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腕带识别制度(八篇)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2028917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八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八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八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八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腕带识别制度(八篇)(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院腕带识别制度1.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危重患者;不同语种的患者;产妇及新生儿;有精神疾患者;语言或听力障碍患者需佩戴腕带做为身份标识。2.佩戴腕带前需认真填写患者信息,包括。病人病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年龄、血型、诊断等信息,以保证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3.护士在给患者佩戴或更换“腕带”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病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年龄、血型、诊断等信息。佩戴后应同时注意观察佩戴部位有无擦伤及末稍血运情况。4.手术或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腕带损坏或字迹模糊需立即更换。5.手术患者使用蓝色“腕带”,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6.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

2、的危重患者,不同语种、有精神疾患者、语言或听力障碍的患者使用蓝色“腕带”。7.新生儿男婴用蓝色“腕带”,女婴用红色“腕带”。腕带上注明母亲的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及新生儿的性别和体重。8.患者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9.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标识,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腕带标识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医院腕带识别制度(二)1.在重症医学病房(、等)、新生儿科(室)、手术室必须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2.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

3、碍等患者推广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3.推广使用带有可扫描自动识别的条形码“腕带”识别患者身份。4.佩带腕带的具体要求是:对院前急救病人、手术病人、昏迷病人、无自主行为能力的病人、病情危重病人,在手术室、icu、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分颜色佩带“腕带”,“腕带”分红、蓝、绿三色,上记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诊断、住院号,带于左腕部,情况特殊时带于四肢其他各部。“腕带”填入的患者识别信息由责任护士填写,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并请患者和或家属核对腕带信息,确保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过敏,血运良好。红色:用于病情

4、危重病人,所有病危病重病人在告病危、病重时佩带腕带,停时解下,危重病人转科时腕带不解除;蓝色:用于手术病人,所有手术病人在进入手术室之前佩带腕带,手术回房三_解除,若术中发生变化,病情危重则加带红色腕带,由麻醉医生完成;绿色。用于院前急救病人,昏迷病人、无自主行为能力病人,院前急救病人进入医院前佩带绿色腕带,根据病情加带红色的腕带,昏迷病人在清醒后解除,无自主行为能力的病人出院时解除。备注参考资料:医院腕带识别制度(三)1、应用腕带的目的。1)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的识别(加床、转床、手术、外出检查)。2)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随时提醒,方便核对。3)意识模糊或不清者能被正确识别。4)确保母婴

5、的唯一性,防止相互混淆。5)医生查房时可使用读码器扫描条形码腕带,准确快速地确认病人、读取病人信息。2、哪些病人应用腕带识别。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例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输血、不同种语言、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至少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以便准确无误识别病人。3、使用腕带的注意事项:1)“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要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2)查对要求。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应至少要求同时使用二种查对的方法。(不包括仅以房号、床号作为查对的依据),并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经核对

6、无误后方可执行。3)与患者沟通。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操作者都有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4)完善关键流程查对措施,即在各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改善病人查对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5)手术病人(包括微创手术)、危重病人以及过敏性体质病人必须佩带,作为病人识别标志。6)入院时无过敏史者佩带“绿色”的生命绿腕带,住院过程中如发现药物过敏,应跟换“橙色”的警示腕带。7)按操作规范给病人佩带腕带,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病人出院时去除腕带。8)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均需要核对腕带。医院腕带识别制度(

7、四)1、住院患者必须全部使用佩戴手腕带,做好患者宣教工作,发现腕带丢失,及时补戴,补戴时须重新双人核对患者信息。2、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医院、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3、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与患者核对(清醒病人)或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4、对于治疗、护理时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如:手术麻醉未醒、昏迷、神志不清、危重等)必须使用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5、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

8、、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等,并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在病人进手术室前与手术室护士认真核对。6、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手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手腕带信息一致。识别标识制度1、应用腕带的目的。1)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的识别(加床、转床、手术、外出检查)。2)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随时提醒,方便核对。3)意识模糊或不清者能被正确识别。4)确保母婴的唯一性,防止相互混淆。5)医生查房时可使用读码器扫描条形码腕带,准确快速地确认病人、读取病人信息。2、哪些病人应用腕带识别。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例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输血

9、、不同种语言、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至少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以便准确无误识别病人。3、使用腕带的注意事项:1)“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要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2)查对要求。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应至少要求同时使用二种查对的方法。(不包括仅以房号、床号作为查对的依据),并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3)与患者沟通。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操作者都有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4)完善关键流程查对措施,即在各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改善病人查

10、对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5)手术病人(包括微创手术)、危重病人以及过敏性体质病人必须佩带,作为病人识别标志。6)入院时无过敏史者佩带“绿色”的生命绿腕带,住院过程中如发现药物过敏,应跟换“橙色”的警示腕带。7)按操作规范给病人佩带腕带,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病人出院时去除腕带。8)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均需要核对腕带。医院腕带识别制度(五)1、住院患者必须全部使用佩戴手腕带,做好患者宣教工作,发现腕带丢失,及时补戴,补戴时须重新双人核对患者信息。2、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医院、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3、填入

11、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与患者核对(清醒病人)或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4、对于治疗、护理时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如:手术麻醉未醒、昏迷、神志不清、危重等)必须使用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5、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等,并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在病人进手术室前与手术室护士认真核对。6、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手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手腕带信息一致。医院腕带识别制度(六)采用给病人

12、佩戴腕带的方法,是针对住院病人一种安全措施,是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而可靠的标记和识别,也是对医院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要求。一、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病人标识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_小时随身标识。标识应记载病人姓名、病人编号等重要信息,并保证对病人身份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病人腕带标识必须不怕水及酒精擦拭。二、在采取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手术、转送病人到其它科室、进行尸体解剖等,必须核对病人标识腕带以确定病人身份。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标识腕带。三、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

13、带,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标识腕带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四、当且仅当病人出院时,医护人员才能将病人佩带的标识腕带除去。如果病人在医院死亡,应让标识腕带保留在尸体上。医院腕带佩戴流程一、对住院病人应佩戴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随身快速识别。二、正确填写腕带内容。病区、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性别、诊断等信息。三、医务人员为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告知患者住院期间请不要离开医院或随意取下腕带。四、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按常规核对病人外,必须核对病人腕带以确定身份。五、住院期间,医务人员经常检查腕带,以确保腕带信息清晰、完整,易于辩认。并告知病人不能随意取下丢失。六、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应经常检

14、查佩戴部位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擦伤,手部血运是否良好。七、出院时,医务人员才将佩带标识除去,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病人;病人死亡,标识腕带应保留在尸体上。医院腕带识别制度(七)1.在重症医学病房(、等)、新生儿科(室)、手术室必须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2.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推广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3.推广使用带有可扫描自动识别的条形码“腕带”识别患者身份。4.佩带腕带的具体要求是:对院前急救病人、手术病人、昏迷病人、无自主行为能力的病人、病情危重病人,在手术室、icu、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分颜色佩带“腕带”,“腕带”分红、蓝、

15、绿三色,上记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诊断、住院号,带于左腕部,情况特殊时带于四肢其他各部。“腕带”填入的患者识别信息由责任护士填写,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并请患者和或家属核对腕带信息,确保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过敏,血运良好。红色:用于病情危重病人,所有病危病重病人在告病危、病重时佩带腕带,停时解下,危重病人转科时腕带不解除;蓝色:用于手术病人,所有手术病人在进入手术室之前佩带腕带,手术回房三天后解除,若术中发生变化,病情危重则加带红色腕带,由麻醉医生完成;绿色。用于院前急救病人,昏迷病人、无自主行为能力病人,

16、院前急救病人进入医院前佩带绿色腕带,根据病情加带红色的腕带,昏迷病人在清醒后解除,无自主行为能力的病人出院时解除。备注参考资料:1.护理工作手册70页2._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管理3._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医院腕带识别制度(八)1.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危重患者;不同语种的患者;产妇及新生儿;有精神疾患者;语言或听力障碍患者需佩戴腕带做为身份标识。2.佩戴腕带前需认真填写患者信息,包括。病人病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年龄、血型、诊断等信息,以保证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3.护士在给患者佩戴或更换“腕带”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病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年龄、血型、诊断等信息

17、。佩戴后应同时注意观察佩戴部位有无擦伤及末稍血运情况。4.手术或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腕带损坏或字迹模糊需立即更换。5.手术患者使用蓝色“腕带”,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6.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危重患者,不同语种、有精神疾患者、语言或听力障碍的患者使用蓝色“腕带”。7.新生儿男婴用蓝色“腕带”,女婴用红色“腕带”。腕带上注明母亲的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及新生儿的性别和体重。8.患者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9.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标识,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腕带标识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第11页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