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22047366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祝您考试顺利通过,更多免费考试资料可以访问高考网http:/www.kao8.cc/gaokao/祝广大考生在2012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全面的了解2012年高考的相关重点,请广大考生随时关注考吧网,我们将会在后期2012年的高考考试中为大家搜集更多与考试相关的资料以及大量的免费试题信息,希望对大家都所帮助。一、单选题(单选(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D】A青荇(xng) 佝偻(gu ) 罗绮(q) 义愤填膺(yng)B会稽(kuij) 携手(xi) 遏制() 豁然开朗(hu)C发酵(jio) 阙秦(ju) 倾圮(p ) 朝服衣冠(zho)D踟蹰(ch) 繁芜(w)

2、 诅咒(z) 约车百乘(chng)【答案解析】:(chngshng)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诽谤 肤浅 骇人听闻 永葆生机B祈祷 签署 无济于事 卓有成效C漫溯 簇新 砥砺品格 委屈求全D昳丽 疾疹 没死以闻 膏腴之地 【答案解析】:(委屈求全委曲求全)3、 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_暖冬的明确标准。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只是一个_的标准,而究竟高出多少,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尽管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_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

3、_要严格质量管理, 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A制定 定量 因此 既/又 B制订 定性 所以 不仅/还C制定 定性 因此 不仅/还 D制订 定量 所以 既/又 【答案解析】(“制订”是创制拟定的意思,而“制定”则是定出法规、计划等,依据文意应选“制定”。“定性”是指对犯有错误或罪行的人确定其问题的性质或测定物质包含哪些成分及性质;“定量”则是测定物质所含成分的数量,据文意应选“定量”。“因此”是因为这个,表解说原因,“所以”是直接表结果,且最好与“因为”呼应。故选“因此”。“不仅还”表递进,“既又”表并列,本句表意重心在后半句,故用“不仅/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B】A

4、基于以往对才子类人物的认识,我想,他应该是一个放诞不羁的人吧?可是在看来他的文章之后,我改变了对他的认识。B企业的“老总”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尴尬:两种策划的捉刀人针锋相对,用了其中的一个策划,就可能伤及另一个策划提出者的自尊或积极性。C物流业的前景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无论目前多成功的企业,其实都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大家心里都没底。D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演奏出的曲子优美动听,如高山流水,听众都赞叹不已。【答案解析】:(“捉刀人”意为代别人作文章,这里用来指代“策划者”不当)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伦敦作为第30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土地价格低廉,所

5、以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B从三月十四日到三月十九日,不法分子蛊惑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甘南州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致使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人民币。C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将达尔富尔问题与奥运会挂钩,无助于达尔富尔问题,也有违体育非政治化的奥林匹克精神。D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高校招生应引入多元标准,不但要看高中生的高考成绩,还要看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答案解析】:(A“开发”与“改造”搭配不当;B成分赘余,应删掉“造成”;C成分残缺,可在“达尔富尔问题”后加“的解决”)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6、24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岁旱,帅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4分) 译文2)置之有司,咸以为冤。(2分)译文3)三为粥以与饿者,自冬徂夏,日食凡万余人。(4分)译文【答案解析】:遇到干旱年景.他遵循太守之命在边境赈灾救荒.大多数灾民都被救活了。(4分,译出大意的2分.关键点:“遵”、“活”各1分)把她们遣送到官府后.(她们)都认为自己是冤枉的。(2分,关键点:“置之”、“咸”各1分)几次三番地煮粥给饥饿的人充饥.从冬天到夏日.每天要供应一万多人。(4分.译出大意得2分.“三”“日食”各1分)附参考译文:刘宰.字平国.金坛人。绍熙元年考取进士.调任江

7、宁县尉。江宁地方巫术之风盛行.刘宰下令同一保伍的乡亲邻里互相检举监督.那些巫祝大都改行务农。如有人再用妖术惑众.他一律坚决地取缔禁止。遇到干旱年景.他遵循太守之命在边境赈灾救荒.大多数灾民都被救活了。他写下这样的座右铭:“不轻易地发布文告,不轻易地动用刑罚。”因事出城.他与差吏士卒吃同样的蔬菜喝一样的水。离职时.箱子里只有与主簿赵师秀的酬唱诗而已。他担任泰兴县令.邻县有人在本县边境租牛.租用者对牛主人来说.是姻亲.趁着办丧事.窃取租牛契据逃跑了。过了一段时间.牛主人的儿子去讨要租金.租牛者就说.那条牛已经被卖很久了。牛主人的儿子连续多年向官府告状.却没有契据能作证.官府又因为是邻县的事而搁置不

8、查办。他向刘宰提出诉讼.刘宰于是就找来两个乞丐.给他们吃饱了,告诉他们事情缘由.假托其他事把他们关进牢房。审讯他们.乞丐谎称自己偷牛出卖.(刘宰派人)带着他们去那户人家指认查看。那租牛者说:“这牛是我通过某人租的。”乞丐竭力坚持自己的说法.于是那人出示契据.一起拿着到官府.偷契据的租牛人十分沮丧.只得归还牛和租金。一户有钱人家丢了金钗.(当时)只有两个女仆在家。把她们遣送到官府后.(她们)都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刘宰让她们各手持一根芦草.说:“没偷金钗的.明天早晨芦草自然还像原来一样;真的偷了金钗的.那么芦草会比今天长出两寸。”第二天早晨再看.一根芦草像原来一样.另一根则短了两寸。随即审问.罪犯果

9、真服罪。有个婆婆状告两个媳妇都不赡养她.刘宰找来那两个媳妇.让她们与婆婆共处一室.有人送食物给媳妇却不给婆婆.再悄悄地观察.(发现)一个媳妇每次都把自己的食物给婆婆.婆婆还喝斥她.另一个则相反。像这样连续观察多日,就了解了实情。刘宰方正刚直,明智敏锐.仁慈宽忍.对父老乡亲施以恩惠.做了许多实事。设置了义仓,创建了义役,几次三番地煮粥给饥饿的人充饥.从冬天到夏日.每天要供应一万多人。有人无田可耕.有人无屋可居.有人子女成年而没能婚嫁.他都心情急切.积极主动地去办理.就像做自己的事一样尽责。(遇到)桥梁损坏.道路不畅.即使工程量很大.他也必定率先捐出资财.倡导修缮.并督察工程进展。凡是有利于父老乡

10、亲的事.他没有不做的。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1)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2)简析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答案解析】(8分)运用了今昔盛衰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简要说明”要点。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着写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 旧”“荒”对比.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对照.增强了诗作的表现力.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

11、又自然。 分析要点: 感慨人事沧桑巨变.盛衰兴废无常。 寄予“逸豫而亡身”的主题.讽喻统治者不可骄纵、逸乐。分析要结合诗句具体展开。(意思对即可)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_ 。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_ , _ 。 (3)心事浩茫连广宇, _ 。 (4)度尽劫波兄弟在, _ 。 (5)无情未必真豪杰,_ ,_ 。 (6)岂有豪情似旧时, _ 。【答案解析】(6分)1)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2)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3)于无声处听惊雷。4)相逢一笑泯恩仇。5)怜子如何不丈夫。6)花开花落两由之。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51分)7、

12、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

13、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文化系统中

14、,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传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

15、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

16、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农村不再是吸引

17、人们的去处。1属于“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中的“自主性”的一项是【A】A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B农村青年可以源源不断向城市流动。C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D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答案解析】:(参照本段前半段即可得出答案)2科举制度的突然废除为什么会造成中国农村文化的断裂,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A科举制度使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保持着在农村的精英地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废除科举后,他们无法再充任该角色。B科举制度废除后,在城市的学堂及财富、

18、名利、权力吸引农村知识分子源源不断涌入,使农村文化生态持续退化和空洞化。C科举制度废除后,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掌控了农村基层政权。D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不能给农村带来经济利益和文化提升。【答案解析】(城市文人雅士不会给中国农村文化造成文化断裂)3下列有关文章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C】A绅士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若干职责。这些职责主要是文化方面的。B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意思是农村士绅完全失去了做官从政的机会。C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

19、30年代更高,原因就在农村精英文化系统维持了文化生态平衡。D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从此,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再愿意去农村。 【答案解析】:(A错在“这些职责主要是文化方面的”.根据在于“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B“釜底抽薪”指的是文化断裂;D绝对化) 8、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既冠,入乡校,卓然不苟于去就取舍。绍熙元年举进士,调江宁尉。江宁巫风为盛,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往往改业为农

20、。岁旱,帅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有持妖术号“真武法”、“空云子”、“宝华主”者,皆禁绝之。书其坐右曰:“毋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缘事出郊,与吏卒同蔬食水饮。去官,惟箧藏主簿赵师秀酬倡诗而已。 授泰兴令,邻邑有租牛县境者,租户于主有连姻,因丧会,窃券而逃。它日主之子征其租,则曰牛鬻久矣。子累年讼于官,无券可质,官又以异县置不问。诉于宰,宰曰:“牛失十载,安得一旦复之。”宰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鞫之,丐者自诡盗牛以卖,遣诣其所验视。租户曰:“吾牛因某氏所租。”丐者辞益力,因出券示之,相持以来,盗券者怃然,为归牛与租。富室亡金钗,惟二仆妇在,置之有司,咸以为冤。命各持一芦,曰:“非

21、盗钗者,诘朝芦当自若;果盗,则长于今二寸。”明旦视之,一自若,一去其芦二寸矣,即讯之,果伏其罪。有姑诉妇不养者二,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徐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姑犹呵之,其一反之。如是累日,遂得其情。 宰刚大正直,明敏仁恕,施惠乡邦,其烈实多。置义仓,创义役,三为粥以与饿者,自冬徂夏,日食凡万余人。某无田可耕,某无庐可居,某之子女长矣而未昏嫁,皆汲汲经理,如己实任其责。桥有病涉,路有险阻,虽巨役必捐赀先倡而程其事。凡利于乡人者,无不为也。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因丧会,窃券而逃 券:契据 B徐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 伺:侍候 C宰

22、下令保伍互相纠察 纠察:检举监督 D皆汲汲经理 经理:处理操办 【答案解析】:(伺:侦候,探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A果盗,则长于今二寸 凡利于乡人者 B. 一妇每以己馔馈姑 因出券示之,相持以来 C或饷其妇而不及姑 某之子女长矣而未昏嫁 D因出券示之 吾牛因某氏所租 【答案解析】(A、比/对于;B、介词,用/连词,表承接;C、却,表转折;D、于是/经由)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宰办案机智巧妙的一组是【C】有持妖术者,皆禁绝之 毋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 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 命各持一芦即讯之,果伏其罪 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

23、及姑 置义仓,创义役 A B C D 【答案解析】:(:表明留刘宰机智办案 :表明他果断禁绝妖术 表明他对自己要求甚严表明他尽心为民众服务)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A刘宰任江宁县尉时,为治理地方上盛行的巫术之风,采取有力手段,严厉禁止,使民风渐变,原来做巫祝的人也大都改行务农了。 B刘宰清明廉洁,外出办事,与差吏士卒吃同样的蔬菜和同样的水。离职时,他的箱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与主簿赵师秀酬唱的诗集。 C刘宰办案机智巧妙,经常运用计谋使犯罪嫌疑人招供。借此捕获了偷契据的租牛人,让偷金钗的自投罗网,制裁了欺侮媳妇的恶婆婆。 D刘宰仁慈宽忍,对父老乡亲关怀备至。筑路修

24、桥,他捐钱并督办;百姓无田耕、无房住、子女没能成婚,他都会像对待自己的事一样尽心竭力去办理。 【答案解析】(捕获租牛人、制裁恶婆婆,文中没有这些信息) 9、1)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于2008年3月底正式启动。据专家介绍,确定了火炬手和线路后,如何将二者融合搭配非常重要。例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圣火在北京传递时,天安门国旗班的护旗手田野手持火炬每天从他站岗的天安门前跑过他脸上自然流露出的真挚情感,传染了许多观众。这绝妙的效果正是出自组织者此前精心的安排。(以上文字选自2008年相关报纸,有改动) 错误 改正第一处 第二处 答案:第一处

25、“每天”调到“从他”之后。第二处“传染”改成“感染”2)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4分)作为创建文明城市举措之一的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今年起全面推广,首先将进入福州中、小学校。2月28日上午,福州市教育局德育处召开全市学期初例会,福州市100多名德育教师、福州警方以及东南快报记者参加会议。会上,福州市教育局宣布,把东南快报倡议的“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列入今年福州中、小学生文明教育的内容。据了解,2007年,福州市一些政协委员就提案呼吁,加强福州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受到市民广泛关注。而福州市教育局此举,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普遍欢迎。答案:“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将进福

26、州中小学生课堂3)如今,广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文艺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如联想电脑的“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宛西制药的“药材好,药才好”;山东省旅游的“走近孔子,扬帆青岛”等等。请从上述三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则来分析其创意的妙处。(4分)答案:联想电脑的广告运用双关。说明失去联想品牌电脑与人类失去想象力一样。后果同样不堪设想。宛西制药用谐音既强调了制药原料的精良,也道出了药效高;同时又简单易记。山东省旅游运用借代的手法,提醒游客来山东观光,可以亲近山东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又可亲身感受2008年奥运会精神。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阳关古道苍凉美寅公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

27、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75 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岌岌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裘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

28、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

29、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

30、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 于是,这些走进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

31、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19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 分)答案:(1)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2)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3)王维渭城曲中对古阳关的感叹,(4)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解析:本题为归纳内容要点。阳关闻名起始于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又闻名于边塞曲, “阳关道”更成了光明大道的代名词。答本题时注意文中说“不起始于”并不意味着不是闻名遐迩的原因。20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 分)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

32、,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答案: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3)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理和诗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先抓住句子的修饰语理解;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起句,则在句子所涉及的范围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在上文寻找,是过渡句则在上下文中提取相关信息,第三,看语境,找邻近句,结合文章中心理解。第四,分析句子所反映的情感。(1)要理解“绿色的海洋”的借喻意;(2)要理解“凄冷”“暖意”的

33、具体内涵以及对比的作用。(3)要明确“哲学家与诗人”这一词语在文中的临时语境意。21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4分)答案:高考1)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2)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3)古人对生离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解析: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苍凉美”,在文中分层寻找。答案要包含这样几层:路途所见,阳关古城所见,哲学家与诗人的感慨。寻找关键词“荒凉”“凄冷”“清冷”“凄凉悲惋”即可。22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6 分)答案:1)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日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2)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解析:考查引用这一修辞的作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何必”“什么”这样的语气词明显表现了作者的自豪,这一自豪来源于阳关今天的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考察作用的题目,要从材料本身的作用,与上文(包括开头)、下文(包括结尾)的作用,对表达主题和思想感情的作用几个角度考虑。考试吧:www.kao8.cc一个神奇的考试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