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观点理解食物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220206916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0.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以中医观点理解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中医观点理解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中医观点理解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以中医观点理解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中医观点理解食物(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以中医观点理解食物之性、味及其他性能以西方营养学分析,食物是以其所含的蛋白质、卡路里、碳水化合物、维他命等来评估营养 价值。而中医注重食物的性能,古代简称为食性、食气、食味等,即与中药性能一样,包 括性、味、归经和升浮沉降等方面特质。食物的四气五味源自中医的四气五味理论。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指甘、酸、苦、辛、咸。中医合称“四气五味”为“性味”,每一味中药都有“性味”,药物的性味不同则主治功效各 异。“药食同源”,和中药一样,食物的性味不同,必然是功能效果各异,从防病和治病的饮食疗法和 饮食宜忌的角度选择食物,自然就要讲究食物的四气五味。食物的四气五味是有很独特的医学和 生活科学道理的。

2、1. 食物之四气 四气:食物按其“性”可以分为热、温、平、凉、寒五类。食物有寒、凉、温、热四气之分, 叫做“四气”。所有的食物都可以按四气化分为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食物、温性食物和热性 食物。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以平性食物居多,温热者次之,寒凉者最少。凉性食物的气或性,与药性的四气或四性概念一样。食性亦是根据食物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不同反应归纳出来的,分别为寒、凉、(平)、温、热五型。举例如饮热 茶,初初喝进去的灼热感会很快消失,继而在体内产生凉快效应,因此茶r 是属于凉性食物。基本上食物分为三大类气质或性质,即寒或凉性为一类, 平性为一类,温或热性为一类。食物中平性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

3、性更 次之。寒凉性质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温热性质 中式热茶,味甘苦食物有 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食物的气质或性质:气或性常见食物种类阴寒竹笋、菊花、苦瓜、莲藕、马蹄、粉葛、茭白、胜瓜、甘蔗、番茄、西瓜、 香蕉、柚、柿子、桑椹、杨桃、海蜇、海带、海藻、墨鱼、蟹、蛏子、蛤 蜊、田螺、猪髓、陈皮、大豆芽、芽菜、空心菜(通菜)、西洋菜、莼菜、 茨菰、生菜、食盐、酱油阴涼小米、大麦、小麦、养麦、薏苡仁、茄子、青瓜、老黄瓜、冬瓜、丝瓜、 白萝卜、莴笋、椰菜花、西兰花、莙荙菜(俗称牛皮菜或猪乸菜)、芹菜、芥菜、白菜、小棠菜、苋菜、菠菜、油麦菜、芥兰、菜心、枸

4、杞叶、百合、 荷兰豆(豌豆)、绿豆、梨、甜瓜、苹果、菠萝、椰子、草莓、橙、柑橘、 枇杷、芒果、木瓜、菱角、茶叶、豆腐、蘑菰、金针菜、鸭蛋、鸡蛋白、 猪皮、兔肉、响螺、田鸡、麻油、芝士、乳酪中性平粳米、粟米、芋头、番薯、马铃薯、荠菜、大头菜、椰菜、胡萝卜、节瓜、 大豆、红豆、赤小豆、花生、腰果、开心果、莲子、黑芝麻、向日葵子、 梅子、无花果、葡萄、柠檬、橄榄、李子、黑木耳、雪耳、香菰、海虾、 鲤鱼、泥鳅、水鱼鳖)、猪肉、鹅肉、鸭肉、鳗鱼、鹌鹑、蚝、牛肉、蜂 蜜、蜂乳、牛奶、豆浆、鸡蛋黄、鸽蛋、鹌鹑蛋、冰糖阳温 温芫荽、韭菜、洋葱、大葱、芦笋、甜椒、刀豆、香花菜(青薄荷)、茼蒿菜、 石榴、杏、桃、

5、樱桃、杨梅、荔枝、龙眼、栗子、南瓜、高粱、糯米、枣、 核桃、松子、鹿肉、禾花雀、麻雀、澹菜、鳝、蚶、鳙鱼、鲢鱼、鲩鱼、 鲍鱼、带鱼、黄鱼、龙虾、淡水虾、海参、鸡肉、羊肉、猪肝、猪肚、火 腿、羊奶、鹅蛋、麻雀蛋、麦芽糖、蔗糖、小茴香、大蒜、生姜、青葱、 花椒、八角、肉豆蔻、佛手、山楂、玫瑰花、桂花、茉莉花、烟、酒、醋、 咖啡、菜油阳热胡椒、肉桂、干姜、辣椒、芥子认识食物的气质或性质很有用,不同性质的食物对身体有不同影响;祂例如风湿关节炎病患者,在寒冷的冬天特别感到四肢关节疼痛不适,这时 轴进吃一些温热食物对舒缓不适很有帮助。又或者对于一些患热性皮肤疹的人,在炎热环境会非常辛苦,若适当地进吃寒凉食

6、物亦有助缓解。姜味辛,温性及趋向升浮其实要平衡日常饮食,可以简单地根据食物的阴阳属性来达到。可以简单地根据食物的阴阳 属性来达到。吃阴性食物会产生寒凉效应,舒缓烦躁、大汗、便秘、小便减少色黄等兴奋表现。 而进吃阳性食物就会产生温热效应,舒缓无食慾、精神萎靡、怕冷等代谢功能低下表现。因此平 日适当地选择食物可以改善身体素质。决定食物阴阳属性有以下要点: 生长在地面或阳光充足的地方,多偏阳; 生长在地下或暗处阳光不足的地方,多偏阴; 软、湿、冷多属阴; 硬、乾、热多属阳。2. 食物之五味五味:指食物的性味,食物按其“味”可分为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据此五味,不同的食物可有不同的功效和归经。

7、五味之中以甘味食物最多,咸味与酸味次之,辛味更少,苦味最少。食物的味,即是食物的具体口感味觉,亦是性质抽象的概念。概括为 酸、苦、甘、辛、咸五类。与药物性味作用相一致。中医认为平日均衡地 进吃各种味性食物,就会更易得到满足,因而减少不良的暴饮暴吃习惯。 豆腐味甘,涼性及趋向沉降中医认为食味会产生特殊作用,并促进相关的脏腑功能:味 性受惠脏腑所具的特殊作 用代表食物辛肺-大肠发散、行气、行 血、健胃生姜、洋葱、大葱、青葱、花椒、大蒜、芹菜、芫荽、韭菜、茴香 香花叶、白萝卜、辣椒、甜椒、大头菜、芋头、芥菜、小棠菜、肉 桂、陈皮、佛手、金柑、芥子、酒甘脾-胃滋补、缓急、润 燥蜂蜜、大枣、香孤、芋头、

8、番薯、马铃薯、南瓜、胡萝卜、芋头、 豌豆、大豆、米、麦、黑豆、糯米、粟米、甘蔗、花生、牛奶、苹 果、梨、樱桃、栗子、葡萄、莲子、龙眼肉、鲤鱼、鲍鱼酸肝胆收敛、固涩、止 泻柠檬、番茄、菠萝、苹果、草莓、木瓜、梨、枇杷、橙、柑橘、桃 子、山楂、橄榄、石榴、梅、柚、芒果、李子、醋、蜂乳、葡萄、 红目鳟、马齿苋、赤小豆、荔枝、佛手、香橼苦心-小肠泄降、清热、燥 湿、健胃苦瓜、油麦菜、酒、醋、荷叶、茶叶、大头菜、杏仁、百合、白果 李仁、李仁、桃仁、海藻、猪肝、佛手、茨菰、槐花、芦笋、咖啡咸肾-膀胱软坚、散结、润 下、养血苋菜、小米、大麦、紫菜、海蜇、海藻、海带、蛤蜊、虾、蟹、海 参、田螺、猪肉、猪髓、猪

9、血、猪内脏、蚝、蛏子、澹菜、火腿、 鸽蛋、鲍鱼、鸭肉、乌贼鱼不同性味的食物具有有不同的功效。寒性或凉性食物功效:清热、泻火、凉血、生津、解暑、止渴、滋阴。中医称之为:热者寒之 宜:热性病、阳气旺盛或内火偏重者。忌:虚寒体质或阳气不足者。热性或温性食物功效:温中、散寒、补阳、活血、通络、暖胃之功。中医称之为:寒者热之。 宜:阳虚怕冷和虚寒体质者。忌:热性病或阴虚火旺体质者。最新资料推荐二正常饮食应以甘味食品为主,兼而其他四味调和口感。气候寒冷或外感风寒时,可适当增加辛热食物的食用,以祛寒解表。气候炎热或患有热性病时,可适当增加一些苦味或寒性食物以清热降火。饮食中略佐以酸苦味,可开胃消食。饮食中酌

10、加咸味食品有补肾益精的功效。辛味:辛发散,所以辛味食物能宣散,能行气,通血脉,适宜外感表证或风寒湿邪者。甘味:甘滋补,甘味食物有补益强壮作用,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及五脏虚赢者皆可食用。 酸味:酸收敛,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作用,适宜于久泄、久痢、久咳、久喘、多汗、虚汗、尿频、遗 精等食用。苦味:苦主降,苦味食物能清泄,能燥湿,适宜热证、湿证人服用。 咸味:咸软坚,咸味食物能软坚,能散结,能润下,适宜结核,便秘者食用。同一种食物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味;举例如青瓜具有甘及澹味。淡味是 以上五味以外的味性,也即没有明显的味性。澹味食物有利尿渗湿作用, 薏苡仁、冬瓜、茯苓为最佳的例子。除此之外,中医还将一

11、些有特殊“嗅味” 的食物概括为“芳香”类,食物品种以水果蔬菜居多,包括橘、柑、佛手、芫 荽、香椿、茴香等。芳香性食物一般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薏苡仁味甘澹 、化浊、辟秽、爽神、开窍等作 用。凉性及趋向沉降3. 食物的升、浮、沉、降性能食物作用于人体有一定的趋向和规律,中医界定为升、浮、沉、降四方面。性能趋向具有作用代表食物与其他食性的关系浮向外发汗散热姜温热、辛甘淡食物属此类升向上止泻、防止肛脱或脏腑下垂酒沉向里抑制肠蠕动、解除腹胀醋寒凉,酸苦咸食物属此类降向下制止呕吐、打嗝、喘咳盐食物的四种趋向升、降、浮、沉蜂蜜甘平,能补中润燥、 缓急解毒,降压通便食物的气、味与其阴阳属性决定食物作用趋向。凡食性温热、食味辛甘澹的食物,其属性为 阳,其作用趋向多为升浮(如薑、蒜、花椒等);凡食性寒凉、食味酸苦咸的食物,其属性为阴, 其作用趋向多为沉降(如杏仁、梅子、莲子、冬瓜等)。从质地而言,花、叶及质轻的食物大都 是升浮的。果实、种子及质重食物大都沉降。不过亦有很多例外。食物的这些规律及性质都可利 用烹调来改变。另外两个常用来形容食物特质的名词为润滑及固涩”。润滑食物推动胃肠蠕动及滋阴润燥,可以缓解便秘及乾燥等症状,举例食物有蜂蜜、香蕉、雪耳、牛奶等。相反,固涩食物有抗滑脱作用,用来缓解腹泻及遗精等症状,举例食物有乌梅、芡实、莲子、石榴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