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加气站设计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125482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565.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CNG加气站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CNG加气站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CNG加气站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CNG加气站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G加气站设计(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要 本设计是日供应 1.5 万 m3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的设计。主要内容是根据 天然气相关数据以及各种设计规范,进行天然气计量、调压、脱水、压缩、储存, 主要参数的选择计算,并且对工艺管道的流量、管径、壁厚,作出详细的计算并写 出计算过程。 本设计说明书共包括 12 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主要介绍了压缩天然气加气站项 目建设的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对 CNG 加气站的气质参数具体分 析与计算,得出了建 CNG 加气站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第三部分主要是建设规模; 第四部分主要是天然气加气站的选址、场站建设的条件;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加气 站的总规划以及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及规;

2、第六部分是本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介 绍加气站工艺流程、工艺方案特点以及工艺设备选型、管材、管阀件以及防腐,具 体根据加气站的设计规模 1.5m3/d 的供气量进行各种设备的选型计算以及各种管件、 仪器的选择。首先是根据供气量,通过计算确定压缩机,然后根据选择的压缩机的 排气量依次进行调压站主要设备(比如过滤器、调压器、以及调压器前后管道)的 选择计算,缓冲罐尺寸选择,压缩机后管道的计算选择,选择储气井储气,并进行 了储气井的设计计算以及储气井的优化;废气回收罐的选择、及充气流程以及加气 机的选择计算。第 7 部分到 12 部分主要介绍了加气站的各项配套设施,包括管道的 消防设施,安全生产与工业

3、卫生、绿化以及通信,节约能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 保护等。 关键词:加气站;压缩机;脱水装置;储气井;加气机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subject is: on the supply of 15,000 m3 of 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 filling stations desig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relevant data is based on natural gas as well as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natural gas measur

4、ement, voltage regulator, desulfurization, dehydration, compression, storage, the choice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calculation, and process pipe flow, pipe diameter, wall thickness, in detail calculation process to calculate and write.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including a total of 13 parts: the

5、 first introduced some of the major projects on compressed natural gas filling stations in the background, the need for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CNG filling stations and 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of a specific analysis, to build CNG filling stations reached

6、the critical pressure and critical temperature, The third part is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fourth part is the location of natural gas filling stations, the station building conditions; fifth introduced some of the major stations of the tot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 st

7、andards and regulations; Part VI is the design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n process st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programs, as well as selection of process equipment, pipe, pipe valves, as well as anti-corrosion and concre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of stations the size of the

8、 volume of the gas supply to a variety of Selection computing equipment and a variety of pipe fittings, the choice of instruments. The first is based on gas volume,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the compressor, and then depending on the chosen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regulator station in order to carry

9、out major equipment (such as filters, voltage regulator, as well as the regulator before and after the pipe) option, the buffer tank size selecti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mpressor after the pipeline option, choose gas wells and gas wells in th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gas wells. An

10、d the design of the gas wells and gas wells in the calculation optimization; gas tank recovery options, and the inflatable air-flow and increase the choice of the calculation. Part 7 to 13, introduced some of the major stations of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 including pipeline fire facilities, indust

11、rial hygiene and safety in production, green and communication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Keywords: filling stations; compressor; dehydration device; gas wells; filling machine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总论 .1 1.1 项目名称 .1 1.2 编制依据和原则 .1

12、1.3 施工及验收执行的主要规范 .2 1.4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 1.5 项目概况 .5 2 气源及市场分析 .6 2.1 气源状况 .6 2.2 气质参数 .6 2.3 天然气基本性质 .7 2.4 压力等级 .9 3 建设规模 .10 3.1 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 .10 3.2 推荐建设规模及理由 .10 4 项目选址 .10 4.1 站址选择 .10 4.2 场站建设条件 .11 5 总图设计 .12 5.1 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12 5.2 总平面设计 .12 5.3 竖向设计 .12 6 工艺 .13 6.1 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13 6.2 成品气

13、气质要求 .13 6.3 工艺流程简述 .13 6.4 工艺方案特点 .14 6.5 工艺计算 .15 6.6 工艺设备选型 .23 6.7 工艺布置 .31 6.8 管材管阀件及防腐 .32 6.9 焊缝检验及试压、吹扫 .33 7 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34 7.1 设计依据 .34 7.2 设计内容 .34 7.3 系统配置及自控方案 .34 7.4 仪表选型 .35 7.5 通信 .35 8 消防 .35 8.1 执 行 的 主 要 标 准 及 规 范 .35 8.2 工 程 概 况 .36 8.3 消 防 .36 9 安全生产与工业卫生 .37 9.1 设计依据 .37 9.2 工程

14、概述 .38 9.3 生产过程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38 9.4 安全措施方案 .39 9.5 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41 10 环境保护 .41 10.1 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41 10.2 环境保护说明 .41 11 节约能源和合理利用能源 .43 11.1 用能特点及节能原则 .43 11.2 能耗构成分析 .43 11.3 节能措施 .43 12 结论 .43 13 总结 .44 14 参考文献 .45 1 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绵阳市某 CNG 加气站设计 1.2 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 编制依据 (1)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准的规划红线图; (2)绵阳市公

15、交压缩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天然气气质分析报告气质资料; (3)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 版);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 版);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质技监局锅发 154 号;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1996)劳部发 140 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00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第 46 号 ; 1.2.2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

16、规、规范和现行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 全适用、便于管理。 (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充分考虑绵阳燃 气汽车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合理确定设计规模。作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远近 结合、切实可行,坚持需要和可能相结合,避免浪费投资和二次投资。 (3)坚持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站的设计中尽量采用性 能好、技术先进、操作方便、可靠耐用的国产工艺设备,降低工程造价,同时确保 加气站安全运行。工艺仪表适当选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仪表,辅以就地检测、指示、 记录。 (4)综合考虑三废治理和节约能源。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并重,遵循可持续 发展的原则。

17、(5)站的总体布局、建筑结构设计严格按照公安消防的有关安全规定,始终将安 全放在突出位置考虑。 1.3 施工及验收执行的主要规范 (1)压力容器的安装及验收、管理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质 技监锅发 154 号文件; (2)油、天然气管道加工、焊接、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有毒、可 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3)压力管道的安装及验收按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执行。 1.4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4.1 项目建设的背景 1.4.1.1 调整交通能源供应结构,缓解油源紧张状况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不足,需求矛盾突出,预计

18、近 10 年来我国石油产量的增幅不 会加大,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2005 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 3.17 亿吨,其中净进口 石油 1.36 亿吨,对进口石油依赖速度超过 40%。而目前国际原油价又一路飚升,国 内油价居高不下,资源紧张局面在加剧,这种状态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调 整交通能源供应结构,缓解油源紧张状况,寻求可替代的能源,成为当务之急。作 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正是理想的替代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 逐年上涨,能源短缺问题亦日益突出,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我国 成品油消费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在未来 10 年内还将以每年 4.3%的速度增长, 这在全球是绝

19、无仅有的。最近 3 年,中国的汽车销量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 中国目前每年约 1450 亿升的油品消费中,车用油需求量为 760 亿升。国内成品油零 售市场面对外资的进入和参与竞争,加快加气站建设是占领终端零售市场的关键。 1.4.1.2 减少污染,满足改善大气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07 年我国汽车消费量达到 800 万辆,汽车拥有量约 5700 万辆,中国汽车 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预计 2010 年我国汽车化水平达到 40 辆/千人(目前 我国是 44 辆/千人),拥有量约 4600 多万辆,该目标目前已提前达到。汽车尾气中 CO、NO 2 及 CH 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质

20、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污染浓度 的实际分担率已超过 60%。而使用天然气对环境污染较小,资源也相对有保证,以 气代油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4.1.3 加气站建设情况 随着燃气汽车推广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燃气汽车已经逐步形成区域化发展的 模式,川渝区域、东北区域正在形成。纵览我国燃气汽车重点推广应用城市的分布 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川渝区域、东北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京津区域、中原区 域、广深区域和海南区域等。 表 1.1 燃气汽车及加气站主要城市数推广情况(截至到 2004 年底) 燃气汽车(辆) 燃气汽车加气站(座) 城市(地区) CNGV CNGV 北京市 2089 27 上海市

21、 175 4 天津市 850 5 重庆市 18985 46 四川省 52461 185 海南省 1841 7 乌鲁木齐 5398 30 长春市 200 2 西安市 10497 27 广州市 哈尔滨市 济南市 1400 3 青岛市 银川市 264 4 廊坊市 1910 5 濮阳市 3514 8 四川是国内最早开发天然气汽车的地区,同时又是一个缺少石油而富产天然气 地区,天然气主要用于化肥生产和民用燃料,发展 CNG 汽车用天然气,是今后 10 年 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到 2010 年,CNG 加气站发展到 400 座,CNG 汽车保有量发 展到 10 万

22、辆,并建成一个国家级天然气汽车检测中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 发展压缩天然气汽车产业的通知规定,成都、绵阳、德阳、泸州 4 个示范城市的 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必须改装成天然气汽车,不改装的收取排污费,新车不改 装不准上户,逐步扩大天然气的应用范围。 目前绵阳市区已建 CNG 加气站 10 座,其供气规模如下表 1.2 表 1.2 供气规模 序号 规模(万 Nm3/d) 数量(座) 小计(万 Nm3/d) 1 1.0 3 3.0 2 1.5 3 4.5 3 2.0 3 6.0 4 3.0 1 3.0 总计 10 16.5 随着市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公交车、

23、出租车以及部分私家车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因此,对 CNG 加气站的需求随之增加。 据统计,绵阳市市区目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共有 5300 辆,大致情况如下表 1.3 表 1.3 绵阳市市区 CNG 加气车辆统计 车辆类型 数量(辆) 压缩天然气需求量(万 Nm3/d) 市区公交车 1000 7.62 出租车 2400 8.71 社会车辆 1900 4.28 绵阳现有加气站总的加气规模为 16.5 万立方米/日,而目前车用天然气的需求 量达 20.61 万余立方米/日,已远不能满足 CNG 汽车的用气需求,加气难的问题较严 重。 1.4.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2.1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24、,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及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质对环境空气 浓度的实际分担率已超过 60%,环境空气已从煤烟型污染为主转变为煤烟机动车 尾气复合型污染。用天然气作为动力与使用汽油作为动力相比较,汽车尾气中一氧 化碳可减少 97%,碳氢化合物减少 72%,二氧化硫减少 90%,噪音减少 40%,导致人 体呼吸道疾病及癌症的苯、铅粉尘等减少 100%,从而有效地缓解了汽车污染的排放, 进而改善大气环境。目前,四川省对汽车的环保要求达到欧标准,凡符合该标准 的将发放绿色环保标志,而使用压缩天然气的汽车将直接发放绿色环保标志,CNG 己逐渐形成一个产业。 1.4.2.2

25、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川气”的优势 四川省是一个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而石油相对短缺的内陆省份。目前已探明地 质储量 5199.66 亿立方米,到 2005 年底天然气产量 135.80 亿立方米,而市场需求 仅为 106.89 亿立方米,四川地区天然气已供大于求。四川又是一个贫油省,必须发 展天然气汽车,改变汽车燃料结构,充分利用“川气”储量较丰富的优势,有利于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4.2.3 有利于促进 CNG 汽车工业的发展 根据规划,到 2010 年,四川 CNG 汽车将达到 10 万辆,CNG 加气站将达到 400 余座,进而带动与天然气汽车相关的机械制造、汽车、高压储运、

26、电子电器、仪器 仪表等行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4.2.4 有利于加速“油改气”车的改装步伐 随着国家发改委 2006 年发出的调价方案,将上调 0 号柴油和 90 号、93 号、97 号汽油价格。今年,97 号汽油更是一举突破 6 元/升大关,达到 6.60 元/升。受国 际油价连续升高的影响,油价在 2006 年的第二次调整后创下历史新高。目前,油价 已经达到 93 号 6.15 元/升,油价的上涨令汽车使用天然气的价格优势表现得更为明 显。以出租车为例,目前天然气价格为 2.70 元/立方米,出租车使用天然气要比烧 油节省三分之一左右。出租车跑一天,如果烧油大概需要油费 14

27、0-150 元;而烧气 只需 90-100 元,每天少花 50 元左右的费用。显著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有力地刺激 更多的出租车、公交车和私家车加入到这一行业中,也吸引广大汽车生产厂商开始 注重生产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轿车。 1.4.2.5 有利于提高城市服务功能 作为城市加气站点,是重要的城市交通配套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功能的组成 部分,加气配套设施的建设,对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改善工作、生活及投资环境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投资建设绵阳公交圣水 CNG 加气站,既方便过往车辆,还能为 业主带来良好的投资收益和较好的广告品牌效应,还有利于当地政府税收收入的增 加,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需求紧张的局

28、面,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项 目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1.5 项目概况 1.5.1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绵江景观大道(圣水寺河堤公路旁),道路开口位于 河堤公路上,地势开阔,为城市规划的加气站建设项目,站区周围四面地势开阔, 西侧为公交公司第四总站,北侧为河堤公路,其余为公交公司停车场,符合建加油 加气站的相关规范要求。 1.5.2 建设规模 全站按固定站设计,建设初期,日生产压力为 25MPa 的压缩天然气 1.5 万 Nm3(总规模 3 万 Nm3/d),储气装置总容积 16m3(水容积)。 压缩机系统内部(压缩机与冷却装置)安装系统管道由压缩机供应商自行确定; 压缩机系统出口

29、至储气井、加气区的高压输气管道为不锈钢(1(0)Cr18Ni9(Ti) 无缝钢管,全部采用焊接或管接头。 2 气源及市场分析 2.1 气源状况 该站气源由距该站约 9 公里处的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主干管引进。 西南油气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公司。公司主要经营四川、 西昌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集输和销售业务,现辖重庆、蜀南、川 中、川西北、川东北五大油气区,有在册员工 2.13 万人,另有托管四川石油管理局 人员 1380 人。本工程气源来自川西北区。1596 天然气管上引进,其供气规模为 1.5 万 Nm3/d,供气压力 0.30.45MPa。 2.2 气

30、质参数 表 1.4 气质参数 甲烷 CH4 乙烷 C2H6 丙烷 C3H8 正丁烷 C4H10 异丁烷 C4H10 正戊烷 C5H12 异戊烷 C5H12 氮气 N2 二氧化 碳 CO2 硫化氢 H2S 94.48 3.87 0.58 0.084 0.013 0.014 0.039 0.21 0.52 0.012 表 1.5 低级烃的基本性质 容积组分 CH4 C2H6 C3H8 C4H10 C4H10 C5H12 C5H12 CO2 H2S N2 分子量 M 16.04 30.07 44.09 58.12 58.12 72.15 72.15 34.07 34.07 28.01 密度 Kg/

31、Nm3 0.71 1.35 2.01 2.70 2.701 3.45 3.45 1.53 1.53 1.25 动力粘度 10 - 6PaS 10.39 8.60 7.50 6.83 6.35 11.670 11.67 16.67 运动粘度 10 -6 m2/S 14.50 6.41 3.81 2.53 1.85 7.63 7.63 13.30 临界温度 Tc(K) 191.05 305.45 368.85 425.95 407.2 470.35 452.54 304.2 126.2 临界压力 Pc(MPa ) 4.64 4.88 4.39 3.65 3.65 3.34 3.35 7.386 3

32、.39 2.3 天然气基本性质 (1)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 M= YnM0 (2.1) = (M 10 CH4CH4%+MC2H6C2H6%+MC3H8C3H8%+MCO2CO2%+MH2SH2S+M C4H10C4H10%+MN2N2% +M C5H12C5H12% ) = (16.043 94.48+3.8730.070+0.5844.097+0.5244.0098+0.0110 834.076+0.19758.124+0.2128.0134+0.04572.151) =17.024 混合气体平均密度 = 10iY (2.2) = (94.48 0.7174+3.871.3553+0.58

33、2.0102+0.521.9771+0.01810 1.5363+0.1972.6912+0.211.2504+3.45370.045) =0.7619Kg/ Nm3 混合气体相对密度 S= = =0.58929.13.760 (2) 混合气体动力粘度 各组分的质量成分,按公式 gi= 100 YiM (2.3) =100M=1702.4YiM gCH4= 100= 100=95.69iCH44.17023689 gC2H6= 100= 100=0.09Yi62. gC3H8= 100= 100=0.16iMHC834.170295 gCO2= 100= 100=0.33YiO2.8. gH2

34、S= 100= 100=0.39iSH24.170263. gC4H10= 100= 100=0.16YiMC104.97 gC5H12= 100= 100=0.16iH1254.1025. gN2= 100= 100=3.36YiMN24.170238. 混合气体动力粘度 =iig 670.1392.4035.8167.502.16.893.1056 = SPa6. (3) 混合气体运动粘度 = = =14.39910-6 m2/S 731.05 6 (2.4) (4) 混合气体的临界温度 Tc= ciy10 (2.5) = (94.48191.05+3.87 305.45+0.58368.

35、85+0.21126.2+0.5210 304.2+0.197425.95+0.045470.35) =197.36 K (5) 混合气体的临界压力 Pm.c= icy10 (2.6) = (94.48 4.64+3.874.88+0.584.40+0.213.39+0.527.39+0.1910 73.61+0.0453.34) =4.65 MPa 2.4 压力等级 低压系统: 0.300.45MPa 增压系统: 0.3025.0MPa 储存系统: 25.0MPa 高压充装系统: 25.0MPa 3 建设规模 3.1 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 汽车用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36、(2006 年版)中规定压缩 天然气加气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应根据加气汽车数量、每辆汽车加气时间等因素综合 确定,在城市建成区内单独的 CNG 加气站不应超过 18m3,加油和加气合建站不应超 过 12m3,由于压缩天然气的储气设施主要是起缓冲作用的,储气设施容积大,天然 气压缩机的排气量就可小些,压缩机工作的时间就可长些,压缩机利用率可以得到提 高,购置费可以降低。 对于一个加气站,其日压缩天然气生产量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量来确定处理能 力,必须作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远近结合、切实可行,坚持需要和可能相结合, 避免浪费投资和二次投资。 3.2 推荐建设规模及理由 现目前绵阳市机动车共有 530

37、0 辆,一天需压缩天然气约 20.61 万立方米。随着 绵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绵阳市今后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 车将以 5%以上的速度增长,而绵阳现有的 CNG 加气站,总的加气能力为 16.5 万 Nm3/ 日,此供气量远不能满足车辆需求,加上部分加气站建设年限已久,长期处于超负荷 状态。同时绵阳市公共汽车公司第四总站地处绵阳市涪城区绵江景观大道出口区域, 因该片区无 CNG 加气站,致使超过 300 辆公交车需穿越城区到其他加气站加气,即增 加了运行成本,加重了城市交通压力,同时还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因此结合公司气 源情况,新建站设计目前建设规模日供气量 1.5 万 N

38、m3,同时为了后期发展,本站推 荐设计规模按后期扩容后可达到日供气规模 3 万 Nm3,根据规范要求,考虑安全因素, 其储气能力推荐为 16m3(水容积)地下储气井。 4 项目选址 4.1 站址选择 4.1.1 站址选择原则 (1)加气站的选址必须服从绵阳市总体规划的用地安排。 (2)加气站与周围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GB50016-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 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 版)的规定,并应远离居民稠密区、大型公共 建筑、重要物质仓库以及通讯和交通枢纽等设施。 (3)加气站站址应具有

39、适宜的地形、工程地质、供电和给排水等条件,交通方便。 (4)加气站应少占农田,节约用地并应注意与城市景观协调。 4.1.2 站址确定 为保障加气站的用气需要,同时降低投资费用及运行成本,经规划局审核,加 气站选择在绵阳市河堤公路旁,该处居住人口少,水、电、交通便捷。建站条件好, 车流量稳定,能兼顾部分过境车辆与本市交通车辆的加气需求,经营位置良好,供 水、供电、供气条件具备。 4.2 场站建设条件 4.2.1 城市、地形、地貌等情况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 103 4510543,北纬 30423303。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 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

40、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 竹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市辖涪城区、游仙区和三 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安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 6 县,代管江油市和省人 民政府科学城办事处。全市共计 9 个县(市、区)和 1 个县级办事处,此外还直辖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绵阳科技城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市现有乡镇建制 277 个,其中乡 134 个,镇 143 个,农村村委会 3418 个,村民小 组 25698 个,城市街道办事处 19 个,城镇社区居委会 392 个,居民小组 2733 个。 全市幅员 20249km。市区建成区面

41、积 55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 60 万。 畅通便捷的交通,把绵阳与世界各地连在了一起。成绵、绵广高速公路在此交 汇,宝成铁路穿境而过。这里拥有二类铁路口岸和公共保税仓库;南郊机场已开通 可达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班;正在建设中的集装箱货栈打通了陆海联运的快捷通 道,以绵阳为中心的陆、海、空联运立体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4.2.2 地震情况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的规定:绵阳市区为 6 度地震烈 度区。 5 总图设计 5.1 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02(2006

42、年版); 5.2 总平面设计 5.2.1 总平面布置原则 (1)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等有关 规定。 (2)根据生产功能和危险程度进行分区布置,与竖向设计统一考虑。 (3)具有良好的操作空间和巡查路线,保证工艺流程、人员、车辆顺畅。 (4)布置适当紧凑并与周围环境协调,既要满足生产要求又要节约用地。 5.2.2 功能分区 站区在河堤公路一侧开设 10m 宽的进出口各一个用于出租车、私家车等社会 车辆在进出该加气站使用。同时在面向停车场(加气棚另一侧)面开设 12m 宽的进 出口,供公交车加气使用。加气区设在站区开阔处,即站区中央。站房设在站区西 北面,生产区(包括低

43、压配气区、压缩机房、仪表间、储气井、高压脱水)位于站 区东南面,储气井设隔离防撞栏与站内车道隔离,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减少了彼此 的干扰。生产区与加气区、站房之间用绿化带或隔离栏隔离,这样布置既方便了管 理又减少了安全隐患。 5.2.3 消防通道 本站进出站车道净宽 10m,南北方向两侧均有车辆进出口,尤其是公交停车场 内地面平整宽阔,方便消防车辆进出,和社会车辆进出口形成循环消防通道。 5.2.4 站区绿化 站内绿化以分散绿化和集中绿化相结合,绿化种类有草坪及灌木。在道路两 侧、围墙内侧、房屋四周尽可能布置绿化,以改善站区的工作环境,配合城市绿化 工作。 5.3 竖向设计 5.3.1 竖向设计

44、的原则 (1)与总平面布置统一考虑,合理确定各类场地和建筑物设计标高。 (2)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和运输要求,使竖向顺畅。 (3)确定地坪标高时,防止填土过深加大工程量。 5.3.2 站区标高及排水组织方式 站区地面自然标高略高于站外道路。站区场地经回填后利用自然找坡有组织地 排向站内检查井再排入站外排水沟,最后排向城市雨水管网内。 6 工艺 6.1 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 版); (2)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2000; (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质技监局锅发 154 号; (4)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1996)劳部发 140 号; 6.2 成品气气质要求 根据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2000 的规定:车用压缩天然气站内储存压 力25MPa,在常压下露点温度-62,微尘含量5mg/Nm 3,微尘直径小于 5m,H 2S 含量15mg/Nm 3。 6.3 工艺流程简述 6.3.1 工艺流程设计的原则 CNG 加气站工艺流程的设计,影响到建站投资及运行成本、站的运行效率、长 期运行中对各种因素变化的适应性及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加气站的工艺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