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群的开采顺序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2009213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煤层群的开采顺序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煤层群的开采顺序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煤层群的开采顺序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煤层群的开采顺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层群的开采顺序(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煤层群的开采顺序煤层群的开采顺序第一节第一节缓斜及倾斜煤层群的开采顺序缓斜及倾斜煤层群的开采顺序第二节第二节急斜煤层群的开采顺序急斜煤层群的开采顺序开采煤层群时,各煤层的开采顺序有下行式和上行式两种。下行式开采顺序先采上煤层(组)后采下煤层(组)上行式开采顺序先采下煤层(组)后采上煤层(组)合理的煤层开采顺序应该是:1)考虑煤层采动影响关系的前提下,保证开采水平、采区、采煤工作面的正常接替,2)保证矿井持续稳产高产,减少煤损;3)减少巷道掘进及维护工程量,4)安全可靠。第一节第一节煤层群的开采顺序煤层群的开采顺序开采缓斜及倾斜煤层群时,通常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开采缓斜及倾斜煤层群时

2、,通常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序。序。当煤层间距较近时,上层煤采后围岩和煤柱内所产当煤层间距较近时,上层煤采后围岩和煤柱内所产生的支承压力有可能传递到下煤层而产生应力增高生的支承压力有可能传递到下煤层而产生应力增高区。注意以下问题:区。注意以下问题:1)上煤层开采时应尽量不留煤柱或少留煤柱,或)上煤层开采时应尽量不留煤柱或少留煤柱,或使下煤层的巷道布置在上煤层煤柱之外,躲开应力使下煤层的巷道布置在上煤层煤柱之外,躲开应力增高区增高区2)上下煤层的同采工作面错距不易过小,不要使)上下煤层的同采工作面错距不易过小,不要使下煤层回采后顶板岩石移动,波及上煤层的回采工下煤层回采后顶板岩石移动,波及上煤层的回采

3、工作面作面H煤层间距,m;岩层移动角,坚硬岩石为600700,软弱岩石为450550;L上下煤层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2025m;b上部煤层采煤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m。一、上行式开采的技术条件及判别方法一、上行式开采的技术条件及判别方法上上下下煤煤层层层层间间距距大大小小是是影影响响上上行行开开采采的的主主要要技技术术因因素素之之一,确定安全合理的上行开采的层间距。一,确定安全合理的上行开采的层间距。1、比值判别法、比值判别法当下部开采一个煤层时当下部开采一个煤层时式中:H上下煤层之间的垂距,m;M下煤层的采高,m。当比值K7.5时,先采下部煤层一般可以不影响上煤层的准备和回采。当下部开采多个煤

4、层时,用综合比值K来判别,即:式中:下山开采2、盘区上下山开采、盘区上下山开采 panel mining in rise and panel mining in rise and dipdip盘区上、下山开采盘区上、下山开采近水平煤层(近水平煤层()的大)的大巷一般布置于井田中部。巷一般布置于井田中部。上上山山盘盘区区risepanel按按煤煤层层倾倾斜斜趋趋向向,开开采采水水平平之之上上的的盘盘区区panel above mining level according toseampitch下下山山盘盘区区down-dippanel按按煤煤层层倾倾斜斜趋趋向向,开开采采水水平平之之下下的的盘盘

5、区区用用开开采采水水平平大大巷巷既既采采上上山山盘盘区区,又又采采下下山山盘盘区区(panelbelowmininglevelaccordingtoseampitch,。)u上山盘区上山盘区risepanelu下山盘区下山盘区down-dippanelu石门盘区石门盘区crosscut panelcrosscut panel(石门作为盘区的主要(石门作为盘区的主要运输巷道运输巷道crosscut used to main haulage entry crosscut used to main haulage entry of panelof panel)3、上、下山带区开采上、下山带区开采st

6、ripmininginriseordip上上、下下山山带带区区开开采采stripmininginriseordip用用开开采采水水平平大大巷巷既既采采上上山山带带区区,又又采采下下山山带带区区usingleveldrifttoextractbothrisestripanddipstrip。上上山山带带区区striprise开开采采水水平平大大巷巷以以上上的的带带区区extractingstripaboveleveldrift。下山带区下山带区stripdip开采水平大巷以下的带区开采水平大巷以下的带区extractingstripdownleveldrift。(三)按区内巷道布置及开采部署(三

7、)按区内巷道布置及开采部署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roadway according to roadway layout and mining sequencelayout and mining sequenceu单翼采区或盘区单翼采区或盘区unilateralextractionorpanel采区或盘区的主要巷道(上山、下山或石门)布置于采区或盘区的主要巷道(上山、下山或石门)布置于采区或盘区一翼采区或盘区一翼themainentry(rise,diporcrosscut)islocatedinoneorotherlimbofdistrictorpanel。

8、u双翼采区或盘区双翼采区或盘区doubleextractionorpanel采采区区或或盘盘区区的的主主要要巷巷道道(上上山山、下下山山或或石石门门)布布置置于于采采区区或或盘盘区区中中部部the main entry(rise,dip orcrosscut)islocatedinthemiddleofdistrictorpanel。u跨跨多多上上山山采采区区districtacrossoversomerisesorpanelacrossoversomecrosscuts跨多上山采区跨多上山采区districtacrossoversomerises跨多上山采区特点跨多上山采区特点charact

9、eristicofdistrictacrossoversomerises:1 1)上上山山一一般般布布置置于于煤煤层层底底板板岩岩石石中中riseislocatedinrockstratumoftheseamfloor;2 2)上上山山间间距距:5001000m (一一部部胶胶带带机机长长度度)rise spacing 5001000m(the length of a beltconveyor);3 3)回回采采工工作作面面连连续续跨跨多多个个上上山山连连续续推推进进,以以减减少工作面搬迁。少工作面搬迁。用于地质构造简单的地段。用于地质构造简单的地段。4 4)初期工程量大,占用设备多。)初期工

10、程量大,占用设备多。适适用用:连连续续推推进进几几组组上上山山要要视视地地质质开开采采条条件件确确定定,条条件件好好,可可以以在在井井田田一一翼翼连连续续推推进进。目目前前应应用用的多是跨前上山连续推进的准备方式,如前图。的多是跨前上山连续推进的准备方式,如前图。(四)按煤层群开采时的联系(四)按煤层群开采时的联系u单层准备单层准备u联合准备联合准备单单层层准准备备各各煤煤层层独独立立布布置置自自己己的的准准备备巷巷道道,生生产产系统相互独立。系统相互独立。联合准备联合准备几个煤层共用一套准备巷道及生产系统,几个煤层共用一套准备巷道及生产系统,准备巷道一般为几个煤层共用,集中成为一个采区。准备

11、巷道一般为几个煤层共用,集中成为一个采区。联合准备联合准备:集中上山联合准备(共用上山)和区段集中平巷联集中上山联合准备(共用上山)和区段集中平巷联合准备(共用区段平巷),一般情况下后者包括了合准备(共用区段平巷),一般情况下后者包括了前者。前者。煤层群相邻分带组成带区时,其分带准备,同样也煤层群相邻分带组成带区时,其分带准备,同样也可有分带单层准备和分带集中斜巷联合准备。可有分带单层准备和分带集中斜巷联合准备。(五)准备方式分类(五)准备方式分类第二节第二节采区式准备采区式准备煤层群开采时煤层群开采时,由开采水平大巷每隔一定距由开采水平大巷每隔一定距离离(采区长度采区长度)开掘采区石门开掘采

12、区石门,为各煤层服务为各煤层服务,根据各煤层的间距不同根据各煤层的间距不同,采区式准备分为采区式准备分为:煤层群单层准备煤层群单层准备,多煤层联合准备多煤层联合准备,煤层群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方式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方式第二节第二节采区式准备采区式准备(preparationindistrict)一、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方式一、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方式1 1、特点:、特点:1)采采区区石石门门贯贯穿穿的的各各煤煤层层均均独独立立布布置置采采区区上上山山、装装车车站站和和车车场场,按按煤煤层层各各自自布布置置采采区区,采采区区石石门门贯贯穿穿若干个采区。若干个采区。3)单单一一薄薄及及中中厚厚

13、煤煤层层采采区区准准备备主主要要解解决决的的问问题题:合合理理确确定定采采区区走走向向长长度度;沿沿煤煤层层合合理理布布置置上上山山;合合理理划划分分区区段段,选选择择采采区区车车场场形形式式等等。对对于于单单一一厚厚煤煤层层,除除上上述述内内容容外外,还还要要合合理理确确定定采采区区上上山山的的层层位位,煤煤层上山,岩层上山。层上山,岩层上山。2、应用:层间距较远的单一薄、中厚和厚煤层、应用:层间距较远的单一薄、中厚和厚煤层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1-1-运输大巷;运输大巷;2-2-回风大巷;回风大巷;3-3-采区运输石门;采区运输石门;4-4-采区回风石门;采区回风石门;5-5

14、-运煤上山;运煤上山;6-6-轨道上山;轨道上山;7-7-采区煤仓;采区煤仓;8-8-区段运输平巷;区段运输平巷;9-9-区区段回风平巷段回风平巷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二、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二、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1 1、采区集中上山联合布置、采区集中上山联合布置条件:条件:M1 2.0mM2 4.5m,层间距较小。层间距较小。1-1-运输大巷;运输大巷;2-2-回风大巷;回风大巷;4-4-运输上山;运输上山;5-5-轨道上山;轨道上山;6 6中部车场;中部车场;7-7-上部车场;上部车场;8-8-采区回风石门;采区回风石门;9-9-区段区段运输石门;运输石门;10

15、-10-区段轨道石区段轨道石门;门;14-14-溜煤眼;溜煤眼;15-15-采区采区煤仓;煤仓;17-17-联络小石门。联络小石门。1-运输大巷;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回风大巷;3-采区下部车场;采区下部车场;4-运输上山;运输上山;5-轨道上山;轨道上山;6-中部车场;中部车场;7-上部车场;上部车场;8-采区回风石门;采区回风石门;9-区区段运输石门;段运输石门;10-区段轨道石门;区段轨道石门;11-m1区段运输平巷;区段运输平巷;12-m1区段回风平巷,区段回风平巷,13-m2区段岩石集中运输平巷;区段岩石集中运输平巷;14-溜煤眼;溜煤眼;15-采区煤仓;采区煤仓;16-联络斜巷;

16、联络斜巷;17-联络小石门。联络小石门。上煤层上煤层区段平巷区段平巷单独布置、单一走单独布置、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向长壁采煤法。生产系统生产系统:下下煤煤层层布布置置区区段段集集中中巷巷,分分层层同同采采,倾倾斜斜分分层层下下行行垮垮落采煤法。落采煤法。生产系统生产系统上、下煤层共用一组上山。上、下煤层共用一组上山。下煤层各分层共用区段集中平巷。下煤层各分层共用区段集中平巷。采准工作:大巷1开掘采区下部车场3向上开掘采区岩石集中运输上山4采区集中轨道上山与回风大巷2相连形成通风系统在1区段上部开掘采区回风石门8在1区段下部开掘区段运输石门9与区段轨道石门10,分别与上层煤贯通在上煤层开掘区段运

17、输平巷11和区段回风平巷至采区边界开掘开切眼,形成工作面即可进行回采.掘进过程中同时开掘中部车场6,上部车场7及采区各硐室运煤系统:上层煤工作面采出的煤区段运输平巷11区段运输石门9溜煤眼14采区运输上山4采区煤仓15大巷1运至井底运料系统:材料设备由大巷轨道上山5采区上部车场7采区石门8轨道平巷12工作面通风系统:新鲜风流由大巷1采区轨道上山5区段轨道石门10上煤层下区段轨道平巷12由联络巷至区段运输平巷11冲洗工作面后由区段回风平巷12采区回风石门8回风大巷2排出.111212上、上、下区下区段同段同采过采过渡期渡期通风通风系统系统2 2、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方式、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

18、联合准备方式特点:特点:1)按层间距不同,分为若干组;)按层间距不同,分为若干组;2)每组煤层采用集中联合准备;)每组煤层采用集中联合准备;3)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独立采区。)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独立采区。适用:分组间距适用:分组间距70m。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1)按层间距不同,分为若干组;)按层间距不同,分为若干组;2)每组煤层集中联合准备采区;)每组煤层集中联合准备采区;3)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独立采区。)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独立采区。适用:分组间距适用:分组间距70m。三、缓倾斜、倾斜煤层采区准备方式适用条件三、缓倾斜、倾斜煤层采区准备方式适用条件主要因素主要因素:煤层间

19、距煤层间距,技术装备技术装备1、煤煤层层间间距距小小于于20 30m各各煤煤层层可可采采用用共共用(集中)上山用(集中)上山的联合准备。的联合准备。2、煤煤层层间间距距小小于于10 15m共共用用(集集中中)上上山、共用区段集中平巷山、共用区段集中平巷。(60年,普采经验)年,普采经验)3、分分组组集集中中(联联合合)布布置置采采区区适适用用条条件件:组间距组间距70m集中(联合)布置特点:集中(联合)布置特点:1)在采区内可适当布置在采区内可适当布置较较多的工作面同多的工作面同时时生生产产,有利于提有利于提高采区生高采区生产产能力能力,减少减少矿矿井同井同时时生生产产采区数目采区数目,生产集

20、中生产集中,可减少辅助生产环节、设备和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可减少辅助生产环节、设备和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2)共共用用一一组组集集中中上上山山,减减少少了了上上山山数数目目,维维护护费费少少;共共用一条区段集中平巷,改善了巷道维护条件,用一条区段集中平巷,改善了巷道维护条件,3)联联合合准准备备时时的的集集中中上上山山和和集集中中平平巷巷,可可布布置置在在比比较较坚坚固固稳稳定定的的岩岩层层中中,易易于于保保证证巷巷道道规规格格质质量量,便便于于采采用用、安装、运转高效能的运输设备;安装、运转高效能的运输设备;4)采出率高,煤损少;采出率高,煤损少;5)岩岩巷巷工工程程量量大大,初初期期工工

21、程程量量大大,准准备备时时间间长长,管管理理水水平高。平高。4 4、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趋势趋势单层化准备方式,少开岩巷,多开煤巷。单层化准备方式,少开岩巷,多开煤巷。特点:特点:1 1)综采单产高,不需多面同时生产;)综采单产高,不需多面同时生产;2 2)综采推进速度快,要求准备快,少开岩巷;)综采推进速度快,要求准备快,少开岩巷;3 3)巷巷道道维维护护技技术术发发展展较较快快,一一些些煤煤巷巷维维护护困困难难问问题题已逐步解决;已逐步解决;4)综综采采运运输输能能力力大大,平平巷巷采采用用可可伸伸缩缩胶胶带带运运输输机机,输送能力大,铺设距离长。输送能力大,铺设距离长。六、急斜煤层

22、采区式准备的特点根据开采急倾斜煤层群矿井的经验:对于煤层数目较多,层间距不大(5060m),工作面单产低;采区生产能力较大(大于2530万t/a),采用岩石轨道上山与煤层上山相结合的联合准备方式是比较适宜的。第三节第三节盘区准备方式(盘区准备方式(panel)concept:盘区:盘区近水平煤层的采区。近水平煤层的采区。近水平煤层近水平煤层 的煤层。的煤层。近水平煤层开采,井田常划为盘区,用:近水平煤层开采,井田常划为盘区,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倾斜长壁采煤法走向长壁采煤法走向长壁采煤法盘区分类:盘区分类:q按开采煤层数目分:按开采煤层数目分:单层准备盘区单层准备盘区联合准备盘区联合准备盘区q按盘

23、区主要巷道位置分:按盘区主要巷道位置分:上山盘区上山盘区下山盘区下山盘区 石门盘区石门盘区 一、上下山盘区单层准备一、上下山盘区单层准备l盘区上下山多沿煤层布置,上下山之间相距盘区上下山多沿煤层布置,上下山之间相距1520m,两侧,两侧各留各留2030m的煤柱的煤柱l运输上下山可采用刮板或胶带输送机,也可采用无极绳矿车运输上下山可采用刮板或胶带输送机,也可采用无极绳矿车运输运输l轨道上下山可用无极绳绞车运输轨道上下山可用无极绳绞车运输适用于近水平薄及中厚单一煤层,开采厚煤层时,盘区上下山适用于近水平薄及中厚单一煤层,开采厚煤层时,盘区上下山一般布置在底板岩层中,用溜煤眼和斜巷与区段巷道连接一般

24、布置在底板岩层中,用溜煤眼和斜巷与区段巷道连接二、上山盘区集中上山联合准备(二、上山盘区集中上山联合准备(risepanel)1、条条件件:盘盘区区内内开开采采2个个煤煤层层,自自上上而而下下为为m1和和m2煤煤层层;厚厚度度均均为为1.02.0m,层层间间距距为为15m左左右右;煤煤层层平平均均倾倾角角;低低沼沼矿矿,地质构造简单。地质构造简单。2 2、由于、由于m1和和m2两煤层间距不大,故进行盘区联合准备,盘区两煤层间距不大,故进行盘区联合准备,盘区走向走向1200m1200m,倾斜长,倾斜长1000m1000m,划分,划分6 6个区段。个区段。3 3、采煤方法、采煤方法走向长壁采煤法走

25、向长壁采煤法,对拉工作面布置,对拉工作面布置1-岩石运输大巷,2-总回风巷,3-盘区材料斜巷,4-盘区轨道上山,5-盘区运输上山,6-下部车场,7-进风斜巷,8-回风斜巷,9-煤仓,10-m1区段进风巷,11-m1区段运输巷,12-m2区段进风巷,13-m2区段运输巷,14-区段材料眼或斜巷3 3、巷道布置、巷道布置巷道布置特点:巷道布置特点:(1)盘盘区上山区上山开在煤层中,运输上山开在煤层中,运输上山5布置于布置于m2层中,轨道上层中,轨道上山山4布置于布置于m1层中层中(2)区段煤层平巷区段煤层平巷为单巷布置,对拉采面,两层有关巷道以溜为单巷布置,对拉采面,两层有关巷道以溜煤眼和斜巷煤眼

26、和斜巷1414相联系,如相联系,如m1区段进风巷区段进风巷10和和m2区段进风巷区段进风巷12重迭布置,中间以区段材料眼或斜巷重迭布置,中间以区段材料眼或斜巷1414相联系。相联系。m1区段运输区段运输巷巷11和和m2区段运输巷区段运输巷13通过区段溜煤烟通过区段溜煤烟15相联系,相联系,(3)水平运输大巷水平运输大巷1布置于布置于m2底板岩层中,总回风巷底板岩层中,总回风巷2布置于布置于m2中中,位于运输大巷位于运输大巷1一侧,并列布置。一侧,并列布置。掘进顺序自岩石运输大巷1盘区材料斜巷3和甩车道16进入m1后掘进盘区轨道上山4从下部车场6进风斜巷7和盘区煤仓9到达m2沿m2掘进盘区运输上

27、山5同时开掘回风斜巷8至m1。自轨道上山自轨道上山4开掘开掘m1一二区段的进风巷一二区段的进风巷10和运输巷和运输巷11自运输上山自运输上山5开掘开掘m2区段的进风巷区段的进风巷12从从12向上掘向上掘区段材料斜巷区段材料斜巷14与与m1区段进风巷区段进风巷10连通连通开掘区段开掘区段溜煤眼溜煤眼15与与m1区段运输巷区段运输巷11连通连通 三、石门盘区集中平巷联合准备三、石门盘区集中平巷联合准备 (crosscutpanel)石石门门盘盘区区自自水水平平运运输输大大巷巷开开掘掘石石门门作作为为盘盘区区主主要要运运煤巷道的盘区称石门盘区。煤巷道的盘区称石门盘区。石石门门盘盘区区的的区区段段平平

28、巷巷布布置置、层层间间联联系系与与上上下下山山盘盘区区基基本相同本相同下下面面为为开开采采近近距距离离煤煤层层群群的的石石门门盘盘区区集集中中平平巷巷联联合合准准备的巷道布置情况备的巷道布置情况条件:条件:煤层煤层厚度(厚度(m)层间距(层间距(m)m10.9m24.43.3m34.52.6=,低沼矿,盘区走向,低沼矿,盘区走向2200m,倾斜长倾斜长800 1000m,走向长壁采煤法。,走向长壁采煤法。1-岩石运输大巷;2-盘区回风大巷,3-盘区石门,4-盘区轨道上山,5-采煤工作面,6-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7-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8-区段煤仓,9-进风巷,10-进风行人斜巷,11-回风

29、运料斜巷,12-溜煤眼,13-m1运输平巷,14-m1回风平巷,15-m2上分层运输平巷,16-m2上分层回风平巷。巷道布置特点巷道布置特点1)岩岩石石运运输输大大巷巷1置置于于距距m3煤煤层层约约20m的的底底板板岩岩石石中中;回风大巷回风大巷2置于距置于距m3约约10m的底板岩石中的底板岩石中2)盘盘区区石石门门3置置于于距距m3的的底底板板岩岩石石中中,与与岩岩石石运运输输大大巷巷1同同水水平平。相相当当于于“运运输输上上山山”,机机车车可可进进入入盘盘区石门区石门3直接装煤直接装煤3)盘盘区区轨轨道道上上山山4置置于于距距m3约约10m的的底底板板岩岩石石中中。区区段段岩岩石石运运输输

30、集集中中平平巷巷6和和轨轨道道集集中中平平巷巷7置置于于距距m3约约8 10m的底板岩层中。的底板岩层中。掘进顺序掘进顺序自自运运输输大大巷巷1开开掘掘盘盘区区石石门门3,盘盘区区轨轨道道上上山山4与与回回风风大巷大巷2连连通通在在区区段段上上下下边边界界位位置置,开开掘掘盘盘区区区区段段煤煤仓仓8、进进风风巷巷9和和材材料料绕绕道道17,在在距距m38m左左右右于于底底板板岩岩层层中中掘掘进进区区段段运运输输集集中巷中巷6和区段和区段轨轨道集中巷道集中巷7自自区区段段集集中中巷巷每每隔隔一一定定距距离离分分别别掘掘进进回回风风运运料料斜斜巷巷11,进进风风行人斜巷行人斜巷10和溜煤眼和溜煤眼

31、12,穿透三个煤,穿透三个煤层层运煤系统:工作面采出的煤炭煤层运输平巷13溜煤眼12运输集中巷6区段煤仓8盘区石门3内装车运料系统:由运输大巷1车场绕道19轨道上山4轨道集中巷7回风运料斜巷11各煤层回风平巷14或16运到工作面通风系统:运输大巷1盘区石门3进风巷9运输集中巷6进风行人斜巷10各煤层超前运输平巷13或15冲洗工作面污风回风平巷14或16回风运料斜巷11轨道集中巷7轨道上山4盘区回风大巷风井(三)改进型的石门盘区(三)改进型的石门盘区1、采用对拉工作面布置的石门盘区。采用对拉工作面布置的石门盘区。改进型的石门盘区改进型的石门盘区2、当当煤煤层层倾倾角角很很小小,煤煤层层稳稳定定,

32、可可将将区区段段岩岩石石运运输输集集中中平平巷巷3布布置置在在与与石石门门同同一一水水平平的的标标号号上上,使使电电机机车车经经盘盘区区石石门门2直直接接进进入入区区段段集集中中平平巷巷内内3在各溜煤眼在各溜煤眼12下装车。当下装车。当 小时,煤层稳定时用。小时,煤层稳定时用。1-岩石运输大巷,2-盘区石门,4-进风行人斜巷,5-进风联络巷,6-煤层运输平巷,7-采煤工作面,8-煤层回风平巷,9-回风联络巷,10-回风运料斜巷,11-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巷,12-溜煤眼改进型的石门盘区改进型的石门盘区3、当当煤煤层层 变变化化大大时时,采采用用石石门门盘盘区区致致使使部部分分溜溜煤煤眼眼高高度度过

33、过大大,可可采采用用石石门门盘盘区区与与上上山山混混合合联合布置方式。联合布置方式。1-运输大巷,2-盘区石门,3-盘区上山,4-区段集中巷,5-煤仓,6-回风大巷四、上山盘区与石门盘区的比较与选择四、上山盘区与石门盘区的比较与选择石门盘区主要优点:石门盘区主要优点:LL将将盘盘区区上上山山的的倾倾斜斜运运输输变变为为盘盘区区石石门门的的水水平平运运输,输,机车可进入,生产系统简化,运费低;机车可进入,生产系统简化,运费低;l l采采用用盘盘区区石石门门后后,各各工工作作面面的的煤煤运运至至溜溜煤煤眼眼,后后又又入入区区段段煤煤仓仓可可起起到到缓缓冲冲和和调调节节运运输输的的作作用用,石石门门

34、中中电电机机车车运运输输不易不易发发生故障,生故障,利于连续生产;利于连续生产;l l岩巷维护费低,利于降低煤损。岩巷维护费低,利于降低煤损。石门盘区主要缺点:石门盘区主要缺点:l l岩石工程量大,准备时间长。岩石工程量大,准备时间长。选择:选择:通过技术方案比较确定。通过技术方案比较确定。第四节第四节带区准备方式(带区准备方式(stripdistrict)按带区准备巷道服务范围的不同可有两种基本形式:相邻分带的带区准备,多分带的带区准备一、相邻分带的带区准备一、相邻分带的带区准备特点:有相邻两个分带组成一个采准系统两个分带共用一个煤仓,对拉工作面。两个分带共用一个煤仓,对拉工作面。适用:普采

35、、炮采。适用:普采、炮采。每一个分带用一个煤仓。适用于综采。每一个分带用一个煤仓。适用于综采。1-1-运输大巷;运输大巷;2-2-回风大巷;回风大巷;3-3-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4-4-分带运输斜巷分带运输斜巷5-5-分带回风斜巷分带回风斜巷6-6-带区煤仓带区煤仓7-7-进风行人斜巷进风行人斜巷这种准备方式生产系统简单,但大巷装车这种准备方式生产系统简单,但大巷装车点多,分带斜巷与大巷的联络巷道及车场点多,分带斜巷与大巷的联络巷道及车场工程量较大工程量较大二、二、多分多分带带带带区准区准备备表示表示2层煤,层煤,每层煤每层煤布置有布置有6个分个分带带多分带带区准备多分带带区准备1-运输大巷,

36、2-回风大巷,3-带区运料斜巷,4-带区煤层运料平巷5-带区煤层运煤平巷,6-进风行人斜巷,7-带区煤仓,9-分带运输斜巷,10-分带回风斜巷1 1、特点:、特点:l按按地地质质条条件件等等因因素素,将将阶阶段段或或井井田田划划分分为为一一定定范围的区域;范围的区域;l在在每每个个区区域域内内布布置置多多个个分分带带,一一般般在在46个个或或以上,并组成一个统一的采准系统;以上,并组成一个统一的采准系统;l多多分分带带共共用用一一个个带带区区煤煤仓仓;一一个个带带区区集集中中运运料斜巷与大巷联系;料斜巷与大巷联系;l各各煤煤层层分分带带单单独独准准备备,即即煤煤层层群群一一般般不不设设分分带集中巷;带集中巷;l这这种种方方式式要要开开掘掘6个个分分带带服服务务的的带带区区运运煤煤平平巷巷与与运运料料平平巷巷,但但少少开开岩岩石石集集中中巷巷,准准备备时时间间短。短。2 2、适用:综采。、适用:综采。在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可根据条件灵活布置。如:带区内有5个落差为460m,方向为倾斜的断层,根据断层分布情况,共划分5个分带(),分带斜巷尽可能与断层平行,以减少煤柱损失。5个分带共用一个带区煤仓,一条带区运输巷和轨道巷。这种准备方式主要在煤层倾角12以下,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时应用。思考题思考题p2101、2、5、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