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的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2099315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冷库的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冷库的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冷库的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冷库的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库的毕业设计论文(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关键库包括冷却间、冻结间、冷却物冷藏间、冻结物冷藏间、制冰间和冰库、气调保鲜间,穿堂以及站台。制冷压缩机房和设备间包括制冷压缩机房、设备间以及变、配电间。生产工艺用房包括屠宰车间、整理车间、加工车间以及其他车间。办公、生活用房包括办公楼、医务室、职工宿舍、俱乐部、托儿所、厕所、浴室、食堂等。其他包括各种库房及围墙、出入口等。呼和浩特作为我国最大的生羊产地,对羊肉的各项生产指标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冷藏设施来确保质量。此次,我们欲拟建一个加工量为30吨/日,冷藏量为300吨的低温冷库,对当地屠宰羊进行冷加工。冷库的相关规格及平面布置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考量,下面我们将作进一

2、步的介绍。制冷方案的确定、冷却设备的选型、系统管道的设计,以及各工间的布置等。设计任务书一冷库的规格: 1. 冷藏间的储藏吨位为300t,冷间的设计温度为-18,相对湿度为95%; 2. 冻结间生产能力为30t/24h,冷间设计温度为-23。二库房的平面布置: 1. 库房平面布置见平面图图中1、2、3为冷藏间,4、5、6为冻结间,它们通过常温穿堂组合成整体; 2. 机房平面见布置图在冻结间东侧,通过隔墙与冻结间相连。三气象水文条件: 1. 室外空气温、湿度根据拟建库所在地查制冷工艺设计教材附录; 2. 冷却水温度,按循环水考虑,冷凝器进水温度为30。四设计要求: 1. 制冷方案的确定; 2.

3、库房冷负荷计算; 3.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的选型; 4. 制冷系统管道的计算; 5. 制冷系统制冷剂注入量计算。五图纸部分: 1. 制冷系统原理图 1张; 2. 制冷系统透视图 1张; 3. 制冷机房平面图 1张。制冷方案的确定制冷方案是设计单位依据设计任务书而提出的初步设想,冷库的使用效果与所选用的制冷方案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确定的制冷方案不当,会给冷库建设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和操作管理的不便,关系到机器设备先进性及经常运转费用的高低等。因此在确定方案时,应从先进、使用、发展、经济等诸多方面出发,同时考虑几个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权衡利弊,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确定冷库制冷方案的内容包括制冷系

4、统压缩级数及压缩机类型的确定,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类型的确定,自动化方案的确定,制冷系统供液方式的确定,冷间冷却方式的确定,冷间冷却设备和融霜方式的确定。制冷方案确定的依据如下:1.冷库的使用性质;2.建设规模和投资限额;3.生产工艺要求;4.当地水文气象条件;5.制冷装置所处环境。一. 制冷系统压缩级数及压缩机类型的确定制冷系统的压缩形式包括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单级压缩形式就是在制冷系统中将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四大部件,一次用管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最基本的单级压缩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四个过程,即可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双级压缩形式又可分为单机双级压缩和配组式双级

5、压缩。单机双级压缩形式就是采用一台制冷压缩机进行双级压缩,具有占地面积小、系统管道简单、施工周期短、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用于大、中型冷库中,但不能根据工作条件变化灵活调整。配组式双击压缩是由几台单级压缩机配合来完成高、低压级压缩。用来配组的制冷压缩机应尽量选择相同系列的,这样便于零部件互换。确定系统压缩级数的主要依据是压力比值,即一定工况下,系统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当压力比值小于或等于8时,氨系统应采用单级压缩;压力比值小于或等于10时,氟系统采用单级压缩。当压力比值大于8时,氨系统应采用双级压缩;当压力比值大于10时,氟系统采用双级压缩。根据相关计算,我们此次设计的冷库应该采用双级压缩

6、形式。制冷压缩机包括活塞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工艺成熟,热力性能好,目前在制冷系统中应用广泛。但是这种类型的压缩机,易损部件多,零部件也多,管理和维修比较麻烦。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型回转式压缩机,结构简单,体积小,易损部件少,检修周期长,运转平稳可靠,维修方便,因而在各种制冷装置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空间有限、需要移动的制冷系统。但是由于加工精度较高,制造比较复杂,噪声大,效率稍低,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是无油压缩,机械磨损小,重量轻,并能实现自动控制,用于制冷量较大的制冷装置上;由于单机制冷量不能过小,限制了使用范围,离心式压缩机

7、制造加工精度较高,维护困难较大。综合各项因素,我们此次设计的冷库应该采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二. 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类型的确定压缩机制冷剂的选用对于提高制冷系统的热力完善度,降低制冷装置的造价以及确保安全运转具有重要意义。确定制冷剂的种类,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货源和冷库造价;安全性能;蒸发系统压缩级数。氨的单位制冷量较大,且价格便宜,易溶于水但不溶于润滑油。氟利昂的单位制冷量较小,且价格昂贵,与油互溶性较好,但容易泄漏。通过对比特点,我们此次设计的冷库应该采用氨作为制冷剂。冷凝器类型有多种,应该根据制冷装置所处的环境、冷却水水质、水温和水量来进行确定。在具有充足水源、是指较差的地区,采用

8、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若水温低,水质较好,船舶制冷装置应采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对水质差、大气湿度比较低的地区应采用淋浇式冷凝器;对水缺乏地区,耗水量小,应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对于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应采用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呼和浩特地处内蒙,水资源比较充足,所以冷库应该采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三. 制冷系统供液方式的确定制冷系统的供液方式可分为直接膨胀供液、重力供液和液泵供液三种。直接膨胀供液适用于小型氨制冷装置、负荷稳定的系统及氟制冷装置。该方式的特点是系统简单、工程费用低,但制冷效率较低且操作调节困难;目前国内氨制冷系统中较少采用这种供液方式。重力供液适用于中、小型氨冷库制冷装置,该方式的特点是供液

9、稳定,能提高蒸发器的热交换效果,防止压缩机“液击” ,但提高了土建的造价。目前,在中、小型氨冷库制冷装置中已少用。液泵供液比上述两者的优点多,在国内外制冷装置中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是国内大中型冷库制冷装置应用最多的供液方式。该方式的特点是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高,便于集中控制,但相应的投资也加大,液泵供液方式,其优点突出,因此适合我们此次设计的冷库。四. 冷间冷却方式的确定冷间冷却方式是冷库制冷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制冷产生冷效应的角度,可分为间接冷却方式和直接冷却方式,这两者各有其特点和使用场合。间接冷却方式的特点是初投资和经常运转费用较高,能连损失较大,需要经常维护修理。目前在各制冷装置中,

10、间接冷却系统应用不太多,仅在特定情况下及不宜使用直接冷却系统的场所应用。直接冷却方式的特点是能量损失较小,操作管理方便,初投资及运转费用较低。由于这些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直接供液方式,使用年限较长,所以冷库应该采用此种冷却方式。五. 冷间冷却设备和融霜方式的确定目前冷间常采用冷却排管、冷风机和搁架式排管等冷却设备。其选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冷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以及经费性费用。影响因素应考虑产品冷加工工艺要求和储藏条件,库房的占用面积等。冷间类型不同,所选用冷间冷却设备也有区别。冷却间一般选干式落地式冷风机作为冷却设备;冻结间一般选用落地式或吊顶式冷风机作为冷却设备;冷却物冷藏间通常选用冷风

11、机冷却设备;冻结物冷藏间通常选用冷却排管作为冷却设备;产品包装间,选用冷却设备应根据包装间温度而定。融霜方式的确定根据系统内部自身因素进行选择,我们此次设计的冷库应该采用热氨融霜方式。库房负荷计算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1.外墙序号结构层(由外向内)厚度 (m)导热系数(W/ m.)热阻R=/(./W)11:2.5水泥沙浆抹面0.020.930.021521:2.5水泥沙浆抹面0.020.930.021531:3水泥沙浆抹面0.030.930.03234混合砂浆砌砖墙0.370.8140.4555硬质聚氨酯0.150.0314.83876墙体表面空气热阻冷藏间冻结间aW=23an=12aW=23a

12、n=29RW=0.044Rn=0.083RW=0.044Rn=0.0357总热阻R冷藏间冻结间5.4965.4488传热系数K=1/R冷藏间冻结间0.1820.1842.地坪序号结构层(由上向下)厚度 (m)导热系数(W/ m.)热阻R=/(./W)1200号钢筋混凝土层0.081.54680.051721:3水泥砂浆0.020.930.02153一毡二油防水层0.0050.03514软木层0.20.06982.8655二毡三油隔气层0.010.05661:3水泥沙浆找平层0.020.930.02157预制混凝土板0.051.51190.0338表面空气热阻冷藏间冻结间an=12an=290.

13、0830.0359总热阻R冷藏间冻结间3.94083.892810传热系数K=1/R冷藏间冻结间0.2540.2573.屋顶序号结构层(由上向下)厚度 (m)导热系数(W/ m.)热阻R=/(./W)1预制混凝土板0.041.51190.02652空气间层0.20.2693二毡三油防水层0.010.05641:3水泥沙浆找平层0.020.930.02155混凝土空心板层0.251.54680.16261:3水泥沙浆抹面0.020.930.02157硬质聚氨酯0.10.0313.2268表面空气热阻冷藏间冻结间aW=23an=12aW=23an=29RW=0.044Rn=0.083RW=0.04

14、4Rn=0.0359总热阻R冷藏间冻结间 5.5222 5.474210传热系数K=1/R冷藏间冻结间 0.181 0.1834.冻结间内墙序号结构层厚度 (m)导热系数(W/ m.)热阻R=/(./W)1水泥砂浆0.020.930.02152混合沙浆砌砖墙0.120.8140.14743水泥砂浆0.020.930.02154硬质聚氨酯0.10.0313.22651:2.5水泥砂浆抹面0.030.930.03236墙体表面空气热阻aW=23an=29RW=0.044Rn=0.0357总热阻R3.51878传热系数K=1/R0.284一.库房围护结构传入热量计算Q1计算公式为:Q1=K*A*a(

15、tw-tn)Q1围护结构传入热量(w)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A传热面积(m2)a维护结构两侧温差修正系数tw围护结构外侧计算温度()tn围护结构内侧计算温度()相关计算如下:库号冷间名称部位长(m)宽/高(m)A(m)KatwtnQ1=K*A*a(tw-tn)NO.1冷藏间东8.255.747.030.181.0532-18449.32西8.255.747.030.181.0532-18449.32南20.55.7116.90.181.0532-181116.5北19.465.7110.90.181.05顶20.58.25169.10.181.232-181836.69地20.58

16、.25169.10.250.62-18515.49合计4367.32库号冷间名称部位长(m)宽/高(m)A(m)KatwtnQ1=K*A*a(tw-tn)NO.2冷藏间东85.745.60.181.0532-18435.7西85.745.60.181.0532-18426.99南19.465.7110.90.181.05北19.465.7110.90.181.05顶20.581640.181.232-181781.04地20.581640.251.22-18499.87合计3143.6库号冷间名称部位长(m)宽/高(m)A(m)KatwtnQ1=K*A*a(tw-tn)NO.3冷藏间东8.25

17、5.747.030.181.0532-18449.32西8.255.747.030.181.0532-18449.32南19.465.7110.90.181.05北20.55.7116.90.181.0532-181116.5顶20.58.25169.90.181.232-181836.69地20.58.25169.90.250.62-18515.49合计4367.32库号冷间名称部位长(m)宽/高(m)A(m)KatwtnQ1=K*A*a(tw-tn)NO.4冻结间东6.395.233.230.181.0532-23353.08西6.395.233.230.181.0532-23353.08

18、南7.465.238.790.281.05-10-23143.22北8.55.244.20.181.0532-23461.13顶8.56.3954.320.181.232-23656.03地8.56.3954.320.260.62-23209.38合计2179.4库号冷间名称部位长(m)宽/高(m)A(m)KatwtnQ1=K*A*a(tw-tn)NO.5冻结间东65.231.20.181.0532-23325.50西65.231.20.181.0532-23325.50南7.465.238.790.281.0-10-23143.22北7.465.238.790.281.0-10-23143.

19、22顶8.56510.181.232-23615.98地8.56510.260.62-23196.61合计1807.09库号冷间名称部位长(m)宽高(m)A(m)KatwtnQ1=K*A*a(tw-tn)NO.6冻结间东6.115.231.770.181.0532-23337.6西6.115.231.770.181.0532-23337.6南8.55.244.20.181.0532-23469.67北7.465.238.790.281.0-10-23143.22顶8.56.1151.940.181.232-23627.27地8.56.1151.940.260.62-23200.21合计2115

20、.59二.货物热量计算Q2计算公式为:Q2=Q2a+Q2bQ2货物热Q2a食品热量Q2b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热量(h1=12.2kj/kg,h2=4.6kj/kg;t1=320.83,t2=-18;B=0.1,Cb=0.42。)Q2a计算表冷间名称Q2a=G(h1-h2)/3.6T冷藏间5145.9冻结间80437.5Q2b计算表 冷间名称 Q2b=GBCb(t1-t2)/3.6T冷藏间1267.17冻结间1283.235Q2汇总表冷间名称Q2aQ2bQ2冷藏间5145.91267.176413.07冷藏间80437.51283.2359326.985三通风换气热量计算Q3冷藏间、冻结间不存在通

21、风换气热量。四.电机运转热计算Q4计算公式为:Q41000PpQ4电机运转热P电机额定功率 热转化系数 0.8P 电机运转时间系数取11.冷藏间采用光滑顶排管,故无电动机运转热量Q4。2.冻结间(1)NO4库采用搁架排管,按每吨配风10000m3/T,选用FT35LN05.6-2型号轴流式 风机6台,计算电动机功率为:P=1.16=6.6KW,=1,=1,Q4=1000P=10006.611=6600W(2)NO5库采用冷风机,冷风机使用的电动机功率总计为: P=4.4KW, =1,=1,Q4=1000P=10004.411=4400W(3)NO6库同NO5库:Q4=4400W五.操作热量计算

22、Q5计算公式为:Q5 = Q5a+ Q5b + Q5cQ5a 照明热量Q5b开门热量Q5c操作人员热量1、 冷藏间 NO.1库:A=144.14,V=720.7 m3,qd=2W/,hw=736.3 KJ/kg, hn=-16.077 KJ/kg,M=0.5,n=1.39/ m3,nr=3,qr=410W/个 ,n=2Q5a= Aqd=144.142=288.28WQ5b=0.2778Vn(hw-hn)MP/24=0.2778720.72(76.316.077)0.51.39/24=1071.2 WQ5c=3 nrqr/24=33410/24=154 WQ5= Q5aQ5b Q5c=288.2

23、81071.2154=1513.44 WNO.2库:A=150.5,V=752.7 m3Q5a= Aqd=150.52=301 WQ5b=0.2778Vn(hw-hn)MP/24=0.2778752.72(76.316.077)0.5 1.39/24=1118.72 WQ5c=3nrqr/24=33410/24=154 WQ5= Q5aQ5bQ5c=3011118.72154=1573.72 WNO.3库同NO.1库:Q5=1513.44W2、冻结间不计算Q5的热量。六.库房热量汇总Qq计算公式为:Qq=Q1+PQ2+Q3+Q4+Q5(冷藏间P=1;冻结间P=1.3)Qq汇总表型号Q1PQ2Q

24、3Q4Q5QqNO.14367.3212137.691513.448044.27NO.23143.6012137.691573.726888.71NO.34367.3212137.691513.448044.27NO.42179.401.327285660044258.2NO.51807.071.327285440041667.9NO.62115.591.327285440041986.4总计150889.7七.机械负荷计算计算公式为:Qj=(n1Q1n2Q2n3Q3n4Q4n5Q5)Rn1=1,n2=1,n3=0,n4=0.5,n5=0.5,R=1.07蒸发温度相同,Qj=(18073.88

25、+88268.8+3850+2300.3)1.07=124486.99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一.压缩机(1)根据tz=-33,tl=30和,查图3-1得中间冷却温度tzj=-5.6(2)根据中间冷却温度,确定中间冷却器盘管出液温度tc=-5.6+5.6=0(3)根据蒸发温度tz=-33和中间冷却器温度tzj=-5.6查表3-7得低压机的输气系数(4)根据蒸发温度tz3和中间冷盘管tc=0,查表3-8得低压机单位容积制冷量qr=1015.4kj/kg(5)根据式(3-3)计算低压机的理论输气量:Vdp=551.695(6)选择低压机: 根据计算出的低压机理论输气量。可从单级压缩机产品样本或表3-4中

26、,选出两台6AW-12.5型压缩机一台,作为低压机,其理论排气量Vp=424.54m3/h.可满足要求。(7)选择高压机: 根据选定的高低机理论排气量之比 =1/3得 Vgp=Vdp/3=280 m3/h 从制冷压缩机的产品样本或表3-4中,可选择2AV-12.5型压缩机两台高压机,其排气量Vp=280 m3/h二.冷凝器(1)双级机冷凝器热负荷Q1: Vd=424m3/h q1=1073KJ/m3Q1=Vdqi/3.6=(2424.5)1056/3.6=249040W(2)单级机冷凝器热荷: Q1=Qc=2611.21000=146400W(3)冷凝器面积 qA=300w/m3 A1=131

27、.8m2选用LNA-80型冷凝器2台。三.中间冷却器(1)冷却器直径计算:m3/h, D=0.0188(2)中间冷却器蛇行管冷却面积: Qzj=Gd(h6-h8)=1539.1W K=500W/m2 A=Qzj/(K选用ZLA-2型中冷器1台。四.油分离器=0.8m/sd=0.0188选用YFA-125型油分离器1台五.空气分离器一般总制冷量在1163Kw以下选用KFA-32型空气分离器1台。六.集油器压缩机在标准工况下总制冷量在200Kw以上时选用桶身直径325mm集油器。 选用JYA-325型集油器1台。七.高压贮液器=1.663 kJ/,=1,=0.7,Vza=/1000=1.86m3

28、选用WCA-2250型高压贮液器1台。八.氨泵的选型计算(1)-33系统 n=6,Qq=150889.7W,V/=1.4674L/kg,r=1364.23KJ/kg Vp=3.6nQqV/r=3.66149 1.4674/1364.23=3.49 m3/h选用32P-40型屏蔽氨泵1台,备用1台,共2台。(2)-10系统 n=5,Qq=121.63kw,V/=1.5337L/kg,r=1295.17KJ/kg Vp=3.6nQqV/r=3.65121.631.5337/1295.17=2.6 m3/h选用32P-40型屏蔽氨泵1台,备用1台,共2台。九.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计算(1)低压循环直径桶

29、的选型计算: =0.81,V=2424.5=849m3/h,=0.5m/s, , n=1 d=0.0188=0.693m(2)低压循环桶容积的计算:本设计采用立式低压循贮液桶,采用下进上出式供液。容积计算如下:顶排管的容积:V=172218.60.8553/1000=1.082 m3回气管容积:冻结间回气管763.5,共长约50米,每米容积为0.00374 m3 500.00374=0.187 m3冷藏间回气管D57x3.5,共长约70米,每米容积为0.00196 m3 700.00196=0.1372 m3 V=0.1372+0.187=0.3242 m3 (3) =0.2h ,q=4 m3

30、 /h V=(0.2V=0.6Vh+q)/0.7=1.73 m3 选用CDCA-2.5型低压循环桶一台。管径的确定一.回气管1.冷藏间No1库的制冷设备总负荷Qq=7.8Kw,按管长50米计算,冷藏间的回气管为Dg40,采用D57管子。No2库,No3库的回气管同No1库,也采用D57管子。2.冻结间No4库的制冷设备总负荷Qq=43.8 ,按管长50米计算,冻结间的回气管为Dg60,采用D70管子。No5库的制冷设备总负荷Qq=41.2Kw,按管长50米计算,冻结间的回气管为Dg58,采用D70管子。No6库的制冷设备总负荷Qq=41.5Kw,按管长50米计算,冻结间的回气管为Dg58,采用

31、D57管子。二.吸入管按制冷设备总负荷Qq=149Kw,按管长50米计算,回起管Dg100,采用D108管子。三.排气管根据已选压缩机配管,确定总排气管采用D108管子。四.冷凝器至贮液桶根据冷凝器热负荷Qq=400Kw,L=50m,管径为Dg50,采用D57管子。五.制冷设备和管道的保温设备和管道导致冷量损失的部位,以及产生冷凝水的部位,均应设置保温层。中间冷却器隔热材料采用聚氨酯,厚度为50mm。低压循环桶隔热材料采用聚氨酯,厚度为50mm。低温回气管采用泡沫塑料,厚度为90mm。低压供液管采用泡沫塑料,厚度为60mm。制冷剂注入量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制冷剂充注量(容积比%)压缩机高2AV-1

32、2.5180压缩机低6AW-12.5180冷凝器LNA-80215中冷器ZLA-2130油分离器YFA-125120空气分离器KFA-321集油器JYA-3251高压贮液器WCA-2250270氨泵32P-40 2 25低压循环桶CDCA-2.5230结束语通过此次冷库的设计,基本掌握了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制冷方案的确定,冷库负荷的计算,系统设备的选型,每一项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考量。而且进一步了解了相关系数的选择,以及针对的环境。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把自己掌握的课本知识通过设计表达出来,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设计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难解的问题,经过查阅相关书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

33、的东西。这个过程同样锻炼了自己严谨的态度,任何环节都要认真。虽然毕业设计内容繁多,但过程的繁琐却使我的收获更加丰富。各种系统的适用条件,各种设备的选用标准,各种管道的布置方式,我都是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熟悉并学会应用的。至于本系统的设计方案,也只能以合理来形容,因为受自身思维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导致设计中很少有创新之处。虽然成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但终究是自己动脑动手一步一步做出来的,这点使我在遗憾之余感到些许欣慰。在设计中的每一步,我都做了认真的考虑,在这样点滴考虑与思量过程中,我摸索到空调设计要点,更清晰了解整个设计过程。这次毕业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要画上一个句号了。可是对我来说,这次

34、设计的本身所产生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从这次设计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设计任务书的下达到今天基本实现任务书中的设计要求,时间已整整过去了一个多月。在这一个月多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各位老师的指导,使我不仅在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从思想上的深深的体会到,要把自己的所学变成现实时所面对的种种难题。任务只是对学习的检验罢了,过程却提高了一个人的能力,在对待具体情况时需要作出的合理分析。 马上就要参加工作了,此次设计也算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一个检验。不仅将课本的知识运用到其中,而且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相关能力。致谢毕业设计是对

35、我三年学习尤其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次全面检验,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一些同学的帮助,我们经过多次设计思考课程才得以完成。虽然说由于初次设计冷库,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考虑,但是在这期间老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渊博的学识让我获益良多。设计过程中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感谢陈武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关注,以及三年大学生活的谆谆教诲。这对于我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陈老师在以后教学生活中工作愉快! 最后感谢设计过程中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学校领导对设计进度的关注。敬请各位老师和读者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此致敬礼 参考书目1. 张萍,制冷工艺设计,第三版,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2. 田怀璋,制冷工程设计手册,第三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3. 吴业正,冷冻空调设备大全,第二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4. 吴建生,冷库的设计,第五版,北京:工业出版社,19995. 姜守正,制冷原理,第三版,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6. 李媛英,冷藏库及制冷设备,第五版,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匡弈珍,制冷压缩机,第三版,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8. 缪道平,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第七版,上海: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9. 李松寿,制冷原理及设备,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0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