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积累知识竞赛试卷(3)-附答案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119176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积累知识竞赛试卷(3)-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积累知识竞赛试卷(3)-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积累知识竞赛试卷(3)-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积累知识竞赛试卷(3)-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积累知识竞赛试卷(3)-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积累知识竞赛试卷(3) 一、 1.在元代杂剧中,扮演“花脸”的角色名叫(   ) A. 旦                                B. 末                                C. 净                                D. 丑 2.我国古代作品中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的作品是(     ) A. 《窦娥冤》           B. 《孔雀东南飞》           C. 《桃花扇》           D. 《

2、西厢记》 3.小说《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是科举考试中的(    ) A. 院试                          B. 乡试                          C. 会试        D殿试 4.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二名是(    ) A. 状元                            B. 会员                            C. 榜眼                            D. 探花 5.我国古代有众多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诗人,如“诗仙”李

3、白,“诗圣”杜甫。下列人物和称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鬼—刘禹锡        B. 诗佛—王维        C. 诗魔——李贺        D. 诗豪——白居易 6.古人多给自己取名“某某居士”。下列居士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 香山居士—白居易   青莲居士—李  白 B. 东坡居士—苏  轼   淮海居士—秦  观 C. 六一居士—欧阳修   柳泉居士—蒲松龄 D. 易安居士—辛弃疾   幼安居士—李清照 7.下列对联涉及对有关人物的评价,请选出对应正确的一组(   )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4、,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②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采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④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⑤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 A. ①蒲松龄     ②苏 轼     ③杜 甫    ④岳 飞     ⑤诸葛亮 B. ①吴敬梓     ②苏 轼     ③李 白    ④袁崇焕    ⑤刘  备 C. ①吴敬梓     ②辛弃疾     ③李 白   ④袁崇焕    ⑤刘  备 D. ①蒲松龄     ②辛弃疾     ③杜 甫   ④岳  飞    ⑤诸葛亮 8.下面几部作品中不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5、的是(    ) A. 《孽海花》         B. 《老残游记》         C. 《官场现形记》         D. 《儒林外史》 9.《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   ) A. 四月                            B. 五月                            C. 六月                            D. 七月 10.《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 A. 神话故事                  B. 地理著作 

6、                 C. 人物传记                  D. 文人随笔 11.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    )。 A. 彦和                            B. 子建                            C. 元亮                            D. 德施 12.“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 A. 《红楼梦》和《水浒传》                      B. 《西游

7、记》和《水浒传》 C.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D.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3.《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 A. 甘肃                          B. 新疆                          C. 青海       D西藏 1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A. 林黛玉                        B. 薛宝钗              

8、          C. 史湘云                        D. 妙玉 1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其中“阆苑仙葩”和“美玉无暇”分别指的是(    ) A. 林黛玉 贾宝玉        B. 贾宝玉 林黛玉        C. 薛宝钗 贾宝玉        D. 林黛玉 薛宝钗 16.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抱持宝匣,向江一跳。”其刚烈悲愤之情正与《红楼梦》中的那个人物相同(    ) A. 林黛玉                

9、        B. 晴雯                        C. 尤三姐                        D. 尤二姐 1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三国演义》            D. 《西游记》 18.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 B. “三英战吕布”,“三英”指

10、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C. “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D. 杨修是孙权手下的谋士。 19.下列四段人物肖像描写分别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  ) ①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如涂脂。 ②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如巨雷,势如奔马。 ③身长九尺,髯长九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④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A. ①刘备    ②关羽      ③张飞      ④诸葛亮 B. ①刘备    ②张飞      ③关羽      ④诸葛亮 C. ①

11、关羽    ②张飞      ③诸葛亮    ④刘  备 D. ①关羽    ②张飞      ③刘备      ④诸葛亮 答案解析部分 一、 1.【答案】 C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戏剧常识。花脸,又称"净"。在京剧中,四大行当分别为"生旦净丑",其中"净"主要表现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其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大家所熟知的代表人物有后羿(红三块瓦脸)、张飞(黑脸),关羽(红脸),鲁智深(白脸),曹操(白脸)。 故答案为: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戏剧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答案】 D 【

12、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主题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A:《窦娥冤》以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主题。B:《孔雀东南飞》以反对封建礼教、批判封建家长制与向往自由爱情主题。C:《桃花扇》以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历史主题。D:《西厢记》以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主题。 故答案为:D 【点评 】对于“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

13、情节,主要人物等。 3.【答案】 B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主题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小说《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范进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人物 他参加的是乡试中了举人,范进穷尽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却被胡屠户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

14、及至中举,他竟然欢喜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衷功名的最具体的表现。 故答案为:B 【点评 】对于“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4.【答案】 C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文化常识。古代科举考试中, 明清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进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故答案为: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

15、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5.【答案】 B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A:错误,诗鬼指的是唐朝诗人李贺。李贺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他的诗以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 B:正确,王维不少诗歌中有浓厚佛教禅宗意味,以禅入诗,故有“诗佛”之称。 C:错误,唐朝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

16、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D:错误,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中唐诗人刘禹锡“诗豪”之誉,出于其诗友白居易。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6.【答案】 D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A、B、C正确,D:易安居

17、士—李清照(李清照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译文: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这句,取“易安”二字,号“易安居士”,以表达代表自己对诗中生活的向往。)   幼安居士—辛弃疾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7.【答案】 D 【考点】对联 【解析】【分析】考查对对联的理解。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把妖和鬼写的更容易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贪官污吏更是被披露和讽刺的体无完肤,一个字----绝。这是郭沫若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精准评价。②“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采芹悲黍,冀南宋

18、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写在辛弃疾墓碑上的对联。是对辛弃疾的高度评价。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可以看出该诗人关注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并且诗作艺术成就很高。是对杜甫的高度评价。④“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岳飞的千古奇冤是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身经百战忠心为国的英魂长留人间。“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这幅对联说的历史人物是岳飞。⑤“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评价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8.【答案】 D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

19、【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分别是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jiǎn)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以及曾朴的《孽海花》。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9.【答案】 A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孟夏在古代时令中指的是指农历四月。孟夏也叫作初夏。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个季节都有孟、

20、仲、季的排列。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进入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四月为孟夏,用十二地支中的巳表示,所指的月份是阴历。 故答案为: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10.【答案】 B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山海经》属于地理著作,但带有神话色采,因为里面的东西,多都是虚构的. 故答案为:B 【点评

2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11.【答案】 C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 故答案为: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12.【答案】 D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

22、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是曹雪芹《红楼梦》自题诗。形容其创作过程艰辛。“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出自明代蒋大器为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写的序言:“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13.【答案】 B

23、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文化常识。《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新疆。它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这里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至吐鲁番桃儿沟,形成一条赤色巨龙,东西走向,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14.【答案】 A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辞》。 故答案为:A 【点评】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出处

24、和作者的掌握能力,平时要注意理解和识记。 15.【答案】 A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出自《红楼梦》第五回中的《枉凝眉》句中“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因为葩是草的意思,而林黛玉下凡之前便是一株绛珠仙草。“美玉无暇”指贾宝玉,宝玉诞生时所带之玉是女娲补天用剩的。 故答案为:A 【点

25、评 】对于“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16.【答案】 C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抱持宝匣,向江一跳。”其刚烈悲愤之情正与《红楼梦》中的那个人物相同尤三姐。她的勇气和刚烈,在那个男权社会,一个女人能有如此的理智和清醒,但是尤三姐是悲剧的,是时代的牺牲品。 故答案为:C 【点

26、评 】对于“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17.【答案】 C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出处和作者的掌握能力,平时要注意理解和识记。 18.【答案】 A 【考点】文学文化

27、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三国演义》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A:正确。B:“三英战吕布”,“三英”指的是指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的殊死战斗为描述对象,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沙场血拼。C:“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

28、美好理想。D:杨修是曹操手下的谋士。 故答案为:A 【点评 】对于“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19.【答案】 B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三国演义》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①“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如涂脂。”是对肖像描写。②“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如巨雷,势如奔马。”是刘备对张飞肖像描写。③“身长九尺,髯长九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是对关羽肖像描写。④“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是诸葛亮对肖像描写。 故答案为:B 【点评 】对于“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