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长恨歌的成语以及解析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22046817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出自长恨歌的成语以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出自长恨歌的成语以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出自长恨歌的成语以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出自长恨歌的成语以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自长恨歌的成语以及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出自长恨歌的成语以及解析出自长恨歌的成语以及解析引导语:长恨歌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宛转动人,缠 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于百年来的读者, 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下文是小编整理其中的一些成语以及 成语的解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长恨歌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 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 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 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 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 在一身。金屋

2、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 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 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 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 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 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 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 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 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

3、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 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 红不扫。(花开日一作:花开夜;南内一作:南苑)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 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 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 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 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 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 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

4、九华帐里 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 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 春带雨。(阑;通:栏)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 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 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 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 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 无绝期。长恨歌中的成语以及解释比翼连枝0+ -rh- I v 、 I /I -读曰:bi yi lia n zhi

5、释义: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 亲密不离。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 理枝。”造句:但愿你百岁夫妻长好,比翼共连枝,无异般。(明谢谠四 喜记大宋毕姻)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近义词:比目连枝碧落黄泉读音:bi luo huang quan释义: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 的各个角落。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 见。”此恨绵绵、I丄丫丄V| N Z Z读音:ci hen mian mian 释义: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 去。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

6、此恨绵绵无绝 期。”造句: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此恨绵绵,曷其有 极!(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三卷)用法: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曷其有极!清沈复 浮生六记第三卷地久天长读音:di jiu tia n cha ng释义:时间长,日子久。出自: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 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两人的关系 近义词:天长日久;旷日持久 反义词:昙花一现;弹指之间镜破钗分-宀 、 I - r -读音:jing po chai fen释义:比喻夫妻失散、离异。出自: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倶去

7、,镜归人未归, 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唐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 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造句:镜破钗分,粉消香褪,萦方寸,酒美花新,总是思家恨。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一折)用法:,粉消香褪,萦方寸,酒美花新,总是思家恨。元无 名氏梧桐叶第一折梨花带雨lz I - I、 v 读曰:li hua dai yu释义: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 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 雨。”造句: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 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

8、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梨园弟子读音:li yua n di zi 释义: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 老。”造句: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 演杂剧。(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戏剧演员近义词:梨园子弟天长地久I #I、v读音:tia n cha ng di jiu 释义: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 不变(多指爱情)。出自: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 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9、”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时间长久 近义词:日久天长;天长日久反义词:稍纵即逝天旋地转-r4- i -#I、 I 、读音:tian xuan di zhuan 释义:天地转动。比喻重大的变化。也形容眩晕时的感觉或闹得 极凶。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 去。”造句:低下头歇了一会,觉得天旋地转,忽忽悠悠,再也站不起 来。(梁斌红旗谱四五)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人眩晕时的感觉 近义词:地动山摇;头晕目眩反义词:安安静静仙山琼阁0-宀 -I -夕读音:xian shan qiong ge释义: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 说中神仙居

10、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 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造句: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 “有仙山琼阁。”(毛泽东念 奴娇鸟儿问答词)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仙山楼阁虚无缥缈读音:xii wu piao miao释义: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 渺茫。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 间。”造句:这都是虚无缥缈的事,那里有甚么神仙鬼怪!我却向来不信 这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五回)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扑朔迷离反义词:坚定不

11、移回眸一笑读音:hui mou yT xiao释义: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 表情。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色。”造句:有绿衫女子,时乘墙缺窥之,或偶避人,亦必回眸一笑, 若与目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用法:有绿衫女子,时乘墙缺窥之,或偶避人,亦必,若与目 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缓歌慢舞释义:柔和的歌声和舒缓的舞姿。唐.白居易长恨歌 : “緩歌 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亦作“緩歌縵舞”。宋.李纲 荔枝 词集句:“沉香亭北倚欄干,緩歌縵舞凝絲竹。”金钗钿合释义: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唐 .陈

12、鸿 长恨歌传:“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 ;定情之夕,授 金釵鈿合以固之。”金钗细合0 -宀 -I - 、 I “读音:jin chai xi he释义: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出自: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 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璫。”连枝比翼0+ -rh-I zI - I v 、读曰:lia n zhi bi yi释义:比翼:比翼鸟,即鹣鹣。传此鸟一目一翼,两只必须并列 在一起飞。比喻男女成双成对。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 枝。”造句:他指望连枝比翼,那知急煎煎,镜破簪折。(明高濂玉簪 记叱谢

13、)用法:联合式;作宾语;用于爱情天生丽质读音:tia n she ng li zhi释义: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用法:蝉鬓拢云,蛾眉扫月,难描。明洪楩清平山堂话 本风月相思渔阳鼙鼓读音:yJ y右ng pi gu 释义: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 ;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 曲。”一笑百媚%I宀、I V 、读音:yi xiao bai mei 释义:形容美人的笑态。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

14、宫粉黛无颜 色。”用法:妹喜蛊惑,而色厉。宋罗泌路史后纪十三下帝履癸 渔阳鞞鼓读音:yU y右ng p gu释义:指公元 755 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鞞鼓,骑兵用的 小鼓。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 衣曲。”珠箔银屏读音:zhu bo yin ping 释义:箔:帘子;屏:屏风。珠缀的帘子,银制的屏风。多形容神仙洞府陈设华美。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诗:“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 逦开。”钿合金钗J+Ft-I x I-I 一读音:dia n he jin chai 释义: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 人之间的信物。出自:唐

15、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 去。”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指情人之间的信物。创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 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 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 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 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 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 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鉴赏文章赏析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 抒情结

16、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 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 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 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 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 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 漪。全篇分为三部分:开篇至“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诗人 用三十二句的篇幅来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并讲述了由此带 来的荒政乱国的情形及安史之乱的爆发;第二部分从“

17、九重城阙烟尘 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写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中 被杀,以及此后唐玄宗对她的思念;“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尾,是 全诗的最后一部分,讲道士帮唐玄宗到仙山寻找杨贵妃。诗人开篇即借“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交代了唐朝祸乱的原因, 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 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 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后面之事皆由此 而来。之后诗歌逐步展开,层层叙述:先讲唐玄宗重色,百般求色之 后,终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揽入怀中。 接着,对杨贵妃的美貌进行刻画,写出她如

18、何的妩媚,并因此得宠于 后宫之中。“姊妹弟兄皆列土”,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家因杨贵妃而变得权势逼人,不可一世。得到杨贵妃的唐玄宗,过 上了纵欲、行乐的生活,终日沉迷于歌舞酒色之中,以至于“从此君 王不早朝”。诗人对此进行了反复地渲染,从而点明安史之乱爆发的 原因。这一部分是整个爱情悲剧的基础,是“长恨”的内因之所在。 “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 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 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在这出爱情悲剧中,杨贵妃的死是个关键情节。诗人具体的描述 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

19、南的情景第二部分,特别是 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这正是杨贵妃致死的原因 所在。“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说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 迷恋已经引起公愤。这里,诗人用六句话对二人的生离死别进行了描 写:“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 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特别是“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诗人用细腻的笔触, 把玄宗那种极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能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心情形象的表 现出来。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的相思之苦,诗人并未直接描写,而是抓住人 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来抒发婉转凄凉的相思之情。从“君臣 相顾尽沾

20、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明皇在时局稳定后从蜀地 回京城,路经马嵬坡勾引伤心事。返京以后,更是触景伤情,无法排 遣朝思暮想的感伤情怀。回宫以后物是人非,白天睹物伤情,夜晚 “孤灯挑尽”不“成眠”,日思夜想都不能了却缠绵悱恻的相思,寄 希望于梦境,一生一死分别了多少月:“魂魄不曾来入梦”。“长恨” 之“恨”,动人心魄。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 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 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 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 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

21、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 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 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 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馀”,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 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 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 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 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 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

22、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 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 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 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 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 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 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 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 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 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 旧地重经,

23、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 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 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 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 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 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 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 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 更为宛转动人。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 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

24、将叙事、写景和抒 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 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 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 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 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 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 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 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 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 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

25、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 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 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 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 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 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 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 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 液池的美蓉花和未央宫的乖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貔。展示了人物

26、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 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 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人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 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 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雨到奏凯回归, 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 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 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 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

27、通过这样的层层渲 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 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思想变化长恨歌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 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 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 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 开的。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 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 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

28、缘任运、委顺自 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 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 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 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 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概,才使得他有足 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 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 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 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 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

29、终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 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唐明皇性格的塑造已排斥了理想化,乃是另一种 理想化的结果。排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皇帝们头上加足光圈使其上 升为半神的理想化。而这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 在内,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权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 的头子想象为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 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足的痴情皇帝,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 无差别,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 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 并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想化,这样完成了 对唐明皇形象

30、的塑造。诗人被贬江州以后,“独善”与“兼济”的地 位才发生了转化,他的精神生活与仕宦生涯逐渐转轨,终于以“独善 消释了“兼济”,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 转向关注个体生命,对于自由人格的钟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 著。诗歌风格这篇诗是白居易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抒情诗 与叙事诗密切结合的典范之一。诗篇一开头,对男女主人公是有所谴 责的,但发展下去,诗人却用自己的感情、想象丰富了这个故事,赋 予了这个爱情悲剧以更普遍的意义,使得作者自己和广大读者都对之 产生了高度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已脱离了历史原貌,成为一篇以咏 叹李、杨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的“风情”诗了。

31、玄宗早年励精图 治,因此有开元治世;晚年荒淫无道,因此有天宝乱世。诗人面对这 种具体现实,对这位天然尊长形成了矛盾而复杂的感情,有时颂美怀 念,有时批评斥责,长恨歌则兼而有之。这是由诗人对历史事件 和社会生活的认识所决定的。在创作中,作者打破了他写讽喻诗所坚 持的“其事核而实”、“不为文而作”的规则,在叙事过程中一再使 用想象和虚构手法,情、景、理的完美结合结构,浓烈的抒情贯穿于 叙事的全过程,语言方面,音节和谐,句式骈散结合,并采用主客问 答的形式及其作用,使得全诗风情摇曳,生动流转,极富艺术感染力 人的悲剧性命运及以庄禅思想为依托对这种命运的超越,对精神的自 由和心灵的愉悦的追求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 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河南新郑人。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六世祖北齐五兵尚书白建迁居韩城, 曾祖又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 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 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 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 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