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114942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篇第一篇 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原理n第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n第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n第章国际贸易新理论n第章保护贸易理论重商主义重商主义 (16181618世纪)世纪)比较利益论比较利益论 大卫大卫李嘉图(李嘉图(18171817)相互需求论相互需求论-约翰约翰穆勒穆勒 和马歇尔和马歇尔(1848187918481879)要素禀赋论赫克歇尔要素禀赋论赫克歇尔 和俄林(和俄林(1949197719491977)绝对利益论绝对利益论 亚当亚当斯密斯密(17761776)保护关税说保护关税说 汉密尔顿汉密尔顿(17911791)幼稚工业保护论幼稚工业保护论李斯特(李斯特(1841)1841)对外贸

2、易乘数论对外贸易乘数论-马克卢普马克卢普和哈罗德和哈罗德(20(20世纪世纪30403040年代年代)中心中心-外围论外围论 普雷维什普雷维什(19501950)战略贸易论战略贸易论-赫尔普曼和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克鲁格曼(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年代)管理贸易论管理贸易论(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年代)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里昂惕夫(19501950)偏好相似说偏好相似说 林德林德(19611961)产品生命周期说产品生命周期说 费农(费农(19661966)产业内贸易说等产业内贸易说等克鲁格曼等(克鲁格曼等(1970198519701985)国家竞争优势说国家竞争优

3、势说波特(波特(19901990)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l第一节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l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利益论l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l第四节 比较利益论的现代分析l第五节 穆勒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第一节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一、重商主义及其对外贸易学说 重重商商主主义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便盛极而衰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以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为理论基础,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鼓励本国商品输出,限制外国商品输入,“多卖少买多卖少买”,追求顺差,使货币流入国内,以增

4、加国家财富和增强国力重商主义经历了从1516世纪中叶的早期和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的晚期两个发展阶段。-早期叫货币差额论货币差额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海尔斯(John Hales)和斯坦福德(William Stafford)等;-晚期称贸易差额论贸易差额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货币差额论认为国家采取行政手段,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少买(或不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就可以使金银流人国内。贸易差额论认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谨守进出口贸易总额保持顺差的原则。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 货货币币政政策策:可可追追溯溯到到中中世

5、世纪纪,在在1616世世纪纪相相当当普普遍遍。禁禁止止货货币币输输出出的的同同时时,各各国国都都想想方方设设法法吸吸收收国国外外货货币币。重重商商主主义义的的晚晚期期发发展展阶阶段段,货货币币政政策策有有所放宽,准许输出适量货币,以期获得更多的货币所放宽,准许输出适量货币,以期获得更多的货币。奖奖出出限限入入政政策策:国国家家管管制制对对外外贸贸易易,促促进进出出口口,减减少少进进口口,实实现现贸贸易易顺顺差差,积积累累货货币币财财富富。在在进进口口方方面面,实实行行重重商商主主义义的的国国家家不不仅仅禁禁止止奢奢侈侈品品输输入入,而而且且对对一一般般制制成成品品的的进进口口也也严严加加限限制

6、制。在在出出口口方方面面,主主张张出出口口制制成成品品代代替替出出口口原原料料。另另外外,国国家家还还用用现现金金奖奖励励在在外外国国市市场场上上出出售售本本国国商商品的商人。品的商人。保保护护关关税税政政策策:对对进进口口的的制制成成品品设设置置关关税税壁壁垒垒,课课以以重重税税,使使进进口口的的商商品品价价格格提提高高,达达到到限限制制进进口口的的目目的的;对对进进口口的的原原料料和和出出口口的的制制成成品品,则则减减免免关关税税或或出出口口制制成成品品时时退退还还进进口口原原料料所所征征的的关关税税,以以支支持持和和鼓鼓励励本本国国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发发展展本本国国

7、工工业业政政策策:保保持持贸贸易易顺顺差差的的关关键键在在于于本本国国能能够够多多出出口口竞竞争争力力强强的工业制成品,因此他们主张实施鼓励国内工业发展的政策。的工业制成品,因此他们主张实施鼓励国内工业发展的政策。插入相应图片三、重商主义贸易学说简评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是重商主义的核心,是西方最早的国际贸易学说重商主义贸易学说是重商主义的核心,是西方最早的国际贸易学说现实意义:现实意义:在在理理论论上上,重商主义贸易学说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考察,指出了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同时,重商主义贸易学说(晚期)认识到了货币不仅是流通手段,而且具有资本的职能,只有将货币投入

8、流通,尤其是对外贸易,才能取得更多的货币。在在政政策策上上,重商主义贸易学说提供了关于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一系列主张,当时西欧各国实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而且,重商主义贸易政策中,许多主张和措施对当今世界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仍有一定的影响,一些措施,如积极发展本国工业、鼓励原材料进口和制成品出口等仍有借鉴意义。缺陷和不足缺陷和不足:首先,理论观点不成熟、肤浅;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其次,只研究如何从国外取得金银货币,而未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能否为参加国带来实际利益。而且,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仅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无法揭示财富的真正来源。第三,把货币与

9、财富混为一谈,并错误地认为货币是衡量一个国家富强程度的尺度,因而得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对外贸易的目的就是从国外取得货币等错误结论。第二节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利益论斯密的绝对利益论 古典经济学的伟大创始人古典经济学的伟大创始人亚当亚当斯密斯密在其著作在其著作国民财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提出)中提出的的“绝对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则雄辩地证明了自由贸易的可能则雄辩地证明了自由贸易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从而建立起了古典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性与必然性,

10、从而建立起了古典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一 绝对利益论的主要论点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粗工每天至多只能制造枚针,有的甚至连枚针也制造不出来。在分工之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针枚,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百倍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绝对成本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因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

11、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二 绝对利益论的进一步说明 国国 家家 商商 品品 小麦(蒲式耳小麦(蒲式耳/工时)工时)棉布(码棉布(码/工时工时)美美 国国英英 国国6145分分工工前前,美美国国在在小小麦麦生生产产上上处处于于绝绝对对有有利利地地位位,英英国国则则在在棉棉布布生生产产上上处处于于绝绝对对有有利利地地位位。所所以以,在在自自由由贸贸易易条条件件下下,英英国国应应专专门门生生产产棉棉布布并并出出口口一一部部分分以以换换取取

12、美美国国的的小小麦麦,美美国国则则应应专专门门从从事事小小麦麦生生产产并并出出口口一一部部分分小小麦麦,进口英国的棉布。进口英国的棉布。分分工工后后,小小麦麦和和棉棉布布的的生生产产效效率率在在总总体体上上均均提提高高了了,即即劳劳动动生生产产率率提提高高了了,因因而而在在原原有有资资源源基基础础上上,能能生生产产出出较较分分工工前前更更多多的的小小麦麦和和棉棉布布。通通过过国国际际贸贸易易,英英、美美两两国国都都可可同同时时受受惠惠,利利益益就就来来自自各各自自发发挥挥生生产产中中的的绝绝对对优势,使生产效率提高而增加的产品量。优势,使生产效率提高而增加的产品量。三 绝对利益论简评 现实意义

13、:现实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中已成熟了的要求,成为英国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地主和重商主义者、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理论工具。局限性:局限性: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只说明 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即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益。绝对利益论与重商主义相比是一大进步绝对利益论与重商主义相比是一大进步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比较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托伦斯(是托伦斯(Robert Torrens)在其)在其1815年出年出版的版的论对外谷物贸易论对外谷物贸易中首次提出的。中首次提出的。李嘉图李嘉图

14、则在则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完善了这一中完善了这一理论。比较利益论的提出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理论。比较利益论的提出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这一理论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系建立的标志,这一理论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 比较利益论的主要假定前提(1)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2)自由贸易。自由贸易。(3)劳劳动动在在国国内内具具有有完完全全的的流流动动性性,但但在在两两国国之之间间则则完完全全缺缺乏乏流流动动性。性。(4)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5)没有运输费用。没有运输费用

15、。(6)不存在技术变化。不存在技术变化。(7)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8)以以劳劳动动价价值值论论(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为为基基础础。劳劳动动是是唯唯一一的的生生产产要要素素;所所有有劳劳动动都都是是同同质质的的(homogeneous);每每单单位位产产品品生生产产所所需需要要的的劳劳动动投投入入维维持持不不变变。故故而而任任一一商商品品的的价价值值或或价价格格都都完完全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全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二 比较利益论的基本内容 如如果果一一个个国国家家在在两两种种商商品品的的生生产产上上都都处处于于绝绝对对有有利利地地位位,

16、但但有有利利的的程程度度不不同同,而而另另一一个个国国家家在在两两种种商商品品的的生生产产上上都都处处于于绝绝对对不不利利的的地地位位,但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在此此情情况况下下,前前者者应应专专门门生生产产比比较较最最有有利利(即即有有利利程程度度最最大大)的的商商品品,后后者者应应专专门门生生产产其其不不利利程程度度最最小小的的商商品品,通通过过对对外外贸贸易易,双双方方都都能能取取得得比比自自己己以以等等量量劳劳动动所所能能生生产产的的更更多多的的产产品品,从从而而实实现现社社会会劳劳动动的的节节约约,给给贸贸易易双双方方都带来利益。都带来利益。三 比较利益论的进一步分

17、析 国国 家家 商商 品品 小麦(蒲式耳小麦(蒲式耳/工时)工时)棉布(码棉布(码/工时工时)美美 国国英英 国国6142如如果果两两国国间间小小麦麦和和棉棉布布的的交交换换比比例例为为1 1:1 1,美美国国用用6 6蒲蒲式式耳耳小小麦麦交交换换英英国国的的6 6码码布布,比比分分工工前前的的国国内内交交换换多多获获2 2码码布布或或节节约约1 12 2工工时时,而而英英国国用用6 6码码布布可可换换取取美美国国的的6 6蒲蒲式式耳耳小小麦麦,相相当当于于国国内内生生产产的的1212码码布布,与与分分工工前前相相比比,实际获益实际获益6 6码布或节约码布或节约3 3工时。工时。可可见见,即即

18、使使一一国国在在两两种种商商品品的的生生产产上上都都处处于于不不利利地地位位,通通过过两两国国分分工工与与贸易,双方仍可获益。贸易,双方仍可获益。例例外外情情况况:即即当当一一国国与与另另一一国国相相比比,在在两两种种商商品品生生产产上上都都处处于于绝绝对对不不利利地地位位,而而且且两两种种商商品品生生产产的的绝绝对对不不利利程程度度相相同同或或绝绝对对不不利利比比例例相相同同时时,没有互惠贸易发生。没有互惠贸易发生。四 比较利益论简评 比比较较利利益益论论为为世世界界各各国国参参与与国国际际分分工工和和国国际际贸贸易易提提供供了了理理论论依依据据,成成为为国国际际贸贸易易理论的一大基石。理论

19、的一大基石。现实意义:现实意义:首先,比较利益论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其次,比较利益论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比较利益法则,这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局限性:局限性: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基础上,把多变的经济世界抽象成静止的均衡的世界,因而所揭示的各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是静态的短期利益,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则不得而知。第四节第四节 比较利益论的现代分析比较利益论的现代分析 一 分析工具 分析工具机会成本相对商品价格社会无差异曲线边际分析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分析的实质是数学中的微分分析,其含义是:一个经济变量每增加一个单

20、位或发生微小变动,所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程度,可用犢犡表示。边际分析方法是分析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基础(一)边际分析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来源于边际效用学派,该学派从数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商品的价值决定时,提出主观价值论,开始应用边际分析方法,作为经济科学研究方法上的一次重要革新,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以后西方经济学家以主观价值论为理论基础,把边际分析方法作为经济决策工具而广泛应用。指一定的生产资源用于增加生产单位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它指一定的生产资源用于增加生产单位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它表示放弃一种

21、生产机会而采取另一种生产机会的代价表示放弃一种生产机会而采取另一种生产机会的代价对机会成本进行动态分析,机会成本一般可分为边际机会成本不变和边际机会成本递增两种情况:(1)边际机会成本不变边际机会成本不变:边际机会成本不变是指增加任一单位某产品的生产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数量均相同,不论产出为多少(2)边际机会成本递增边际机会成本递增:这是指随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该产品的生产,必须牺牲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指一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指一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若以Px和Py分别表示X、Y

22、两种商品的价格,则商品X相对于商品Y的价格为PxPy。假定价格等于生产成本,且一国同时生产X、Y两种商品,则X的机会成本等于X相对于Y的价格(PxPy)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机会成本相对商品价格也叫也叫生产可能性边界或转换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或转换曲线,表示一国所有生产要素都被充分有效利,表示一国所有生产要素都被充分有效利用情况下所能生产的两种可供选择的产品的不同产量组合。用情况下所能生产的两种可供选择的产品的不同产量组合。曲线上的每一点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了该国充分而有效利用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一个产量组合;边界以内各点边界以内各点表示生产资源未充分利用或即使充分利用也缺乏效率;边界以外的点

23、边界以外的点则表示现有资源和技术所达不到的产量。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点的斜率曲线上点的斜率表示增加生产一单位的某商品所必须牺牲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某商品的机会成本,亦即该商品的边际转换率。O X1 X2 X3 B XYAY1Y2Y3边际机会成本边际机会成本不变不变 O X1 X2 X3 X4X5 B X 边际机会成本边际机会成本递增递增 YAY1Y2Y3Y4Y5生产可能性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为凸向原点的曲线。这是因为人们对物品的消费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即随着消费物品数量的增加,物品对人的效用逐渐减少。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总效用越大,代表的满足水平越高.对于一个国家

24、或社会,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一条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给予整个社会相同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消费的不表示给予整个社会相同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消费的不同组合。同组合。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率,称为消费中的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率,称为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 YXOCIC4CIC3CIC2CIC1二、均衡分析 隔离均衡(equilibrium in isolation)指的是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均衡。从宏观角度看,一国的生产与消费应该一致。若以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生产供给,社会无差异曲线

25、表示消费需求,则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互切点即为一国无贸易情况下的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YMABNXEFCIC3CIC2CIC1O隔离均衡如图E点所示。均衡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隔离均衡商品相对价格PxPY,此时,两种商品的交换替代与生产中的转换恰好相等,因而,既是生产者满意的价格,也是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即在国内均衡情况下,生产的边际转换率(MRT)=消费的边际替代率(MRS)=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PxPY)=OM/ON。二 均衡分析 如果不同国家均把生产要素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中转移出来,增加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生产,即按比较优势原则开展专业化生产。使两国贸易处于均衡状态的这一共同

26、的商品相对价格称为贸易均衡商品相对价格。YY2Y1BX1XAEX2YY2 Y1 X1A EX2 BX国国 国国 贸易均衡贸易均衡(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CIC3CIC2CIC1CIC3 CIC2 CIC1 OO贸易均衡贸易均衡贸易均衡贸易均衡(边际机会成本递增边际机会成本递增)国国 CIC2CIC1YOXACEPBB国国 YOXACEPAPBBCIC2CIC1贸易利得的构成贸易利得的构成 国国 YOXCIC2CIC1AEPWBCIC3TPB=PWPA1.1.试述重商主义的要旨。试述重商主义的要旨。2.2.试述绝对利益论的主要论点。试述绝对利益论的主要论点。3.3.试述比较利益论的主要内容,并简评之。试述比较利益论的主要内容,并简评之。4.4.试试以以现现代代分分析析工工具具和和方方法法分分别别对对机机会会成成本本不不变变和和递递增增情情况况下下两国的贸易均衡进行分析。两国的贸易均衡进行分析。复 习 思 考 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