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2078137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第二章(1). 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 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 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 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 么?答:1)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P25)2)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 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3)正确做法: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

2、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 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 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方法。(P43)(2)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4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 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 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答:1)3、4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 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3、4岁的 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原因之二是出于 模仿。儿童期是好模仿期

3、,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2)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 的。这不但不能矫正口吃,反而会加剧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 形成孤僻等不良个性。成人在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在和 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地说话,用手势辅助语言来表达,问题就能够解 决。 (P26)第三章运用幼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老师如何组织教学。(教材P68)1、无意注意为主: 1)刺激物的特点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 注意的选择性2)利用:采用符合儿童注意特点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具、语言、活动方式);内容安排符合儿童

4、注意特点和兴趣和需要。要多样化。活动时间安排不宜过长。 (P73)3)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2、有意注意初步发展,依赖成人的组织和指导。(明确目的,语言组织和引导) 把注意对象变成儿童活动的对象。 组织游戏活动,增加儿童注意的稳定性, 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第四章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三角 形和正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同时每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要求说出角的数量, 如一个角、二个角等,这样的活动安排,效果往往比较好.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答:这样做是合理的。视觉、听觉、动觉等相协同活动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的空 间知觉.特别是在视觉、手的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中儿童对几何图

5、形的知觉效 果是最好的,可以多角度地认识物体。单一地用视觉或触觉会造成儿童知觉错误 率的提高。 (教材 P100)第五章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 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牢,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 只需一两次他们就对广告词熟记心中,结合幼儿记忆的这一现象,请你分析一下 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答:1)在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有: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 动所追求的事物;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以及活动的动机等。2)幼儿对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的广告词记忆效果较好

6、是因为对广告词的记忆是 一种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有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等 多种感官刺激。童谣、广告词的简明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很容易 成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而教师要求记忆的任务属于有意记忆。第六章案例分析(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共 10分)(1)。某幼儿特别喜欢听古典音乐,他也很崇拜音乐家。有一天,他跟 妈妈说:“今天,肖邦叔叔到我们幼儿园来了,还给我们弹钢琴呢!”妈妈听了 吓了一跳,以为孩子在说谎。请根据幼儿想象的有关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04.10)答:1)幼儿想像具有夸张性的特点,表现在: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混淆假想与真

7、实。2)原因:认知水平的限制;情绪的影响;幼儿想象表象能力的局限。(2).案例中的幼儿因为喜欢听古典音乐,也很崇拜音乐家,所以夸张地跟 妈妈说:“今天,肖邦叔叔到我们幼儿园来了,还给我们弹钢琴呢!”, 这不 是在说谎,而是因为希望能够见到自己喜欢的人物,混淆了假想与真实。(3).幼儿在想象中常常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个成分,例如,画一个 小孩放风筝,往往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甚至超出身体的长度.幼儿说话也喜欢 夸张,例如:我家花开得可大了,象桌子一样大.结合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一下 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答:1)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夸张,2)原因是多方面的:认知水平的限制,例如,幼儿在画一个小

8、孩放风筝时,由 于记忆中的形象较贫乏,对事物的特征掌握不完全,只感知到其中某些突出的特 点,即用手放风筝,因此手就画得很长.情绪对想象的影响.自己喜欢的事物往 往画得很大.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放风筝的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的原因也 可能是受表现力的局限使画面与事实不符。第七章四、案例分析(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0 分)平平看到老师在倒水:老师把一个矮而宽的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高 而窄的杯子中,平平就认为水变多了,因为水看起来“长”了。有一次,她想 帮妈妈洗鞋子,就把鞋子放入盆中,用刷子刷起来,却没有放水和擦肥皂。请根据有关幼儿思维特点的原理,对此例作出分析。(06.4

9、)答:1)这种现象表明了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并派生出片面性的特点。2)他之所以回答前面的问题说水变多了,是因为他在解决问题中常常只是照顾 到事物的一个维度(因为水看起来“长”了) ,而不能同时兼顾到两个维度, 不能把握高矮与宽窄两个维度的相互联系。 (分析综合水平较低)3)他想帮妈妈洗鞋子,就把鞋子放入盆中,用刷子刷起来,却没有放水和擦肥 皂。这就是因为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幼儿思维的片面性常常使幼儿“好心 办坏事”。(参见P189)案例题:教材P45:案例分析:3-4岁儿童 拼图活动 画图画 边听故事边做动作答: 1)说明3-4岁儿童思维的特点是直观行动思维,思维的特点是先做后想, 边做边

10、想。2)案例中的儿童是拿到图形后,立即行动,先做后想, 通过自己的行动,创 造出一定的具体形象,然后根据所看到的、直观感知的现象,回答问题,或作 出调整,这是他的思维特点,即直观行动思维。四、案例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5分)佳佳今年4岁,是个非常听话的小女孩。可是有一天吃午饭时,由于心 爱的小狗不见了,佳佳哭了很久。起初妈妈还耐心地劝她,可后来妈妈有些不 耐烦了,就说:“你再哭,小狗就永远也不回来了!”佳佳一听,越哭越凶,使 平时一向认为佳佳是个乖女孩的妈妈觉得无法理解了。请根据这一案例分析幼儿理解的特点。(03.4)答:1)这一案例说明了幼儿理解的一个特点:儿童

11、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常常会 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理解。2)案例中的佳佳由于心爱的小狗不见了,而哭了很久。所以当妈妈耐心地劝她 后并表示了不耐烦的说法后反而越哭越凶。这正是体现了儿童对对事物的理解 的情绪性。3)妈妈的不耐烦说法是没有考虑到佳佳对对事物的理解受失去小狗后的难过情 绪影响,所以会觉得难以理解了。案例题:教材 P45:案例分析1)说明3-4岁儿童只能够理解具体的事情,不能够理解抽象的词句,只能 够做直接推理,不会进行逻辑推理。2)案例中老师对孩子说反话,往往引起不 良效果,孩子不理解老师的反话,结果哭的越来越凶。 3)如果老师从正面告诉 幼儿,孩子听了就放心了,这时,老师再接着引导,孩子就

12、渐渐不哭了 。五、案例分析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这里有六个苹果,我们两个 人分,两个人要一样多,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但是他不会回答: 3+3等 于几这样的问题。家长感到很奇怪。在大人看来,前者属于除法题,后者是加 法,为什么幼儿会回答前者而不会回答后者?请你分析一下原因。答:1)这种现象表明了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2)他不是通过算术公式来解决问题的,他之所以能回答前面的问题,是因为这 个问题在他心中形成了直观的形象,而后一个题目仅仅是抽象的公式。26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 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

13、时,总是用手做出 “卷”的动作,说到“大象把狼扔到河里去”,又用手做出扔的样子,孩子们 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会露出会议的笑容。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1)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2)根据该特点,教师该如何有针对性的教学?教材 P45P177- 178P186-187答:1)案例体现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思维的内容是具 体的,依靠头脑中的具体形象和动作来思维。2)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合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多采用具体形象的教具、 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等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儿童根据老师的语言描述作出 相应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遍思考想像,帮助儿童

14、理解领会教学内容。第八章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4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 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 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答:3、4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 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3、4岁的儿 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原因之二是出于模 仿。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矫正口吃的重要 原则是解除紧张。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这不但不能矫 正口吃,反而会加剧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

15、孤僻等不良个 性。n 四、案例分析(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 析,10分)强强是4岁幼儿,他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 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作门吧”;搭完 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要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 去打仗!”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05.10) 试述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一、儿童言语交际功能的发展/(248)第一阶段:3岁前,主要是请求、回答和提高;第二阶段: 3-6岁,出现陈述 商量、指示和命令,对事物的评价等二、儿童言语概括和调节功能的发展/(248) 领会言语对学前儿

16、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概括和调节功能的发展:学前儿童言语对其认识过程概括作用的具体表现;(2)学前儿童言语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调节作用的具体表现(心理的自我调 节)三、内部言语的发生发展/(250)4岁以后,幼儿开始出现内部言语,内部言语: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 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1、主要表现为出声的自言自语。幼儿内部言语的具体表现;(2)幼儿自言自语的功能。领会:2、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游戏言语/问题言语简述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及其特点。(04.4)应用: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幼

17、儿内部言语的表现及其功能。应用: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分析引导和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功能发 展所用方法的适宜性。第九章四、案例题(本大题共10分)在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解决孩子在打针时爱哭的问题,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孩 子观察别的在打针时不哭的孩子的表现。家长这样做有无道理?请分析原因。 (06.10)四、案例分析(10分)(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 红红3岁,她最喜欢小鸭子玩具了,但有一次不小心将一只玩具小鸭子打碎了, 红红伤心地哭起来,这时,妈妈给她一块巧克力糖,她就立刻又笑了起来;有 一天,她看见一个新来的小朋友哭了,她也就跟着哭了起来。请根据学前儿童情绪发展趋势的

18、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05.4)五、案例分析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 道理,小明就用高8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 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 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了滚请你分析一下引导儿童 控制情绪的方法。答: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有:1转移法。对于小明睡觉前想吃糖的不合理要求,可以通过转移他的注意力的 方法,儿童的注意力是容易转移的;2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孩子自己慢慢 地会停止哭叫。3消退法。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小明妈妈的做法是不 对的,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使孩子的

19、情绪更加激化.第十章学期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五. 案例分析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时,往往陶醉于开汽车这个过程,他实际上不追求汽车真 正地开动,请你用幼儿行动的目的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答:1)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往往是一致的。尤其在游 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直接一致的关系。2)在开汽车这一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动机是为了游戏,他要以他就不追求汽 车真正地开动了。第十一章学期儿童个性的发展四、案例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5分)小南今年5岁,已经上大班了。妈妈对他总是百依百顺,爸爸对他却非常粗暴。虽然家里的玩具很多,但在幼儿园里,小

20、南看到别人玩什么,他就要什么。因此,经常和小朋友打架。一开始,幼儿园老师非常严厉地批评他,但 他仍我行我素,久而久之,谁也不高兴去管他。妈妈开始为这事感到烦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小南行为的特点及其成因。(04.4)答:1)小南行为的特点:小南的社会性发展上的存在问题:任性、自我中心, 自私(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抗诱惑力较差,(意志与行为特点)自我控制能 力较差,(自我意识特点)2)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因素,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存在不一致问题,母亲 的溺爱与父亲的粗暴,妈妈对他总是百依百顺,使其养成任性、自我中心的不 良特点;抗诱惑力较差,(意志特点)爸爸对他却非常粗暴,导致其对老师的 严厉

21、批评也无所谓,教师也失去了耐心,父亲的严厉控制导致其情绪受压抑,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小南的性格特征:活泼好动是儿童天性,模仿性强,(学习性)。五案例分析儿童在2、3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 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答:1)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指征。2)1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把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自我 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当儿童学会正确使用我这个词 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应用 :分析在实际生活中针对幼儿的不同气质、性格进行教育的策略.第十二章四、案例题(

22、本大题10分)小明的爸爸妈妈总是担心小明和外面的伙伴一起玩耍会削弱自己家庭教育的作 用,因此禁止小明与伙伴们进行交往。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小明越来越沉默, 不懂得怎么与人交往,有的时候又非常任性。请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小明父母的做法。(07.10)答:1)小明父母没有认识到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孩子自 身对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的能力是影响儿童交往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交往中才 能学会交往。2)小明父母禁止小明与伙伴们进行交往,导致小明越来越沉默,不懂得怎么与 人交往,有的时候又非常任性。说明小明自身对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的能力因 为缺少交往实践而没有得到培养提高

23、,孩子的同伴交往也已经受到了不良影响。 小明可能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儿童(被排斥或受忽视)并进一步影响到小明的 心理健康发展。五.案例分析5岁的小强在幼儿园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对小朋友有 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其他人都躲着他,很不受小朋友欢迎。请你 分析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答: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大致有:1.父母的惩罚;2.榜样。攻击性的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3.强化。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 教师不加制止,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另外,同学之间也会学会攻 击性行为;4.挫折。研究认为,一个受挫折的孩子很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对 于小强的

24、攻击性行为,应认真查找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第十三章四、案例题(本大题 10分)24.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 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 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 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请结合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08.10)四、案例题(本大题 10分)24.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在宝宝 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 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 看父母的教育

25、,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听到这些说法, 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请根据所学理论简要评析这些观点。(08.4)1)原理:1)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的作用: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奠定儿童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2)要正确认识遗传的作用。(不否定/不夸大:遗传决定论)遗传在客观上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而环 境和教育可以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2)分析:案例中四、案例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5分)方明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爸爸妈妈虽没文化,但也勤劳聪明。李强则 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

26、。两人同时进了一所较好的幼儿园。在幼儿园 的学习、游戏中,两个孩子都表现得很出色。但幼儿园老师总认为李强将来会 比方明更有出息。你认为这种想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03.10)1)原理:2)分析:四、案例分析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例子进行剖析,15分)张老师教小朋友学古诗,她教孩子们学宋朝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 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张老师觉得诗中 包含了很深的道理。结果,小朋友们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吵吵闹闹,不愿学习。(提示:请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的原理进行分析) (02.10)答:1原理:1)、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主要是儿童

27、心理本身内部 的因素,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主观因素包括: 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心理状态等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它表现为新的需要与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之间的矛盾。,它表现为新的需要与旧 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之间的矛盾。儿童的心理正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螺旋式上升, 不断发展2、分析:张老师 要考虑到儿童主观的能动性;小朋友四、案例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5分)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由于小薇爸爸妈妈工作 忙,不久她被送到了小镇上奶奶家。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

28、强调知识学习,一 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得。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 后的学习。你觉得琪琪父母的担心有必要吗?为什么? (02.4)答:琪琪父母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对幼儿来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 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具体而言:(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2)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3)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四、案例题(本大题10分)(07.4)结合所学谈谈活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07.4)(一)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的内部

29、矛盾运动不是凭空产生的,矛盾的双方都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 发生相互作用的;(二)不能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考虑到儿童主观的 能动性;(三)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循环四、案例题(本大题共10分)在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解决孩子在打针时爱哭的问题,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孩 子观察别的在打针时不哭的孩子的表现。家长这样做有无道理?请分析原因。 (06.10)四、案例题(本大题10分)24.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 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 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

30、让孩子 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请结合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四、案例题(本大题10分)24.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在宝宝 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 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 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听到这些说法, 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请根据所学理论简要评析这些观点。四、案例题(本大题10分)小明的爸爸妈妈总是担心小明和外面的伙伴一起玩耍会削弱自己家庭教育的作 用,因此禁止小明与伙伴们进行交往。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小

31、明越来越沉默, 不懂得怎么与人交往,有的时候又非常任性。请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小明父母的做法。四、案例题(本大题 10分)结合所学谈谈活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四、案例题(本大题共10分)在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解决孩子在打针时爱哭的问题,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孩 子观察别的在打针时不哭的孩子的表现。家长这样做有无道理?请分析原因。四、案例分析(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0分)平平看到老师在倒水:老师把一个矮而宽的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高而窄的 杯子中,平平就认为水变多了,因为水看起来“长”了。有一次,她想帮妈妈 洗鞋子,就把鞋子放入盆中,用刷子刷起

32、来,却没有放水和擦肥皂。请根据有关幼儿思维特点的原理,对此例作出分析。四、案例分析(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0分)强强是4岁幼儿,他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作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要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 去打仗!”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四、案例分析(10 分)(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红红3 岁,她最喜欢小鸭子玩具了,但有一次不小心将一只玩具小鸭子打碎了, 红红伤心地哭起来,这时,妈妈给她一块巧克力糖,她就立刻又笑了起

33、来;有 一天,她看见一个新来的小朋友哭了,她也就跟着哭了起来。请根据学前儿童情绪发展趋势的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四、案例分析(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共 10分)某幼儿特别喜欢听古典音乐,他也很崇拜音乐家。有一天,他跟妈妈说:“今 天,肖邦叔叔到我们幼儿园来了,还给我们弹钢琴呢!”妈妈听了吓了一跳,以 为孩子在说谎。请根据幼儿想象的有关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四、案例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5分)小南今年5 岁,已经上大班了。妈妈对他总是百依百顺,爸爸对他却非常粗暴。虽然家里的玩具很多,但在幼儿园里,小南看到别人玩什么,他就要什么。因此,经常和小

34、朋友打架。一开始,幼儿园老师非常严厉地批评他,但 他仍我行我素,久而久之,谁也不高兴去管他。妈妈开始为这事感到烦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小南行为的特点及其成因。四、案例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5分)方明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爸爸妈妈虽没文化,但也勤劳聪明。李强则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两人同时进了一所较好的幼儿园。在幼儿园 的学习、游戏中,两个孩子都表现得很出色。但幼儿园老师总认为李强将来会 比方明更有出息。你认为这种想法有道理吗?为什么?四、案例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5分)佳佳今年4岁,是个非常听话的小女孩。可是有一天吃午饭时,

35、由于心爱的小狗不见了,佳佳哭了很久。起初妈妈还耐心地劝她,可后来妈妈有些不 耐烦了,就说:“你再哭,小狗就永远也不回来了!”佳佳一听,越哭越凶,使 平时一向认为佳佳是个乖女孩的妈妈觉得无法理解了。请根据这一案例分析幼儿理解的特点。四、案例分析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例子进行剖析,15分)张老师教小朋友学古诗,她教孩子们学宋朝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张老师觉得诗中 包含了很深的道理。结果,小朋友们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吵吵闹闹,不愿学习。(提示:请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的原理进行分析)四、案例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

36、的例子进行剖析,15分)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由于小薇爸爸妈妈工作 忙,不久她被送到了小镇上奶奶家。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一 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 一个字也不认得。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 后的学习。你觉得琪琪父母的担心有必要吗?为什么?琪琪父母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对幼儿来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游戏 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具体而言:(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2)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3)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五、案例分析题(10

37、分)幼儿园开学了,小(三)班的一名小朋友上课时不是坐不住,就是随便说话,乱 动别的小朋友;午休时,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就他自己怎么也不去睡,非要 去玩玩具,这样一来,别的小朋友也不想睡觉,也想去玩玩具。王老师看到这 一情况后,就对所有小朋友说:“谁能先躺倒床上睡10分钟,谁就可以先玩玩 具,谁今天中午不睡觉,下午谁就不能玩玩具。”这时,小朋友都迅速的跑道 自己的床上安静的躺下了。这是在幼儿园教学中经常遇见的问题,试结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这位幼 儿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五、案例分析题(10分) 幼儿园老师采用的是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2分)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3分) 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是正强化物还是负强化物,它们的结果都是 增加反应概率 (3分) “谁能先躺倒床上睡10分钟,谁就可以先玩玩具”采用的是积极强化;“谁今天中午不睡觉,下午谁就不能玩玩具”采用的是消极强化。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