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

上传人:d**** 文档编号:21988076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召公谏厉王弭谤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召公谏厉王弭谤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召公谏厉王弭谤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召公谏厉王弭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召公谏厉王弭谤(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召公谏厉王弭谤(读本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2、读准“瞽、瞍、矇、耆、隰”等偏僻字的读音。3、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虚心听取批评的情操。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及省略句式。教学难点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语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李世民二、结合注解,了解国语的相关

2、知识。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 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 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 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 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三、教师范读。四、学生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召公(shdo)弭谤(mi)瞽献曲(g)瞍赋(sou)矇诵(meng)耆(qi)隰(xi)阜(fD)五、学生结合注释再读课文、理解掌握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1、召公谏厉王弭谤 谏:动词,劝说,劝告。(邹忌讽

3、齐王纳谏,) 弭:消除,阻止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译文: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用眼睛看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译文:3、是障之也 障:防水堤坝,名词用作动词,堵住、阻隔。4、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亲戚:古今异义。古:族内外的亲属;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 庭或它的成员。译文:5、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为:治译文:(省略句,例子如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医,使监谤者。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六、结合讲解和译文,学生三读课文,分析内容。(一)解析第一段内容1、请找出能体现厉王性格特征的词语,说说厉王是一个什么样的

4、人。“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谤王道路以目3、“国人莫敢言”,是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 喷发前的死寂。(二)浏览第二段本段主要是召公的谏辞。1、召公对厉王弭谤的方法有何批评?(原文)明确:是障之也。(随后用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说明堵塞言论的危害性。并 指出“为水”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导”,“为民”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宣”。)2、古代天子听政如何广开言路?明确:直接的: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 诵,百工谏。间接的:庶人传

5、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3、结合本段,说说天子听政为什么要广开言路?明确: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即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 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 的大事。(三)浏览第三段召公如此精辟的论断,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吗?明确: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十、讨论题。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课文对你的启示。(假如你是一个领导者,面对群众的意见你该 怎么做?我们每一个面对别人对你的批评和意见,该怎么做?)十一、小结全文。召公谏厉王诽谤是先秦散文中的现实主义名篇。文章描写了周厉王得知人民不满后,

6、不仅不加悔改,而且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镇压,致使人民敢怒不敢言,终于“流王于彘”, 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力量的伟大,从而揭示出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历史规律。更向领导者 提出一个真理理:要广开言路,多听群众的意见,听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 进我们学习、工作、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十二、作业布置下课后,请同学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都有什么样的意见;回家后,请爸爸 妈妈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意见。附板书设计:国语是先秦史籍,相传它的作者和左传的作者是同一个人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由于 两书内容比较接近,故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有人甚至认为左传和国语 本是同一部书,

7、原与春秋并存,互不相干,后人为了要把它同春秋拉上关系,便把 其中与春秋有关的史实抽出来,分别附在春秋的各条之下,称之为左传而容 纳不进去的剩余部分,便是现存的国语(参看近人钱玄同新学伪经考序言。这 个说法我以为不可信。第一,从内容看,今本的左传和国语有不少重复的地方,个 别叙述还有出入,不可能出于同一个作者之手;而国语更不是被编写左传的人挑选 之后的剩余部分。第二,从文笔看,左传的作者显得才华洋溢,文思畅达,因此在叙述 史实时文学味道很浓,有不少夸张虚构的描写,韩愈在进学解中称为左氏浮夸”,是有 道理的。而国语的文章朴实无华,谨严拘束,没有左传那样锋芒外露,才气纵横。 从文章风格来看,左传往往

8、出奇制胜,而国语则多以平正见功夫,显然不是一个作 者写的,更不是一部书的两个部分。这篇召公谏弭谤系从国语选出,足以说明其文 章平正朴实的特点,以见出它与左传异趣之处。这篇文章的确写得简洁朴实。召公进谏的一段话恳切扼要,并不像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或 战国策中的游说之词那样变化驰骋,纵横捭阖。他只是要把阐述的意见老老实实、有条 有理地讲了出来,这同样也起到应有的感人作用。周厉王暴虐无道,没有接受召公的劝谏, 所以遭到可耻的下场;但作者记载这段历史,却是为了警告后来的统治阶级(特别是最高统治 者),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点,多听听底层社会的意见,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这就是文 章真正的命意所在。第一段写弭谤

9、的由来。厉王所以要“弭”谤,是由于“国人谤王”而“谤”的由来则缘于“厉王虐”, 可见乱由上作,社会真正动乱的原因仍出于高高在上的专制君主。这一段写厉王共四层,只 用了四个字,暴君的面目就勾画得一清二楚了。一是虐”,二是“怒”,三是“杀”,四是“喜”。 作为矛盾对立面的“国人”,作者着墨更少。开始是谤”,不过是口头上的不满而已;而在厉王 的淫威之下,人们最后只能用“道路以目”来表达内心的愤怒和悲怨。至于这些被迫害者身受 的痛苦,作者却借召公的口说出“民不堪命”来点明,笔墨经济而有力。由于厉王用杀头的办 法堵住了“国人”的口,从而感到高兴,正写出昏暴的统治者因取得暂时的成功而心满意足的 浅见陋识。

10、厉王得意忘形地说的那句“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的狂妄之言,正与上文的“道路 以目”相呼应。把一场严峻的社会矛盾只用这短短几句话交代得如此周详而深刻,不能不说 作者的文字素养是相当卓越的。第二段的一、三两节先后用了两个比喻,这是借助于形象思维加强说服力。金圣叹在他选批 的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 前一层以“川”喻“民之口”,是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以“土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来比喻 “口之宣言”,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即不 仅不应消极被动地“防”,而且应该积极主动地“宣”。前一喻以“防川”与“

11、防民之口”对举;后一喻 则把土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分作两层说,以与“宣言”对举,文势亦见出畸侧之姿态。从修 辞用字看,“防”有双关义,挡水称防”(由名词堤防转为动词),堵嘴也称防”(用其引申义); 召公说“防”,以与厉王所说的“弭”相对照,其所以用“防”而不用“弭”,正是借“防”字的双关义 为喻以阐述防民之口的危害性。然后更用“壅”“溃”和“决”“导”为喻:“壅”和“溃”与“宣言”的性质是 对立的,是从反面对照着说;而“决”和“导”与“宣言”的道理是相通的,是从正面对照着说。最 后一节是结论,总承以上三节全部的内容,说明民之“言”只能“宣”而不能“壅”,在上文 “弭”“障”“防”“壅”这

12、几个词义近似的字里独选出“壅”字来用,其目的在于暗中点醒厉王,“壅” 的结果乃是“溃”,一溃则不可收拾,王朝的政权也就不存在了。这正是作者用字遣词大费斟 酌、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第二节是正面陈述,用以结上一喻,启下一喻,最见出说理文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特点。 “故天子听政”句以“故”领起,是承上启下;接着用了个“使”字,然后罗列若干结构相同的并列 句,至“耆艾修之”,用一“之”字截住。再用“而后”“是以”两个转折连词把道理讲完,显得很周 密完整。这里面又分几个小层次。“献诗”“献曲”“献书”,这是使王览读的“箴”“赋”“诵”“谏”,这 是使王聆听的。这些见和闻的内容,都是在正常情况下提供的一般

13、性意见,是从正面指出一 个做国王的应当怎样怎样做。下面的“传语”“尽规”“补察”以及带有小结式的“教诲”和“修”,却 是由于国王有了过失而进言,是在非常情况下不得不讲的特殊性意见,从反面指出做国王的 一定不能怎样怎样做。可见这些句子虽同属于并列的动宾句型,依旧有微细的差别,却又层 次井然,有条不紊。如果“听政”的统治者真能把这些意见斟酌”采用,自然会“事行而不悖”。 至于相反的情况则略去未说,这是由于第一节已用比喻点透,无须重复了。召公说的“天子听政”一节话,我以为是有根据的。这大约是西周初年为了巩固王朝政权,统 治阶级才如此周详地设官立法,从各个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对天子”加以告诫和监督。到

14、 厉王时,这些规定可能早已废堕不修了。召公之所以不惮烦地仔细陈述,其目的不外两个 一是希望周初的既定之法重新恢复,二是对“文武之道”、“成康之治”有所憧憬,看似“发思古 之幽情”,实带有理想愿望的成分。具有正统儒家思想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提倡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与此正是一脉相承的。最后一段写厉王不听召公之谏而一意孤行所造成的后果,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 国人,最末一句说明国人和厉王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被统治阶级的各个阶层联合起来对暴 君进行了惩罚制裁。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局告诉了读者,文笔简 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鲁迅先生提倡写文章要竭力将可有可

15、无的字、句、段 删去,毫不可惜”,这实际上意味着文章应该“浓缩”,即用最精练的语言写出最丰富的内容来。 这篇文章在这一方面适足以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范例。(选自古文精读举隅,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有删节)七、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陆明)本文选自国语周语上,是国语中的名篇之一,体现了国语记言重于记事的艺 术特色。文章以明快而简洁的笔调记述了春秋时期一则历史事件:周厉王施行暴政,激起国人的不满 和指责。召穆公劝谏周厉王不能壅民之口,要“宣之使言”,而周厉王“弗听”,继续用高压政 策强禁舆论,结果国人奋起反抗,把周厉王流放到彘地。这一历史事件,文章叙述完整,不 仅有事件发生的前因,而且有发展和结

16、果。但是作者并不满足于叙述,而是立足于对历史事 件的评述,表达了“民言不壅”,必须“宣之使言”的真理。基于这样的立意,文章把立意放在 召公的谏词上,充分发挥了对话与记言的艺术功力。全文共260多字,用于对话和记言的 多达200来字,而召公的谏词又是泼墨的重点所在,是全文的精华之笔,体现了国语 用记言来评述人物与事件的特色。厉王强禁舆论,采用“监谤”和“杀之”的残忍手段来消除谤言,从而引出召公的劝谏。召公全 部谏词的中心论点是:“民言胡可壅? ”“为民者宣之使言。为什么民言不可“壅”而必须“宣”?这 是谏词要加以论述的。召公以治水设喻的方式,连用两个比喻来阐述这一道理。首先用防 民之口,甚于防川

17、”作喻,用“防川”来喻“防民之口”,说明民言不可堵。接着又用“川壅而溃, 伤人必多”作喻,说明用高压手段堵塞民言将会产生的危害有多大。召公将民比作水,自然 贴切,将洪水决堤泛滥的一般规律作喻,浅显易懂。显然,召公清楚地看到人民的巨大力量 犹如奔腾而来的大水,任何东西无法阻挡它,任何堵的办法,只会招来更大的灾难。所以聪 明的治水者“决之使导”,采用放的办法,疏通河道,使水流得欢畅,水自然地滋润了两岸的 土地,养育了百姓,国富民泰,化水害为水利。故决之使导”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上策,由此过渡到为民者宣之使言”,合乎逻辑,既自然,又中肯,言简意赅,说清了道理。 光有道理是不够的,还需有“宣之

18、使言”的具体措施。这措施是广开言路,让各种人献言议政。 召公不厌其烦地罗列了各种人的进言职责和方式,“王以此斟酌”,才能“事行而不悖”,大治 天下。“宣之使言”到底有多大好处?召公觉得还需推进一层,于是他用土设喻来说明民言之重要。 他说:“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以 土之有“山川”“原隰衍沃”来比喻民之有“口 ”,“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 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 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 的大事,可见

19、民之“口”的重要。这样的比喻形象明了,其含义又很深刻、警策。召公以水设喻,以土设喻后紧接着用了两个反诘句:“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从反面又将论述推进一层,天衣无缝地将两个设喻融 合成一股逻辑严密的强流,产生振聋发聩的作用,使得人们不断地去思考。这里,形象的比喻,使人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使深奥的道理变得直观、生动。本文偏重记言,善于用精彩的对话来描述事件,阐明主旨。但文章在叙事上又别具特色,全 文叙事,无一字之累赘,至简至练,极其概括,富有表现力。文章开头用了40个字,交代 事件发生的前因。请看“厉王虐”,一个“虐”字概括了厉王残忍的所作所为。

20、“王怒”,一个“怒” 字浓缩了这个暴君的专横而愚蠢,没有理性,视忠言为逆耳的个性特点。“使监谤”,“以告, 则杀之”,描绘出城内笼罩着的白色恐怖。“道路以目”形象地点出国人敢怒而不敢言的国情。 而在结尾的18个字里,只用了“流王于彘”四个字,点明了厉王不听劝谏的结果。这四个字 隐含了多少史实?国人三年来忍无可忍的生活,国人暴动前的准备,暴动时轰轰烈烈的战斗 场面,活捉厉王的精彩情景等等,作者都没有写,只用了这四个字来概括厉王的结局,真是 精练到了极点。此外,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也很生动,特别是暴君周厉王,文章完全略去了外 形的描写,重在内在性格的揭示。用“怒”“监”“杀”三个动词写出厉王的残 忍、

21、暴虐,用“怒”“喜”写出了厉王的愚蠢。文章的结尾“国人莫敢出言”与 开头的“国人莫敢言”照应,仅多用一个“出”字,国人反抗的程度有了质的变 化。从思想价值来看,本文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民者宣之使言” 的思想,具有民主因素,尽管其立足点是为了维护厉王的统治,但在两千多年前 能提出这样的观点,看到民言的重要,要求广开言路,这本身就有重要的价值。周厉王是西周末年的一个残暴君主。他酷爱财货,实行专利政策,想方设法把平民公用的 土地山川据为己有。这引起了以平民为主体的国人的怨愤。他们街谈巷议,指责他是暴君。 厉王不但没有引起警觉,改弦更张,反而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迫害,人民几乎到了忍无可

22、忍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周王朝的第 二大贵族、王室重臣的召公,清 醒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忧虑王朝 前途,多次劝谏周厉王重视百姓,发扬先王们敬天保民的思想传统,开张视听,采纳人民意 见,制定顺应历史潮流和民众要求的政令法度。然而周厉王仍不以为然,自行其是。终于, 酿成了大暴动。参加暴动的有普通百姓、手工业奴隶、王宫卫士等,其势迅猛,如狂涛巨澜,不可阻挡。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人民大起义。起义的人们把他赶出王宫。他仓皇渡过 黄河,逃到彘。公元前828 年死在那里。召公谏厉王弭谤简要而生动地记述了这个过程。全文以召公的谏词为主。这个题目 是后加的,倒也言简意赅,文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写作的重点,

23、都涵盖其中。这是一个主 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子,意思是召公阻止周厉王压制批评。那么召公是怎样阻止周厉王压制舆论的呢?一是反复规劝,以国为重;二是立足于民, 以民为本;三是引喻类推,正反对照;四是洞幽烛微,深入本质。第一段,“民不堪命矣”一句话,作用有三:其一、反映了周厉王暴政为害所达到的程 度;其二、反映了召公劝谏的急迫与艰难;其三、反映了召公比较了解民情重视民意。而“王 怒”的结果,使人民处境雪上加霜。因此可知第二段召公的谏词为何那样语重心长,那样精 心陈述,那样鞭辟入里。那简直是召公对周厉王的最后忠告。这一段在“王喜乃不敢 言”的过渡之后,开始了召公的劝谏。召公的谏言可分四个层次:1以治河为喻

24、,说明 治理人民必须使其畅所欲言;2以前代统治者施政成功的做法为例,说明君王要广开言路; 3以土地生财为喻,说明依据人民的言论可以制定利民兴国的政策;4以言论是思想的自 然流露为由,说明堵嘴将导致众叛亲离。第一层,第一句斩钉截铁断定周厉王采取的是堵嘴的做法。接着以堵塞河流的后果为喻, 说明堵嘴的后果严重。然后从正面论述如何治理河流,以此为据提出“为民者宣之使言”的 中心论点。第二层,以史为鉴详细叙述周初的君王广泛听取人民意见,制定政策的过程和施 行的顺利,给周厉王一个榜样,一种易操作的办法。第三层,通过一个比喻,把人民之口比 作山川、土地,可以产出财物衣食。论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同样的自然条件

25、,不同的政策, 会产生贫弱与富强截然相反的结果。而人民的意见是制定富民强国政策的依据。从中可见召 公深入本质的洞察力。连用三个“于是乎”,推出百姓之口不但是施政的前提,而且是检查 施政好坏成败的标准。要据此标准纠正失误,推行善政。在这一层里,召公由现象到本质, 由政策的制定、实施到检测,论述了人民意见的决定作用,指出它是富民强国的根本。第四 层,召公看到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说明堵住嘴堵不住心,更看到口可以释放利益也可以积聚 怨恨,于是连用两个反问句,以递进的方式指出堵口的悖谬和后果。这四个层次,不仅比喻鲜明,例证确凿,富于变化,而且逻辑严谨。第一层提出论点, 二、三层论证,第四层结论。从内容上看

26、,先就周厉王的做法,从反面说明堵口的危害,在 否定周厉王“障之”的基础上,提出“宣之使言”的论点,紧接着以例证说明怎样宣之使言, 再以比喻说明为什么要宣之使言,最后照应第一层对堵口的否定,得出不可堵口的结论。由此可见,召公这一谏言是他屡次劝谏无效之后所作的一次郑重详谈。召公继承了周武 王姬发的敬天保民思想。周武王在泰誓中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西 周开始表示以民为天,把民心看作天心,是中国社会历史的一大进步。召公把以民为本的思 想用于具体的弭谤之事,运用独特的方法进行劝谏,表现了一个优秀政治家对国家的高度责 任感。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详解肖旭国语是一部分国记载的国别史,所记述的年代

27、起自周穆王, 终于鲁悼公(前 1000 年前440 年)。全书二十一卷,分载了周、 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片断,尤以记晋史最长, 共九卷,齐、郑、吴最少,各一卷。据传国语与左传为同一 作者,都是春秋时期左丘明,又称国语之作,是为补充传之 不足。故又称国语为左氏外传或春秋外传。近代一般认 为它与左传一样,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并认为它是汇编之书,并 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但最后经人编排整理而成书。国语详于记 言、略于记事,基本上是记言体,故称国语。从史学和文学角度看,国语远不如左传,但也有个别篇 章在史实上可补左传之不足。其中一些文章,表现出较进步的政 治倾向,语言上比较浅显,接近当时

28、的口语。它的特点是记言重于写 实,文字朴实、平易,但也不乏光彩夺目的篇章,召公谏厉王弭谤 就是其中最耐人寻味的范例。文章记西周末年厉王的暴政和他被逐的 经过,层次分明,行文承转自然,详略适宜,能代表国语的风格。 可划分为三段:先看第一段,写前因: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邵穆公)告王曰: “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 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厉 王,周厉王,姓姬,名胡。公元前878前841 年在位。国,国都。 谤,议论或指责别人的过失。与后世的诽谤不同。召公,邵穆公,名 虎,又称邵伯虎,西周宗室邵惠公之后,厉王的卿士。堪,经得起,

29、 受得了。卫巫,卫国巫人,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弭,制 止。这段意是,周厉王非常暴虐,于是国内的人纷纷议论厉王的过失。 召公对厉王说:“人民已忍受不了你这种暴虐的政命了!”厉王听后 非常生气。他就找到卫国的巫人,使他来监视批评厉王的人,凡被巫 人告到厉王那儿去的人一律被杀,这样,国人再也不敢议论了,即使 在路上遇见,也只能以眼睛表示感情,不敢张口说话。意思是敢怒不 敢言。第二段,写谏辞: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 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 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

30、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 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 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农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 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 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障, 本指防水的堤这里,指阻挡。壅,堵塞。宣,开导。列士,元士,上 士。天子的士称为元士,以区别于诸侯的土。诗,此指讽喻朝政得失 的诗篇。瞽,瞎子,此指乐官太师,当时用瞽者当乐师。 曲,乐曲, 其中多民歌,借职考察民情时政。史,外史,史官。书,指史书。师, 少师,是低于太师的乐官。 箴,原为有劝戒内容的文辞,这里指进

31、献箴言告戒的话。瞍,眼睛没有瞳人的瞎子。赋,吟咏,这里指吟咏 公卿列士所献的诗。矇,眼睛有瞳人但看不见东西的瞎子。诵,朗诵。 这里指朗诵告诫的话。百工,与“百官”同,指所有官吏。庶人,没 有官职的平民。传语,传言。平民不能到朝廷,但对政令得失的意见, 可间接传达给天子。近臣,周王身边臣子。尽规,说尽规劝的话。亲 戚,宗室、姻亲等亲属。补察,弥补过错察明是非。瞽、史,指上文 “瞽献曲”、“史献书”的鼓史。耆、艾,年老有德行的人。修,劝 戒。斟酌,考虑取舍。悖,违背情理。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隰, 低下而潮湿的土地。阜,增加。这段意是,召公说:“这是堵住人民 的嘴巴啊!”堵住民的嘴,比堵住泛滥的河

32、水更危险。硬堵塞河水而 造成决堤,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堵住人民的口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因此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使水畅流,治理国家的人要开导人民让他们 说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一直到列士进献讽谏之诗,乐 师献上民间的歌谣,史官呈献记载史实的书籍,少师敬献规诫的格言, 盲人唱劝诫的诗曲,另一种失明的人诵读讽谏的文辞,各种工匠也劝 谏国君,平民百姓的意见可间接地传给国君,常在国君左右的大臣也 进规谏之言,同宗的亲属亦弥补和监察国君的过失,(总之)乐师和史 官通过献曲献书来教导国君,年高有德的师傅则将各方意见加以归纳 整理,然后国君斟酌取舍,付诸实行。因此做任何事情才能不违背道 理。人民有嘴巴

33、可以讲话,如同土地有山川一样,财富、用物就从这 里生产出来;又如同土地有平坦、宽阔而湿润的地域一样,人民所需 的衣服、食物从这里生产出来,而百姓的意见得到发表的机会,政事 的好坏才能因此反映出来。实现人民所欢迎的,防范人民所反对的, 这才是增加财物、器用和衣食的办法啊!人民是在心里反复考虑再由 口讲出来,是考虑成熟后才流露在言词中的,又怎么可以去堵塞、禁 止呢?如果封住百姓的口不让讲话,赞助国君的能有几个人呢?” 第三段,写后果: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 彘。三年,过了三年,即公元前841 年。彘,地名,在今山西霍县西 北。这段意是,厉王不听从召公的意见,因此国都的百姓都不敢讲

34、话。 过了三年,(人民)就把厉王驱逐到边远的彘地去了。下面从三方面分析它的特点(一)人物形象的粗线条勾勒 国语虽然记事比较简略,但也注意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寥寥 几字,就把一个人的鲜明个性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试看厉王这个人 物,着墨并不多,文中用“王怒”、“王喜”、“王弗听”三个短句, 非常简略而形象地刻画了厉王的暴虐昏庸。先用一个“虐”字概括了 这个暴君的残忍个性,接着用监谤、杀戮两件事,活灵活现地展现了 厉王专断、暴虐的形象。而一个“怒”字(不该“怒”的却怒了),和 一个“喜”字(不该“喜”的却喜了),以及末段的“弗听”二字(该 “听”的却弗听),更把历王凶残、愚蠢,顽固的本性揭示得淋漓

35、尽 致。文中写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召公向他反映社会情况,他却怒气 冲天,反而变本加厉,用杀人来“弭谤”,并且还自以为得计,召公 语重心长地向他反复比况,说明利害,恳切劝谏,他却仍执迷不悟, 毫不听从。除了这些直接的描绘外,还有间接的烘托,“国人莫敢言, 道路以目”的白色恐怖气氛,不是又给厉王的狠毒嘴脸抹上一层丑恶 的色彩吗?当然,这只是种粗线条的勾勒。然而漫画式的速写有时 倒反而十分传神,它的艺术感染力并不亚于精致的素描。这里对厉王 那丑陋、顽劣形象的勾画,不正是一幅见出其人灵魂精髓的绝妙的漫 画吗?(二)寓理于喻的说理技巧国语重于记言,所以第二段乃是全文的主要部分、精华所在, 这里有比喻,有

36、例证,有议论,有恳劝,很富有文采和说服力。记的 是召公的谏辞,对历王“弭谤”的愚蠢行为,召公采取了“讽喻”的 方式,援引故例,借用他事,寓理于喻,说之以利害关系,晓之以治 国之方,以期唤醒厉王的昏庸、胡涂。 全部谏辞的中心论点是:民言胡可“障”?民口胡可“壅”?但这正 是迷信暴力、顽固不化的君王所难以接受的。于是召公用了两个比喻 来说明这个道理。首先用“防川”来比喻 “防民”,治“川”如果 采取“壅”的措施,必将导致“溃”而“伤人”的结果,所以“为川 者决之使导”。当年鲧“壅川而败”,禹“决川而成”,这是为人所 熟知的事情,召公正是用这一浅显的生活常识,讽喻厉王注意“为 民”的方式,指出治“民

37、”如果采取“障”的办法,后果也不堪设想。 最起码是“如之”(即“伤人必多”),实际上更有“甚”者(暗示 “危及国王”)。因此必须“宣之使言”,才能避免这种严重的后果。 怎样“宣之使言”呢?有历代先王的成例在,于是召公不厌其烦地罗 列了各种人献言的职责和献言的方式,意在启发厉王:如果能“斟 酌”纳川,就可收到“事行不悖”的益处。这一层从比喻着手,由反 入正,即由“壅”民之害讲到“宣言之利。” 当然,仅仅是“可行而不悖”,打动不了暴虐国君的心,故而召公又 再设一喻:把“民”之“口”比作“土”之有“山川”、有“原隰衍 沃”。“山川”与“原隰衍沃”是“财用”、“衣食”的源泉,是人 民赖以生存、国家赖以

38、发展的基础,而民之“口”,同样也可“阜财 用衣食”,启示厉王重视“口之宣言”的作用,“行善而备败”,使 民富国强,长治久安。紧接着又从反面生发一层,“若壅其口,其与 能几何?”这一假设反问句大有振聋发瞆的作用。这一层也从比喻着 手,由正跌反,再从“宣”言之利,反过来讲“壅”民之害。第二段 有喻存理,喻中含理,理中带喻,这是何等高妙的论说技巧。(三)叙事的完整 国语虽记言重于记事,但记事十分完整,往往抓住主要关节,三 言两语,点到辄止。文章记载了周厉王残酷压迫人民,不听召公劝告, 终于激起民愤,被人民流放到边远地区的事件。对于这样一件事,文 章开始只用寥寥数语,写出“王虐民怨”之状,交代了事情的

39、起因, 从而引出召公的番谏辞。而“王弗听”三字宣告了召公进谏的失 败。最后只用“三年,流王于彘”短短几字,简短而冷峻的结束,就 把“弭谤”的结果交代得一清二楚,确为要言不繁。文章虽短,但逻 辑谨严地写出了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并时时注意前后照应,如开头的 “国人莫敢言”与末尾的“国人莫敢出言”呼应,“川壅而溃,伤人 必多”与“胡可壅也”(含“壅民之口必伤王”之意)相照应,“其与 能几何”与“乃流王于彘”相呼应等等,可见作者的构思亦用心良 苦,也透露出史学家对这件事情的进步观点。纵观全文,作者借召公谏辞说明了为政必须注意百姓利益,重视 百姓意见的道理,这种具有民主因素的思想无疑在当时是进步的,厉 王

40、的失败说明,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在二千三、四百年前更是 难能可贵的,这在我国的文化遗产中也是十分值得称道的。“让百姓 说话”、“广开言路”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从事的现代化建设,同样 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周厉王是西周末年的一个残暴君主。他酷爱财货,实行专利政策,想方设法 把平民公用的土地山川据为己有。这引起了以平民为主体的国人的怨愤。他们街 谈巷议,指责他是暴君。厉王不但没有引起警觉,改弦更张,反而变本加厉地对 人民进行迫害,人民几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周王朝的第 二大贵族、王室重臣的召公,清醒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忧虑王朝前途,多次劝谏 周厉王重视百姓,发扬先王们敬天保民的思想

41、传统,开张视听,采纳人民意见, 制定顺应历史潮流和民众要求的政令法度。然而周厉王仍不以为然,自行其是。 终于,酿成了大暴动。参加暴动的有普通百姓、手工业奴隶、王宫卫士等,其势 迅猛,如狂涛巨澜,不可阻挡。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人民大起义。起义的 人们把他赶出王宫。他仓皇渡过黄河,逃到彘。公元前 828年死在那里。召公谏厉王弭谤简要而生动地记述了这个过程。全文以召公的谏词为主。 这个题目是后加的,倒也言简意赅,文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写作的重点,都涵 盖其中。这是一个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子,意思是召公阻止周厉王压制批评。那么召公是怎样阻止周厉王压制舆论的呢?一是反复规劝,以国为重;二是 立足于民,

42、以民为本;三是引喻类推,正反对照;四是洞幽烛微,深入本质。第一段,“民不堪命矣”一句话,作用有三:其一、反映了周厉王暴政为害 所达到的程度;其二、反映了召公劝谏的急迫与艰难;其三、反映了召公比较了 解民情重视民意。而“王怒”的结果,使人民处境雪上加霜。因此可知第二段召 公的谏词为何那样语重心长,那样精心陈述,那样鞭辟入里。那简直是召公对周 厉王的最后忠告。这一段在“王喜乃不敢言”的过渡之后,开始了召公 的劝谏。召公的谏言可分四个层次:1以治河为喻,说明治理人民必须使其畅 所欲言;2以前代统治者施政成功的做法为例,说明君王要广开言路;3以土 地生财为喻,说明依据人民的言论可以制定利民兴国的政策;

43、4以言论是思想 的自然流露为由,说明堵嘴将导致众叛亲离。本文记叙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 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方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虐民怨的状况。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了召公的谏言。全文重点是记述召公劝谏之词。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 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 实现人民的意愿。内容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障之也”至“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用“防民之口,

44、甚于防 川”的比喻,说明厉王弭谤的危害性,可谓振聋发聩!“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具体说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江河堵塞不通,就会 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 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结论,也是召 公的政治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 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第二层(“故天子听政”至“是以事行而不悖”),以“天子听政”一句总领, 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召公认为,天子处理政事,首先要广开言路,让 人民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才知道老百姓在想些什么。这就是通过大

45、大小小的各 种官员,用诗、曲、书、箴等形式进言。“瞍赋”照应并小结献诗、献曲两句,“矇诵”两字照应并小结献书、师箴两句。“百工谏,庶人传语”,着重写平民 进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着重写亲近者尽规补察。因为是近臣,接触君 王的机会较多,所以应尽规劝之责;因为是王亲国戚,对政治的混乱有切肤之痛, 更应该弥补君王的过失,更便于督察君王的言行。“瞽史教诲”是说使太师、太 史用礼乐之道来对自己进行教诲,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前十句着重写听取各方面 的意见,这句着重写听取教诲。“耆、艾修之”则是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教诲 加以整理,作为君王治理朝政时的参考。“而后王斟酌焉”是说君王对上述各种 意见考虑取舍

46、,斟酌损益,从而决定施政方针。“是以事行而不悖”,只要按上 面所说的办,就能使国家政治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宣之使言”的必然结果。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记叙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 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方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虐民怨的状况。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了召公的谏言。全文重点是记述召公劝谏之词。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 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

47、人民的意愿。内容分 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障之也”至“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说 明厉王弭谤的危害性,可谓振聋发聩!“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具体说明了“防 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 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这就自 然而然地引出结论,也是召公的政治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 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第二层(“故天子听政”至“是以事行而不悖”),以“天子听政”一句总领,写了“宣之使 言”的种种好处。召公认为,天子

48、处理政事,首先要广开言路,让人民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 才知道老百姓在想些什么。这就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官员,用诗、曲、书、箴等形式进言。 “瞍赋”照应并小结献诗、献曲两句,“矇诵”两字照应并小结献书、师箴两句。“百工谏, 庶人传语”,着重写平民进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着重写亲近者尽规补察。因为是 近臣,接触君王的机会较多,所以应尽规劝之责;因为是王亲国戚,对政治的混乱有切肤之 痛,更应该弥补君王的过失,更便于督察君王的言行。“瞽史教诲”是说使太师、太史用礼 乐之道来对自己进行教诲,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前十句着重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句着重 写听取教诲。“耆、艾修之”则是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

49、教诲加以整理,作为君王治理朝政 时的参考。“而后王斟酌焉”是说君王对上述各种意见考虑取舍,斟酌损益,从而决定施政 方针。“是以事行而不悖”,只要按上面所说的办,就能使国家政治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宣 之使言”的必然结果。第三层(“民之有口也”至“其与能几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 强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 即对待民“谤”不仅不能消极被动地“防”,更要积极主动地“宣”。金圣叹在才子古文 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这就更 增强了劝谏的说服力。这两个分句说明了“口之宣言也,善败

50、于是乎兴”,也就是说,让老 百姓用嘴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就能够从这里体现出来。“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 衣食者也”,紧承、小结“财用于是乎出”和“衣食于是乎生”两句,也说明了“口之宣言” 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又从反面说明民“言”只能“宣”而不能“壅”的道理。也就是说, 即使国君不能“宣之使言”,而采取堵塞的办法,也必然是徒劳的,最终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胡可壅也”,“其与能几何”,连用两个反问句,使结论既简洁有力、不容置疑,又显得 语重心长。这一段写召公的谏言,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把召公的主张抒发得淋漓尽致。阅 读 鉴 赏召公谏厉王弭谤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

51、,为民者宣之使言”,已经成为历代传诵的名言。荀子王制篇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 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 舟覆舟,所宜深慎。”都来源于此,可见这一比喻对后世影响之大。二、问题探究1. 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1) 逻辑严密,说服力强。这篇课文句句相衔,逻辑严密。如第一段:“厉王虐,国人谤王。”“虐”是“谤”的原因, “谤”是“虐”的结果。下文的“民不堪命矣”,也源于“虐”和“谤”。而王的“怒、监、 杀”是听了召公劝告后的反应,由怒而监,由监而杀,具有内在联系。“莫敢言,道路以目” 又是“怒、监、杀”的结果。全文不过二百余字,却具有“反、正、反

52、”的两次转折。多用 短句,每句大多三五字,最多也不过九句,句句掷地有声,读来有一种紧迫感,增加了课文 的气势,也使课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2) 比喻生动形象。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为川”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 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比喻为“土之有山川也”,从积极的方面指出,应当正确认 识民“谤”,才能做到“行善而备败”。(3) 详略得当。课文主要写召公的两次进谏,但详略不一。前一次进谏,只用“民不堪命矣”五个字,可谓 惜墨如金,是略写;后一次进谏,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和

53、类比、对比等论证方 法,如江河直下,洋洋洒洒,是详写。对谏辞详写,对劝谏的原因和结果则略写。详者不嫌 其繁,略者不显其简,恰到好处。就人物来说,召公详写,厉王和国人略写。2. 本文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召公召公即召穆公,名虎,是西周开国同姓功臣的后代,这时任厉王的卿士。作为西周王室重臣 的召公,目睹了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他不得不仗义直言,“民不堪命矣”,虽只 有简短的五个字,却包含着召公内心的焦急、沉痛和期待。哪知厉王变本加厉,采取了严厉 镇压的措施,造成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局面。这时,周王朝的统治危如累卵,在 众大臣缄口不言的情况下,召公不得不第二次进谏。他这一次进谏,一反原先

54、的委婉之辞, 而是直陈利害,严厉斥责厉王的做法是“障之也”。语气的变化反映了形势的变化,也是召 公心情的变化。他的第二次谏言,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喻,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 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先用“川壅必溃”,指出弭谤的危险性。这决不是召公故意夸 大其辞,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再用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犹 其有原隰衍沃也”,指出让人民讲话,可以“行善而备败”,达到“阜财用衣食”的目的。 这段谏言,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社稷重臣的远见卓识,也反映出召公的良苦用心。当然,召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显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维护周王朝统 治者的利益服务的。但他能

55、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主张“宣之使言”,反对镇压措施,在当 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厉王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课文刻画了这个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 形象。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召穆 公直言劝谏,厉王不但不听,反而派卫巫监视敢于批评厉王的人,堵塞言路,屠杀谤者。他 的暴虐和顽固,最终落得个“国人流王于彘”的下场。国人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国人”是与“野人”相对而言的。住在田野小邑的农夫叫 “野人”,住在通都大邑里的工商业者叫“国人”。课文多次写到国人,处处与厉王相对照, 又暗合了召公的谏言。“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形象描写,从

56、侧面表现了厉王的暴虐与国 人的怨忿。最后的“莫敢出言”,不仅不敢议论国事,就连日常生活也不敢多言了,极写国 人受压抑之深、沉默之至,恰似万马齐喑、山雨欲来之状。关于练习一、本文重点是记叙召公劝谏之词,清人余诚评点说:“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在道理上讲, 其余俱是在利害上讲;而正意又每与喻意夹写,笔法新警异常。”通读课文,说说召公是怎 样从正反两方面讲述弭谤的危害的。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重点阅读文章主要段落,经过分析,概括要点。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二、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与1. 失其所与,不知2. 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3. 秦伯说,与郑人盟以1.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2. 以告,则杀

57、之3. 是以事行而不悖犹1.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2.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流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2.三年,乃流王于彘3. 三教九流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整理积累已学过的文言词的义项。参考答案:与:1.帮助;2.赞许;3.和、跟。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教学建议一、本文语言上代表了国语质朴平实的特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 弄清课文大意,了解作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二、有些词语与当时的典章制度有关,如

58、“卫巫”“列士”“献诗”“瞽”“瞍”“矇”“百 工”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少,属于比较冷僻的词语,教学中重在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 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有关资料一、作者、作品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 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 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 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 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 (前453年)共 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

59、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 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 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 (韦昭国语 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二、背景材料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在厉王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统治者的危机日益严重。国语中有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篇,说荣夷公擅长搜刮财物,残 酷欺压百姓,而厉王却偏偏重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等佞臣,对内封 山占水,垄断了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

60、止老百姓采樵、渔猎,断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 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了广大 人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危机四伏,民怨沸腾。这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三、补充注释1.卫巫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天命鬼神,每事必求神问卜而后决。到了周代,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 但统治者仍幻想用鬼神来愚弄人民。所以“巫”在当时具有特殊的作用。韦昭国语注说:“以巫有神灵,有谤必知之。”意思是说,巫能通神,他能觉察到谁是谤者。其实,课文中的“卫巫”,已完全变成了厉王的耳目和帮凶,是厉王用来镇压人民的& 2.公卿至于列士周代大臣的等级分公、卿、大夫、士四等,而士又

61、分上士、中士和下士,故称“列士”。3.献诗当时周王朝及各诸侯国搜集的歌谣和士大夫撰写的诗篇。流传到今天的诗经就是从周代保留下来的这 类诗篇的一部分。4.瞽、瞍、矇他们都是盲人。这里也兼指官职。国语楚语上:“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矇不 失诵,以训御之。”在先秦文献中,瞽与史,有时合称,有时又分而言之。如国语周语下:“吾非瞽史, 焉知天道?”古代乐官皆以盲人充任,据说是由于他们的听觉敏锐,善于辨别音律。但这几种盲人又略有差 别。从等级上讲, “瞽”是乐官中的太师(下文“师”是少师,比“太师”级别略低,也是盲人),地位比“瞍”“矇” 高。从失明的情况讲,眼睫间有缝隙,内有眼珠而不

62、能见物者叫“瞽”眼中空洞无眼珠者叫“瞍”眼中有珠, 双睫也能开合,但不能见物者叫“矇”,有人认为就是现在的青光眼。5.百工古代的“百工”有三种用法,一可指各种手工艺者,二可指百官,三可指各种乐工。这里,我们认为晋杜预 的解释较为确切,即指“各种乐工”,不仅合乎情理,避免了上下文意思重复,而且可通过“乐”字与上文的 盲乐官相联系,通过“工”字与下文的“庶人”相联系,在内容上与前后句密切相关。四、译文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 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老百姓都不敢 说话了,

63、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 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 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 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 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 元老

64、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 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 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五、助读材料1.关于国语作者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汉书司马迁传左丘明.复采录前世穆王以来,迄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以为国语。一昭国语解叙昔左丘明将传春秋,乃先采列国之史,国别为语,旋猎其英华,作春秋传。而先采集之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