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22093475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 思维、思维概述(一)思维的含义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认识的是事物 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决策等活动中。(二)思维的特征1. 概括性: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抽象出来,把具有相同特性的事物归为一类并用 一个词把它概括出来。例如,我们认为凡正常运行的计算机都有中央处理器。这种思维就 概括了正常运行的计算机这一事物的共同特征。2. 间接性: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总是要通过一些已知的信息去认识那些未知的信息。 例如,人类虽然还没有真正搞清宇宙形成的奥秘,但人们可以根据宇宙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以 及相关的知识

2、经验来推测它的形成。3.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 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三)思维的种类1. 按照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 和逻辑思维。(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直观动作思维的任务具有重观的形式,又要依赖于实际 操作来解决问题。例如自行车坏了,人们需要通过检查自行车相应部件,才能确定问题。3 岁以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观动作思维。幼儿将玩具拆开,下载毙考题APP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

3、6可获得更多福利又重新组合起来。动作停止,他们的思维也就停止了。(2) 形象思维是借助于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参观,我们事先会 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艺术家、作家、 导演、设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3) 逻辑思维面临的是理论性质的任务,又要依赖于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学 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都要运用逻辑思维。2.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根据解决问题时凭借的知识的性质,可将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前者凭借的是日常 生活的经验进行的思维,例如,学前儿童根据他们的经验,认为果实是可食用的植物鸟是

4、会飞的动物等。后者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进行的思维,例如,我们说心理是客观现实 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3. 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时,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叫直觉思维。例如,警察在嘈杂的 人群中,能迅速辨别出罪犯。直觉思维具有快速性、跳跃性等特点。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而得到合理结论的思维叫分析思维,也即逻辑思维。4.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辐合思维是拫据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例如,甲丙,甲乙,乙丙,乙丁, 其结果必然是丙丁。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 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例如,如何保护城市的生态环

5、境?回答这样的问题人们可 以从不同的方向思考,想出诸如增加植被、减少环境污染、教育市民爱护环境等措施。5.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6可获得更多福利常规思维是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如学生 运用已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 维。例如,新的大型工具软件的开发,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四)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 分类、抽象、概括的过程。分析是将

6、一个事物的完整表象分解为若干个组成部件的心理操作过程,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 整体分解为部分,或者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思维过程。综合是将同一类事物的表象加以合并,使之更完整、更精确的心理操作过程,是在思想上把 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客观事物存在着差异点和共同点是比较的客观基 础。比较以分析综合为前提,通过分析,人们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某些特征或者方面区分出来, 从而对它们进行比较,确定它们的异同。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比较是分类的基础。根 据事物的共同点,可以把事物归并为比较大的

7、类;根据差异点可以把事物划分为较小的类。抽象是指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舍弃非本质属性的心理操作过程,是在思想上把事物 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概括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心理操作过程,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 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概念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6可获得更多福利(一)概念的含义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概念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例如,鸟 就是有羽毛,无齿有喙的一类动物的总称。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

8、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 个概念的个体,也就是概念所包括的范围。如 脊椎动物概念的内涵是有生命和有脊椎,它 的外延包括一切有脊椎的动物,如鸟、雨、蛇、兔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相反的关系。 内涵越深,即它包含的本质属性越多,它的外延就越窄内涵越浅,即包含的本质属性越少。 它的外延就越广。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有上位概念、基本概念和下位概念等不同层次。以水果 这个 概念家族为例,水果是上位概念;苹果、梨,香蕉等是基本层次的概念;红富士苹果、黄元帅 苹果等则是下位概念。研究表明,基本层次的概念容易在头脑中激活,然后再扩散到概念网 络中的上位概念或下位概念。概念是用词来表达、巩固和记载的,但

9、词并不等于概念,例如虚词并不表达概念,同一概念 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同一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二)概念的种类1. 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具体概念是按事物的指认属性,或者说事物的现状(圆的,长的等)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性质、用途等)形成的概念。2. 舍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属性形成的概念,如毛笔 就 是由用毛制作和书写工具这两个不可分割的属性组成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合取概念。 析取概念是根推不同标准,把单个成多个属性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概念。如好学生就是把学 习努力、学习成绩好、热爱集体、乐于助人 等属性结合在一起

10、而形成的概念。这个 概念中可以包含一个、两个或多个属性。关系概念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概念。如高低、大小等概念。3. 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自然概念是按照事物自身的特点而形成的概念,如鸟、水、文化、发展等等概念。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里,为研究人的思维,模拟自然概念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出来的概念。(三) 概念的形成1.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所包含的本质属性的过程。2. 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假设检验说:布鲁纳等人认为,概念的形成是不断地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样例学习说:茹什认为,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的学习为主,即在掌握自然概念时,不是掌 握它的一个或几个本质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3. 概

11、念的形成理论有层次网络模型、激活扩散模型、特征表理论、原形模型理论。(1) 层次网络模型:由柯林斯等人提出,层次网络模型认为概念都以节点形式储存在概念的 网络中,各类的概念按照逻辑上的上下级关系组成概念的网络,概念之间的关系用连线来表 示。层次越高的概念抽象概括的水平越高,一个节点上反映的是事物的属性。(2) 激活扩散模型:柯林斯等人在层次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激活扩散 模型认为各种概念组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网络。假定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时,其意义激活 会自动传递在相关的概念,使得相关概念的意义也得到激活,而且激活的强度随着传递距离下载毙考题APP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

12、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可获得更多福利 的增加或者传递时间的延长而减低。(3) 特征表理论:把概念的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意性特征。(4) 原型模型理论:概念是由原型和原型加上其特征,并由相似性的单元组成的。原型是指 范畴中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四) 概念的掌握布鲁纳提出,掌握概念的过程中人们常运用的有四种策略。(1) 保守性聚焦策略: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以后再一个个地改变这些属性来检验,从而确定哪些是肯定的、哪些是否定的属性的策略。 (针对无关特征进行假设)(2) 冒险性策略: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13、以 后每次都改变一个以上的属性来进行检验的策略。(3) 同时性扫描策略: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 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的策略。(针对有关特征进行假设)(4) 继时性扫描策略:在已经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一次只检验一种 假设,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后做出正确结论的策略。三、推理(一) 推理的含义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前者叫归纳推理,它本质上就是概念的形成;后者叫演绎推理,它本质上属于问题解决的范 畴。例如。针对 铁受热会膨胀么?这个问题,人们根据一切金属受热会膨胀的原理,推

14、 出铁是金属,铁受热会膨胀的结论。这种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演绎推理。再如,金受热 后体积膨胀,银受热后体积膨胀,铜受热后体积膨胀,铁受热后体积膨胀,由于金、银、铜、铁都是金属,所以得出所有金属受热后体积都会膨胀的结论,这就是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由两个相同或者两类对象在某个性质上相同,退出他们在别的性质上也相同的推 理形式(如:犯罪心理画像)归纳推理分为:1.完全归纳法:三角形面积2简单枚举法:瑞雪兆丰年(二)推理的种类1.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 组成。特点:都是由三个简单判断组成的;都只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前提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概念在其 他两

15、个概念之间起媒介作用。如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所以所有的A.都是Co三段论推理发生错误的解释:气氛效应:三段论推理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如所有、一些等)产生一种气氛,使 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但这一结论不一定正确。比如,两个全称的前提 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的结论。前提解释错误:查普曼(Chapman et al.,2959)认为,三段论推理中的错误不是由前提造成的; 而是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例如所以A是B,人们往往认为所有B也是A o心理模型理论:约翰逊-莱尔德等人(Johnson-Laird, et al., 1983)认为,推理中的错误,是人 们对前提信息加工

16、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一个心理 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2. 线性推理,又叫关系推理,是指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是可 传递性的。如A在B左边,B在C左边,那么,A就在C的左边。3. 条件推理:大前提是假言判断的推理,叫作假言推理。即断定某一对象情况是另一对象 情况存在条件的判断。如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证实倾向(confirmation bias)是指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的现象,这 是在条件推理中经常发现的现象。沃森的四卡片选择作业实验证实了这种现象。在检验规 则或假设的过程中,

17、人们往往倾向于证实这种规则或假设,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倾向叫 证实倾向。(二) 影响推理的因素1. 课题的性质2. 前提气氛效应3.赌徒谬误:(gambler s fallacy)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合逻辑的推理方式,认为一系列事件 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即如果事件A的结果影响到事件B,那么就 说B是依赖于A的。例如,一晚上手气不好的赌徒总认为再过几把之后就会风水轮流转, 幸运降临。相反的例子,连续的好天气让人担心周末会下起大雨。4. 题外知识的介入。四、问题解决(一) 问题解决的含义1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

18、 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间题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 目标状态的通路。所谓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 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2问题的种类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可分为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 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例如,已知A B,B根据在问题解决时,问题解决者是否有对手,可分为对抗性问题(象棋)与非对抗性问题(解决 代数问题)。根据问题解决时,解题者具有的相关知识

19、的多少,问题又可分为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 的问题。例如,物理学方面的问题对于物理学家是语义丰富的问题,而对于初学物理的人则 是语义贫乏的问题。(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按照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分析,它包含着4个连续的阶段,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和验证假设。(三)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两类1. 算法策略: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终找到解决问题答案的策略。2. 启发式策略: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 它又包括:(1)手段-目的分析:把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 标终达到总目标的策略;

20、(2)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 种方法。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6可获得更多福利(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 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不同的问题要米用不同的解决策略,策略得当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 知识的表征方式:问题表征的越显著,干扰的因素越少,对人思维的局限越小,越利于 问题的解决。3. 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后续的心理活动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 的影响。陆钦斯用实验(量水实验)证明了定势对思维的影响。4. 功能固着:把某

21、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钳子是夹东西用的,如果认为 钳子只能夹东西用,在需要用它解决别的问题(砸开果壳等)的时候,不能打破这种功能固着 的倾向,就会影响到对问题的解决。5. 动机: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不利于问题 的解决,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佳水平(耶克斯-道德森定律)。6. 情绪: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沮丧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7. 人际关系: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积极合作有助于问题的解决。page五、创造性和想象(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

22、程。 如作家创作一部新的作品。(二)创造性的心理成分下载毙考题APP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6可获得更多福利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包括想象、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1.想象(1) 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想象是对头脑中己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功能有: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的活动;想象具 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想象具有代替作用,可以用想象的方式来满足个人需要的作用; 想象也调节人的生理活动。(2) 想象的综合过程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以下几种形式:黏合,把客观事物中从未 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

23、起而形成新的形象;夸张,又称强调,是通 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3) 想象的种类:想象可以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物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极端的 例子。有意想象是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包括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看小说时在 头脑中出现的文学人物形象的过程就是一种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作家在头脑中构

24、 思文学人物形象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想象的过程。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可获得更多福利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个人对未来的憧憬。理想是根据事物发 展规律产生的,又对人的活动起着推动作用的幻想;空想是没有客观根据的,不现实的幻想。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理论)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并认为发散思维是 创造性的主要成分。他还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来测量创造性。在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 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看作是衡量创造性高低的指标。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

25、或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超强;独特性是指对问题 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3. 远距离联想能力,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它也是创造性的一种 构成成分。4. 与创造性相关的非智力因素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等对创造性有重要的影响。此外,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 想象、兴趣广泛、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心理成分。(三)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酝酿与创造性经过长时间的紧张思索之后,仍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当你稍事休息之后会突然找到 了答案,这种情景叫酝酿。2.社会因素与创造性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单独完成任务,还是集体完成任务,被试知道他人会对自己的成果作

26、出 评估时,他们的创造性程度都大大降低。研究还发现,人们在工作时,如果有他人观看,或 者为了竞争而工作时,人们的创造性都会受到限制。六、表象(一)表象的含义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里出现事物的形象叫表象。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表象是指对当前不 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为概念形成提供了感 性基础,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二)表象的特征1.直观形象性:它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它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 但又不像知觉,它比较暗淡模糊、不稳定、不完整。例如遗觉象,在儿童身上经常发生的一 种心理现象。给儿童呈现一张复杂的图画,几十秒钟之后他仍能在头脑中保存着当

27、时的表象, 就好像这张图画仍在自己的眼前一样。2.概括性:表象的形象已经忽略了事物的一些细节而只保留了事物的主要特征。例如,大 象的表象,可能只是长鼻子、大耳朵、深灰色的毛皮、庞大的身体等主要的外部特征。这 些特征代表了大象的一般的、概括的形象,而不包含大象的某些个别特征。3. 可操作性:表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可以翻转,即具有可操作性。(谢帕德和库柏 所做的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是可以被操作的。倾斜的角度越大,旋转时操作所需要 的时间越长。)(三)表象的种类根据产生表象的感觉通道把表象分为视觉(如想起母亲的笑脸)、听觉(如想起某歌曲的旋律) 和运动表象(如想起舞蹈的动作)等。根据表象的

28、创造程度可把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和想象表象 (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四)表象理论1.佩维奥双重编码理论:佩维奥认为人的编码系统分为表象系统和言语符号系统 2. Kosslyn的表象计算理论:该理论认为表象包含两个因素:分别为(1)表层表征,即出现在 短时记忆中类似于图画的表征;(2)深层表征,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该理论认为,从深 层表征转化为表象的过程包括:图示过程发现过程放置过程表象过程。补充知识:决策(一)决策的含义:决策是指在几种备选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决策时时 发生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例如,高考选择大学,选择

29、什么学校?是国外大学,还是国内大 学?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为的效果。例如,企业领导者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决策。确定性决策是在比较确定的条件下做出的决策。风险决 策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选择的过程。(二)决策的理性观决策过程中人的理性观是决策理论与研究的基础。对此,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观点。1.古典决策理论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决策者总是追求个人利益的大化。具体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知道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能得到所有相关的信息;对解决问题的 方案无所不知深知各方案实施后的结果,并能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价;决策者能够追求优的古典决策理论

30、的理性观是建立在经纪人假设的基础上,没有考虑人的认知等因素在决策过 程中的作用,而且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在日常决策中也很难实现,例如在决策过程中,很难 得到所有的信息,各个方案的后果也是很难预知的。2行为决策理论20世纪60年代,西蒙提出的行为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理性。因为人的认 知能力是有限的,加之决策情境的复杂性,决策者不可能找到所有备选的方案;不可能准确 预知所有方案的结果等。因此决策者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个体。例 如,购买股票时,你不可能准确预知哪只股票在未来的涨跌。西蒙等人认为决策要受时间、精力等其他资源有限性的制约,因此要考虑到决策的时效性问 题,决策

31、还必须考虑决策的后果。(三) 决策过程的研究1.期望效用理论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是冯 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 1947)提出的。期望效用值可用下面公式来表示:其中,是指结果i的效用,是指时间发生的客观概率。期望效用理论采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来说明决策者对效用的偏好问题,而且该理论假设决策者 追求效用的大化。但是后来的许多研究发现,人们的实际决策并非完全遵循期望效用理论的 观点。2.前景理论卡尼曼等人(1979)提出了决策的前景理论。该理论力图描述人们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前景理 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 风险偏好的。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卡尼曼等人继承了西蒙的启发式策略研究成果,认为人在决策时采用的启发策略主要有:代 表性启发法、易得性启发法和锚定与调整启发法。代表性启发是指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 响。易得性启发是指倾向于根据事件或者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的现象。锚定和调整启发法是指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作出初的评估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初的估 计做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