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素苹:《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doc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22023794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薛素苹:《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薛素苹:《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薛素苹:《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薛素苹:《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薛素苹:《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薛素苹:陶行知教育名篇薛素苹: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教育名篇 枫亭中心小学 薛素苹 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深思,顿觉获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边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理论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当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入。因为他在八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问题,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最新

2、的理念。看看我们的语文新课标:“语文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得培养学生的语文才能,而培养这种才能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理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将来。”“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细细研读,这些语文课程的新要求不正是对陶行知教育理论更详细化和更富有时代性的表述吗? 陶行知先生对老师职业的认识也是非常深入的,他认为,老师应“发前人所示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老师做一个创造家,不做一个教书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种老师观正是我们当代老师所应追求的。虽然他研究的是当时的教育问题,但对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斯人已逝,当再次捧读这位大教育家的教育名篇,仿佛看

3、到这位朴实的老人,在为中国的普及教育奔波呼号,仿佛听到他一句句无华的语重心长的话语。而且在阅读完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后,我们差不多都会赞成此作者更指出:“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老师呢?” 一、“爱满天下”映照着陶行知人格魅力的光芒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在“爱满天下”光芒思想的映照下,我们看到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风和亮节。 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原那么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老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

4、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开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才能形成的心理根底。老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表达。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已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局部学生,意味着对另一局部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相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老师对学生的爱

5、应是一种理智的老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理论写下自已珍贵的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二、“教人求真”折射着陶行知的人才观念的真谛 陶行知说:“千教成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今天强调师德育德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对学消费生影响,是为了让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真人”。 陶行知围绕做人之“真”,提出了一系列详细的观点,从总的方面来说,就是:“求真知说真话,追求真理做真人”,而详细地说,“真”又表达在做有人格

6、的人:做有人格的人就是要求真知,不求假知;要说真话,不说假话;要做真君子,不做假君子,如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做人中人;做创造的人. 大而言之,陶行知教育学生言行的标准,应该是我们当今整个社会的共同追求。如今在我们的社会上,为了自已能得到眼前的利益,有多少人昧着良心说假话,做亏心事,欺上瞒下,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假设都能做到陶老先生的这两点,那我们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和谐、进步的社会。 三、“生活即教育”表达着陶行知教育魅力的艺术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

7、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于工作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根底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进步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入,同时也有所不理解。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不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进展。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但这就是整个教育的全部吗?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