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的文献综述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1988637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低工资的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低工资的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低工资的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最低工资的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低工资的文献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低工资理论的一个文献综述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也是劳动者生活的主要来源,维系着每一位 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英 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配第( William Petty 1662 年)在赋税论中就提出了 “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4的论断。最先提出了劳动决 定价值原理。其后法国古典经济学家魁奈( Quesnay )5和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杜 尔阁(Turgot,1844)等人提出了生存工资理论。其中杜尔阁对生存工资理论提出 了较为完整的论述,他指出:“食物产品的交换价值、利润、工资水平和人口这 些现象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相互依存

2、”,该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 从长远看,在工业化社会中,工人的工资必然处于维持其生计的水平上6。随后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76) 7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生存工资理论;十九世纪晚期,美国经济学家克 拉克(J.B. Clark, 1889)在财富的分配中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工资论,他认为 工资取决于边际生产力8。相隔不到一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rfled Marshall,1890 )在其所著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供求均衡工资论,即工资就 是劳动力需求二者均衡时的价格。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多布(Maurice

3、Dobb)、 美国经济学家邓洛普(J.G.Dunlop)提出的工资谈判论,他们的理论认为,工资水 平取决于市场上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10。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哈佛大 学的马丁魏茨曼(Martin L. Weitzman,1984)提出了著名的分享工资理论。 该理论强调劳动双方分享企业经营利益的原则。员工工资不再按工作时间确 定固定的工资,而是把员工工资与某种能恰当反映企业经营的指数相联系。 它是一种体现工人的工资与某些经济效益指标挂钩、随经济效益水平而同 比例增减的劳动报酬制度 11。最低工资制度自开始设立起就一直处于争议之中。其支持者认为,最低工资 是增加穷人收入的手段,有利于改善收入

4、分配格局,防止两极分化;同时,最低 工资可能“冲击”雇主,使其更注意技术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很大程度 上缓解传统经济理论所预期的失业后果12。但是,最低工资制度的反对者声称, 最低工资并不是帮助在工作的穷人最好的方法。他们认为,最低工资将增加失业, 尤其对低技能劳动力与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影响更大;此外,法定最低工 资将引起溢出效应,导致未被最低工资法覆盖部门的工资率下降13。因此,国外 对最低工资的理论的研究也主要围绕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方面。二、国外早期最低工资理论观点2.1 生存工资理论1776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分 配理论。他发现,

5、随着经济的波动,“劳动工资有一定的标准,在相当长的期间 内,即使是最低级劳动者的普通工资,似也不能减到这一定标准之下。7”英国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也提出了工资决定于维持工人及其 家属的生计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李嘉图认为,工资和利润是对产品价值的直 接分割,工资由工人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品的价值决定,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是 在最不利条件下生产这些产品所花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也就是说,劳动的自然价 格取决于劳动者维持其自身与其家庭所需必需品的价格。生存工资理论认为,工 资之所以按照这样的规律变动,是因为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工资提高到维持生存 的水平之上,生活资料就会增

6、加,从而刺激工人人口的增长。这在当时的社会背 景和历史条件下,有很重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经 济学理论不断的完善和丰富,生存工资理论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并逐渐被后来 的工资基金理论、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等新的工资理论所替代。但是生存工资理 论作为工资理论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为最低工资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框架。现代 最低工资理论的提出,最初正是基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这一基本目的 的。2.2 工资基金理论19 世纪中叶,随着生存工资论的日趋没落,一种新的工资理论工资基 金论14产生。工资基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John SMill, 1848)。他把李

7、嘉图的自然工资理论和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 , 1798 年)的人口理论学说结合起来,发展了工资基金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人的工 资受人口规律支配,工人的工资水平和工人的生活状况就是随工人人口的增减而 增减,而周而复始的反复下去。劳动贫民的安乐与工资的高低就完全取决于工人 的人口数量。穆勒曾明确指出,过多的人口和劳动力会导致低工资。在利润上, 该观点与劳动生产力是唯一的生产力相适应,认为利润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 力。工资基金理论从理论上阐释了工人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2.3 马克思最低工资理论马克思的最低工资理论15,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 展起来的

8、。马克思指出:“要维持工人使他能勉强养活自己并在某种程度上延续 自己的子嗣,就需要一些物品,生产这些工人生活必需品时的最低限度的支出恰 好就是最低工资。” 1865 年6 月,马克思在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演说及 1867 年出版的资本论第 1卷中,对工资问题与最低工资问题进一步作了全面的科 学论述,标志着马克思最低工资理论的彻底完成。马克思将“工资的最低限度” 作为最低工资理论的基本概念,最低工资或是最低限度的工资,是指按照雇佣劳 动规则或工资规律,工人应得到并且只能得到的那个工资。工资的最低限度却只 是指工人应得工资的一部分,在量上与最低工资是一致的。马克思的最低工资理 论为工人的经济斗争提供

9、了充分的理论依据。2.4 新古典经济学最低工资理论自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最低工资对失业和收入分 配的影响研究,但是大部分经济学家对最低工资立法提出了批评。斯蒂格勒(Stigler, 1946年)在发表的最低工资立法经济学中,典型的论述了作为反 贫困手段的最低工资法的潜在缺陷:雇佣人数减少的比例可能会大于工资最低额 增加比例,由此引起的收入的降低,工资率在不受工资法限制部门的降低,比之 在受工资法限制部门的增加要大,他指出,为减轻贫困而制定的这种政策,不仅 对减轻贫困起不了作用,而且还扭曲了资源配置。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 C.Nort

10、h, 1998) 通过对最低工资的研究也认为:“最低工资法规削弱了那些处于收益分配最低层 的劳动者的经济地位。16”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最低工资法规被有效地强 制实施,它减少了一部分个人的就业机会,这部分人的生产率是如此之低以至于 他们的边际产品价值低于法定的最低工资。因而最低工资法规对那些相对而言未 受训练和无技能的人们,即少年劳动力、少数族的成员、极其老弱的劳动者来说 带来了失业” 16。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也相信,最低工资法是政府对劳动力市 场的一种干扰,而且最低工资高于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会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 从而失业人数增加。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伯特霍尔(Robert ho

11、ll )也 曾指出:“如果存在一个严格实施的最低工资,其水平大大高于没有最低工资时 的工资水平,受最低工资影响的工作将很难找到”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相对于 一般工资,法定最低工资较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雇主无视法律,所以最低工资 也许并不会使自然失业率提高多少17。三、最低工资理论的最新进展如前所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出清工资,新的市 场均衡水平就会降低,从而劳动力需求减少,使原本可以受益的低工资工人因此 而失业,生活更为贫穷。这一传统观点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但近年来另一些学 者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这引起发了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兴趣并提出 了一些新的理论。这方面的理

12、论主要有效率工资模型、人力资本模型和搜寻理论 模型。3.1 理论研究方面埃金曼20 (Aizenman, 1997年)和阿根诺21 (Agenor, 2001年)提出的 效率工资理论模型认为,较高的工资和由于实施最低工资造成的大量失业将促使 雇员更加勤奋地工作。由于最低工资造成了大量失业,因怠工而被解雇的工人找 工作将更加困难。因此,最低工资能够减少总失业水平。库比特(Cubitt) 22和 哈格里夫斯23 (Hargeraves,1996)提出的人力资本模型,该模型假设最低工资 对低生产率工人产生激励作用,为了提高生产率以获得更高工资,工人会接受教 育和培训,这样会提高人力资本,从而促进经济

13、增长、提高就业水平。阿西迪亚 科诺(Arcidiacono)和安(Ahn, 2004)提出的搜寻理论认为,就业量取决于雇 主和求职者匹配的成功率,最低工资提高会吸引更多的人寻找工作,这会导致更 多的雇主和求职者成功匹配,而就业量并不因最低工资上升而减少24。弗拉加 (Fraja, 1999)认为,最低工资的提高将会促使企业主给工人提供更加差的工作条 件,更繁重的工作任务,由此转移企业主的“损失” 25。因此,在实施了最低工 资立法后,雇主通常不会立刻解雇工人,他有可能通过减少工人的福利、增加固 定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来抵消最低工资提高带来的损失。尽管学者们关于最低工资对就业方面的影响争论得十分激

14、烈,但是在以下方 面还是达成一致的:最低工资越高,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越大;劳动力需求弹性和 劳动力供给弹性越大,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越大;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替代弹性 越大,最低工资对非技术工人就业影响越大。此外,劳动力年龄、性别、地域不 同,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也不同26。3.2 实证研究方面目前,关于最低工资对就业或失业的效应究竟有多大,在理论上并不明确。 查尔斯布朗(Charles Brown)通过研究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就业的影响,发现最低工 资增长10%,青少年就业减少1%-3%27。1999年,阿波德(Abowd)运用概率 估计法研究法国和美国的数据,结果表明最低工资1%的增加会使就业机会损

15、失 1.3%,最低工资增长会引起就业的强烈变化28。卡德(Card, 1995年)和克鲁格 (Krueger, 1995年)运用自然实验法分析了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最低工资,结果没 有发现任何最低工资提高增加失业的证据29。但是纽马克(Neumark,1996年) 和沃雪尔(Wascher, 1996年)使用不同的样本重新研究却发现,在统计学来说, 最低工资的改变对就业率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国际劳工局1998年及1999年的报 告分析了多个可能造成青少年失业的因素,包括青年人口、最低工资、总需求 等,认为最低工资与青少年就业的关系尚未有定论,最低工资与总需求相比,后 者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30。四、我

16、国最低工资理论观点国内有关最低工资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最低工资规定 的出台,国内学术界对最低工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同国外一样,最低工资制 度也是一个倍受争议的话题31。在是否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争论中出现两种截 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是反对实施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另一种是赞成实施和提高 最低工资标准。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最低工资对低技能工人就业和收入分配 的影响方面。反对者认为政府不应该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2004) 明确反对实行最低工资,认为最低工资容易引起低技能工人失业,不利于社会稳 定;即使雇主雇佣低技能工人,雇主也会从住宿和膳食上克扣工人,工人实际挣

17、不到最低工资;农民工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会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 32。社科院蔡昉(2004)认为要谨慎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 中国的劳动供给曲线更平缓,最低工资可能产生的失业数量更多33。北京大学 教授平新乔认为,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我国的生产率水平与农民工的 机会成本。他指出,我国一个农民的年农业收入至今仍不到 2500元,这才是农 民工在接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时的真实机会成本。只要我国农民的收入水 平没有大的提高,则就会有农民工接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作,使最低工资制 度形同虚设。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认为“政府对千变万化的经济因素很难像 企业家和寻找工作

18、的人那样反应快,并且能作出多样化的决策,所以,要制定合 适的最低工资,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他还担心那些“出不起高于最低工资 政策的企业家,将会放弃投资”34。赞成者支持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夏小林(2005)认为我国应该实行最低 工资制度,因为城市中出现大量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和没有享受社会保障的群 体(包括“农民工”),这不利于城市化进程,也不能够保障经济持续增长35。 杨涛(2006)认为在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最低工资不会造成失业36。 最低工资的当前效率损失与制度优化效果之间,后者更可能带来福利改善与长期 效率。同时,实践也表明, 1993 年最低工资实施后,失业率上升缓慢。

19、还有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最低工资标准应该小幅度上调,但调动的幅度不 应过大。罗福群认为,对目前偏低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适当调整是完全必要的。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需考虑的因素很多,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马扬,陈茁在分析最低工资对我国劳动市场的影响后,认为根据实际情况可将最 低工资微小上调,其理由是最低工资标准的微小上调将不会对就业产生太大的负 面影响,从另一方面看会给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带来提高。最低工资除了对失业产生影响外,也对贫困产生影响,其对贫困的效应来自 三个方面:一些工人将会失去工作,得不到收入;存在未被覆盖的部门,一些工 人在已覆盖部门失去工作,在未覆盖部门找到工作。取决于两

20、部门的工资差别; 一些工人仍然获得工作,由于最低工资的提高,从而收入增加37。过去的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没有改变总体的家庭收入分配或减少贫困。主要 原因是,得到最低工资的真正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很少,认为最低工资制度是一 个“准星”很差的反贫困武器。现在理论界则普遍认为如果最低工资的失业效应较 小,则最低工资的增加就会减少贫穷。五、对国内外最低工资理论的综合评价国外最低工资理论大多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研究基础,而对发展中国 家最低工资的影响研究不多。在目前的关于最低工资影响研究文献中,反对制定 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观点大都以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为前提的,缺乏深入的分 析,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相差较大

21、。在我国,由于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时间较短,从 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到现在才 12 年的时间,相比于西方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 最低工资研究才刚刚起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都还十分欠缺,所以,最低工资 制度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度量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实行适当的 最低工资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仍有待我国理论界对其开展深入研究38。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最低工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有了更多的认识,相应地带动了学术界对最低工资制度的研究。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实施已有十多年,从实践上看,各地政府在不断提高最 低工资标准,但是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还是很难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 活需要;从理论上看,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最低工资的理论探讨较少。国外最低工 资的实行也经历了一些曲折,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最初曾备受经济学家的指责, 认为它增加了失业并带来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目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现 行的最低工资水平尚未达到影响就业的水平,无须过度忧虑最低工资标准的适度 增加。新的研究结论己经成为一些国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因此,我国的 最低工资标准也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考虑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社会效率的 基础上更多的维护最低工资者的切身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