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2)

上传人:wjs****19 文档编号:22005547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5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2)(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1:编号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表所属系(部) 信息工程系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_ _计算机科学技术_ _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_ 计算机系统结构_ _ 课 程 负 责 人_张兵_ 申 报 日 期_ 2009 / 5/20_ _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二九 年 五 月 二十 日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2、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张兵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8/2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工程师电 话3515620学 位职 务教师传 真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E-mail42964668通信地址(邮编)230022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3、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所授主要专业课程、授课时数、教学业绩考核情况:计算机网络 732课时 良好计算机网络安全 288课时 良好c#程序设计 322 良好2.开展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成果:参与: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校内电台、电视台、网站、演播厅等实训基地的建设3. 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首届教师技能大赛计算机组一等奖.指导学生实训、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情况: 指导学生在网站的实训,指导学生毕业设

4、计32人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小型高清新闻演播室灯光系统改造 省级三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奖20085/6学院首届教师技能大赛 计算机组 一等奖学院20081/12vas-8001机房设备环境以太网监控系统二等奖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科技创新奖2008年5/6wincc检测数据的显示控制程序设计 三等奖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科技创新奖2008年2/5安徽广播影视

5、学院校园网流媒体服务器建设 二等奖学院20071/4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何晓东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11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副教授电 话3520212学 位硕士职 务信息工程系副主任传 真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E-mailhe_dongdong通信地址(邮编)研究方向软件技术,网络技术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

6、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软件工程 专业课 4 20 软件项目管理 专业课 4 28XML编程 专业课 4 28微机原理 专业课 4 26指导毕业论文 26人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安徽科技 独撰 2008.3 安徽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

7、3获安徽省广播电视厅科技创新奖3等奖 第一作者 2008年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何海燕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4 最终学历 本科职 称 讲师 电 话 3527229 学 位 工程硕士 职 务 计算机教研室主任 传 真 所在系部 信息工程系 E-mail heswallow 通信地址(邮编)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研究方向 软件编程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

8、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数据结构专业基础课 6学时/周 3届 105人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4学时/周 1届 50人 (3)Windows Server专业课 4学时/周 1届 160人 1、主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模块的制定。 2、主持软件工程专业的申报。 3、主持数据结构教材的编写。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

9、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2006年以广播电视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为题参加了院级优秀教学成果申报,并获得优秀奖。 2、2006年参加电子工艺技能实验室的建设研究为题参加了院级优秀教学成果申报,并获二等奖。 3、2007年参加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校园网无线安防系统课题工作,此课题参加了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科技创新奖申报,并获四等奖。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3)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卫国标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

10、1.7 最终学历 本科职 称 讲师 工程师 电 话 3515620 学 位 硕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系部 实训中心 E-mail weigbmail.ustc. 通信地址(邮编)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学院 研究方向 软件设计 2-2 教学 情况 先后承担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就计算机应用,sqlserver 2000,c#程序设计等课程。承担实验教学人数为近八百人次,毕业论文20人次。 1、参与信息系计算机网络专业模块的制定。 2、参与信息系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 3、2007年参加小型演播厅灯光设计课题共作,此课题参加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科技创新奖申报,并获三等奖。 2-3 学术 研究

11、 1 网络防火墙分析与实现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第一作者 2 浅析C+的类与C#的类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院,200612,第一作者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4)2-1基本信息姓 名凌宝红性别女出生年月1976.8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讲师电 话13865995359学 位学士职 务传 真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E-maillbhhlc通信地址(邮编)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研究方向信息安全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

12、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数据结构专业基础课 6学时/周 3届 105人 (2) 计算机网络专业基础课 4学时/周 2届 150人 (3) visualc+程序设计专业课 6学时/周 2届 84人 (4) 数据库原理 专业课 6学时/周 3届 1人 (5) C+程序设计 专业基础课 6学时/周 6届 254人 安广院第三届青年教师理论课大奖赛 三等奖 安广院“教坛新秀”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

13、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1卷 第2期 一种工作流访问控制安全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署名次序 1 皖西学院学报 2008 年第2期一种基于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可视化数据挖掘的研究署名次序 1院级课题研究“高职类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2008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5)2-1基本信息姓 名肖汉周性别男出生年月1982.

14、10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助教电 话13866743336学 位学士职 务教师传 真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E-mailxiaohanzhou通信地址(邮编)合肥市金寨南路468号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编程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ASP动态网页设计,专业课,6学时/周,4届,

15、250人网页设计,专业课,4学时/周,2届,120人LINUX网络服务,专业课,4学时/周,1届,50人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6)2-1基本信息姓 名程广振性别男出生年月19786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助教电 话13866181250学 位学士职 务教师传 真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E-mailgua

16、ngzhencheng通信地址(邮编)安徽省合肥市金寨南路468号 邮编:230022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毕业院校/专业安徽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安全,考查,6课时/周,2届200人;c+程序设计,考试,4课时/周,2届300人;server 2003操作系统,考查,4课时/周,2届,300人;linux系统管理,考试,8课时/周,1届,38人;维护与管理企业网络,考试,8课时/周,2届,80人等。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有实验、实习200人;毕业设计26人;荣获2007年学院优秀教师;2008年学院优秀教师;北大青鸟合作办学优秀教师;首届教师技能比赛

17、计算机组二等奖;2-3学术研究发表论文:浅析cisco路由器/交换机密码破解方法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2. 主讲教师情况(7)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王家峰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82.10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助教 电 话 0551-3527229 学 位 学士 职 务 专业教师 传 真 所在系部 安徽广播学院信息工程系 E-mail Wjf648 通信地址(邮编) 合肥市金寨南路468号 研究方向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2-2 教学 情况 主讲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基础课/ 每周8 学时 / 05届/160人 网络服务器搭建/专业课/每周6学时/05届/一个班30人 企业

18、网络维护/专业课/每周6学时/06届/一个班37人 计算机信息安全/专业课/每周6课时/06届/一个班47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每学期指导学生组装调试计算机/160人 2)指导北大青鸟班项目实践/37人 3)每年指导学生做毕业设计/15人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2006-2007学年获安徽广播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2)2007年获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先进个人称号。 2-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论文浅谈博客在互联网上的商业价值/中国校外教育/2007-12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

19、(8)2-1基本信息姓 名梁中义性别男出生年月1978.12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助教电 话15155512859学 位硕士职 务传 真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E-mailLzhy0009通信地址(邮编)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230022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院校/专业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20、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Windows系统管理 专业课 8 1 41J2EE 专业课 6 1 26JAVA 专业课 6 2 36信息系统分析设计 专业课 6 1 46ERP系统原理 专业课 6 1 46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移动学习下一代的远程学习方式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第一作者 2007.1社区信息化建设问题

21、与对策 安徽科技 第二作者 2007.9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张兵男1970/8/2工程师计算机主讲教师何晓东男1968/11副教授计算机主讲教师何海燕男1974.4讲师计算机主讲教师卫国标男1971.7讲师计算机主讲教师凌宝红女1976/8讲师计算机主讲教师肖汉周男1982/10助讲计算机主讲教师梁中义男1978.12助讲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网络主讲教师王家峰男1982.10助讲计算机主讲教师程广振男1978.6助讲计算机主讲教师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

22、师与学生的比例)学历结构:研究生 1人 在职硕士4人 本科 9人年龄结构:40岁以上1人 30岁-40岁 7人 20岁-30岁 1人中国科技大学2 安徽大学 2人 安徽师范大学 2人 安徽农业大学 2人 合肥炮兵学院1人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1小型高清新闻演播室灯光系统改造 省级三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奖2008年2学院首届教师技能大赛计算机组 一等奖学院2008年3vas-8001机房设备环境以太网监控系统二等奖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科技创新奖2008年4wincc检测数据的显示控制程序设计 三等奖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科技创新奖2008年

23、5安徽广播影视学院校园网流媒体服务器建设 二等奖学院 2007年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最近五年,正是学院发展的五年,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推荐学历进修学习、短期培训、行业资格认定培训考试等各方面都特别注意向年青教师倾斜。下面分几个方面总结: 1、 学历进修:学院在五年前就出台了文件,鼓励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的进修和学习,在拿到学位之后,学院将报销部分学习费用。信息工程系已有多位教师拿到了硕士学位。还有6位老师正在参加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习等各种方式的学位进修和学习,占目前全系教师人数的50%以上,占35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的80%

24、以上。 2、 短期培训:信息工程系在注意教师学历提升的同时,还注意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教师的知识保持在比较先进的水平,在近三年的每一年中都会安排一批10人左右规模教师在暑假参加短期的行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还会利用学院在省会的优势,鼓励教师参加行业研讨会、专家讲座等活动,这些措施保持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不落后于技术的发展,将最新的知识带到课堂,传授给学生。 3、 业务竞赛:结合今年学院举行的青年教师理论课大奖赛和技能比赛,集体研讨和讨论,共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4、 加大教师引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院相关规定,申请引进一名专业教师,但必须达到有硕士学位的要求

25、。 5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了使青年教师更快地适应学院的教学环境、尽快的提高教学水平、进入一个真正的教师角色,信息工程系内还有明确规定,系内的副教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青年教师的进步,规定必须带一名青年教师,定期听课,定期开示范课,组织全系的教师参加,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并事后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讨论,达到交流、促进的目的。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在2000年,信息工程系首次开设网络多媒体专业(五年制),在该专业中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周课时6学时,总学时96

26、学时,总人数80人,选用专科层次的教材。 在2001年,安徽广播电视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多媒体两个专业,三个班,共招生6届,均为五年制大专班,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周课时6学时,总学时96学时,总人数120人,选用中专层次的教材,承担课程的教师有6名,均为有经验教师承担。 在2002年首次开设高中起点三年制网络多媒体大专班,在2006年,该专业更名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开设至今。在2006年开设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2007年开设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由于有了中专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办学经验,结合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在三个专业均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定位在专业课

27、,并确定为计算机软件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主干课程。2006开始与北大青鸟合作办学,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北大青鸟班,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定为主干课程。 经过多年的办学,计算网络技术课程已经发展为较成熟的课程,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先后派多位教师参加计算网络方面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我们积极的学习北大青鸟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先进的教学方式,积极改进教育教学,逐渐加大实践技能的教学比例,注重师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近年来为配合实践技能教学,我们先后增建了计算机组装机房、网络组建机房等,购买多组思科的网络实验设备,大大地提高了计算网络技术的实训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大力提倡项目教学,以项目为导向

28、带动教学,以实际的案例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直属公办高职学院,我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服务广电行业的高技能人才。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局域网设计、组网、管理和维护技术,能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从事初步工程设计,网络组网,维护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知识模块学时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基础6局域网组网原理与

29、技术6网络互联设备10网络的软件系统与计算模型6安装和卸载Windows 20006组建Windows 2000对等网6网络中常用的TCP/IP管理10组建Windows 2000 域模式网络6建设Intranet信息网站10Internet基础与重要工具8局域网接入Internet10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计算机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分层 对等网和域模式网络 ip地址 站点建设 vlan 路由 防火墙 tcp/ip管理2、难点: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 ip地址 vlan 路由3、解决办法:举例讲解加实例演示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作

30、为职业教育,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实践动手能力,为达到实践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教学的思想如下:1、 通过项目实践体现书本知识的应用。要求每个实验要写出对应的主要知识点,对应在课本的章节。2、 尽力将书本的知识提炼成具体的项目实验,使书本知识更加具体。3、 充分利用机房做网络实验。现在机房都是局域网,利用机房做可做的实验。4、 利用虚拟机做网络实验。虚拟机可以在一台机上模拟网络实验,方便、效果也好,学生可独立操作。5、 充分利用模拟器。使用模拟器可以练习交换机、路由器等操作,搭建局域网、广域网等练习。通过以上的方法较好的达到了实践教学效果。较为理想的解决了人手一机的问题。4-2 实践(验)课教

31、学内容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以“实用”为主旨,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特色,以职业认证为辅助全面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课程周课时设计为6课时,共96课时。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为1:2,采用讲解、演示、实训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更深入的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打好坚实基础,培养具有初级计算机网络安装、调试、管理,网站的建设、管理等应用型技术人才。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序号课题课时1共享文件夹设置22www站点建设43双绞线制作24防火墙配置45路由器配置66路由器配置67交换机vlan配置 68路由/交换综合实验6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

32、导方法实训项目全部采用人手一机,充分利用虚拟机、模拟器,教师首先演示教学,然后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1、项目要求:由老师提出项目要求。2、讲解演示项目的完成步骤3、提炼出项目的知识点。4、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教师辅导。5、对实训项目的总结。6、学生书写实训报告4-2-4考核内容与方法对实践课(项目实训课)采用每个项目打分,完成一项即对本次实验打分,一学期完成对所有项目实验计算平均分,即为实践课程学期成绩。理论课采用期末笔试加平时成绩方法计算 。本课程成绩以 理论成绩/实践成绩 形式记。4-2-5创新与特点本课程将理论课与实践课合二为一,理论课即是讲解实践课内容,做到以实践项目为准绳,开展课程教学,

33、做到以实训为中心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大实训技能教学。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服务。在教学时我们以校园网建设为实例讲解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网络设备连接等,登录到校园网的交换机、路由器讲解演示设备配置调试,讲解互联网的接入等知识内容。建立了计算机网路专用机房,50台计算机联网,安装有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虚拟机、模拟器等软件。建立了由多组思科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组成专门用来组网实验的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电脑直接与校园网设备连通,能直接使用校

34、园网、互联网的资源进行网络教学。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课程内容,能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结合课程性质,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 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例如在实例教学中,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做,而是从分析问题入手,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给

35、出完整的操作方法。在这一全过程,最关键的是每一步都采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项目分析式教学 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完整的项目的系统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善于获取他人经验的能力以及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计算机网络水平。 3、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在教学时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我们为教师提供了2种多媒体教学环境:一种是具有联机的大屏幕投影的教室;第二种是装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计算机机房。 4、开放的实验环境 学校机房全天向学生开放

36、,并安排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这不仅增加了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较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手段: 本课程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 1、本课程全部在多媒体教室(或机房)进行教学。生动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同时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利用校园网。利用校园网的软硬件资源,为课程教学做好充分服务。 3、充分利用互联网。将互联网上的优秀课件下载后,提供给学生访问。 4、课余时间(包括晚上)开放机房,让学生有更多的上机实践时间。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

37、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校内同行评价: 师资力量雄厚,基础工作扎实,教学改革成效明显,实践性教育很有特色,教学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外专家评价:教学改革有新思路,注重吸收本学科最新应用方向,强化了实践性教学,突出了应用性特色。应用虚拟机、模拟器教学很有特色,组网实验设备比较先进,体现行业标准。学生评价: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师学生综合评价合格率为100。 5自我评价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课程内容安排上合理完整、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既有理论教学内容又有实训教学内容,而且理论与实训教学时数超过1:1,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教

38、学中大量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法。以实际工作需要为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一切为实际工作做准备,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实践内容涉及面广,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广阔的应用领域与应用前景。5-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本课程是我院计算机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知识模块中必修课。当今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学院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相对较晚,与国内、国外教育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我院经过几年高职教学的不断砺炼,本课程大纲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不断改革,课

39、程全程在多媒体机房进行,应用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课堂容量增大,教学过程生动活拨。教学方法多样,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选择经典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好,收效较大。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1、较完整的实训项目存在较难开展的现象 2、实训的软硬件条件仍然存在不足 3、课程教材不能充分体现加大实践技能教学的思想 4、教师网络实践技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5、学生课外有效的学习资源偏少。 在本课程后续建设中,我们将着重解决这些问题,使之成为学院乃至全省的特色课程。6课程建设规划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1)以现代教

40、育思想为指导,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手段,立足于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的培养,把本课程建设成具有我院专业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课程。(2)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资料,将更适合的教材内容引入到课程教学,更新现用教材。(3)针对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编写出适合该专业的新版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并争取正式出版。 (4)进一步贯彻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互动的教与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程度达到更高水平。 (5)课程建设的相关成果如教材、课件、电子教材、实验教学等争取获得更高层次的奖项。 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2010

41、年3月-2010年10月: 编写适合该专业的自编新版教材及课程大纲; 2010年10月-2011年1月: 编写适合新版教材的配套项目实训教材及课程实训大纲;2011年1月-2011年9月: 完成网络视频课件的制作;2011年10月-2011年12月:全面总结,完善更新。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2011年完成全部视频教学的上网工作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网上资源名称列表1.教学大纲2.课程介绍3.教师队伍4.教材与参考文献5.课程教案6.实验课题7.习题 8.课程录像9课程学习(部分视频)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评审期间参阅) 校园网精品课程-2009年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计算机网络技术7. 说明栏8、审批意见栏系(部)初审意见 年 月 日 (盖章)教务处 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盖章) 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批意见 年 月 日 (盖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