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钠性质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22020912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亚硝酸钠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亚硝酸钠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亚硝酸钠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亚硝酸钠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硝酸钠性质(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亚硝酸钠(NaNO2),俗称亚硝酸盐,是亚硝酸根离子与钠离子化和生成的无机盐。 亚硝酸钠易潮解,易溶于水和液氨,其水溶液呈碱性,其pH约为9,微溶于乙醇、甲醇、 乙醚等有机溶剂。亚硝酸钠有咸味,又是被用来制造假食盐。亚硝酸钠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 气反应生成硝酸钠。若加热到320C以上则分解,生成氧气、氧化氮和氧化钠。接触有机物 易燃烧爆炸。本品与肉制品中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生成鲜艳、亮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或亚 硝基血红蛋白而护色时,尚可产生腌肉的特殊风味。目录简介基本信息理化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测量运用作用与危害用途药理危害危险性类 别亚硝酸纳的制备化学毒性应急处置储藏运输废液处理亚硝酸钠的检验行

2、业生产标准简介 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形状很像食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亚硝酸钠害,2011外贸原单女装,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 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g即可引起食物 中毒,3g可致死。而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起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熟肉类、 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鉴于亚硝酸盐对肉类脆制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现在世界各国 仍允许用它来腌制肉类,但用量严加限制。基本信息 性质 化学式NaNO2 摩 尔质量69.00 g moll 外观白色或微带淡黄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粉末密度2.2g/cm

3、3個) 熔点270C 沸点320C分解亚硝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82 g/100 ml (20 C) 结构 晶体结构三方 危险性MSDS External MSDS EU分类氧化剂(O) 有毒(T)对环境有害(N)警示性质 标准词R8, R25, R36, R37, R38, R50安全建议标准词S26, S36,S45, S61 闪点不可燃相关化学品其他阴离子硝酸钠 其他阳离子亚硝酸钾、亚硝酸铵理化性质物理性质白色至淡黄色粒状结晶或粉沫,无臭,有吸潮性,有毒,微溶于醇及乙醚,水溶液呈碱性,PH值约为9。相对密度(水=1): 2.17;熔点: 271C;沸点320C(分解)。1化学性质属强氧化剂又

4、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表面则变为硝酸钠,也能被氧化剂所氧化;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与有机 物、还原剂接触能引起爆炸或燃烧,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遇强氧化剂也能被 氧化,特别是铵盐,如与硝酸铵、过硫酸铵等在常温下,即能互相作用产生高热,引起可燃 物燃烧。测量运用属于胺类,为白色或微黄色斜方晶体,易溶于水和液氨中,微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吸湿性强,用于织物染色的媒染剂;丝绸、亚麻的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钢材缓 蚀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实验室分析试剂,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 防腐剂。密度2.168g/cm3,熔点271C,于320C分解。吸湿,易溶于水,

5、水溶液稳定,表 现碱性反应,可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并形成硝酸钠。亚硝酸钠有毒,有传言说亚硝酸钠是致 癌物质,但事实上亚硝酸钠并不是致癌物质,致癌的是亚硝酸钠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亚硝胺, 在亚硝酸钠分子中,氮的化合价是3。是一种中间化合态,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例如在 酸性溶液中能将KI氧化成单质碘:这个反应可以定量地进行,可用于测定亚硝酸盐。亚硝酸钠大量用在染料工业和有机合成中,常用于制备偶氮染料、氧化氮、药物、防锈剂以 及印染、漂白、香肠加工等方面,因为它有毒,使用时必须注意。亚硝酸钠的热稳定性高, 可用高温热还原法备。作用与危害用途丝绸、亚麻的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钢材缓蚀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

6、剂,实验室分亚硝酸钠的用途与危害析试剂,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在漂白、电镀和金属处 理等方面有应用,被称为工业盐。药理能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对氰化物的解毒过程与亚甲蓝相问,但作用较亚甲蓝强。适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救。危害由于其具有咸味且价钱便宜,常在非法食品制作时用作食盐的不合理替代品,因为亚硝酸钠有毒,含有 工业盐的食品对人体危害很大。危险性类别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 死亡。接触工人手

7、、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亚硝酸纳的制备 Pb (粉)NaNO3=PbO NaN02 产物PbO不溶于水,将反应后混合 物溶于热水中,过滤、重结晶,得到白色晶状的亚硝酸钠。氧化还原性 (NO2)-中的N为3价,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酸性介质中:HNO2/NO=0.99V,有较强的氧化能力。2(NO2)- 2I- 4H =2NO I2 2H2O2NO2- 2H =NO NO2 H2O与很弱的草酸,乙酸均可反应。因在酸中有NO存在,易得电子成NO,故很容易将I-氧化。这是亚硝酸和稀硝酸的区别反应。硝酸盐的酸性溶液,不能将I-氧化,是由于上述动力学原因所至。遇强氧化剂

8、时,也有还原性。5(NO2)- 2(MnO4)- 6H =5(NO3)-(Mn)2 3H2O在无氧化剂和还原剂时,易歧化。亚硝酸钠SodiumNitrite也作为食品的增色剂,用于肉类食品。但是由于其致癌性,不允许超标。2化学毒性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虽然和食盐氯化钠很像,但有毒,不能食用。亚硝酸钠有较强毒性,人食用 0. 2克到0. 5克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果一次性误食3克,就可能造成死亡。亚硝酸钠 中毒的特征表现为紫绀,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亚硝酸钠被广泛用于腌肉若出

9、现?铁血红蛋白的紫绀,可用亚甲基蓝使?铁血红蛋白还原。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的原因是人体中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结合随着血 液循环,将氧输送到身体各部。当误食亚硝酸钠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血红蛋白 转变成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2011真丝连衣裙,因此造成人体 缺氧中毒。此外,亚硝酸钠还是致癌物质。因此,误食亚硝酸钠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可以把样品放入碘化钾的硫酸溶液中,再加淀粉。如果显蓝色就证明 该样品是亚硝酸钠。人体中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结合随着血液循环,将氧输 送到身体各部。当误食亚硝酸钠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血

10、红蛋白转变成三价铁的 血红蛋白。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按GB1907国标生产作 为食品添加剂,按GB2760规定量添加,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g/kg,肉食中亚硝酸钠残 留量在罐头中不得超过0.05g/kg ;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世界食品卫生科学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人体安全摄入亚硝酸钠的标准为00.1?/?体重;若换算成亚硝酸盐,其标 准为04.2?/60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使用和食用,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亚硝酸钠有毒, 过量食入的毒副作用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 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

11、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 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另外亚硝酸钠在人体内也会生成致癌物质新淹制的泡菜中也含有亚硝酸钠(所以泡菜最好在淹制后的15天以后食用,当中的 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降低)。应急处置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亚硝酸钠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

12、穿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 作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储藏运输 亚硝酸钠宜放在低温、干燥、通风库房内。门窗严密,防止日光直晒。可与硝酸铵以外的其它硝酸盐同 库存放,但与有机物、易燃物、还原剂隔离存

13、放,并隔绝火源。包装方法: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 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 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 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入库验收:主要检查包装有无破漏,封口严密有效,有无雨淋、受潮等。亚硝酸钠的运输储存堆码苫垫:货垛应垫高15-30cm。垛高不超过2.5m,保持货垛牢固安全,垛距80-90cm,墙距30-50cm。在库检查:保管员除每日班前班后对库房、货垛进行安全检查外,还应每3个月对所管物品进行一次质量

14、 检查,并做好记录。温湿度管理:炎热季节严格控制温度,库房可采取密封库的办法,?x勘3挚饽诟稍铮 稍锛窘诳勺匀煌0纭?饽谖露仍?30C以下,相对湿度在75%以下。安全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手套;操作中必须轻搬轻放,严禁摩擦摔、扔、撞击、 滚动;各项验收检查操作一律不得在库内进行,应到指定地点进行。保管期限:二年。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 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 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 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

15、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 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废液处理 亚硝酸钠处理 剂是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状结晶,无毒、无臭不挥发、不易燃、易溶于水,呈中性。处理剂与亚硝酸钠在强碱性介质中发生反应,使有害的亚硝酸根分解为氮气而释出,因而不存 在二次污染的问题。用处理剂处理亚硝酸钠能使废液中的亚硝酸根离子浓度降低到10ppm 以下,完全可以达到排放的标准要求。使用本处理剂处理速度快,设施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方法:将本处理剂与氢氧化钠按重量比为1: 0.45-0.50分别称取后,先将称取的氢氧化 钠配成40%的水溶液,然后将称取的处理剂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使其

16、完溶解,最后再将 待处理的含亚硝酸钠的废液徐徐加入到配好的处理剂中,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再继续反应十 分钟即可排放。使用剂量:按废液中折纯亚硝酸钠每吨需要1.50-1.80吨处理剂。使用范围:本处理剂可处理各种含亚硝根离子的废液。包装和贮存:本处理剂用带内衬的纺织袋包装,包装重量为25kg和50kg两种。本处理剂在贮存过程中保持干燥,并存放在阴凉通风环境中。运输:本处理剂应在干燥和阴凉通风条件下运输。亚硝酸钠的检验一、测定方法重氮化偶合分光光度法质量标准二、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三、测定范围1.本法用重氮化偶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亚硝酸盐氮。2.本法适用于测定生

17、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3.水中三氯胺产生红色干扰。铁,铅等离子可能产生沉淀,引起干扰。铜离子起催化作用,可分解重氮盐使结果偏低,有色离 子干扰,也不应存在。 4.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05µg亚硝酸盐氮,若取50mL 水样,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1mg/L。四、测定原理 在pH1.7以下,水中亚硝酸盐与氮基苯磺酰胺重氮化,再与盐酸N-(1萘)-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 染料。比色定量。五、试剂1.氢氧化铝悬浊液称取125g硫酸铝钾KA1(SO4)2.12H2O或硫酸铝铵NH4A1(SO4)2.12H2O溶于 1000mL 纯水中。加热至 60oc,

18、缓缓加入55mL氨水(p20=0.88g/mL)。使氢氧化铝沉淀完全。充分搅拌后静置,弃取上清液。 用纯水反复洗涤沉淀,至倾出上清液中不含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试验)。然后加入300mL 纯水成悬浊液,适应前振摇均匀。2.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10g/L)3.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1.09g/L)4亚硝酸盐氮标准储备液p(NO2-_N)=50µg/mL:称取0.2463g在玻璃干燥器内放置24h的亚硝酸钠(NaNO2),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0mL。 每升加2mL氯仿保存。5.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液p(NO2-_N)=0.1 µg/mL:取10.00mL标准储备

19、液于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500mL。再从中吸取10mL,用纯水于容 量瓶中定容至100mL。六.仪器 具塞比色管50mL 分光光度计 七.分析步骤1.若水样中浑浊度或色度过大,可先取100mL,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搅拌后静置数分钟,过滤。2先将水样或处理后的水样用酸或碱调进中性,取50mL置于比色管中。3另取50mL比色管配制标准浓度系列。其中空白与最低检测限必须配制。其他系列视检测的具体情况而定。4.向水样及标准系列中分别加入1mL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8min,加入l.OmL盐酸N-(l萘)-乙二胺溶液。立即混匀。5.于540nm波长下,用1 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

20、在10min-2hr内测定吸光度。如含量低 于4mg/L,改用3cm比色皿。6.绘制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 八、计算 p (NO2N) =m/V 式中:p (NO2N)-水样中 亚硝酸盐氢的质量浓度,?/L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亚硝酸盐氢的质量,?v-水样体积,mL示例数据标准液体积0 2 4 6 8 10 12 14 20亚硝酸根含量C 0 0.02416 0.04832 0.07248 0.09664 0.1208 0.14496 0.16912 0.2416 吸光度 A 0 0.022 0.043 0.068 0.095 0.124 0.147 0.171

21、 0.2411、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以 NaNO2 计):NaN02(5.00ug/mL)量(mL) : 0 1.00 2.00 3.00 4.00 5.00 10.00吸光度 A: 0.000 0.031 0.0610.092 0.122 0.151 0.306r=0.999972、矿泉水的亚硝酸盐(以 N02-计):N02-(0.330ug/mL)量(mL): 0 0.50 1.00 2.50 5.00 7.50 10.00 12.50 吸光度 A: 0.000 0.010 0.021 0.054 0.110 0.164 0.224 0.275r=0.9999行业生产标准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22、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硝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nitrit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597 CAS No.: 7632-00-0分子式:NaNO2分子量:69.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亚硝酸钠99.0% 7632-0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亚硝酸钠被广泛用于腌肉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 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 皮肤可发生损害。环境危害:燃

23、爆危险:本品助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 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

24、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 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 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 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25、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C,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 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 0.1TLVTN: 未制定标准TLVWN: 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胶布防

26、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试剂级均为:一级99.0%;二级398.0%。外观与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pH:熔点(C): 271沸点(C): 320(分解)相对密度(水=1): 2.1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C):无意义临界压力(MPa):无意义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C):无意义弓I燃温度(C):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

27、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染料、医药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其它理化性质:320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禁配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避免接触的条件:空气。聚合危害: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 85 mg/kg(大鼠经口)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致敏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

28、联系,确定处置方法。废弃注意事项: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51525 UN编号:1500包装标志:包装类别:O53 包装方法: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 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 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 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 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 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

29、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 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 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 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 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类氧化剂。词条图册更多图册参考资料1亚硝酸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