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诊疗方案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21988987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6.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股骨干骨折诊疗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股骨干骨折诊疗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股骨干骨折诊疗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股骨干骨折诊疗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骨干骨折诊疗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q。A16H-LGYY*LGUA8Q8OUP system officejj股骨干骨折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1) 年龄:不限(2) 病史:多有外伤史(3) 症状:局部疼痛,肿胀明显,骨折处压痛,有螺旋、横断、斜行、 粉碎及 青枝骨折,并在不同的骨折部位,由于受肌肉牵拉力的不同而有不 同的成角移位 方式。可触及骨擦音,功能障碍。(4) 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2. 西医诊断:参照实用骨科学第三版(1) 年龄:不限(2) 外伤后引起大腿部剧烈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3)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下肢功能丧失。骨折多数表现为

2、明显的移位,出现缩 短、成角、和旋转畸形。患处严重肿胀,大腿明显增粗,可扪及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严重移位的下1/3骨折,可能刺伤胭动静脉而出现胭窝部巨大血肿,小腿感觉障碍, 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末梢循环障碍。此外,由于疼痛和出血可能会合并 创伤性休克。(4) 拍摄X光片可明确骨折及分型(二)骨折分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股骨粗隆下骨折2. 股骨干骨折3. 股骨牌上骨折按照骨折类型分1 .斜行骨折2 .粉碎性骨折3 .螺旋形骨折4 .开放性骨折二治疗方案一)整复和固定1.整复对于无移位的骨折无须整复 对于有移位可先行牵引,待3-4天肿胀消减、缩短畸形矫正后,在运用手 法进行 整复

3、。1.2.1适用于横断、斜形骨折、碎片不多者。(1).上1/3骨折:将患肢外展,略加外旋,然后由助手握近端向后挤 按,术者 握远端由后向前提。(2).中1/3骨折:将患肢外展,同时用手自断端外侧后内推挤,再以 双手在断 端前后。内外夹挤。(3).下1/3骨折:有两种方法。(1)在维持牵引下,膝关节徐徐屈曲,并以两手置于胴窝内作支点,将骨折远端由后向前向近端推挤。2) 患者仰卧位,将患肢平放,膝屈曲位牵引。一助手或用布带LU端,另一助手握小腿上段向远端牵引,第三助手握踝部向上牵引;在同时 牵引下,术者从胴窝处 向前挤压骨折远端向前,使之复位。若股骨干骨折 重叠移位较多,手法复位未能 完全矫正时,

4、可用反折手法矫正;若有斜行 螺旋骨折背向移位时,可用回旋手法 矫正,往往使嵌顿于骨折断端间的软 组织解脱;若有侧方移位,可用双手掌指合抱,肌力大的患者,还可用两 前臂或上臂相对夹挤,术者一臂置于近侧骨折端的前外方,另一臂置手远 侧骨折端的后内方,两手交叉,同时用力,在左右两臂之间,形成一个钳 式剪力,使骨折对位,或纠正骨后或侧方移位。1.2. 2持续牵引复位:此法多用于粉碎、斜形或螺旋骨折。可用皮肤牵引或 骨骼 牵引。此类骨折,多不用手法复位,或在牵引过程中,略加手法复位 即可,然后加夹板定。对于粉碎骨折,若碎片分离较严重。可在牵引早 期,以两手掌夹挤即可。常见持续牵引复位方法有:1:悬吊牵引

5、,适用于 3 周岁以下儿童。2:水平皮肤牵引,适用于 48 岁患儿。3:骨骼牵引,适于 812 岁的,以及成人的骨折。 一孔,以作牵引穿绳之用。将两懿屈曲 90。,垂直向上,双下肢同时牵 引。重量 以患儿臀部离开床 12cm 为度。若牵引后骨折处稳定,对位可, 牵引三周后,解 除牵引改夹板固定。若牵引后骨折处有侧方移位,可在牵 引下用夹板固定,纠正 侧方移位。维持断端的接触对合,直至愈合。水平皮肤牵引:适用于48岁患儿,重量一般23Kg。上1/3骨折,屈膝加大,松弛膝后关节囊,减少远端后移倾向。中 1/3 患者屈靓、稍外 展,在牵引下 用夹板固定46周,去除牵引,夹板固定至骨折愈合。骨 骼牵引

6、:适用于812 岁儿童、治疗与成人相同,但穿针牵引位置不宜在 胫骨结节部,应选在低于胫 骨结节下 23 横指处,以免损伤骨斯。2.无移位的稳定型骨折或不能耐受手法整复、手术的高龄体弱患者,嘱患者 卧床,患肢丁字鞋或牵引定 8-12 周。伤后一周可逐步开展功能锻炼 待肿痛后改用石膏支具。即长腿石膏管理。这种方法适用于股骨中 1/3 部 及以下的骨折,以粉碎骨折最适宜。在定期间,发生有成角后,可以重 新塑形矫正。手术内定:股骨干骨折如经过合理的治疗,一般愈合不困难。如经保守 治疗位置满意,则无需手术治疗。但在以下情况,应优先考虑手术:严 重开放骨折, 就诊较早者;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需手术探查及修复

7、者;多发骨折,尤其是 同一肢体的多发性骨折;多发损伤,为减少治疗中的矛盾者;合并颅脑损 伤,病人不能合作,而一般情况允许进行手术者;骨折端之间嵌夹软组织,手 法复位无法解脱者。对于手法复位后不 能维持理想的位置,或中期出现成角畸形 者,也属于手术治疗之列。常用 的手术方法有两大类:偏心固定及中心固定。前 者如用各种接骨板内固 定,后者则为不同类型的髓内针。从力学观点看,中心性1)按骨板固定:固定股骨干骨折以螺丝孔左右交错式的接骨板效果好。使用瑞士 A0 学派所推行的加压内固定,无论加压器型或自动加压型 (D-C-P 或Bagby 型)在使用时都必须严格按照其原则、步骤操作。按骨 板放置的位置应

8、在骨折的张力侧,股骨的外侧。行加压内固定后,使该侧 出现的张力转化压力。对蝶形骨折或其它粉碎骨折,则应以拉力螺线钉先 将主要的碎骨块与上、下两主骨折段复位固定,再加平衡接骨板(n eutralizati on plate)固定。A0 加压固定法操作较复杂,要求较高,尤其是因接骨板的影响而容易造成 接骨板 下骨皮质萎缩,以及骨折愈合的塑形期难以最终完成,有再骨折的 潜在危险。因 此必须具备完整的器材设备。在原则十分熟悉,操作准确无 误的情况下,才能充 分显示其优越性。髓内针固定:髓内针固定系利用不同类型的钢针,穿入所需固定的骨干 髓腔内, 以控制该骨干的位置。髓内针固定作用的可靠程度与其在髓腔内

9、 的作用长度,以及 针与骨皮质接触的面积有关。髓内针在髓腔内的作用长 度系指其周围无完整的皮质 骨保护的那些长度。其作用长度愈长,固定的 坚固程度愈差。髓内针在髓腔内与皮 质骨接触而积愈大,其固定作用愈稳 固。为了增加其与皮质骨的接触面积,先利用 髅腔扩大器将最狭窄部分的 雕腔扩大,使微内针与骨皮质的接触的长度在 2. 5cm 以 上,所用扩大器一 般比需用的髓腔针粗 1.0mm 即可。在扩大髓腔时应注意:扩大后 的髓腔周 围的皮质骨,其厚度不得少于原有厚度的 1/2,以免影响骨本身的坚强程度。国内常用的梅花针为开口型,形针己渐被梅花型针所取代。针在一 侧的开 口可使其具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

10、力,但另一方面则减弱了其坚 固程度。用以固 定股骨干骨折时,若开口侧应面向骨折软组织钱链的对 侧,即面向张力侧。由于电 视透视的广泛应用,现在闭合下穿针的技术日 渐得以推广,即能固定骨折,又能利 于皮肤的处理。髓内针一般适用于中 上 1/3 骨折。中、下 1/3 骨折,一般不用髓内针用接骨板,对下1/3骨折用 L型接骨板。夹板固定:股骨干的夹板固定,有其特殊性。部位亦要根据实际而定。1 .夹板:四块板。内侧板、外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均有其特殊性。上 1/3 骨折还要配合应用外展板。2 .压垫及夹板放置:根据上、中、下 1/3 不同部位骨折而放置固定垫。然后放夹板固定。上1/3骨折时,平垫放近

11、端的前方和外侧;中1/3骨折时, 平垫放在断端的外侧和前方;下1/3骨折时,平垫放在近端的前方。然后放置 夹板。内侧板由腹股沟至股骨内踝;外侧板由大转子到外 牌;前侧板由腹股沟至骸骨上缘,后侧板由臀横纹至胭窝上缘。上 1/3 加 外展板。夹板放好后用四道扎 带绑好。二)药物治疗1 .外治可以外敷膏剂、散剂、巴布剂、水剂等,也可采用熏、洗等方法。骨折早 期可外 敷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去腐生肌功效的膏剂、散 剂,如双柏 膏、消淤止痛膏、金黄膏、伤科黄水等;骨折中后期可选用具有 温筋通络,化瘀止 痛、接骨续筋作用的膏、散剂,如活血散、接骨散、驳 骨膏等。也可采用中药汤 剂熏洗局部,以舒

12、筋活络,如海桐皮汤、舒筋洗 药、四肢损伤洗方等,有严重张 力性水泡和使用伤膏后过敏这避免使用。2 .内服 按骨折三期辩证施治进行分期治疗。(1)骨折初期: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牛膝、灵脂、归尾、丹参、独 活、木香、赤芍等。中成药:正骨紫金丹、七厘散等。(2)骨折中期: 治法:和营止痛。 推荐方药:和营止痛汤加减。赤芍、当归尾、川苜、苏木、陈皮、桃仁、 续断、 乌药、乳香、没药、木通、甘草等。中成药:接骨丹等。(3)骨折中期:治疗方法:补益肝肾。 推荐方药:壮筋续骨汤加减。当归、川茸、白芍、熟地、杜仲、川断、五 加皮、 骨碎补、桂枝、黄氏、虎骨代用品、补

13、骨脂、党参、木瓜、刘寄 奴、地鳖虫等。 中成药:健步强身丸、续断紫金丹等。(三)康复锻炼1 .功能锻炼 无论患者是否手术,都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局部功能康复及 预防全 身并发症。练功治疗室中医一大特色,有利于促进循环,消退肿 胀;增强骨折部 生理应力,促进愈合;促进肢体功能康复;防止关节粘连 和强直;防止废用性肌 萎缩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出现。早期练功活动应 在不负重状态下开展,后期练 功可借助康复器械锻炼。(1)牵引治疗患者应早期进行创伤功能锻炼,牵引后即进行股四头肌 等长收缩 及踝关节、足趾的屈伸活动;1-2 周开始直坐床上抬臀 运动。3-4 周后,两 手拉吊环,健足踏在床上,作

14、抬臀活动,臀 部可完全离开床,使身体与大 腿、小腿成一平线,以加大骸、膝 关节活动范围。(2)手术患者于术后 6 小时即可平卧位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 节伸曲 锻炼,第 2 天可半卧位进行患肢 CPM 锻炼。3 天后根据病 人情况可坐起, 便于拍背,擦洗等护理,防止肺部感染、褥疮等 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情况,1 周左右可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不 负重行走或坐轮椅户外活动。随着时 间推移,负重逐渐增加,6-8 周后可完全负重。2 .注意事项:(1)扶拐行走要领:先挪拐,后走路,患肢走一步,健肢跟半步。(2)循序渐进,负重练习。一般不宜负重太早,应据X照片显示愈合情况,再 考虑患肢逐步负重锻炼。(

15、四)其他疗法 可以辅助微波治疗仪、中药热奄包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骨伤治疗仪、 中频治 疗仪、气压泵治疗仪等理疗,以促进炎症消散、提高药效、改善血 液物质循环、 增加骨痂生长、止痛、镇静、改善周围血管功能和预防下肢 深静脉血栓。(五)并发症及防治1 .患侧膝关节僵硬:多由于定针对阔筋膜张肌运动具有阻碍作用,且老 年人对疼痛较为敏感,因而影响膝关节功能锻炼的进行,容易出现膝关节 的僵硬。防治方法:术中按膝关节活动时定针于阔筋膜张肌上的活动轨 迹从分松解,术毕麻醉失效之前,充分活动患侧膝关节;术后鼓励患者早 期开展自主的膝关节功能锻炼。2 .支架针道感染:支架针长期暴露于体外,对皮肤,皮下组织及其

16、他软组织均产生较大压迫,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且老年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差。防 治方法:术中充分 松解支架针口周围的皮肤,防治压迫产生;术中使用低 速钻,防止钻头产热对皮肤烧灼;加强护理,应用我院消肿杀菌的黄水纱 外敷支架针口,促进针口炎症的吸收, 减少感染机会;加强护理宣教,使 患者养成规律护理针架针口的好习惯。3 .并发多种内科疾病:本病多见于老年人,由于缓则年老体弱,伤后容易 出现呼吸、 心血管、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防治方法:充分发挥 中医整体轮值的特长 与优势,以扶正祛邪,辩证施治为用药指导原则,局 部与整体相结合;尽快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因卧床而出现的合并症。六)护理1.严密观察生命体

17、征的变化,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如有异常及时 报告医生。2.观察牵引轴线,牵引滑轮,牵引重量是否正 确。如发现滑轮偏移, 轴线不对应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加减。股 骨干骨折初期牵引重量一般为68kg,骨折重叠纠正手法整复后,牵引重量可用34kg维持。3股骨上1 / 3骨折钢钳撬压者,应注意撬压钢针是 否滑脱、松动,如有滑脱松动者应及时调整,定手术者,术后应护理见懿人字石避免骨折错位。4.股骨干骨 折手法整复失败或畸形愈合行内 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及 患肢末梢血循情况。髅人字石膏外定护理。三疗效评价(一)疗效评价标准1.疗效评价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 定。

18、 1治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骨折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2好转:对位对线尚满意,骨折愈合,患肢短缩2cm以内,髓膝关节伸屈受限 在45以内,生活能自理。3未愈:骨折对线对位差,或骨折不愈合,有明显疼痛及异常活动,生活不 能自理者。四难点分析股骨干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股骨干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加。 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方式,选择治疗适应症的依据是骨折类型病人年龄和全身状况 等。老年人常常会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如常见的有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 炎糖尿病等,这些因素使病人对外科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手术风险也较高。鉴 于以上因素,部分病人不得不放弃切开手术,选择卧床牵引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需 要长期卧床,患肢牵引制动,这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护理工作也较为棘手;更重 要的是,老年人一旦长期卧床,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 等并发症将随之而来,原有内科疾病进一步加剧,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使病人陷于生命危险之中。综上可见,寻求一种不开刀手术,又能使病人早期离床 活动的治疗应该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改进方法:我们采取了手法整复后,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的方 法。即在 C臂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后,给予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或石膏 固定,操作简便,损 伤小,患者能够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