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2134887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1.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 米。3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 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 .01米=10-2米;1毫米=0.0 0 1米=10-3米1米=1 06微米;1微米=1 0 -6米。4.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 用刻度尺测量时, 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 读到

2、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5.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 平均值。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 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 )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 )测乒乓球直径;(3 )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 )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

3、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 出来)(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 体)叫参照物.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2. 速体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 .6千米/小时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

4、速度是变化的运动。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 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15. 根据速度、时间可求路程:S=V t: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一沙漏一摆钟一石英钟一原子钟。第二章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2)声

5、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声音在 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区别回声与原 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 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利用回 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4、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往开水瓶倒水, 音 调越来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

6、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5、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 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6、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 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 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7、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熔化(晶体)固(晶体)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沸腾

7、蒸发条件1、达到1、达到熔点凝固点2、不断2、不吸热断放热1、达到 沸点2、不 断吸热液体吸热气体放热固体吸热气体放热特点1、不断 吸热2、温度 不变1、不断放热2、温度不变1、不断吸热2、温度不 变1、吸热2、温度降 低1、放热2、温度升高1、吸热2、温度降 低1、放热2、温度升 高举例 及应 用晶体:冰雪 熔化、金属 熔化、各种 盐高温下熔 化;非晶体: 玻璃、沥青、 松香熔化。水结冰、冰 雹的形成, 冰挂的形 成。水的沸腾、 油的沸腾、 液态氧的沸 腾。用酒精给 高烧病人 降温、晾晒 衣服、晾制 葡萄干。雾、露的形 成,烧水时 的“白气”, 雪糕下边、 冰箱门口的“白气”。干冰升华、 樟

8、脑球升 华、冬天冰 冻的衣服 变干,碘的 升华。霜、雪的形 成,窗玻璃 上的冰花、 树枝上的 雾凇的形 成,灯泡壁 上钨的凝 华。第三章 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符号:t单位:摄氏度C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C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 0C把0到1 00C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C3、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 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9、;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温度计内部液体工口 量程分度值体温计(有缩口)用法水银35 42C0.1C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煤油201 0 0C1C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寒暑表也不能甩酒精3050C1C同上5、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 热6、熔点和凝固点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温度 继续从外界吸

10、热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达到凝固点温度 继续向外界放热 【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冰、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等 常见的一些非晶体: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 放热。8、蒸发现象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9、沸腾现象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1、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1 0、升化和凝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 升华(冬天冰冻的湿衣服变干,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 凝华(冬天看到的霜、窗花、雾凇)(灯泡使用一段时间后内壁出现黑色的物质是灯丝先升华后遇到较冷的灯光壁凝华而成的)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第五章 光现象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X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

12、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 小孔成像等。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 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 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 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 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

13、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 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8、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 射面是光滑平面)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 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叫做光路的可逆性。1 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

14、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 屏接收。13、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14、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的特点是热作用强,应用:加热物体、夜视仪、遥控器 紫外线的特点是化学用强,应用:消毒、防伪(上荧光物质发光)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

15、 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 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 速不变。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 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垂 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

16、时,折射角小于入 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 半径小的多。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 边缘厚,中央薄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 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 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

17、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7、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成像大小虚实像物位置像 距( v )应用u 2f缩小实像透镜两侧f v 2f照相机u = 2 f等大实像透镜两侧v = 2ff u 2f幻灯机u = f不成像uu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虚像同侧正,实像 异侧倒。”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

18、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1 0 .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主要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的前面,因而视网膜上不能出现清晰的像。矫正方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1 1.及其矫正近视眼主要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的后面,因而视网膜上不能出现清晰的像。矫正方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 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

19、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 天平。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 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 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 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 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p表示密 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9 水的密度p=1.0x103千克/米3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 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pV。(3)求体积:V = m/p。1 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 性、弹性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