织目标的目的。 38 n目标设置是管理领域中最有效的激励方法之一,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标努力工作绩效责任性和自尊心更高目标导致创造增强产生 39 n二.目标的设置原则 1、目标的具体性原则 即目标能精确观察到的程度。目标理论研究者的96%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目标订得具体,明确,要比笼统,空泛的要求导致更高的绩效。 n 2、目标的难度适宜原则 n 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比唾手可得的目标更能导致高的绩效。n 但难度过大,根本无法达到的目标使人容易丧失信心,受到心理挫折。 40 3、目标的可接受性原则 目标的可接受性是指人们接纳和承诺目标或任务指标的程度。 一些研究表明,组织或上级提出的目标只有内化为职工个人的目标,才能对个人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 41 n 4、目标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原则 n 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如果职工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其受到的激励比无任何反馈信息要大得多。 42例如爬山 43 小结n掌握期望理论的公式,提高激励水平的三个环节n掌握公平理论的公式,三种不同的公平理论。n掌握强化理论的观点,强化类型,以及正强化需要注意的事项n掌握目标理论的观点n了解综合激励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