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艺术及构图法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2100851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4.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园林规划艺术及构图法则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园林规划艺术及构图法则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园林规划艺术及构图法则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园林规划艺术及构图法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规划艺术及构图法则(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园林规划艺术及构图法则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项目二项目二 园林艺术及构图法则园林艺术及构图法则l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l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一、多样统一原则一、多样统一原则 又称统一与变化原则。园林艺术应用统一的原则是指园林中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由于一致性的程度不同,引起统一感的强弱也不同。十分相似的一些园林

2、组成部分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单调、乏味。所以园林中常要求统一中有变化,或是变化中有统一,才使人感到优美而自然,而“自然”则是构图的最终要求。纪念公园、陵园、墓园、寺庙等场所,常在主干道两旁种植成列的松柏树,使人肃然起敬,产生一种庄严的统一感。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一)形式的统一(一)形式的统一(二)材料的统一(二)材料的统一(三)线条的统一(三)线条的统一(四)花木的多样化的统一(四)花木的多样化的统一(五)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五)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一)形式的统一(一)形式的统一 首先,应当明确园林的主题与格调,然后决定切

3、合主题的局部形式,选择对这种表现主题最直接、最有效的素材。比如,在西方规则式园林中,常运用几何式花坛,修剪成整齐的树木来创造园林,元素与园林、局部与总体之间便表现出形状上的统一。而在自然式的园林中,园林建筑必须围绕“自然”的性质,作为自然式布局、自然的池岸、曲折的小径、树木的自然式栽植和自然式整形,即便在旧有自然式花园中,出于某种经济要求而建造的大楼,也在其墙基采取了“自然化”的补救措施,一环绿水,数块碎石,以求得风格的协调统一。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二)材料的统一(二)材料的统一 园林中非生物性的布景材料,以及由这些材料形成的景物,也要求统一。例如堆假山的石料,指路牌、灯柱、宣传

4、画廊、坐椅、栏杆、花架等,常常是具有功能和艺术两重效果,点缀在园内都要求制作的材料是统一的。美国明尼苏达州有一座“风景树木园”,从人口处的告示牌到内部的许多指路牌、荫棚、花架、眺望台、灯柱、栏杆、格子架等,一律用木料构成,造型上一律用方形斜尖的柱头,全用棕色涂料,但在高矮、大小、粗细等方面,依功能的需要变化十分丰富,看起来朴素大方有明显的统一感。国外许多名园都十分遵循这个用材统一的原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三)线条的统一(三)线条的统一 在堆石假山上尤其要注意线条的统一,成功的假山是用一种材料堆成的,它的色调比较统一,外形比较接近,但是互相堆叠在一起,就要注意整体上的线条问题。自

5、然界的石山,表面的纹理相当统一。如云南石林各峰的纵线条十分明显、人工假山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求得线条的统一。无锡一个杜鹃园全部用黄石堆叠,在横线条的统一上是比较成功的。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四)花木的多样化的统一(四)花木的多样化的统一 园林中除了建筑、假山叠石等均要求多样化统一外,花木也要求多样化的统一。例如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全园应用了200多个树种,因此,其多样性不必多言。但是花木一多,就容易杂乱无章,不容易取得协调。但该园在全园的树种上,选用了常绿大乔木广玉兰作为基调,全园分布数量最多,园林的树种布局造成了多样统一的构图。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五)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6、五)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一块综合性质的公共园林,内容比较多样,如前苏联倡导的“文化休息公园”,就是以各种文化活动供人们得到动或静的休息。所以各个局部具有一定的比较明确的主题。其中,可以有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等。各区均有它的特殊内容,但相互的协调也必须达到“协调统一”,决不能在安静休息区设有喧闹的“登月火箭”或“旱冰场”等等。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二、对比与调和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布局中运用统一与变化的基本规律,创作景物形象的具体表现。对比,是借两种或多种性状有差异的景物之间的对照,使彼此不同的特色更加明显,提供给观赏者一种新鲜兴奋的景象。对比是采用骤变的景象,以给

7、人生动鲜明的印象,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空旷的绿茵草坪,由于竖向高耸的密林对比,水平或缓坡的草坪显得更加广阔和爽朗。园林设计中,对比手法主要应用于空间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大小对比、方向对比、色彩对比、布局对比、质感对比等。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一)空间对比(一)空间对比 (二)虚实对比(二)虚实对比 (三)疏密对比(三)疏密对比 (四)方向的对比(四)方向的对比 (五)大小的对比(五)大小的对比 (六)色彩的对比(六)色彩的对比 (七)质感的对比(七)质感的对比 (八)布局的对比(八)布局的对比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一)空间对比(一)空间对比 苏州留园出人口

8、的处理,是空间对比的一个佳例。留园的人苏州留园出人口的处理,是空间对比的一个佳例。留园的人口既曲折又狭长,且十分封闭,但由于处理得巧妙,充分利用其口既曲折又狭长,且十分封闭,但由于处理得巧妙,充分利用其狭长、曲折、忽明忽暗等特点,应用对比的手法,使其与园内主狭长、曲折、忽明忽暗等特点,应用对比的手法,使其与园内主要空间构成强烈的反差,使游人经过封闭、曲折、狭长的空间后,要空间构成强烈的反差,使游人经过封闭、曲折、狭长的空间后,到达园内中心水池,感到空间的豁然开朗。同时,由于人园门以到达园内中心水池,感到空间的豁然开朗。同时,由于人园门以后,内厅的暗与天井的亮的对比,小院天井与曲廊的明与暗的对后

9、,内厅的暗与天井的亮的对比,小院天井与曲廊的明与暗的对比,还有园门后游览路线西一北一西北西一北一西比,还有园门后游览路线西一北一西北西一北一西不断的不断的方向变化,加上大天井、小曲廊、小天井、小院、内院方向变化,加上大天井、小曲廊、小天井、小院、内院之间之间空间大小的变化,使游人处于明暗对比、方向对比、空间大小的空间大小的变化,使游人处于明暗对比、方向对比、空间大小的对比变化之中,从而没有沉闷、单调的感觉。相反,通过对比的对比变化之中,从而没有沉闷、单调的感觉。相反,通过对比的原理,最终进入主空间时,顿觉留园中心水池的主空间明朗而宽原理,最终进入主空间时,顿觉留园中心水池的主空间明朗而宽阔。阔

10、。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二)虚实对比(二)虚实对比 所谓虚,也可以说是空,或者说是无;所谓实就是实在、结实或质实,或者说是有。后者比较有形,具象,容易被感知;前者则多少有些飘忽无定、空泛,不易为人们所感知。但虚与实又是相辅相成又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虚实之间互相穿插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使园林的景观变化万千、玲珑生动。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三)疏密对比(三)疏密对比 篆刻艺术的布局处理曾讲到,为求得气韵生动,在位置经营上必须有疏有密,而不能平均对待。所谓“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提法就是讲究疏密对比的艺术手法。在园林艺术中,这种疏与密的关系突出表现在景点的聚散上,聚处则

11、密,散处便疏。例如苏州留园,其建筑分布很不均匀,疏密对比极其强烈,它的东部以石林小院为中心建筑高度集中,景观内容繁多,步移景异,因而人的心理和情绪必将随之兴奋而紧张。但有些部分的建筑则稀疏、平淡,空间也显得空旷和缺乏变化,人的心情自然恬静而松弛。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四)方向的对比(四)方向的对比 山势高耸是垂直方向,水面平坦是水平方向,山水山势高耸是垂直方向,水面平坦是水平方向,山水结合形成方向的对比。颐和园中长廊和佛香阁,北海结合形成方向的对比。颐和园中长廊和佛香阁,北海的白塔与延楼一横一立,同处一个画面中,更突出了的白塔与延楼一横一立,同处一个画面中,更突出了自己的个性。现在

12、园中攒尖亭周围不主张用雪松、龙自己的个性。现在园中攒尖亭周围不主张用雪松、龙柏等尖顶状树,以免产生亭尖、树冠争夺高度的弊端。柏等尖顶状树,以免产生亭尖、树冠争夺高度的弊端。古典园林中常常石竹并存,以立竹配卧石,以卧竹配古典园林中常常石竹并存,以立竹配卧石,以卧竹配立石。在方向对比中,往较高的一方占主要地位,较立石。在方向对比中,往较高的一方占主要地位,较矮的一方作为陪衬。矮的一方作为陪衬。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五)大小的对比(五)大小的对比 当一个少年和成年人在一起时,他不会引人注目,而当被一群蹒跚学步的小孩包围时,便会给人以“鹤立鸡群”的印象。中国园林要在方寸之地、咫尺山林之中,

13、表现多方胜景,不运用以大观小、以小观大的对比手法,是很难达到设计意图的。一株亭亭华盖的古树下散点山石数块,益显得古木参天高大;一座假山基部设置一个体量很小的亭子,亦可显现山势雄伟例如,苏州残粒园仅150m2,布置了丰富景观并不显得拥挤,反显得扩大空间,就在于将景物控制在一个较小的尺度内,即使是园内惟一的构图中心括苍亭也和假山结合在一起,倚立在住宅的山墙上,以半亭的形式出现。园内山石的体量也都不大。面积虽小,布局紧凑。各处小巧精致的景观使残粒园对照之下仿佛更大一些。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六)色彩的对比(六)色彩的对比 “万绿丛中一点红”,例如纪念性构筑物、园林雕塑的色彩宜与四周环境或

14、背景的色彩成对比,因为这些景物一般色块较小,对比虽强烈,但也容易调和。互为补色的色相如红和绿、蓝和橙、黄和紫等能产生强烈的对比。例如我国皇家园林的红色宫墙和绿色树木的对比往往给人以鲜明印象。在中国一般只有皇家宫苑才能使用纯黄琉璃瓦,它和红色的墙面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这便是红、黄、蓝成功搭配的一例。常绿树前的白色大理石雕像,无论色彩或质地都是恰当的对比,使主题十分突出。以常绿树为背景衬托花灌木,体形色彩均能产生对比,效果很好。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七)质感的对比(七)质感的对比 磨砖对缝的厅堂和乱石砌筑的山居在游客未能环顾其周围环境时本身就已提供了足够的信息。颐和园乐寿堂西北面的

15、“扬仁风”位于华丽的建筑庭园和山林的交界点上,靠近乐寿堂的西墙面采用细磨过的青砖,与东面的虎皮石墙隐含出各自背景特点,“扬仁风”和两侧围墙的上半部均是白色粉墙,使其在对比之中略有调和之意。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八)布局的对比(八)布局的对比 建筑形象是人为的几何形象,山水风景是天然的自然形象,两者构成了明显的对立。如果我们恰当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对立中求统一,便会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例如,承德避暑山庄,是位于自然山水中的大型园林,在山庄南部的正宫部分,建筑采用了严格的对称布局。它是由于清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的功能要求决定的。正是这种对称的布局形式,恰当地表现出它是皇家园林的这一特性,

16、由于这组建筑同一般宫殿相比,采用了较小的尺度和体量、简单的装饰与色彩,和自然山水的地貌比较和谐,同时,它的规整布局同正宫后面(岫云门北面)的山、水、桥、堤的自然形态形成对比,使你从正宫步人岫云门时,会产生豁然开朗、步人佳境的强烈感受,非常成功地利用了空间变化所产生的效果。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协调的意思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达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中的统一。在园林中协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体形、色彩、线条、比例、虚实、光暗等,都可作为要求协调的对象。景物的相互协调必须相互有关联,而且含有共同的因素,甚至相同的属性。协调可分为:1、相似协调相似协调:2、近似协调近似

17、协调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1、相似协调、相似协调 如形状相似而大小或排列-上有变化称为相似协调,当一个园景的组成部分重复出现,如果在相似的基础上变化,即可产生协调感,例如一个大圆的花坛中排列一些小圆的花卉图案和圆形的水池等,即产生一种协调感。2、近似协调、近似协调 如两种近似的体形重复出现,可以使变化更为丰富并有协调感。如方形与长方形的变化,圆形与椭圆形的变化都是近似协调。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三、均衡与稳定三、均衡与稳定 被古代中国人认为是宇宙组成的五大要素:金、木、水、火、土,其字形基本是左右对称、上小下大的。而在西方“对称”一词与“美丽”同义。构图上的不稳定常常让欣

18、赏者感到不平衡。当构图在平面上取得了平衡,我们称之为均衡;在立面上取得了平衡,我们称之为稳定。在园林布局中均衡可以分为对称均衡、不对称均衡和质感均衡,一般在主轴线两边以相等距离、体量、形态组成均衡称为对称均衡,不对称均衡是主轴不在中线上,两边的景物在形体、大小、与主轴的距离都不相等,但景物又处于动态的均衡中。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一)对称均衡(一)对称均衡 在自然界存在着很多对称现象,如人体的双手、眼、耳等,植物的对生叶、羽状复叶等。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四周景物是对称的,如路旁的电线杆、行道树等。对称是从希腊时代以来就作为美的原则,应用于建筑、造园、工艺品等许多方面。对称本来是规

19、则性很强而易于得到平衡,因此容易获得安定的统一,具有整齐、单纯、寂静、庄严的优点。可是另一方面也兼备了寒冷的、坚固的、呆板的、消极的、古典的、令人生畏等缺点。对称之所以有寂静、消极的感觉,是由于其形状易用视觉判断。见到一部分就可以类推其他部分,对于知觉就产生了不抵抗。对称之所以是美的,是由于部分的图样经过重复就组成了整体,因而产生一种韵律。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二)不对称均衡(二)不对称均衡 有对称,就有不对称。不对称的构图可以使园林显得多样化和无限生动,使单纯变得复杂,或是产生空白的构图而耐人寻味等。人们早期在追求对称均衡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一些不对称却也能保持平衡的现象;当人一手提

20、起重物时,另一只手会自然扬起来以保持稳定;奔马、飞鸟也给人同样的感受。在自然景观中,山峦的起伏、河流的曲折、植物的群落、云霞的飘移,都绝少构成天然对称和几何规整的形式,但它们都统一在大自然的美妙韵律当中,具有内在的和谐。因此,自然景观的非对称画面,能够深深地拨动人们的心弦。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三)质感均衡(三)质感均衡 苏州园林里主体建筑和堆山、小亭常常各据一端,隔湖相望,大而虚的山林空间和较为密实的建筑空间分量基本相等。在重量感觉上一般认为建筑、石山分量大于土山、树木。同一要素内部给人的印象也是有区别的,如大小相近时,石塔重于木阁,松柏重于杨柳,实体重于透空材料,色彩深的重于浅

21、的,粗糙重于细腻,例如一块顽石可以平衡一个树丛,体形上的差异虽大,但从质感上却使人觉得平衡,因为人们经验上都熟悉石头重于树木,本来二者是不平衡的;但是经过园林艺术家的权衡之后,石头不多放,树木成丛种植,结果感觉上就均衡、和谐了。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四)稳定(四)稳定 上小下大在远古曾被认为是稳定的惟一标准,把金字塔献给至尊的法老,因为它和对称一样可以给人一种雄伟的印象,而古人大都将宏大的气魄作为决定事物是否美丽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稳如泰山”就是一种概括。但长久以往地使用三角形构图不免使人感到千篇一律,这是因为地球引力强加于人使得物体重心越靠近地心就越稳定。一旦人们在技术上有可

22、能不依赖于这种上小下大的模式而仍可使构筑物保持稳定的话,他们是乐于尝试新形式的。中国假山讲究“立峰时石一块者,理宜上大下小,立之可观。或峰石两块三块拼缀,亦宜上大下小,似有飞舞之势。”现代社会里由巨大的建筑到生活用品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赖特的流水别墅就是杰出的例子,他打破了传统的建筑造型,既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又有着鲜明的特色。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四、比例与尺度四、比例与尺度 人们对比例的研究由来已久。古希腊人十分爱好形式美。当时最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由于大多数是数学家,因此,他们观察艺术也是从数的观点出发的。他们认为,艺术美来源于数的协调。他们起初研究音乐时发现,音乐艺术的美由高

23、低长短轻重不同的发音体发出的和谐的音调构成。而和谐的音调则是数量上的比例造成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还应用这种从音乐中得出的结论去研究建筑和雕刻等艺术,想借此寻出物体最美的形式,“黄金分割”的比例就是有他们发现的。他们在遇到线长分段或长和宽的比例设计时,认为采用这种比例关系容易引起美感。其中采辛的黄金分割率即把长度为1的直线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长的比等于其余的一部分对于这一部分的比,这个比值约为0618。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中所谓园林中所谓“比例比例”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在体形上具有适当美好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在体形上具有适当美好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间长、宽、高的比例

24、关系,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间长、宽、高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与景物、景物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两种关系并不又有景物与景物、景物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两种关系并不一定用数字来表示,而是属于人们感觉上、经验上的审美概念。一定用数字来表示,而是属于人们感觉上、经验上的审美概念。在园林空间中具有和谐的比例关系,是园林美必不可少的重要特征,它对园林的形式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日本的古典园林,由于面积较小,传统上的配置无论树木、山石或其他装饰小品,都是小型的,使人感到亲切合宜。中国的古典园林要于方寸之地,显现自然山水,比例的运用也十分讲究。比如花木与山石的比例,花木的高度就不应超过假山顶部

25、,树小显得山势高峻。大型园林如华盛顿大厦前的宽敞轴线上,水池、草地、大乔木、纪念碑都是大型的,使人感到宏伟。这种亲切感或宏伟感都是比例适当而形成的。所以运用比例这个原则从局部到整体,从近期到远期,从微观到宏观,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与客观的需要恰当地结合起来,是园林艺术上设计成败的关键。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五、节奏与韵律五、节奏与韵律 节奏为音乐上的术语,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规律。韵律为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诗歌中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组合,均匀地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出现,以及句末或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和时,构成了韵律。

26、人们很熟悉韵律,日常生活中走路、呼吸、心跳等都是明显的韵律现象,自然界存在着昼夜交替、日月循环、寒来暑往,都是一种韵律。节奏和韵律目前已被运用到众多的艺术门类,成为产生协调美的共同因素。在园林布局中,常使同样的景物重复出现,如德国柏林苏军烈士墓前5块方形草坪,5块等量草坪上摆着5个用花岗岩雕刻成同样大小、同样图案的白色花岗岩的花圈。这种同样的景物重复出现和布局,就是节奏和韵律在园林中的应用。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一)连续韵律(一)连续韵律 (二)交替韵律(二)交替韵律 (三)渐变韵律(三)渐变韵律 (四)交错韵律(四)交错韵律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一)连续韵律(一)

27、连续韵律 指一种组成部分的连续使用和重复出现的有组织排列所产生的韵律感。例如,路旁的行道树用一种树木等距离排列便可形成连续韵律。栏杆、长廊也是连续韵律。颐和园乐寿堂粉墙上形形色色的景窗,距离相等,体量相似,但图案不同,方形、五角形、六边形、圆形、宝瓶状、书卷状每个图案都不重复,虽然图案没有一个重样,但总的感觉多而不乱,多样统一于连续韵律的构图之中。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二)交替韵律(二)交替韵律 是运用各种造型因素作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相互穿插等手法,形成丰富的韵律感。仍以行道树为例,上述的简单韵律(连续韵律)比较单调,如果两种树木,尤其是一种乔木及一种花灌木(如悬铃木和海桐)相间排

28、列,便构成“交替韵律”,这显然要活泼丰富得多。“苏堤春晓”景中“株杨柳间株桃”就是因此脍炙人口的。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三)渐变韵律(三)渐变韵律 是某些造园要素在体量大小、高矮宽窄、色彩浓淡等方面作有规律的增减,以造成统一和谐的韵律感。例如,我国古式桥梁中的芦沟桥,桥孔跨径就是按渐变韵律设计的。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桥孔,从中间往两边逐渐由大变小,形成递减趋势。中国传统的塔式建筑,如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杭州的六合塔等和十七孔桥的原理是一样的,是渐变韵律的具体应用。再如植物中的七叶树,其掌状复叶的七枚小叶就是由相同形状的重复和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的有规律的渐变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木结构

29、房屋的开间一般是中间最大,向旁边依次减小一定长度。从一端看来是小一中一大一中一小的韵律。西方卷草纹式柱头和模纹花坛也是同样的做法。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四)交错韵律(四)交错韵律 交错韵律是利用特定要素的穿插而产生的韵律感。例如中国传统的铺装道路,常用几种材料铺成四方连续的图案,形成交错韵律。人们可一边步游,一边享受这种道路铺装的韵律。传统建筑的木棂窗就是利用水平和垂直的木条纵横交织形成韵律感。有时韵律感是在人的安排下随机产生的,园林中的冰裂纹就是因不规则的交错纹理而引人注目,广泛用在窗、地纹样的布置上。园林中窗格式样极为复杂,便是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韵律感的例证之一。无论是木构架的

30、天花藻井,还是石砌的拱券扶壁,结构构件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也以完美的韵律感成为审美的对象。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一、色彩与园林色彩构图一、色彩与园林色彩构图 所有的造型要素中,没有像色彩这样强烈而迅速地诉诸感觉的要素了,形式美的第一要素是色彩。有关色彩和概念的基本知识,在此不多讨论,但色彩的感觉与园林色彩构图关系是必须首先了解的。(一)色彩的感觉(一)色彩的感觉(二)色彩的感情(二)色彩的感情(三)园林的色彩园林的色彩 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一)色彩的感觉(一)色彩的感觉 1、温度感、温度感 2、涨缩感涨缩感 3、距离感距离感 4、重量感、重量感 5、面积感、面积感 6、兴奋感、兴奋感

31、 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 1、温度感、温度感 或称冷暖感,通常称之为色性。这是一种最重要的色彩感觉。色彩的调子,主要按冷暖区分为两大类。一般地说,在光谱中近于红端区的颜色为暖色,如红、橙等。也就是说,光度高的为暖色,光度低的为冷色,色彩的温度感与光度之间密切联系。绿是冷暖的中性色,在温度感中居于暖色与冷色之间,温度感适中,故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的诗句,对绿色形容得很贴切。在园林运用色彩时,春秋宜多用暖色花卉,严寒地带更宜多用,而夏季宜多用冷色花卉,炎热地带用多了,还能引起退暑的凉爽联想。在公园举行游园晚会时,春秋可用暖色照明,而夏季的游园晚会照明宜多用冷色。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2、涨缩感

32、涨缩感 节日夜晚观看红、橙、黄色的焰火,不仅使我们感到特别明亮和清晰,也似乎格外膨大,靠我们很近;而绿、紫、蓝色的焰火,则感觉到比较幽暗、模糊,似乎被收缩了,离我们较远。因此,它们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色彩空间,增强了生动的情趣和深远的意境,令人十分神往。色彩的冷暖,与涨缩感也有一定关系。冷色背景前的物体显得较大,暖色背景前的物体则显得较小,园林中的一些纪念性构筑、雕塑等则常以青绿、蓝绿色的树群为背景,以突出其形象。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3、距离感距离感 由于空气透视的关系,暖色系的色相在色彩距离上有向前及接近的感觉;冷色系的色相,有后退及远离的感觉;大体上光度较高、纯度较高、色性较暖的色,具有近

33、距离感,反之,则具有远距离感。在互补的两色中,面积较小的为近色,面积较大的则为远色,六种标准色的距离感按由近而远的顺序排列是:黄、橙、红、绿、青、紫。在园林中,如实际的园林空间深度感染力不足,为了加强深远的效果,作背景的树木宜选用灰绿色或灰蓝色树种,如毛白杨、银白杨、桂香柳、雪松等。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4、重量感、重量感 不同色相的重量感与色相间的亮度的差异有关,亮度强的色相重量感小,亮度弱的色相重量感大。例如,红色、青色较黄色、橙色为厚重;白色的重量感较灰色轻,灰色又较黑色轻。同一色相中,明色调重量感轻,暗色调重量感最重,饱和色调比明色调重,比暗色调轻。色彩的重量感对园林建筑的选色关系很

34、大,一般来说,建筑的基础部分宜用暗色调,显得稳重,建筑的基础栽植也宜多选用色彩浓重的种类。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5、面积感、面积感 运动感强烈、亮度高、呈散射运动方向的色彩,在我们主观上有扩大面积的错觉,运动感弱、亮度低、呈收缩运动方向的色彩,相对地有缩小面积的错觉。橙色系的色相,主观感觉上面积较大,青色系的色相主观感觉上面积较小;白色及色相的明色调主观感觉面积较大,黑色及色相的暗色调,感觉上面积较小;亮度强的色相,面积感觉较大,亮度弱的色相,面积感觉较小;色相饱和度大的色相感觉大,色相饱和度小的面积感觉小;互为补色的两个饱和色相配在一起,双方的面积感更扩大;物体受光面积感觉较大,背光则较小

35、。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6、兴奋感、兴奋感 如果我们将红色与青色的两朵花一起观察,势必感到红花有兴奋和活跃的意味,青色的花则有沉静和严肃的意味,这便是色彩的兴奋感所致。色彩的兴奋程度也与光度强弱有关,光度最高的白色,兴奋感最强,光度较高的黄、橙、红各色,均为兴奋色;光度最低的黑色,感觉最沉静,光度较低的青、紫各色,也都是沉静色,黑色当量的灰,以及绿、紫色,光度适中,兴奋与沉静感觉亦适中,在这个意义上,灰色与绿紫色是中性色。色彩的兴奋感,与其色性的冷暖基本吻合;暖色为兴奋色,以红橙为最;冷色为沉静色,以青色为最。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二)色彩的感情(二)色彩的感情 色彩的美主要是情感的表现

36、,就是色彩的感情问题。要领会色彩的美,主要是领会一种色彩所表现的感情。不过,色彩的感情又是一个复杂而又微妙的问题,它不具有绝对的固定不易的因素,因人、因时、因地及情绪条件等等的不同而有差异,同一色彩可以引起这样的感情,也可引起那样的感情,因此,这里只就通常的、一般的、传统习俗的情况,作一大概的列述。当然,这对于园林色彩的艺术布局是有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作用的。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1、红色、红色:给人以兴奋、欢乐、热情、活力及危险、恐怖之感。2、橙色、橙色:给人以明亮、华丽、高贵、庄严及焦躁、卑俗之感。3、黄色、黄色:给人以温和、光明、快活、华贵、纯净及颓废、病态之感。4、青色、青色:给人以希望

37、、坚强、庄重及低贱之感。5、蓝色、蓝色:给人以秀丽、清新、宁静、深远及悲伤、压抑之感。6、绿色、绿色:给人以青春、和平、朝气、兴旺及衰老之感。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7、紫色:、紫色:给人以华贵、典雅、娇艳、幽雅及忧郁、恐惑之感。8、褐色:、褐色:给人以严肃、浑厚、温暖及消沉之感。9、白色、白色:给人以纯洁、神圣、清爽、寒凉、轻盈及哀伤、不祥之感。10、灰色:、灰色:给人以平静、稳重、朴素及消极、憔悴之感。11、黑色:、黑色:给人以肃穆、安静、坚实、神秘及恐怖、忧伤之感。园林色彩构图园林色彩构图(三)园林的色彩(三)园林的色彩 色彩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因此,组成园林构图的各种要素的色彩表现,就是园林色彩构图。园林的色彩设计不像画家选择色块那样自由,也不像室内设计师那样随意决定壁纸、地毯和窗帘的颜色。围绕着园林的环境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造园素材本身具有物理化学的性质和植物生态学的特性,将这些要素通过所谓造型加以过滤,编排到美的秩序里去,这种工作并不容易,我们才有必要积极研究园林色彩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