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眼镜眼用棱镜和矫正棱镜的区别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1978609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6.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青少年眼镜眼用棱镜和矫正棱镜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青少年眼镜眼用棱镜和矫正棱镜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青少年眼镜眼用棱镜和矫正棱镜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眼镜眼用棱镜和矫正棱镜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眼镜眼用棱镜和矫正棱镜的区别(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眼用棱镜和矫正棱镜的区别、概述:眼科、眼视光临床常用折射三棱镜对于眼位异常双眼单视功能障碍患者的 检查、训练和矫正,我们称这类棱镜为眼用棱镜。眼用棱镜的三种形式:I (i搓板形新月状楔状楔状棱镜:棱镜块、棱镜串、旋转棱镜,镜片箱中的棱镜均为楔状棱镜。综 合验光仪中是旋转棱镜,所谓旋转棱镜就是两片楔状棱镜(同度)活动性叠加、 利用棱镜分解合成的原理底向不同的旋转产生不同的棱镜度组合它的总效果 为2psin0,其中两片楔状棱镜各为0,当旋转时,可在)20之间任意变换。 旋转至两片棱镜底向相反时,合成棱镜度为 旋转至两片棱镜底向一致时,合 成棱镜度为20纭新月形棱镜:用于球透镜、球柱镜与棱镜磨成一块

2、毛边镜片的组合镜片为 使棱镜与球透镜、球柱透镜一个界面弧度吻合棱镜形式设计为圆弧面,两个圆 弧面的屈光度相同、符号相反、如一面为.0D,另一面为-6.0D。搓板形棱镜称为fresnel press-on薄膜棱镜,这种棱镜是使用PVC材料注 塑成型,折射率为1.525,厚度1mm,使用范围0.530公,薄膜棱镜只在一个表 面上存在密集的凹槽,另一面为平面,非常柔软,在不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就可 以轻松的贴附在透镜的后表面用加热法贴固和取下,)应用于隐斜、偏心固视、 融像不足、复视的矫治,但由于它的缺点,影响视力和对比敏感度、不美观,我 国近年来已很少使用。 眼用棱镜的构造(术语)光学特性、单位(计

3、量)构造:由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形透明体构成,两个平面相交的线为棱, 通常称为顶,两个平面相交的角称为顶角,与顶角相对的平面称为棱镜的底垂 直于底和顶的线称为底顶线与底顶线和两个平面垂直的切面称为主切面在临 床使用中,以主切面表示。即光学特性:当光线通过棱镜后,改变了传播方向,向棱镜底偏斜,我们通过棱 镜看发光点,发光点(物象)的位置向棱镜尖端移位。眼用棱镜的计量单位:棱镜的计量可用顶角或偏向角表示但在眼用棱镜的 计量中,大都以棱镜度作为计量单位,裴pfentice)氏法,即通过三棱镜观察 lm处的物体,物象向棱镜尖端移动cm,称为一个棱镜度,以1表示。所谓厘 弧度R但是指物象移动的圆周弧度

4、,眼用棱镜多在20以内,物象移动的弧度与 切线长度相差甚微,没有必要换算,统一用裴氏法计量。眼用棱镜的标记:棱镜是以底向所在标记,正方位底向分为:底朝JBUO、底朝下BD)、底 朝内(BI)、底朝外B0),当棱镜底向为斜方位时,常用“老式英国标记法”标 记。该法将眼前棱镜分成四个象限“内上”“内下”“外上”“外下”以右眼为 例,如果棱镜基底(底顶线)方向在上内象限60处,标记为基底向内上方60, 若底向在下外象限60处,则标示为基底朝下外50。老式英国标示法二、透镜的棱镜效应与移心。透镜的棱镜效应人眼的视轴通过透镜非光学中心的任意一点视物时,都会遭遇棱镜。眼镜光 学中透镜的棱镜效应指的是眼的视

5、轴与镜片光学中心偏位时产生类似用棱镜视 物的效果。1、三棱镜是组成一切眼用透镜(球、柱、球柱)的基本光学单元。无数底相对,顶角大小不同的三棱镜旋转组成正球面透镜。无数尖相对,顶角大小不同的三棱镜旋转组成负球面透镜。J底D 口. a j2、眼用透镜与三棱镜光学性质相同及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光线通过都发生折射,改变方向。不同之处:平行光线通过棱镜产生的偏向角与光线入射点无关,其折射角保 持不变,即平行光线通过棱镜后,仅传播方向改变,无聚散作用月眼用透镜有聚散作用,因为光线通过透镜光心不改变方向光线通过光心外不同位置的点时,偏向角越大。1 2负球透镜的发散作用作用d d1 2d d1 23、球透镜的

6、聚散作用正球透镜的聚合作用:平行光通过正球透镜时,除通过光学中心的光线不改 变方向外,非光学中心各处的光线因为三棱镜效果发生向底部折射距,离光心越 远,折射角越大,所有的平行光线通过正球透镜都会聚到镜轴上的一点即,焦点。负球透镜的发散作用:平行光通过负球透镜时,通过光学中心的光线不改变 方向形成镜轴,通过非光学中心各处的光线因,为三棱镜效果都发生向底部折射, 也就是向镜边方向折射,距离光心越远,遭遇的三棱镜顶角越大,折射角越大 所以平行光通过负球透镜后形成发散光线,所有的发散光反向聚焦于镜轴上一 点,即虚焦点。 眼用透镜非光学中心任意一点的三棱镜效果(移心透镜关系式)眼用透镜非光学中心任意一点

7、对入射光线都会发生折射人,眼通过透镜非光 学中心看目标时,目标都会产生位移,即遭遇了三棱镜,遭遇三棱镜度的大小与 透镜的顶焦度以及遭遇点距离光心的距离相关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移心透镜关系 式,通过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求得不同焦度透镜任意一点上的三棱镜效(果包 括三棱镜底向及棱镜度:)移心透镜关系式为:P=FXCP为三棱镜度()F为透镜的顶焦度D)C为遭遇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cm)眼用透镜非光学中心外有无数点这,个点可以在180 (水平轴)上或90(垂直轴)上,也可以在其它的斜向子无线上,如果是球镜,值在任何子午线 上是一个恒值,如果是柱镜或球柱镜F值在不同子午线是不同的值;柱镜的轴 是正轴时,任何

8、斜向子午线上的值通过公式可求得,柱镜的轴是斜轴时80。 =Fh, 90=Fv通过公式可求得。遭遇点不在水平和垂直子午线上P值的计算 必需借助向量图解法和公式计算法,才能算出所遭遇棱镜度和标记棱镜的底向。三、隐斜视与棱镜 隐斜视为什么会引起视疲劳?人类在生活学习、工作时都是用两只眼同时看东西,为了双眼能同时看清楚 一个物体,两只眼使用匹配的调节,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聚焦,)同时 两只眼的视轴必须同时对准该物体,也就是需要两眼视轴在物体上牢牢地“粘 合”,这个“粘合”过程是大脑指挥下靠眼外肌正常的协同,拮抗合作完成的, 当双眼看正前方近距离的某一物体时调,节和集合同时产生,而这种调节性集合

9、并不是十分精确,有一眼(主导眼)的视轴先“抓住”物体,另一眼的视轴飘逸 在该物体附近,大脑的融像功能指挥眼球产生融像性集合运动纠,正调节性集合 的不准确,使双眼视轴牢牢地“粘合”在物体上,形成双眼单视。不需用融像功 能两眼视轴就可以同时抓住物体的绝对正位眼很少隐斜视是指眼球有偏斜的趋向,但为大脑融合功能所控制,而能保持双眼单眼者,90%95%的人有隐斜视,隐斜者在融像性眼位时并不表现为偏斜而非融像性眼位时,潜在性的肌力不平衡表现出来了,一眼视轴对准某物体时,另一 眼视轴是偏位的,表现为斜视。而在融像性眼位时,偏位眼的视轴被强迫性纠正, 虽然表面上看眼位是正的,而肌力不平衡客观存在,克服肌力不平

10、衡靠弱力肌的 额外收缩,换句话有隐斜者,融像性眼位时,为了维持双眼单视,总会有一侧弱 力肌承受着额外负担,隐斜度小,弱力肌承受的额外负担小,融像功能(正强负 集合储备能力强),肌力储备量大,能轻松克服隐斜,则没有任何症状,若弱力 肌承受的负担大(隐斜度大)正负集合储备力勉强克服肌力不平衡,势必出现肌 性视疲劳,隐斜视则表现有症状,临床上遇到的屈光不正患者,经验光配镜、矫 正视力好、戴镜后不舒适,视物时间长就头昏、脑胀、眼痛、物体变糊模、有重 影、不能持久阅读、书写,往往就是隐斜所致,遇到这样的病例,查一查隐斜和 集合储备,问题的症结就出来了。在配镜处方中,动用棱镜手段,就可以缓解病 人视疲劳症

11、状,达到舒适健康的配镜。隐斜视加重,超过了大脑融合力范围,两眼视轴不能粘合同一物体上,无论 融像性眼位和非融像性眼位都表现偏斜就,成为显斜视。所以说,隐、显斜视并 无质的区别,只有程度上的差别。 棱镜对眼外肌的作用 棱镜对于视觉健康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没有肌性视疲劳的人,若镜片的光心 距与实际瞳距有差异会使人眼遭遇棱镜引,起肌力不平衡,差异太大或屈光度高 的镜片,人为制造出隐斜症状,有损于人的视觉健康对。于有隐斜的人,利用棱 镜,克服肌力不平衡;可缓解视疲劳症状,有利于人的视觉健康。棱镜对眼外肌的作用原理是棱镜光学特性决定的,我们可以形象的把棱镜比喻为一把斧子,棱镜的尖是斧子的刃,尖朝向哪一边,

12、就可以砍掉那一边的部分 肌力。正位眼非融像眼位融像眼位心 1二S内、外直肌肌力相等wj融像时无需额外负担外 隐 斜 (X)* 外直肌为强力肌 内直肌为弱力肌 表现为外斜位J1厂 7、X严 1一融像时内直肌需额外负担才能维持双眼单视表现正位外隐 斜矫正ii-1 1bi外直肌力被棱镜刃 砍掉一部分,使内外肌力平衡了,表现正位。J-a hA bi因为肌力已平衡,融像时无需内 直肌额外负担。肌性视疲劳症状 缓解。内7&.-一隐内直肌为强力肌融像时外直肌需额外负担才能斜外直肌为弱力肌维持双眼单视(E)表现为内斜位表现正位内隐 斜 矫正1 / ! A内直肌力被棱镜刃“砍掉”一 部分,使内外肌力平衡了,表现

13、正 位。/* e*BO因为肌力已平衡,融像时无 需外直肌额外负担。肌性视疲劳 症状缓解。隐斜视和集合储备能力的检查1、隐斜的测定 measurement of phoria综合验光仪右眼上辅助镜红色马氏杆片同时右眼(或左眼)加旋转三棱镜。 记录隐斜度以一眼棱镜度为准。查远距5(米)隐斜时,投点状光斑视标,查近 距(33cm)用弱光电珠。 分别遮盖左、右眼,让被检查者找到点、线的感觉。 令其右手食指伸直表示线,左手握拳表示点,问被检查者点与线的关系。 检者按被检者表示的点、线关系判断隐斜性质(面对患者观察)点与线重q无水平隐合斜_无垂直隐斜点与线不重合按下表判断隐直斜垂RM杆我马 干 放 色 寸

14、 直 置 工 甘 -壬一线 与 占 八、 关 系d: 一,- WA交叉复视 外1斜右眼上隐斜 (点JE上)/同侧舞视大y记录为左眼上 右眼下隐斜应2囂 隐斜度计量:内隐斜用底朝外棱镜逐加至点线重合外隐斜用底朝内的棱镜 逐加至点线重合。上隐斜用底朝下的棱镜逐加至点线重合所。加的棱镜度即隐斜 度。2、集合储备能力的测定: 实性融像性集合力,虚性融像性集合力的极限。 在双眼肌力不平衡(隐斜)的光学矫正中,要测定维持双眼单视融,像性集 合、融像性散开的肌力储备,用三棱镜度作为计量单位,代入相关公式,可得出 应加的棱镜度,作为配常戴远用镜时添加棱镜的处方参考。测定方法:在综合验光仪上用辅助镜片,右红、左

15、绿状态下检测Jopcon 投影点状光斑视标,在一眼前加上基底向外BO)三棱镜,缓慢逐渐增大三棱镜 度,随着棱镜度的增大,患者产生了复视,原一个光斑变成一红一绿两个光斑, 这时我们可寻找出一个不出现复视的最大棱镜度值定为正向集合储备能同力,样 的方法在一眼前加基底向内BI)三棱镜测出的最大棱镜度值为负向集合储备能 力。四、眼用棱镜处方 隐斜视配镜原则:1、先测出隐斜视类型:分水平隐斜、垂直隐斜、旋转隐斜。垂直隐斜,尽量全部 矫正为正位眼;旋转隐斜以正确矫正斜轴散光为主。2、水平隐斜区分有无肌性视疲劳症状,对轻度水平隐斜无症状者,无须棱镜矫正。对有症状者,给予部分矫正(一般矫正1/41/3 量)。

16、3、内隐斜矫正屈光不正时,远视眼配镜给予充分矫正,近视眼配镜给予不全矫正。目的是减少调节性集合量,调节性集合量减少,可抵消一部分内隐斜。4、外隐斜矫正屈光不正时,近视眼配镜给予充分矫正,远视眼配镜给予不全矫 正。目的是加大调节性集合量,调节性集合量加大,可抵消一部分外隐斜。5、棱镜底向选择:锻炼弱力肌用同向棱镜,缓解隐斜视症状用异向棱镜,青少 年慎用异向棱镜,成年人有隐斜有症状用异向棱镜。6、瞳距设计:内隐斜:近视眼配镜时,瞳距稍微“缩”一点,远视眼配镜时, 瞳距稍微“放”一点。外隐斜:近视眼配镜时,瞳距稍微“放”一点,远视 眼配镜时,瞳距稍微“缩”一点。7、Sheard、l:l、perciv

17、al三法则:决定是否用棱镜和应加棱镜度。但在实际眼镜验配时,不要完全被这三法则所束缚。 配眼用棱镜的三法则1、sheard法贝V:适用于常戴远用镜,有外隐斜者。正向集合储备量是克服外隐斜的融合能力。若正向集合储备量外隐斜度滋者,则应动用BI三棱镜缓解症状。 棱镜给镜度计算公式:给镜度二(外隐斜度X2-正向集合储备量)43例:测得某人的外隐斜度为,集合储备能力测得+9f -49 6X2应动用棱镜BI缓解症状棱镜给镜度=(6X2-9) 一3=仏BI根据均方法,分滩到两眼,两眼前应各加5BI如果该患者双眼者戴的-5.00DS镜片,凹球透镜向外移心时可产生I效果, 实际瞳距为60mm,则可设计光心距为

18、62mm进行治疗性移心,移心后每眼前镜片 可产生0.5BI I二 D. C0.5x= 5X0.1如果该患者双眼都是戴的1.00DS镜片,则每边镜片需光心外移.5cm才能 产生0.5宓1的效果,5mm的治疗性移心与加工移心有矛盾不能用治疗移心,应 在镜片上加磨棱镜,处方为:OD: -1.00 DS /0.&BI OS: -1.00 DS/0.足 BI实例:刘XX女21岁 武大学生 近视眼常戴远用镜R:-5.0)(-1.0X90 L:6.0)(1.0X60 PD 60mm长期戴镜不适,经常出现复视和视疲劳症状,视功能检查结果如下:5米外隐斜8亠 集合储备能力410厶一15厶。根据sheard法则,

19、正向集合储备能力小于外隐斜的两倍,即08X2需要棱镜矫治隐斜。缓解症状用底向内的棱镜。应加棱镜度量=8X210) 一3=2 BI分摊到两眼每眼各山。因该患者屈光度比较高,可考虑用移心的办法产生棱镜效应。RE镜片:F=5.0+(1.0)=-6.0 (D)hLE镜片:F=6.0+(1.0) sie60h= 6+(0.7499)6.75 (D)按公式计算:P=CXDC=P/DRE: C=PA/D=l/6=0.166cm0.15cm=1.5mmLE: C=PA/D=1/6.75=0.148cm0.15cm=1.5mm配镜处方,两种形式, 通过移心产生棱镜效果RE 5.0DS/1.0DCX90 实际瞳距

20、 60mmLE 6.0DS/1.0DCX60。设计光心距为63mm 另磨附加棱镜RE 5.0DS/1.0DCX90。/】 (BI)LE 6.0DS/1.0DCX60。/】 (BI) PD 60mm该病例是武汉大学四年级一女生。实际验光时并没有按以上复杂的公式计 算,凭经验以外隐斜的1/41/3量,用底朝内的棱镜缓解症状;远距(5米) 检测外隐斜8,其1/4量约为2。因为原来远用戴镜不适,而镜片的屈光度较 高,考虑可用移心的办法获得棱镜效应。实测的瞳距为60mm,设计光心距64mm, 光心向外移了4mm。凹透镜光心外移可产生底朝内的棱镜效应。经过用4mm的 试镜架和60mm的试镜架反复试戴比较,

21、患者认定戴64mm的试镜架舒服得多。改 配光心距为64mm的眼镜后,电话随访,原来的症状完全消失,对新镜非常满意。2、1:1法则: 适用于常戴远用镜、有内隐斜者。负向集合储备量是克服内隐斜的融合能力负向集合储备力 内隐斜度者、则应动用30三棱镜缓解症状。 棱镜给镜度计算公式给镜度=(内隐斜度一负向集合储备量)犷例:测得某人内隐斜5,有视疲劳,集合储备能力测得 12-3a3 5、应动用B0三棱镜缓解症状棱镜给镜度=5-3) 一2 = b B0根据均分法,分滩到两眼,每眼前应加!5B0如果该患者双眼前都是戴的5.00DS镜片,实际瞳距为60mm,凹球透镜向内 移心时产生B0效果,则可进行治疗性移心

22、,设计光心距遊mm,移心后每眼前 镜片可产生0.5公B0P=DXC0.5=5X0.1、如果该患者双眼都是戴的1.00DC镜片、则每边镜片需光心内移.5cm才能 产生0.5公B0效果,5mm的治疗性移心与加工移心有矛盾。不能用治疗性移心, 应在镜片上加磨棱镜,处方为:OD: T.OODS/O.弘 BO OS: T.00BS/0.5x BO3、Percival法则:多用于近用阅读、书写眼镜的验配(集合舒适区配镜。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 或已配老花镜者自诉不能持久舒适用眼有视干扰、复视,排除了调节因素就 应该查33cm相对集合判断工作点在不在舒适区内?综合验光仪近点尺上视标板调至33cm,按患者实际瞳距

23、及近用镜光度设置 综合验光仪PD及S值。 请患者两眼凝fflDonder视标,或能看清的一行视标。 双眼前慢速逐加同值BI三棱镜记录未发生复视时所用的最强三棱镜度继 而回归棱镜0度,稍等片刻再在双眼前慢速逐加同值O三棱镜记录未发生 复视时所用的最强三棱镜度BI三棱镜查出的是负相对集合BO棱镜查出的 是正相对集合。用横线刻度记录之。如负相调节为,正相对调节为 记录为:侧 在相对集合总量的中1/3段标示舒适区。W在舒适区,可排除集合性不适,W点不在舒适区应考虑集合性不适。W点不在舒适区,有下列两种情况: 正相对集合负相对集合,表示外直肌肌力强,表现相对性外隐斜(X),考虑使用BI三棱镜或凸球透镜光

24、心内移,削弱外直肌力,补偿该眼正集合储备。鼻 负相对集合,表示内直肌肌力强,表现相对性内隐斜(E),考虑使用BO三棱镜或凸球透镜光心外移,削弱内直肌力,消除一部分正集合储备。2D+10鼻hiBcr_侧所加棱镜尖的方向,表示加棱镜后(工作点)移动的方向。棱镜量、移心量的确定。(较大侧相对集合值一较小 应加棱侧相对集合值X2)镜度=3上述(6)中所示两种情况(102X2) 一 3=2第一种情况用2舟1三棱镜,分摊到双眼,每眼各1 BI第二种情况用2 B0三棱镜,分摊到双眼,每眼各1 BO在综合验光仪上调齬D或添加棱镜,请患者找感觉后,必须使用相应PD值的试 镜架,戴镜作阅读试验20分钟以上,以患者

25、的自我感觉舒适为依据,开具配镜 处方。例:某男,65岁,教授,已配+3.00(0U)老花镜多年,测其原镜PD=64mm, 自述长期以来,戴镜阅读、书写不能持久,时间一长则头晕、眼胀、重影,工作 能力下降。屈光检查:远视力正常,无散光33cm矫正视力0.&2/ (OU),双眼 调节平衡,加减凸球透镜,其矫正视力不能再提高,方格实验排除调节因素所致 戴镜不适。实际瞳距64mm (近用)。综合验光仪设瞳距64mm,双眼前上+3.00DS,近点上视标板置33cm,用 Donder视标检查相对集合,结果如下:PRC%、NRC9sX =3S”0十鼻侧属于第一种情况W点不在舒适区,需加BI三棱镜。Perci

26、val计算法(9-3X2) 一3=1厶分摊到每眼各为0.5公BI采取移心的方法,单边瞳距均内移.5mm(0.15cm)R: 3X0.15=0.4弘 BI L: 3X0.15=0.45 BI实际瞳距64mm设计光心距61mm配新镜,随访症状明显改善。按近距隐斜矫正原则,=3取其1 /3量用BI三棱镜,情况基本相同。矫正棱镜和训练棱镜的区别三棱镜的原理光线穿过三棱镜后向其基底方向折射,物像向其尖端方向移位。上图中三棱 镜右下方放置了一个小灯泡,人眼通过三棱镜看到的这个灯泡并不是真实的 位置,而是在原来位置的上方,也就是虚线所指的方向,图像向三棱镜的 尖移动了。斜视的矫正就是利用三棱镜可以使图像移位

27、的原理,通过使用不 同基底向的三棱镜,把由于眼肌不平衡所造成的调节和聚散功能协调起来, 恢复正常视功能。产生斜视的原因和症状斜视主要是由于双眼眼肌不平衡以及调节与集合的关系紊乱所造成,患者双 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一只眼注视目标,另一只眼便会偏离目标,两只 眼的位置不能对称。人眼为了维持双眼单视避免复视而不得不过度使用眼肌产生疲劳,当斜视度过大,人眼控制不了会出现重影,医学上称为复视。症 状持续加重则可能发展为:隐性斜视转为间歇性显斜视,间歇性显斜转为显 性斜视。外斜的矫正:I外斜視外斜为何要加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外隐斜因为外侧的眼肌力量过强,内侧的 眼肌力量松驰,眼球偏向外侧,为了维持双眼单

28、视避免产生复视,不得不过 度使用眼肌,以便让眼球向内转动,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眼疲劳。为了缓解眼 疲劳,在眼前加底向内尖向外的三棱镜,使图像向外移动,这样眼睛就省力。 例如一个人站着要拿地上的东西,不得不弯腰下去拿,要是把东西放在桌子上就可很轻松拿到。三棱镜具有移动图像的功能,外隐斜的患者由于眼前加 了底向内三棱镜后,图像向外移动,眼球不用用力向内转动就可以轻松看东 西,从而消除眼疲劳,矫正原则一般是加一半的棱镜量。内斜的矫正:I内斜視内斜视是由于内侧眼肌力量过强,外侧的肌肉松驰,导致眼轴向内转,集合 力过强,人眼为了看清东西,眼球向外转动时不得不比正常眼用更多的力, 所以加了底向外的棱镜后,图像

29、向内移动一些,眼球就不用用力向外转动看 东西,矫正原则也是加一半的棱镜量。上下斜的矫正:上斜視II下叙視I上下斜是由于斜直肌麻痹引起,有上下隐斜一般是全矫正,把所测的棱镜量 的一半分别放置在双眼前,一个底向上一个底向下。三棱镜矫正的利弊:通过在眼前加三棱镜来达到缓解眼疲劳消除复视,可以立竿见影,可是减轻 了眼肌的负担不一定是好事,只能使弱化的眼肌更加弱化,斜视就会一直持 续下去得不到改善。所以积极的做法是定期进行对眼肌的强化训练,也就是 加大眼肌的负担进行反方向训练,也就是正位视训练,这和我们进行杠铃负 重训练以强壮手臂和大腿肌肉一样,以达到加强眼肌的目的。正位视训练的 目的是使患者能坚定地共

30、同使用双眼以取得舒适的双眼视力,斜视度小于 20A,视觉功能良好,年龄较小,愿意配合训练的斜视患者用非手术的正位 视训练法效果最好,训练失败再考虑用棱镜矫正或者手术矫正。三棱镜训练法正位视训练是为了训练麻痹的眼肌力量,加的基底方向和矫正用三棱镜的基 底方向刚好相反。方法是:患者注视目标,如果有内斜就将三棱镜的基底向 内置于一眼前,由低度三棱镜开始,逐个更换增加三棱镜度,增加棱镜度的 过程中维持基底向不变,患者尽量维持双眼视像的融合,直到产生复视后去 掉棱镜重新由低到高进行重复训练,以加强外直肌的力量。如果有外斜就将 三棱镜的基底向外置于一眼前,以加强内直肌的力量。一般是每周进行二到 三次,每次进行三十分钟,三到六周为一个疗程。斜视量小年纪较小的患者通过眼肌训练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减轻,有的患 者可以从显斜转为间歇性斜视,再转为隐斜,而有隐斜的则有治愈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