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doc

上传人:Wo****C 文档编号:21990965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比照的论文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比照的论文曹操的形象历来为人们所争议,尤其是三国文化热持续升温的今天,对于怎样在新的时期评价曹操这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新时期”一样,虽然目的、意义、本质已大为不同应当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本文无意于此重复。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英雄”也好,“奸雄”也好,曹操形象此文指文学形象,含三国志及三国演义中的不同形象,有关问题下文详述之所以进入千家万户,自有其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和不朽的美学价值。本文的目的亦即是想从曹操形象的美学意义方面略陈固陋。一、三国志作为文学作品对曹操形象美学价值的肯定英雄的产生曹操“英雄

2、”形象的形成,在文人笔下主要是三国志的影响。毫无疑问,三国志是一部史传作品,但正如有人认为史记是一部历史小说一样,三国志也同样具有文学作品的性质,或者说具有小说的因素,只不过,它是在完全依赖历史真实的情况下,作者进展了文学加工。周亮工在评史记中项羽被围垓下、与虞姬唱和时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有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其实,对于任何成功的史传著作均可作如是观。所谓“笔补造化”,正是指作者对历史人物言行的艺术加工。三国志对曹操艺术形象的塑造,立足于史实,成功地描写了曹操在动乱社会现实中

3、表达出来的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的聪明与才智,其宽广的政治胸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超乎世俗的治人用人韬略、出色的文学创作成就,无不为后人所赞赏。曹操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集中地表达了人类在与自然、社会的_中顽强、不屈、美妙的品质,换句话说,这些特点代表了人类最崇高、卓异、优秀的特征,是“美”这一深入内涵在“人”的行为中的凝聚与扩散。人们在曹操身上看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人性优点,这一优点,就象一轮迷离梦幻般的光环突然之间变成了屹立在自己面前的现实,给人们以无限的慰藉与力量。就这一点来说,三国志起到了宏大作用,它使人们相信,无论在任何困难困苦的条件下,人们都可以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战胜来自自然的、社

4、会的各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陈寿对曹操智慧与才能的肯定,实现了对曹操英雄形象的塑造。三国志中,曹操是一个血肉饱满的人物,作者除了利用重大事件展示其卓越的才能外,还用相当数量的篇幅刻画其细微举动,通过曹操一句话,一件事来到达肯定、颂场的艺术效果。陈寿在为曹操作传之始即说:“太祖如此机敏,有权数,而任侠放纵,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这几句话,可以说是对曹操青少年时期的准确概括。尤其是“世人未之奇也”,也是将来曹操性格复杂的预兆,从侧面为下文叱咤风云、权倾朝野作好了充分的铺垫。接着在平定黄巾起义后,曹操任济南相,作者描写了他将原来“长吏多阿附贵戚,脏污狼藉”的混乱场面一变而为“郡界肃然”的政绩,

5、裴注引魏书亦评道:“政教大行,一郡清平。”“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另外,冀州刺史王芬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候,以告太祖,”但因“太祖拒之,芬等遂败”。这两年事,足以说明,世人对曹操“未之奇也”只是暂时的。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讨伐董卓时,曹操初步显示出了其果敢、骁勇的性格,面对强大的敌人,尽管各路诸侯按兵不动,曹操仍孤军奋战,以致于人马俱伤,狼狈逃去。但他并未就此罢休,回到诸军阵前,仍然不却锋芒,一面责让众军,一面出谋划策,试图说服诸侯军,力杀董卓。曹操的这种不屈不挠的性格表现,一直贯穿于他一生当中,也正是因为他有这种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不屈的精神和坚决的信念,才使

6、他最终成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由“世人未之奇也”成为“世之奇人”。显然,曹操自身的才能、气魄、力量、精神、气质等等是形成曹操英雄形象的根本美学内涵,它们构成了曹操形象的根底,成为曹操英雄形象之所以感人的重要因素。二、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背景“奸雄”的出现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尝问许子将按许邵字子将:我何如人?固问,然后子将答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汤用彤读人物志亦云:“后汉书言许子将目曹操曰子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另外,世说新语识鉴也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这是将曹操视为“治世英雄,乱世奸雄”较早的材

7、料。其中刘邵的说法为世人所公认,而乔玄之说,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中已予以否认。三国演义也直接取用了刘邵的话。总之,不管怎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说由来已久,据史料,它也为曹操所承受,曹操听后竟“为之大悦”、“大笑”。曹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盖曹操素以创业自任也”。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无论古今,“奸雄”二字,无非有两个含义:所谓“雄”,指英雄,其义甚易理解。而所谓“奸”,那么应结合曹操的思想、行为及表现来理解。曹操听了别人称自己是“奸雄”不但不怒,反而非常快乐,正是因为他没有把这句话视为对自己的贬斥,相反,他把“奸”看作是计策、智慧、权变,并决心以此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乱世中一显身手。

8、其实,曹操之所以成功,之所以能打败不具备这种“奸才”的刘备、孙权,也正是靠使用这种手段。假如客观、历史地看问题,那么,这些手段的使用,无非是“适者生存”而已,并不像后世“脸谱化”的戏曲舞台上所展示的那么阴险、毒辣、残酷、卑劣。当然,曹操所采取的手段,有时颇为残忍,但是,作为封建军阀,作为在乱世中夺取权利的领袖,有谁能防止得了这种残忍?刘备、孙权是否自始至终是以“仁义”来夺取蜀汉与东吴统治地位的?恐怕都离不开杀戮。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他们都属于争权夺利的军阀,其中只能是智者胜,勇者胜,得人心者胜!其实,从对社会开展的奉献、作用看,曹操都远远超过刘备、孙权。这样的曹操,我们怎能以脸谱化的“奸雄”一

9、言以蔽之?曹操由历史走上舞台指脸谱化的戏曲艺术,并作为“白脸奸臣”而家喻户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再加上毛纶、毛宗岗父子的评点,曹操的脸谱化迅速固定。尽管三国演义及毛评之前已有不少拥刘反曹的观点,但是,那仅仅是出于政治目的,是政治需要,关键所在也仅是应该尊谁为正统的问题,并没有使曹操的形象有所改变。虽然反对他,仍然把他作为一个英雄或者说是历史上的“奸雄”来看的,如典型的习凿齿的观点:自汉末鼎沸五六十年,吴、魏犯顺而强,蜀人杖正而弱,三家不能相一,万姓旷而无主晋配天而为帝,方驾于三代,岂肯俯首于曹氏,侧足于不正?以晋承汉,功实显然,正名当事,情体亦厌,又何为虚尊不正之魏而亏我

10、道于大通哉!晋书习凿齿传显然,习凿齿是欲让晋承汉祧,拥刘反曹。其他如朱熹等反对曹操者,其目的也不是反对曹操本人,而是反对以魏为正统。说透了,这是一种社会需要、政治需求。但到了三国演义,尤其是毛宗岗的评点,情况那么大不一样。毛宗岗在评点中,对曹操大加挞伐,称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并把他与诸葛亮“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相对照,其目的显而易见。就小说美学来说,毛宗岗无论对关羽、诸葛亮,还是对曹操的评点,在人物的美学方面的成就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但问题在于,就曹操本人来说,他却使曹操的形象大为改观。评点中,毛宗岗不断以各种语言攻击曹操。如在小说中曹操听了刘邵的话

11、,不怒而喜之后,毛评道:“喜得恶,喜得险,喜得无礼,喜得不平常,喜得不怀好意。只此一言,便是奸雄本色。”曹操马踏麦田,割发代首,毛评道:曹操一生,无所不用其借:借天子以命诸侯,又借诸侯以攻诸侯。至于欲安军心,那么别人之头亦可借,欲申军令,那么自己之发亦可借。借之谋愈奇,借之术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毛宗岗之语均引自毛宗岗评点本三国演义,下同。赤壁大战之后,曹操痛哭郭嘉,认为“假设奉孝郭嘉字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毛评道:曹操前哭典韦而后哭郭嘉,哭虽同,而所以哭那么异;哭典韦之哭所以感众将土也,哭郭嘉之哭所以愧众谋士也。前之哭胜似赏,后之哭胜似罚。不谓奸雄眼泪既可作钱帛用,又可作挺杖用。奸雄

12、之奸,真是奸得得意。毛宗岗的这些点评,是使曹操成为“奸雄”的重要原因,之后的戏曲舞台竞相把曹操固定为“白脸”而使之脸谱化,渐渐由正面历史人物演变为舞台反面角色,这已分开了历史真实。三、“英雄”与“奸雄”作为文学形象的合理性与统一性曹操的形象,不管作为英雄,抑或是奸雄,都符合“真实”二字,三国志使之成为英雄,符合历史真实,三国演义又使其变成奸雄,那么符合艺术真实。从文学角度看,英雄与奸雄尽管有种种不同,但都是成功的艺术形象;从文艺美学方面看,又都是美的,都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有效地表达了社会意义。三国志的作者用极其详实的历史资料,通过文学加工,塑造出了真实饱满、栩栩如生的历

13、史英雄曹操。这种创作方法,根本上是真实的,只是在细微未节的描写当中,进展艺术创造,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历史人物使真实、更加符合历史原貌。因此,可以说。三国志中的英雄曹操是由历史所造就的,曹操与历史共存,犹如一朵晶莹透明的浪花,闪耀在人类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英雄可以适应人类历史开展的规律,可以为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三国演义及毛评那么是在历史真实或者说是历史事件的根底上另起炉灶,另立楼阁,完全是一套新的人物概念,人物形象已远远抛开了史实,形成了纯文学化的人物形象。假如说,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历史事件的话,从作者思想来说,这些事件主要是用来为作者的思想效劳的,而不是为了反映人物的历史相貌。三国演义是

14、一部非常成功的历史演义小说,说它非常成功,就是因为它塑造了许多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当然也包括曹操。本来在三国志及裴注中,曹操的形象已呈现出了个性特征的复杂化,但在三国演义中,这种复杂化尤其突出,作者罗贯中把三国志中曹操的一言一行尽可能地放大,并运用自己的观点来演绎、深化曹操。这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仅是能文能武、屡建奇功、智勇双全的英雄这是作者根据历史事实而表现出来的历史真实,而且也成了阴险狡诈、凶恶残忍、卑劣无信的奸臣,这也正是毛宗岗动辄斥之为“奸雄”的真正内涵。作为奸雄的曹操与作为英雄的曹操同样都是成功的。三国演义通过对曹操的立体塑造,成功地展示了动乱的社会现实中曹操的典型形象。为了国家的统

15、一,为了获得最后的成功,他竭尽全力,思贤假设渴;为了战胜对手,他博采众议,择善而从;为了稳固实力,他积极号召开展消费,造福一方,即便是在晚年,他也仍然纵横沙场,征战不休。一生孜孜以求,斗志永不削减。我们看到的曹操是一个胸怀壮志、鞠躬尽瘁的政治家。但另一方面,他又是阴森可怕、举动无常、捉摸不透、杀人如草芥的军阀。这就使其性格表现为两面性。可以说,假如没有这种两面性,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艺术真实性将大为减弱。因为这种性格复杂化的表现,恰好说明人的思想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随场合、环境的不同而发生不同变化。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曹操的形象前后有着许多不同,这些不同都有其社会存在的合理性。而且,我们不难发现,三国演义根本上还是以三国志为依托,许多事件尤其历史大事都直接取材于三国志,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又有统一性的一面。就曹操形象本身来说,二者也有许多一致之处。因此,曹操的形象无论“英雄”或“奸雄”,其美学价值都集中表达在曹操这个人物的自身之中,三国志尤其是裴注中“英雄”的曹操常有许多可谓“奸雄”的因素,而三国演义含毛评的“奸雄”曹操无非是作者将这些因素夸张并以此作为拥刘反曹的手段而已。注释:转引自钱钟书管锥编。汤用彤读人物志。孙盛杂语。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