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1989925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2020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0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全文)【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但由于其作 用机制使然,出现了假性进展、超进展等特殊肿瘤应答模式,对临床治疗 决策和疗效评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2017年,欧洲核医学年会根据已公 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报道了应用F-FDG PET/CT评价肿瘤免疫治疗反应、 判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优势。在中国,自2013年正式开始ICIs的临床 硏究以来,已有大量的硏究数据产生,如何在肿瘤ICIs治疗中合理、规范 地应用PET/CT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和科学问题。鉴于此,由中华医学会 核医学分会PET学组牵头,

2、针对PET/CT检查规范、ICIs治疗后PET/CT 图像解读、疗效评价标准等内容,在结合文献、专家经验和委员会成员内 部讨论的基础上,最终达成此共识,以期带动相应领域的技术普及与推广。【主题词】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PET/CT ;专家共识肿瘤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2016年2月4日发布 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 ) 恶性肿瘤硏究进展年报将免疫治疗评为 201 5年恶性肿瘤硏究的最大进 展。目前,肿瘤免疫治疗较成功的领域和硏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免疫检查 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3、s inhibitor, ICIs )。免疫检查点是人体 免疫系统中起保护作用的分子,正常情况下通过抑制T细胞分化增殖来调 控免疫平衡。肿瘤组织过度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或 诱导T细胞凋亡,导致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形成,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 的免疫监控和杀伤。目前,最受关注的ICIs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 抗原 4 (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 CTLA-4)抑制 剂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 ( 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纟田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 ( programmed

4、cell death-ligand 1, PD-L1 )抑 制剂等。目前,ICIs已经获批临床应用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非 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膀胱癌、头颈鳞癌、霍奇金淋巴瘤、胃癌、肝癌 等。然而,由于ICIs的作用机制不同,与既往的治疗手段(化疗、放疗、 分子靶向治疗等)相比,肿瘤的治疗反应模式多样,除了出现延迟应答、 假性进展、超进展等现象,还可能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 ),对临床治疗决策和疗效评 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尽管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

5、olid tumors , RECIST ),如免疫相关疗效评价 标准(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 irRC )、免疫相关实体瘤的疗 效评价标准(immune-related RECIST, irRECIST )、实体肿瘤免疫疗效 评价标准(immune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iRECIST )等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以避免误判假性进展等特殊治疗反应 模式,但是国内外最新研究均表明,基于上述传统影像技术的实体瘤疗效 评价标准存在评价盲区,无法及时判断超进展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ET/

6、CT是将PET与CT两种影像诊断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 新型分子影像诊断设备,它实现了人体解剖形态成像与功能代谢成像的同 机完美融合,代表了当今临床医学影像设备发展的最高水平,可以显示传 统解剖影像不能反映的代谢变化信息。18-氟-2-脱氧-D-葡萄糖(18-fluoro-2-deoxy-D-glucose, F-FDG )作为葡萄糖类似物,其在体 内与葡萄糖有相似的生物学行为,是临床最常用的显像剂。F-FDG PET/CT 可以帮助鉴别由存活肿瘤细胞组成的肿瘤残存和炎症细胞、坏死组织和(或)纤维组织等组成的残余肿块。与RECIST标准相比,在临床试验(包 括ICIs相关临床试验)中使

7、用PET/CT相关评价标准,尤其对于评价为疾 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 )的患者,可以更好地预测药物的治疗反 应和预后。2017年/欧洲核医学年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Nuclear Medicine, EANM )根据已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报道了应用 F-FDG PET/CT评价肿瘤免疫治疗反应、判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优势。中国肿瘤免疫治疗起步晚于欧美国家,自2018年6月15日PD-1抑 制剂获批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国内已上市8种ICI(含4种国产药物), 相关临床试验和临床硏究也在大量开展。如何在ICIs治疗中合理、规范地 应用PET/CT

8、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因此,经国内相关专家多次讨论, 根据自身的经验并参考文献,对肿瘤ICIs治疗应用PET/CT推荐检查规范、 ICIs治疗后PET/CT图像解读、疗效评价标准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 和指导PET/CT在肿瘤ICIs治疗和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更好地预测治疗反应和预后。一、PET/CT检查规范1. 适应证:(1)ICIs 治疗前肿瘤生物学特征的预判和临床分期;(2)ICIs 疗效监测和评价;(3)肿瘤复发监测和再分期。2. 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如患者怀孕(疑似或确诊),应权衡检查对患者临床决策的利弊;哺乳期妇女注射F-FDG后停止母乳喂养12h以上; 尽量避开月经期。3.

9、检查前准备和注意事项:(1 )按规范介绍并签署PET/CT检查知情同意书。(2)嘱受检者携带相关临床病历、血化验资料和外院影像学资料(包括PET/CT、MR、CT、胸片等及相应报告单),填写PET/CT问诊记录单(包 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职业、吸烟史等以及诊断与治疗经过,如肿 瘤标志物和病理结果,是否行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是否使用骨 髓刺激因子及目前的治疗情况等),尤其注意询问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及血 糖控制情况、近期感染史。(3 )确认是否有幽闭恐怖症,能否耐受双手臂上举且平卧1520min。(4 )注射F-FDG前禁食至少46h,在此期间可以饮水。检查当天及前 1d应避免进行高强

10、度的锻炼和运动,勿饮咖啡和吸烟。(5 )检查前常规测量身高、体重和血糖。根据EANM共识建议,对于临 床应用,静脉血清葡萄糖为70200 mg/dl (3.911.1mmol/L );对 于临床硏究,推荐静脉血清葡萄糖为126150mg/dl ( 7.08.3 mmol/L )。血糖升高会降低肿瘤对F-FDG的摄取并增加本底摄取,如果 血清葡萄糖200mg/dl,患者应另行预约检查时间。对于注射胰岛素治 疗的患者,注射F-FDG的时间应延迟至胰岛素注射2h后,具体情况视胰 岛素的类型和给药途径而定,以免造成肌肉显影明显。(6)避免服用止咳糖浆、双胍类药物,避免静脉输入含葡萄糖的液体。(7 )注

11、射F-FDG时和注射后嘱患者放松,对于精神过度紧张的患者,检 查前可给予镇静剂;注射F-FDG后,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安静避光休息。(8 )注意保暖,以减少棕色脂肪摄取F-FDG ,必要时可在注射F-FDG前 口服氯羟安定或地西泮,减少棕色脂肪和骨骼肌对F-FDG的摄取。卜受 体阻滞剂也可减少棕色脂肪对F-FDG的摄取。(9 )注射F-FDG 12h内远离婴幼儿,亦要避免孕妇陪伴。(10 )需要静脉注射CT碘增强对比剂时,应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置。(11 )建议核医学其他检查(如骨扫描等)3d后、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 7d后、末次化疗结束至少10d后、升白细胞药物治疗结束2周后、手术 后6周、放疗结束至

12、少23个月后再行PET/CT检查4. 图像采集:(1 )对于ICIs治疗,建议至少行2次PET/CT扫描:治疗前的基线扫描 除了获得肿瘤基线代谢信息外,还可以帮助判读IrAEs ;推荐ICIs治疗2 3个周期后,行第二次扫描评价治疗反应,具体时间应取决于所使用的治 疗方案。(2 )静脉注射显像剂F-FDG,床位重叠30%,最低注射药物活性为14(MBpminbed-1kg-1 )患者体重(kg ) /每个床位采集持续时间(minbed-1 );床位重叠30%,最低注射药物活性为7(MBpminbed-1kg-1 )患者体重(kg ) /每个床位采集持续时间(minbed-1 )。(3 )注射部

13、位宜选择已知病变的对侧肢体,注射药物后静息平卧60 70min,排尿后行PET/CT扫描。(4) 扫描范围自颅顶至股根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应包括下肢)。先行 CT扫描,PET扫描采用3D采集,经CT衰减矫正、迭代法重建后得到PET 图像。常规行胸部诊断性屏气CT检查,推荐扫描层厚5.0mm,常规薄层 重建,层厚0.51.25mm,层厚1.00mm时,可以无间隔连续重建;层 厚1.00 mm时,重建间隔选择准直层厚的50%80%,纵隔窗采用标 准算法(软组织算法),肺窗采用标准算法(软组织算法)或标准算法(软 组织算法)加肺算法。(5 )同一患者行多次检查需采用同一台PET/CT扫描仪,F-FD

14、G剂量差 异在20%放射性活度之内,注射显像剂后的静息时间差异在15min以内。二、ICIs 治疗后 PET/CTJ- *1像解读1. IrAEs IrAEs与细胞毒性药物或分子靶向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存在很大 差别,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脏器,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皮肤、消化系统、 内分泌腺,主要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相似 之处,但是患者血清中往往检测不到自身抗体,提示二者在发生机制方面 存在差异。尽管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高,但部分为致死性,且治疗干 预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因此,影像医师应了解这些不良事件的存在及其 影像学特征,以便获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PET/CT较常规

15、影像学检查可以更加敏感地检出包括结肠炎、肝炎、胰 腺炎、垂体炎、甲状腺炎、肺炎、关节炎、类结节病样淋巴结炎和软组织 炎症(包括肌炎、筋膜炎等)等IrAEs,除了发现相应形态学改变(包括 肠壁水肿,肝脏、胰腺、垂体、甲状腺、淋巴结肿大、以间质性改变为主 的肺炎性改变等)外,炎症反应导致的葡萄糖高代谢还可以帮助精准定位 IrAEs的发生部位。但是,上述表现均为非特异性改变,PET/CT无法鉴别 病变是否与ICIs治疗相关,因此,需要仔细对比治疗前后PET/CT形态学 和代谢参数的改变,并结合相应临床以及实验室数据来判断。2. 延迟应答:根据ICIs的机制可知免疫治疗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 免疫细

16、胞的抑制状态解除,然后使T细胞活化建立免疫应答,T细胞等免 疫分子通过浸润到肿瘤局部来杀伤肿瘤细胞,最后才能转化成临床可测量 的抗肿瘤疗效,通常需要几周乃至数月时间,即免疫治疗的延迟应答。根 据 RECIST 1.1 标准,:heckMate 063硏究显示,PD-1 抑制剂 Nivolumab 的中位起效时间为3.3个月。PET/CT除了可以观察形态学改变外,还可 以观察到肿瘤的代谢改变ICIs应用2个周期即可出现明显代谢改变,可 以比常规影像学检查更早、更敏感地监测到肿瘤对ICIs的治疗反应。3.假性进展:ICIs治疗的假性进展最早是在应用CTLA-4抑制剂(Ipilimumab )治疗恶

17、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试验中发现的,其后在PD-1或 PD-L1抑制剂中亦被相继报道。假性进展并不是真正的肿瘤增殖,而是免 疫治疗期间肿瘤内炎细胞浸润、水肿和坏死所致的肿瘤形态增大,影像学 上可见肿瘤体积增大。除了免疫炎性反应,延迟应答也可能是导致肿瘤假 性进展的原因之一。根据文献报道,与假性进展相关的肿瘤负荷的最大增 加范围为20%163%,irRC、irRECIST和iRECIST等免疫相关实体瘤疗 效评价标准建议的时间窗( 4周)亦不足以评判假性进展,单纯解剖影像 无法识别假性进展。由于炎症反应,假性进展也可以引起葡萄糖代谢旺盛, 引起F-FDG高摄取,目前临床亦无有效的生化或特异性显像剂可以

18、帮助 区分真性进展和假性进展,因此,假性进展对影像医师和临床医师而言都 极具挑战性。需要注意的是,假性进展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现象,在黑色素 瘤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8%15.8%,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患者中为0.6%5%,在其他肿瘤类型中更罕见 (3%),特别是应用PD-1或PD-L1抑制剂。这表明在解剖成像中看 到的绝大多数患者进展是真正的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一项应用 PD-1抑制剂治疗NSCLC的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OIC-17013726 ) 显示,2.5% ( 1/40 )的患者PD-1抑制剂治疗2个周期

19、后(距首次用药4 周)形态学(根据iRECIST标准,长径增加超过20% )、代谢参数根据 实体瘤疗效的 PET 评价(PET response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 PERCIST )标准,应用标准瘦体重摄取峰值(peak uptake value of lean body weight, SULpeak)取代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 SUV ), SULpeak增加超过30%判断为肿瘤进展均表现为肿瘤进展, 但是肿瘤总糖酵解值(total lesion glycolysis, TLG )、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

20、ic tumor volume, MTV )均显著降低,术后病理显示肿瘤缓 解率达60% ,病变主要由炎性细胞和纤维组织构成,提示应用 F-FDG PET/CT多种代谢参数有助于鉴别肿瘤假性进展和真性进展。4. 超进展:超进展是指免疫治疗后出现肿瘤快速进展的现象。2016年, Chubachi等报道了首例ICIs治疗后超进展患者,口 B期(T2N1M0)肺 腺癌术后7年复发,应用PD-1抑制剂(Nivolumab )作为第10线药物 治疗,注射3个周期(6周)后,肿瘤开始快速生长,表现为原发肿瘤明 显增大,新出现肺转移和脑转移病灶;此外,在Nivolumab开始治疗8 周内/血清癌胚抗原(ca

21、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自 360.4 ng/ml 升至1316.0ng/ml。与免疫治疗之前相比,该患者肿瘤负荷显著增加,因 此,Chubachi等认为,肿瘤超进展与Nivolumab治疗有关。同年, Champiat等首次定义了超进展,与基线相比,在免疫治疗期间肿瘤生长 率(tumor growth rate, TGR )增加超过2倍,其中TGR则主要通过免 疫治疗前后CT扫描测量的肿瘤大小改变,以及发生这些变化所用的时间 来进行计算,以估计肿瘤体积随时间的增加。此后,很多学者都对超进展 现象进行了报道,并将其定义进行补充和完善。目前,一般认为满足以下 条件

22、可认为出现与ICIs治疗相关的超进展:(1 )在 ICIs治疗后首次评价即进展,至治疗失败时间(time to treatment failure, TTF )2倍。超进展的发生率在不同的肿瘤类型及不同报道中有比较大的差异,发 生率为4%29% ,其发生率可能与入组人群和肿瘤类型有关。硏究显示,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接受PD-1或PD-L1抑制剂治疗后,超进展的发生率最 高,约为29.4% ( 10/34 )。Ferrara等的多中心、大样本量回顾性硏究 显示,晚期NSCLC的超进展发生率为13.8% ( 56/406 ),其生存时间更 短,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仅为3.4个月。由此可见,超进展的预

23、测、早 期识别以及与假性进展的鉴别对ICIs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提出了挑战。然 而,超进展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关于相关的基因标志物的数据很少。 目前仅有硏究显示,MDM2或MDM4扩增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 EGFR )突变可能是潜在的预 测超进展发生的分子标志物。此外,老年患者、基线合并多个转移灶的 NSCLC患者更易出现超进展。尽管PET/CT无法预测超进展,但可以早期 观察到原发肿瘤的代谢改变,且可较常规影像学检查更加敏感地检出远处 转移,对临床早期识别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三、18F-FDG PET/CT在肿瘤ICI

24、s治疗后评价的研究现状1. F-FDG PET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欧洲癌症硏究和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于 1999年提出了第1个基于实体瘤代谢反应的PET疗效评价标 准,通过测定SUV的变化将治疗反应分为完全代谢缓解(complete metabolic response, CMR )、部分代谢缓解( partial metabolic response, PMR )、代谢稳定(stable metabolic disease, SMD )和代 谢进展(progressiv

25、e metabolic disease, PMD )o 需要注意的是 ”EORTC 标准没有明确定义可测量的靶病灶的大小和数量,但定义基线图像的肿瘤 最大体积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并要求治疗前后应使 用同一 ROI。此外,该标准应用PET设备(非PET/CT )确定评价参数, 采用体重矫正的SUV存在重复性差、变异大,且存在没有设置可供参考 本底的不足。2009年 Wahl等在EORTC标准的基础上拟定了 PERCIST。与EORTC 标准比较,PERCIST主要有以下几个变更:(1 )评价参数:采用瘦体质量校正PET显像,应用SULpeak (即在 1

26、.2cm直径球体内获得1.0cm3最高值)取代SUV,减少由于脂肪含量改 变而导致的误差。(2)设置可供参考的本底:选择肝脏和血池作为本底,肝脏右叶勾画并计算3cm ROI的标准瘦体重摄取(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of lean body weight, SUL )平均值作为本底(不能包含大血管);如果肝脏 异常则选取降主动脉Z轴方向2 cm范围内的血池SUL平均值作为本底。(3 )定义靶病灶:靶病灶SULpeak应大于(1.5x肝脏SULmean + 2.0x肝脏SD );肝脏异常时,测量降主动脉Z轴方向2 cm范围内的血 池SUL平均值,靶病灶SULpeak应大

27、于(2.0x血池SULmean + 2.0x纵 隔血池SD )。(4) 当存在多个可测量病灶时,按照病灶大小和可重复测量的原则, 每个脏器最多选取2个病灶,最多不超过5个病灶;引入TLG的概念, 结合了病灶容积与代谢双重信息,可作为5个以上可测量病灶的探索评价 指标。(5) 靶病灶以外的所有病灶为非靶病灶,不可测量病灶是指未摄取 F-FDG的病变。(6 )要求在同一中心使用同一台设备检查,同一患者各次注射F-FDG 量的差异 20%,注射后6070min采集,各次PET采集时间点相差 15min ;要求肝脏、纵隔血池的SUL变动范围20%(绝对值 0.3SUL )。2. F-FDG PET/C

28、T在肿瘤ICIs治疗后评价的硏究现状:由于假性进展等 特殊反应模式的存在,RECIST工作组于2017年发布了 iRECIST标准, 主要的变化是将根据RECIST标准首次评价为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 )的患者,改评价为待证实的病变进展(unconfirmed progressive disease, iUPD);48周后再次评价,靶病灶进一步增大长径总和n5 mm 定义为病变进展(confirmed progressive disease, iCPD )。然而, 国内外最新硏究均表明,基于传统影像技术的RECIST存在评价盲区,即 使是最新的iRECIST标准,

29、仍然高估了部分iCPD。2017年,EANM根 据已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报道了应用PET/CT评价肿瘤免疫治疗反应的 临床优势。尽管现有文献报道均为小样本量硏究,但结果均显示了 PET/CT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无论是NSCLC、黑色素瘤还是霍奇 金淋巴瘤,ICIs治疗早期(412周)均可监测到明显的代谢改变,对预 后的预测价值优于传统解剖影像;代谢参数较基线显著降低(达到 PMR 或CMR),提示较好的预后。Cho等和Anwar等的硏究显示,代谢参数 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影像学评价的盲区,对于ICIs治疗2128d , irRC标准评价为SD的黑色素瘤患者F-FDG摄取较基线增

30、高超过15.5% 仍提示临床获益(定义为CR或PR超过4个月、或者SD超过6个月为 临床获益患者);对于ICIs治疗3个月(4个周期)RECIST 1.1标准评价 为PD的患者,如果新出现超过4个F-FDG高摄取病灶提示治疗失败。Goldfarb等的硏究显示,RECIST 1.1标准低估了 39% NSCLC患者的治 疗反应,而PERCIST标准具有更好的预后预测价值。国家癌症中心的一项 最新硏究显示,FDG PET/CT代谢参数与NSCLC信迪利单抗(重组全人 源抗PD-1单克隆抗体,Sintilimab )新辅助治疗后术后病理缓解率具有 显著相关性。基线最大瘦体重校正标准摄取值(maxim

31、um uptake value of lean body weight, SULmax )与原发性肿瘤的病理缓解率呈正相关; 术前多种代谢参数,包括SULmax、SULpeak、TLG、MTV,与肿瘤原发 灶的病理缓解率呈负相关;以厶SULpeak(新辅助治疗前后变化率)-30% 为界值,预测NSCLC信迪利单抗新辅助治疗主要病理缓解率(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 ,MPR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这一结果 显示了 F-FDG PET/CT在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和预测方面的巨大价值, 同时也提示了 PET/CT在筛选NSCLC免疫治疗优势人群方面的潜力。ICIs

32、 主要应用于复发或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而PET/CT的相关硏究报道较少。 2016年 Cheson 等发布了免疫相关 Lugano 标准(lymphoma response to immunomodulatory therapy criteria, LYRIC), 认为肿瘤对免疫治 疗的延迟应答或假性进展均出现在治疗早期( 12周) ,推荐免疫治疗后 12周进行首次疗效评价,当出现下述情况定义为待证实的治疗反应 (indeterminate response, IR) ,需在后续12周之内进行再次评价 (临床试验推荐活检)以明确肿瘤是否为进展。(1) IR1 :首剂治疗12周内肿瘤总负荷(su

33、m of the product of the diameters , SPD )增长50%,无明显临床恶化;SPD定义为所有靶病 灶长径X垂直于长径的短径之和(product of the perpendicular diameters , PPD ),靶病灶数目s6个。(2) IR2:治疗过程中(不限于治疗12周之内)出现新病灶,或一个或 多个病灶PPD增长50%,但肿瘤SPD增长 50%。(3) IR3 :靶病灶大小和数量没有增加,但是出现一个或多个病灶F-FDG 摄取增加。四、18F-FDG PET/CT在肿瘤ICIs治疗后的推荐评价标准 对于大多数实体瘤(如NSCLC、黑色素瘤等),

34、推荐应用实体瘤免疫治 疗 PET 评价标准(immune PET response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iPERCIST )评价(表1);淋巴瘤推荐应用LYRIC评价(表2)。M 1实体俪的免爪治疗PRT评价标?f(iPERCIST)角灶类即1WI:尊IBW上iCMRJMJWf.FOG報攻完全消父或flTIff曲辛均搔!ft.Fl不施与冏隔血池本底林 別:世记姿诃测* K域S%J卜畀的百分比、开幷的疗财何眉)以41有无新发勒灶。覩抱水例心CNR; I0W.4). 无刖发需址,toRDClST l.l W;ffrF价右进展畑灾随访桌证实iPMK杞鴉灶3UI环低冷畑

35、丄免对值腎低矛0&6疗弟测M的WWHL为TFDGlKHdfl高的痢灶(多 与啟线为同一炳知袒亦可为不斶病蚪);不空求HF-FDG WKCffl#.fflFk!4l可側盘区域 SILTR的YJ分比、开始附?时何(以及有无祈发編址WtM:(iPMR:-40%.4.无斷绘 炳*L如REQSTM标亦评价为进踐则匍妥痢tii实U iCMK.lt iPMDiSMl)* CMR. PMR、非PHD应记右JiWiitK域SUL交化的百分比开蹄和啊(周以炭俗无新 :例如(iSMD;-lW.4无新发病址.aiREOT 1.1 h实It iCMR .韭 iPMDilIHMI)!烷址SUl增且地材(ft堆加308成肿

36、MJS取抵IH明於增大(TLC4!加但 SIX 心?低:或门理典厢附叩* 寥歐的斯疚知必记录可测JHKA!血1燃加的百分比、 开匕卅沖时间(周)以及育无 .(il;PMn:m.4.ff WW 5个.笊荐给介临欧衷现与老财仔列斷尼周后冉次评价或殳龍刃W#F4Dt;报取 的条辑灶iCPMD4-1 W内弭次应用PKT/CT呼价見詹俎与的1択輸伎和比.SCL1论小fttWlDAlU应和HfiVU也 PI引09大(TLG低)戎出现央空列嚼T2G按瑕的新轲圮 应记录可ittK域SUL增加的“分比.开的治frHM(H)WS/i无等发綱址、UCPMIMW. 8新发楸l:S牛与俞 1 次 PKT/CT tf #

37、1 比.*F-FDCfflRft 灶坠?f 逬展或fiMBrDG注:iCMR:主全比谢淤粘PMR:蓦分代BfflH肌iSMD:代iUPMD:笛证宾的代进展iCPMD:代删展严FFDC: W氛2SUa你冷藏体1HB耽斤備:TLG:总締酵瞬侑験2牌巴齿的兑虎餡疗IFT评忻3辭皿TAItlC)fttt黄和(ThJSM.tftCIRl);或科在初疗U昭中(不限于治幷L2周之 山囲现新疝肚,或L牛豉寒f曲iitfcPPU电氏SOS,HJWSPD 5M(m)1*1.靶為址经ij爪柩哎门周止内曲诂段外RFF if 井垢!松ft甜善誓駢伽,秋或)中HU M 末期评哑时宙用訪国曾M 吊灶独刘亦堆或12同丈询K1

38、站除外E L亍胜立杓H富刑址些至护1亍 来M删即汀段蜕潜卩湃竝牯歼窮如需問円1特件F述転鳧性甘 i.s cd.ppd Wjnn(m小xtao.杞轻或垂玄 rttw 短栓it小杭如d皿臥朮病it w 2 ”rn 啦1 rmt 1fttt2 rm)不适用W IK:tflifl KlJfi kfittf fcfAffl 50哆;就认肿曲芷竟尢恥旧并1 H,m,判PD禹忆禅3 IGm术从冗社慎丈卡幹苔祥脈线职 丄至少用E酗;新出观或連境的睥丈不可IM帑駢丹不适JITJSfiiiTilKtett 呵抽苗 JR軒垛陶址川财也畑tn走新省髙擅取址r瞭雖验. 疣症写耳茫丰明鋼性缶需軒話检应中|匝匕煙朝朮址月比

39、眦胚护蜚帯巴站任.直壮談Al J r叭Sf佥轶丹純 址桎極住1Q f若轻満wm F拓列31谯融星否轴巴瘤耙 关期佛购与琳巴喘揩壬的EJH人小的嗣址Mft舸1做或坯辰的勘代驸幕发或配疑的脚覺累出CR:完牡i舛;PR;祁知6啊SD:底綱毎屯I肌時西的林庁氐应PI;疚啊班皿;5PS; Etzillr桁PET讦報S:少注l G-CSF; 杓皿世婕常倒療国子:“匸毗订狂敖-迪氧山-胃旳暮;FPD:配的丸悅甲x4Ut恆悚的鮎乜;M H:1: :吊$:打缤焊曲之内ilMF卉次讨悄,临氐试监片审活榊如不适#1皓铀.嶺商烬綁孝观症讦*1覇料債世井为赶脱:疼&亍界看的榔 已轄衣沖巴结Id台协欢一洁外疑扑R. j牛

40、杵堤也馬l;H巴皓:爲按晡X喊划井加崟fi梨甜*rim5丘肃巴皓曲戈,时必tlM过陀期刘,可 謝试帶巴洁底拄 】s “ 1;.朮#巴皓炳址:包肃玄#牡创如刖戲舟 冲帶)“州価.皮底击釦】曲忙纽部乐町四H粋卜标妊置fci.u n; :不ujft址#HI:f何JLfi粋为甜H小阳估的4甘恼虬均恆认为术叮Md, tiffin 1)(1:何湃吧第或萍巴结穂合忡块,第外圳抚,即 所灯琳陀慢吐斤曲SL茗旳、可碍眈的皿木皑込耳可務惋淮但足嵌轉认为足卅灶的怫血心|号怎为険收戢旦并U秋让刮ht的,比捌誇出、Jft 攻背斡感ftlfiW-SW.IWttitSiO H他云踊却唱欝當議萌询儒址: I甘为甜取低于五联总

41、片力带版氏訊牡世预“井为级阿61池u OOf肝尢也沁为力撮取吒血浊:匪张)/步治由应涵血址显誉MI w幣1F血泓卄x为片禅堆展曲舁炖弓吓评沟n 井,在收想占屮提朮烁辰凿拧下匱话nif k卉刖对/中削评怙軒备,(5在臬畔胖阶悻糊i临卑:i曲屮,if廿7廿枝认为iAfj-KUft不住,盂更融兇 删不足五、总结综上所述,F-FDG PET/CT在评价肿瘤的免疫治疗反应、判读免疫相 关不良反应等方面,较基于传统影像技术的RECIST标准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肿瘤ICIs治疗中合理、规范应用PET/CT,以期带动相应领域的技术普 及与推广是制定本专家共识的主要目的。PET/CT在肿瘤ICIs治疗的临床 应

42、用中,需重点遵循以下几点:(1 )建议至少行2次PET/CT扫描,且在同一中心使用同一台设备检查, 同一患者各次注射F-FDG量的差异 20%,注射后等待6070min时采 集图像,各次PET采集时间点相差15min,肝脏、纵隔血池的SUL变 动范围 20% (绝对值 0.3SUL);(2 )基线 PET/CT 成像(scan-1) 在免疫治疗开始前2周内进行,首次随访扫描( scan-2 )应在治疗开始后 412周(治疗23个周期,具体根据临床药物类型决定);(3)影像 学首次评价为PD,需要在48周内进行第2次随访PET/CT( scan-3 ), 以确认疾病进展; ( 4 )由于假性进展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现象,在黑色素 瘤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8%15.8%在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为0.6% 5%,在其他肿瘤类型中更罕见(3%),特别是应用PD-1或PD-L1抑 制剂,故推荐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读; ( 5 )对于大多数实 体瘤(如NSCLC、黑色素瘤等),推荐应用iPERCIST评价;淋巴瘤推荐 应用LYRIC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