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3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107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22119951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13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107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验13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107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验13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107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实验13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1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13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107(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十三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液体比汽化热是液体的一个重要热学参数,在制冷效率、节能研究及工业生产中有 重要的作用。物质由液态向气态转化的过程称为汽化,液体的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不 同的形式。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而沸腾是液体 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在一定的外界压强下,沸腾只能在某一特定温度 (沸点)发生,此时液体汽化突然加 剧,在液体内部形成大量气泡并上升,逸出液面破裂。不管是哪种汽化过程,它的物理 过程都是液体中一些热运动动能较大的分子飞离表面成为气体分子,而随着这些热运动 动能较大分子的逸出,液体的温度将要下降,若要保持液体温度不变,在汽化过程中

2、就 需要外界不断供给热量。通常定义单位质量的液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转化为气体 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液体的比汽化热。液体的比汽化热不但和液体的种类有关,而且 和汽化时的温度有关。因为温度升高,液相中分子和气相中分子的能量差别将逐渐减小, 因而温度升高液体的比汽化热减小。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凝结时将 释放出在同一条件下汽化所吸收的相同热量,因而可以通过测量凝结时放出的热量来测 量液体汽化时的比汽化热。【实验目的】1了解用线性温度传感器测量液体比汽化热;2本实验用量热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测量液体的比汽化热,学习液体比汽化热的 一种电测量方法。【实验仪器】 液体比汽化热测量仪、加热炉

3、、烧杯、量热器、电源线、加热炉连接线、AD 590传感器、数字温度计、电子天平、支架。本仪器对传统的液体比汽化热实验中的加热、输汽装置进行了改进,避免蒸汽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减小了实验误差。对加热电炉增加温控控制电路,便于控制水过激沸腾,并保证水蒸汽输入量热器的速率达到实验要求。本实验中量热器内杯与外杯采 用聚苯乙稀发泡塑料填充进行绝热,这比空气绝热的量热器绝热效果优良。对温度测量 本仪器采用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 (线性温度传感器),实现了液体比汽化热的非电 量电测,较准确地测量水和其他液体的比汽化热。本仪表同时可用于冰的熔解热,液氮 比汽化热等潜热的测量。实验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均很好。实验装置如图8-1所示。玻璃烧瓶中盛水,可由电炉加热至沸腾。烧瓶的帽盖上有 一小孔,多余蒸汽可从小孔中逸出。烧瓶中间有一玻璃管可以往下通水蒸汽,水蒸汽先 经过处于100C水温的玻璃管,然后经过很短的玻璃管和乳胶管进入量热器的水中,这样 可减少水蒸汽在输送过程中先凝成水滴后再被带入量热器。集成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量 热器中水的温度。【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混合法测定水的比汽化热。方法是将烧瓶中接近100 C的水蒸汽,通过 短的玻璃管加接一段很短的橡皮管 (或乳胶管)插入到量热器内杯中。如果水和量热器内 杯的初始温度为01oC,而质量为M的水蒸汽进入量热器的水中被凝结成水,当水和量热 器内杯温

5、度均一时,其温度值为02oC,那么水的比汽化热可由下式得到:ML + MCW (03 -02)=(mCW + m1CA1 +- (02 -01)(8-1)其中,C为水的比热容;m为原先在量热器中水的质量;C为铝的比热容;m和m分 WAl12别为铝量热器内杯和铝搅拌器的质量;0 3为水蒸汽的温度;L为水的比汽化热。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是由多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和电阻组成。该器件的两引 出端当加有某一定直流工作电压时(一般工作电压可在4.520V范围内),如果该温度 传感器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oC,那么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增加或减少1卩A,它的输出电流 的变化与温度变化满足如下关系:I = B0

6、+ A(8-2 )其中,I为AD590的输出电流,单位卩A; 0为摄氏温度,B为斜率,A为摄氏零度时的 电流值,该值恰好与冰点的热力学温度273K相对应(实际使用时,应放在冰点温度时进 行确定)。利用AD590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上述特性,可以制成各种用途的温度计。 在通常实验时,采取测量取样电阻R上的电压求得电流I。【实验内容】 一必做部分:1. 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的定标 每个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有所不同,在实验前,应将其定标。按图8-2要求接。(实际在我们提供的测量仪器 中已经接好电阻为100CD土 1%,数字电压表为四位半,传感 器加电源电压为6V。你只要把AD590的红

7、黑接线分别插入面 板中的输入孔即可进行定标或测量)。图8-2,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实2. 定标工作如下:(1)电炉E的电源线拔掉,量热器内杯里放入冰水混合物 际接触冰水混合物。(2)这时记下数字电压表的值(唯一确定)。(3)连接电炉E的电源线,开始加热。(4)量热器内杯里放入数字温度计,开始记录数字电压表值和数字温度计值( 10组 以上对应的数据)。(5)把实验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求得斜率B,截距A和相关系数r。 3水的比汽化热的测定( 1)用电子天平称出铝量热器内杯加铝搅拌器的质量 M1 ,然后在量热器内杯中灌一 定量的水,再称出盛有水的量热器内杯和搅拌器的总质量,减去M1后得到水的

8、质量m。(2)将量热器的内杯及其中的水放在冰块上预冷到室温以下的温度。 (但此温度须高 于环境的露点,为什么?) 如果低于露点,则实验过程中量热器内杯外表有可能凝结上薄 水层,从而释放出热量,影响测量结果。(3)把烧瓶(里面的水面不超过通汽玻璃管的一半, 防止烧瓶内水沸腾时进入通汽玻 璃管)放在电炉上加热,开始加热时可以通过温控电位器顺时针调到底,当烧瓶内水沸 腾时可以由温控器调节,保证水蒸汽输入量热器的速率符合实验要求。此时可将烧瓶上 颈口盖子(与颈口中间夹纸片,否则水沸腾以后拔不了盖子)转动,使于100 C的水蒸 汽从通气孔逸出,不把乳胶管插入量热器,使蒸汽不进入量热器的水中。当烧瓶中的水

9、 沸腾时,先读下数字电压表的示值U ,再关闭通气孔,将预冷过的内杯放进量热器内, 再放在水蒸汽管下,使通汽乳胶管插入量热器水中约 1毫米深(注意汽管不宜插入太深以 防止通汽管被堵塞)并不断轻轻地搅拌量热器中的水,使100 C的水蒸汽进入量热器的 水中(通蒸汽过程中须持续搅拌,通蒸汽时间的长短以下述要求来确定:尽可能使量热 器中水的末温0与室温的温差同室温与初温0差值相近,这样可使实验过程中量热器内21杯与外界热交换得到抵消)。(4)停止电炉通电,并打开瓶盖不再向量热器通汽,将通蒸汽管从量热器中拔出 (注 意尽量不要将量热器内水带出),停止向量热器进蒸汽,继续搅拌量热器内杯中的水,读 出水和内杯

10、温度开始均匀相等时末温02。并通过称衡量热器内杯和其中水的质量,经过 计算以求得进入量热器中的水蒸汽的质2量 M 。(5)将各测量值代入式(8-1)求得水在100 C左右时的比汽化热。【实验数据和结果】1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定标结果。2水的比汽化热的测量数据如下m =; m =; 0 =23编号m(g)U1(mV)0 1( C)U2(mV)0 2( C)M 总(g)M (g)123查表得:CW = 4.187xl03j/(kg OC) ; CA = 0.9002x103J/(kg- oC)二选做内容:测量其他液体的比汽化热测量除水以外其他各种液体的比汽化热,可在烧瓶的通蒸汽管下部连接一

11、个细长盘 绕的金属冷凝管。冷凝管用短橡皮管与通蒸汽管相接。冷凝管被浸没在量热器的水中, 只露出细管与大气相通。待测液体的蒸汽进入冷凝管后因冷却而凝结成液体,当蒸汽被 凝结为一定量的液体时,停止加热,打开通气孔,停止向量热器进蒸汽。整个实验步骤 与测量水的比汽化热相同,只是被凝结的蒸汽的质量可通过称衡通蒸汽后量热器内杯冷 凝管和液体的质量减去通蒸汽前量热器内杯和冷凝管质量得到,凝结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可由量热器测量,方法同一。【思考题】1 为什么烧瓶中的水未达到沸腾时,水蒸汽不能通入量热器中?2 本实验测温度为什么要用集成温度传感器?它比用水银温度计有什么优点?3 用本实验装置测量水的比汽化热可能产生哪些误差?如何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