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收缩ppt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2023658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3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骨骼肌收缩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骨骼肌收缩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骨骼肌收缩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骨骼肌收缩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骼肌收缩ppt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神经、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1)神经)神经肌接头的结构特点:肌接头的结构特点:接头前膜:神经末梢在接近肌细胞处失去髓鞘接头前膜:神经末梢在接近肌细胞处失去髓鞘轴突末梢的轴浆中有大量的囊泡,内含轴突末梢的轴浆中有大量的囊泡,内含ACh接头后膜:与接头前膜对应的肌细胞膜接头后膜:与接头前膜对应的肌细胞膜接头间隙:接头间隙:1550nm2)神经)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冲动传至神经末梢冲动传至神经末梢-接头前膜去极化接头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电压门控性性Ca2+通道开放通道开放-Ca2+流入神经末梢内流入神经末梢内-Ca2+浓度浓度升高升高-促使囊泡靠近

2、轴突膜并与之融合促使囊泡靠近轴突膜并与之融合-囊泡中的囊泡中的Ach经胞吐作用释放入接头间隙经胞吐作用释放入接头间隙-Ach到达终板膜与到达终板膜与N2型胆碱受体结合型胆碱受体结合-蛋白质构象变化蛋白质构象变化-通道开放通道开放-Na+、K+的通透性增加,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大于内流大于K+外流外流-终终板膜去极化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无全和无,无不应期,可终板电位(无全和无,无不应期,可以总和等)以总和等)-激活肌膜的电压门控性激活肌膜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通道-引起引起沿整个肌膜传到的动作电位沿整个肌膜传到的动作电位2、骨骼肌的微细结构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1)肌原纤维和肌小节)肌原纤维和

3、肌小节功能单位:功能单位:肌细胞(肌纤维)肌细胞(肌纤维)收缩与舒张单位:收缩与舒张单位:肌小节肌小节肌原纤维肌原纤维肌原纤维肌原纤维肌细胞(肌纤维)肌细胞(肌纤维)肌细胞(肌纤维)肌细胞(肌纤维)肌小节肌小节肌小节肌小节Sarcomere=1/2 I band+A band+1/2 I band肌肌小小节节Sarcomere肌小节中的粗、细纤维肌小节中的粗、细纤维2)肌管系统)肌管系统横管横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与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与肌纤维方向垂直的小管网。在同一肌纤维方向垂直的小管网。在同一水平环绕在每根肌原纤维周围,位水平环绕在每根肌原纤维周围,位于于I带与带与A带交界处。将肌膜

4、的兴奋带交界处。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至肌纤维内。迅速传至肌纤维内。纵管纵管:为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为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间,其中部纵行包网,位于横小管间,其中部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称纵小管。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称纵小管。其中储存大量钙,可调节肌浆中钙其中储存大量钙,可调节肌浆中钙浓度以影响肌肉的收缩。浓度以影响肌肉的收缩。三联管:三联管:两侧膨大称终池两侧膨大称终池,两纵两纵管终池与一横管相联系处,是管终池与一横管相联系处,是信息传递基础。信息传递基础。3、骨骼肌纤维收缩原理骨骼肌纤维收缩原理滑动学说滑动学说由由Huxley在在20世纪世纪50年代提出:年代提出:骨骼

5、肌的肌原纤维由粗细肌丝组成,肌骨骼肌的肌原纤维由粗细肌丝组成,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是通过粗细肌丝在肌小节肉的收缩和舒张是通过粗细肌丝在肌小节内发生相对滑动而引起的,肌丝本身的长内发生相对滑动而引起的,肌丝本身的长度不发生改变。度不发生改变。位于肌节中部位于肌节中部,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其两端游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其两端游离离,中央借中央借MM线固定。线固定。肌球蛋白:肌球蛋白:头头+杆,可屈动,横桥杆,可屈动,横桥粗肌丝粗肌丝细肌丝:肌动蛋白肌动蛋白:球状单体连成串珠状纤维双股螺旋链。球状单体连成串珠状纤维双股螺旋链。原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短的双股螺旋多肽链首尾相连而成,嵌于肌动蛋短的双股螺旋多肽

6、链首尾相连而成,嵌于肌动蛋白链的浅沟内。白链的浅沟内。肌钙蛋白肌钙蛋白:由三个球形亚单位由三个球形亚单位TnTTnT、TnITnI、TnCTnC构成。构成。神经兴奋神经兴奋肌膜肌膜横小管横小管终池终池肌浆网钙通道开放肌浆网钙通道开放肌浆钙浓度升高肌浆钙浓度升高肌钙蛋白与钙结合肌钙蛋白与钙结合肌钙蛋白、原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发生构型改变或位移肌球蛋白发生构型改变或位移肌动蛋白上横桥位点暴肌动蛋白上横桥位点暴露露肌球蛋白头与位点结合,激活肌球蛋白头与位点结合,激活ATP酶并释放能量酶并释放能量肌球蛋白屈动将肌动蛋白拉向肌球蛋白屈动将肌动蛋白拉向M线线细肌丝滑入细肌丝滑入A带使带使I带变窄带变窄肌节

7、缩短。肌节缩短。(二)骨骼肌的兴奋(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收缩耦联兴奋兴奋-收缩耦联收缩耦联:指将电兴奋和肌纤维机械变化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指将电兴奋和肌纤维机械变化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1 1)动作电位通过横管动作电位通过横管传到肌细胞深传到肌细胞深处处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步: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步:(2 2)三联管信息传递)三联管信息传递(3 3)肌浆网对钙的释肌浆网对钙的释放和再聚积放和再聚积4、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1)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A.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大的收缩-等长收缩 张力不变而长度缩短的

8、收缩-等张收缩B.单收缩和强直收缩单收缩和强直收缩单收缩:单收缩:骨骼肌受到一次刺激,出现一次机械收缩和骨骼肌受到一次刺激,出现一次机械收缩和舒张。舒张。不完全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随刺激频率的增加,在前一次刺激随刺激频率的增加,在前一次刺激引起的单收缩尚未完全舒张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收缩,引起的单收缩尚未完全舒张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收缩,表现为锯齿形的收缩曲线。表现为锯齿形的收缩曲线。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随刺激频率的进一步增加新的刺激到随刺激频率的进一步增加新的刺激到来时,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尚未结束,不再出现锯齿来时,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尚未结束,不再出现锯齿波,而为平缓的机械反应。波,而

9、为平缓的机械反应。A:A:单收缩单收缩 B B:不完全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 C C: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D D:复合收缩:复合收缩前负荷:前负荷:肌肉收缩前就加肌肉收缩前就加 在肌肉上的负荷。在肌肉上的负荷。后负荷: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时肌肉开始收缩时 遇到的负荷或阻力。遇到的负荷或阻力。(2)力学分析)力学分析A.A.前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前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初长度:初长度:肌肉收缩前在前负荷作用下的肌肉长度。肌肉收缩前在前负荷作用下的肌肉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愈大,初长度愈长,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愈大,初长度愈长,收缩力愈大;收缩力愈大;前负荷过大,初长度过长,收缩力降低

10、;前负荷过大,初长度过长,收缩力降低;最适初长度时,肌肉收缩能使肌肉产生最大最适初长度时,肌肉收缩能使肌肉产生最大张力。张力。B.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先产生张力,后出现缩短,缩短发生先产生张力,后出现缩短,缩短发生后张力不再增加后张力不再增加后负荷愈大,张力愈大,缩短出现愈后负荷愈大,张力愈大,缩短出现愈迟,缩短的初速度和总长度愈小迟,缩短的初速度和总长度愈小 C.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概念:概念:与负荷无关、决定肌肉收缩效能的内在特性。与负荷无关、决定肌肉收缩效能的内在特性。主要取决于兴奋收缩藕联过程中胞质中主要取决于兴奋收缩藕联过程中胞质中CaCa2 2+的浓度和的浓度和肌球蛋白肌球蛋白ATPATP酶的活性酶的活性 收缩能力收缩能力 收缩效果收缩效果 收缩能力收缩能力 收缩效果收缩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