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115111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3.0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7端午的鸭蛋 miyn lo萤籍腌莫名其妙曾经沧海难为水肃然起敬与荣有焉 3文学常识本文作者_,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大淖记事,散文集_等。汪曾祺受戒蒲桥美 D A 3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对比)B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反问)C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设问)D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拟人) B 4整体感知(1)本文围绕着“端午的鸭蛋”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写了端午节的习俗,高邮鸭蛋的特点以及端午节的咸鸭蛋等。表达了作者对

2、故乡的怀念之情。(2)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家乡端午节的风俗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午饭要吃“大红”等这些习俗是为了引出对端午鸭蛋的描述,而且文章写鸭蛋主要是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情思,这些端午的习俗更增添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和对故乡的情意,所以要写这些内容。 二 、 阅 读 理 解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3、”。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 “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红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

4、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作“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5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实际上是对儿时的生活、对故乡不能忘怀,而不仅仅是咸鸭蛋。6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

5、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A:_B:_C:_浓厚的口语色彩。淡淡的幽默。文言词语与口语相映成趣,增添了典雅之美。 7“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吱”字写出了吃鸭蛋的快感,一个字就写出了特色神韵。8袁枚是清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家乡的咸鸭蛋很有名气。9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10从文段的语言运用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如: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 D C1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B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

6、外地一样。C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不就能辟邪吗?D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13 (2015随州)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 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咸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

7、有什么可挑的呢?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ABC DB 14 (2015南充)综合性学习。为了让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你班拟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1)请写出与下列节日有关的内容,如传统习俗、故事、传说、诗句等。(每个节日至少写出两项内容)端午节:_春节:_(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种活动项目?请仿照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示例:项目:元宵灯谜大竞猜 目的:增强对灯谜的了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 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8、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屈原投江等。吃年夜饭、贴春联、发压岁包、“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 二 、 类 文 阅 读 奶 奶 的 粽 子韩 逸 萌“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

9、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 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

10、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 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趴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

11、。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 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

12、。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5本文的线索是_,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出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16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文章开头先用歌谣点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结尾互相呼应;然后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端午节清晨的美好景象,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怀念,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铺垫。奶奶的粽子(或粽子)“我”对奶奶的思念 17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

13、是有生命。一个“捧”字,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奶奶的粽子的喜爱和珍惜之情。(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朴实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惜,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 18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奶奶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那种纯粹的清香沉淀在心里,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19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示例】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