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共20张幻灯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120788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共20张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共20张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共20张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共20张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共20张幻灯片(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塞音塞音塞擦音塞擦音擦音擦音鼻音鼻音 边音边音 清音清音清音清音清音清音浊音浊音浊音浊音 浊音浊音不送不送送气送气 不送不送送气送气双唇音双唇音b bp pm m唇齿音唇齿音f f舌尖前音舌尖前音z zc cs s舌尖中音舌尖中音 d dt tn nl l舌尖后音舌尖后音zhzhchchshshr r舌面音舌面音j jq qx x舌根音舌根音g gk kh h一、普通话声母分析一、普通话声母分析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二、二、音韵学音韵学关于声母的术语关于声母的术语1 声纽、字母声纽、字母声纽:传统音韵学将声母叫做声纽:传统音韵学将声母叫做“声声”或或“纽纽”,又合起来叫做,又合起来叫做“声声纽纽”

2、。“纽纽”就是就是“枢纽枢纽”的意思。的意思。字母:声母的代表字叫做字母字母:声母的代表字叫做字母。2 五音、七音五音、七音 唐宋时期,人们按发音部位将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唐宋时期,人们按发音部位将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大类,这就是所谓牙音、喉音五大类,这就是所谓“五音五音”,五音之外又有两,五音之外又有两小类叫半舌音、半齿音,加以来又叫小类叫半舌音、半齿音,加以来又叫“七音。七音。”3 3 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全清: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全清: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次清: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塞擦音次清: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全浊:带

3、音的塞音、塞擦音全浊:带音的塞音、塞擦音 次浊:鼻音、边音次浊:鼻音、边音 三、三、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 唐代末年有个叫守温的和尚,在梵文的启发唐代末年有个叫守温的和尚,在梵文的启发下创作了三十字母;到了宋代,有人在守温下创作了三十字母;到了宋代,有人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再添加六个,就是传统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再添加六个,就是传统的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大致代表了唐宋时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大致代表了唐宋时期汉语的声母系统。期汉语的声母系统。唇音唇音重唇重唇 帮帮滂滂並並明明轻唇轻唇 非非f敷敷f奉奉微微舌音舌音舌头舌头 端端 透透定定泥泥 舌上舌上 知知彻彻澄澄娘娘齿音齿音齿头齿头 精精清清

4、从从心心 邪邪正齿正齿 照照穿穿床床审审禅禅 牙音牙音见见溪溪群群疑疑 喉音喉音影影喻喻晓晓匣匣半舌音半舌音来来 半齿音半齿音日日三十六字母表广韵三十五声母唇音唇音帮帮(非非)滂滂(敷)(敷)並並(奉)(奉)明明(微)(微)舌音舌音端端 透透定定泥泥(娘)(娘)来来 知知彻彻澄澄齿齿音音精精清清从从心心 邪邪照照二二穿穿二二床床二二 审审二二 照照三三穿穿三三 床床三三审审三三 禅禅 日日牙音牙音见见溪溪群群疑疑 喉音喉音影影喻喻四四晓晓匣匣(喻(喻三)三)照二、穿二、床二、审二:又称为“庄、初、崇、生”;照三、穿三、床三、审三:又称为“章、昌、船、书”;喻四:又称“余母”或“以母”;喻三:又

5、称“云母”或“于母”。四、上古声母演变的重要条例四、上古声母演变的重要条例一一)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异文:上古文献中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如异文:上古文献中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如“伏羲伏羲”又写成又写成“庖羲庖羲”。注音:同音字注音,注音:同音字注音,“读若读若”,如说文,如说文“睩睩读若鹿读若鹿”谐声字:形声字谐声字:形声字的的声符应与字的读音相同,具有相同声符声符应与字的读音相同,具有相同声符的字读音应该相同或相近。的字读音应该相同或相近。现代汉语方言:南方方言尤其是闽方言中保留一些古音。现代汉语方言:南方方言尤其是闽方言中保留一些古音。汉藏语的比较:通过几种语言的同源词或关

6、系词的比较,探汉藏语的比较:通过几种语言的同源词或关系词的比较,探索原始母语的特征。索原始母语的特征。二二)上古声母演变的重要条例上古声母演变的重要条例1、古无轻唇音古无轻唇音 三十六字母中的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非敷奉微”在上古读在上古读“帮滂並明帮滂並明”。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钱氏的古音学说见十驾斋养新录和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钱氏的古音学说见十驾斋养新录和潜研堂文集。潜研堂文集。异文:古读异文:古读“封封”如如“邦邦”,论语论语“且在邦域之中矣且在邦域之中矣”,释文释文“邦或作封邦或作封”;“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而谋动干戈于邦内”,释文,释文“郑本作封内。郑本作封内。”注音:说文注音:说文“

7、娓,顺也,读若媚。娓,顺也,读若媚。”谐声:非谐声:非悲悲 甫甫補補 反反版版 现代方言:现代方言:飞飞 费费 肥肥 万万潮州潮州 梅县梅县/2 2、古无舌上音、古无舌上音 上古没有三十六字母中的上古没有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知彻澄娘”一组音,大约到公元六一组音,大约到公元六世世纪,这一组音才从纪,这一组音才从“端透定泥端透定泥”中分化出来。中分化出来。异文:书曰异文:书曰“笃不忘笃不忘”,释文,释文“笃本又作竺笃本又作竺”。“天竺天竺”又被译作又被译作“天笃天笃”或或“天督天督”。谐声:竹谐声:竹笃笃 追追磓磓 兆兆桃桃 汕头:帐汕头:帐=钓钓;超;超=跳跳;治;治=地地 厦门厦门 竹:竹

8、:/;猪猪/;陈:陈:/;抽:抽:/方言:方言:3 3、古音娘、日二纽归泥、古音娘、日二纽归泥 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母和日母在上古都作泥母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母和日母在上古都作泥母。章太炎提出,他关于上古声母的学说章太炎提出,他关于上古声母的学说,见国故论横上卷。见国故论横上卷。异文:异文:“仲尼(日)仲尼(日)”又作又作“仲泥(泥)仲泥(泥)”淮南子淮南子原道训原道训“行柔而刚,用弱而强行柔而刚,用弱而强”,高诱注,高诱注“而(日)读为能(泥)而(日)读为能(泥)”。谐声:奴(泥)谐声:奴(泥)拏(娘)拏(娘)弱(日)弱(日)溺(泥)溺(泥)4 4、喻喻三三归匣、喻归匣、喻四四归定归定曾运乾在喻母古

9、读考中提出的,中古喻母在上古分属匣母曾运乾在喻母古读考中提出的,中古喻母在上古分属匣母和定母,即喻母三等属匣母,喻母四等属定母。和定母,即喻母三等属匣母,喻母四等属定母。喻喻三三归匣归匣:异文:诗异文:诗出其东门出其东门“聊乐我员聊乐我员”,释文,释文“员员(喻三),韩诗作(喻三),韩诗作魂魂(匣母)。(匣母)。”谐声:云谐声:云魂魂 爰爰缓缓谐声:谐声:夷夷荑荑 舀舀稻稻 也也地地 弋弋代代喻四归定喻四归定 5 5、照、照二二归精归精 近代学者黄侃提出,三十六字母中照穿床审禅的一部分近代学者黄侃提出,三十六字母中照穿床审禅的一部分即照组二等在上古与精组是一组。见即照组二等在上古与精组是一组。

10、见黄侃黄侃论论学学杂杂著的著的“音略音略”篇篇 。谐声:谐声:斩斩渐渐 足足捉捉 仓仓创创 此此柴柴 生生星星 相相霜霜 现代方言:几乎整个南方方言中都有这种现象。现代方言:几乎整个南方方言中都有这种现象。广州话:广州话:现在:现在:“私、师私、师 、诗、诗”合为一类,合为一类,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私、师私、师”一类,一类,“诗诗”一类一类 唇音唇音帮(非)帮(非)滂(敷)滂(敷)並(奉)並(奉)明(微)明(微)舌舌 音音端(知)端(知)透(徹)透(徹)定(澄)定(澄)泥(娘)泥(娘)余余章章昌昌船船书书禅禅 齿齿 音音精精清清从从心心邪邪庄庄初初崇崇山山牙音牙音

11、见见溪溪群群疑疑喉音喉音影影晓晓匣(喻三)匣(喻三)半舌半舌来来半齿半齿日日古音三十二声母古音三十二声母连绵词:又叫做联绵字、连语、謰语,指由两个连绵词:又叫做联绵字、连语、謰语,指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王念孙:王念孙:“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段成式段成式酉阳杂俎酉阳杂俎毛篇毛篇:“狼狈是两物,狈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故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世言事乖者称狼狈。”五、五、双声叠

12、韵双声叠韵联绵词在书写形式比较自由,联绵词在书写形式比较自由,王筠毛诗双王筠毛诗双声叠韵说:声叠韵说:“只取音谐,字不必一。只取音谐,字不必一。”匍匐:匍伏匍匐:匍伏 扶服扶服 扶伏扶伏 蒲服蒲服 蒲伏蒲伏 仿佛仿佛:彷彿彷彿 髣髴髣髴 方物方物 放物放物 放茀放茀 徜徉:倘佯徜徉:倘佯 常羊常羊 尚羊尚羊 尚阳尚阳 尚佯尚佯 猖羊猖羊 逶迤:逶佗逶迤:逶佗 逶虵逶虵 逶蛇逶蛇 逶移逶移 委佗委佗 委蛇委蛇 委委它它 委移委移 威夷威夷犹豫:犹预、犹与、尢豫、由豫、优与、由犹豫:犹预、犹与、尢豫、由豫、优与、由与、容与与、容与 连绵词绝大多数具有双声叠韵的关系。连绵词绝大多数具有双声叠韵的关系

13、。双双 声声 叠叠 韵韵 雕琢雕琢 学习学习 光明光明 舒服舒服上古上古 中古中古 现代现代 双声叠韵在语音史上的意义:反切注音的方法就是以双声叠韵双声叠韵在语音史上的意义:反切注音的方法就是以双声叠韵为依据的,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双声,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叠韵。为依据的,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双声,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叠韵。六、古音通假六、古音通假因声求义:王引之经义述闻叙引其父王念孙语:训诂之因声求义:王引之经义述闻叙引其父王念孙语:训诂之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义,破其假借之

14、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鞠为病矣。而强为之解,则诘鞠为病矣。古音通假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古音通假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假借的条件假借的条件:1 1)假借字必须是同音字,至少要读音非常接近;)假借字必须是同音字,至少要读音非常接近;2 2)必须有文献用例的支持。)必须有文献用例的支持。1、国语楚语“叔段以京患庄公,郑几不封”。“封”通“邦”。“邦”“封”古同属东部帮母,读音相同,文献中多见通用:论语“且在邦域之中矣”,释文“邦或作封”;“而谋动干戈于邦内”,释文“郑本作封内。”2、孟子 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通“特”,二字上古同属职部定母,梁惠王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史记 公叔通传“高帝曰公罢,吾直戏耳。”查找汉字古音的工具书:查找汉字古音的工具书:唐作藩上古音手册、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唐作藩上古音手册、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丁声树等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丁声树等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汉语大字典后附,汉语大字典后附“上古音字表上古音字表”查找通假字的工具书:查找通假字的工具书:高亨古字通假会典、曹先擢通假字释例高亨古字通假会典、曹先擢通假字释例、通假字典、古汉语字典等。通假字典、古汉语字典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