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1972038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2.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1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训一 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蓄电池的基本构造;2、学会配置电解液;3、学会使用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等检测仪器检查蓄电池的技术状况。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技术状况良好的普通蓄电池、有故障的普通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2、吸式密度计、温度计、玻璃棒、耐酸的容器、防护用品、10的苏打溶 液;3、相对密度为1.831.84的化学纯硫酸和合格的蒸馏水;4、高率放电计,数字万用表。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蓄电池构造认识1 、蓄电池解体件的结构认识(如下图所示)圧接线甘外瓷正 鱼2、分辨正、负接线柱(1)正负标记 有的蓄电池上铸有“+”(或 P) 的接线柱为正接线柱,有“”(

2、或 N ) 的接线柱为负接线柱。(2)颜色标记有的蓄电池接线柱上涂有颜色正接线柱涂红漆,负接线柱涂黑漆 (见右图)。(3)无标记 无标记蓄电池的正负接线柱识别方 法有以下几种方法:1)看接线柱的粗细,粗一些的 锥形接线柱为正极,细一些的为负 极。2)看接线柱的自然颜色,呈深 褐色的为正接线柱,浅灰色的为负接 线柱。3)看接线柱的表面硬度,用螺丝 刀在接线柱表面轻划,较坚硬的为正 接线柱,反之为负接线柱。4)用万用表检测。有的蓄电池 没有任何标记,或者蓄电池使用长 久、标记被腐蚀损坏、辨别不清。把 万用表置直流电压 20伏档,红表棒 与黑表棒分别接触蓄电池的两个极 桩,如果显示的数值是“”值,则

3、 红表棒接触的是正极,黑表棒接触的 是负极,如果显示的数值是“”值, 则红表棒接触的是负极,黑表棒接触 的是正极(见右图)。 (二)配置电解液1 、电解液的比重 蓄电池电解液一般由纯净的硫 酸和蒸馏水配置而成,电解液的配置可按质量比或体积比配置,配置比例如下表所示。华东地区电解液的密度一般为1.241.30 g / cm3。电解液配置后应该用密度计检验密度。电解液配制成分的质量比和体积比15C时的密度(g / cm3)质量体积蒸馏水浓硫酸蒸馏水浓硫酸1.2401.2501.2601.2701.2801.2901.3001.31068.066.865.664.463.262.060.959.73

4、2.033.234.435.636.838.039.140.378.477.476.475.474.473.472.471.421.622.623.624.625.626.627.628.62、电解液的调配(1) 按上表所列出的体积比或质量比,量取硫酸和蒸馏水。(2) 先将量取的蒸馏水倒入耐酸的的容器内,然后慢慢地将硫酸倒入蒸馏 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禁止将蒸馏水倒入硫酸中。如温度升高过快时, 可缓加入硫酸,待温度低于45C后再配制。(3) 待电解液温度冷却到30C以下时,用吸式密度计测量电解液的相对密 度。(4) 测量配制好的电解液温度,换算成15C的电解液相对密度值,公式为 p =

5、 p +0.007 (tT5)。换算后的电解液相对密度值是否符合蓄电池用的相15 c t 对密度,如果不符合要求,要做适当调整,直至符合为止。3、调配电解液的注意事项( 1)配置电解液时,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防酸手套,防酸围裙和高 筒高靴。如有硫酸溅到皮肤和衣服上,应立即用10%的苏打水溶液擦洗,然后用 清水冲洗。(2)调配电解液时,所有的器皿必须是耐酸及耐热的釉陶磁缸、玻璃缸、 硬橡胶或铅制容器、塑料槽内等进行配制。(3)调配时切记必须先将蒸馏水加入容器中,然后再加入硫酸。禁止将蒸 馏水倒入浓硫酸中,以免引起溶液沸腾飞溅,造成腐蚀物体和烧伤事故。(4)初配好的电解液,温度可高达80C左右

6、,故不可立即注入蓄电池槽内, 必须冷却到室温或比室温高5C左右再用,同时检查电解液相对密度。检查电解 液密度时,可用吸式密度计测量,并换算成15 C时规定的相对密度。如果相对 密度低则加入相对密度为1.4 g/cm3的稀硫酸溶液,相对密度高则加入蒸馏水 予以调整至规定值。(三)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1、蓄电池的外观检查( 1 )检查蓄电池外壳是否破裂、电解液有无渗漏;(2)检查蓄电池正、负极桩是否脏污或有氧化物;( 3 )观察加液孔盖是否破裂、电解液有无渗漏、通气孔是否畅通。2、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检查一般汽车行驶1000km,冬季行驶1015天,夏季行驶6天,应检查蓄电池 液面高度。电解液液面高度

7、应高出极用乎扌h任厲劇冲选l丄己rc TL宀&力、亠十 Lt宀 F丄 3删咸弦曲園麼板1015mm。电解液不足应及时添加蒸馏水,如果是因为电解液溅出而导致液面降低的,应该补加相应密度的 电解液,并重新充电调整。电解液液 面高度的检查方法如下:(1)用玻璃管测量法(如右图 所示)1)用一空心玻璃管插人蓄电池 电解液内极板的上平面处;EEpfs电朗賊液面岛底的検ifcJ 麽扳注-出典的沪片浮笫屮.沖-2)玻璃管内的电解液与蓄电池 液面同高,用大拇指按皮璃管上端, 使管口密封;3)提起玻璃管,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即为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2)观察液面高度指示线法(如右图所示) 透明塑料容器的蓄电池,

8、容器壳体上刻有两条指示线,指示最高液面和最低 液面。正常液面高度应介于两线之间,低于中线则为液面过低,应添加蒸馏水补 充。(3)从加液孔观察判断法 部分进口轿车在电解液加液孔内侧的标准液面位置处开有方视孔,用于检视 液面高度,若液面在方孔下面为液面过低;正好与方孔平齐时为标准;液面高于 方孔为过多。当电解液液面低于标准时,应及时补充蒸馏水,不能加注冷开水、自来水、 河水及其他质地的水。除确知液面降低是由电解液溅出所致外,不允许补充硫酸 溶液。这是因为电解液液面正常降低是由电解液中的蒸馏水电解和蒸发所致。3、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测量 电解液密度的大小,是判断蓄电池容量的重要标志。测量蓄电池电解液密

9、度 时,蓄电池应处于稳定状态。蓄电池充、放电或加注蒸馏水后,应静置半小时后 再测量。(1)非密封式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测量对于非密封式蓄电池,可用吸管式密度计进行测量电解液密度,其测量过程 如下图所示。方法如下:1)打开蓄电池的加液盖;2)把密度计下端的橡皮管伸入单格电池的加液口内;3)用手将橡皮球捏一下,再慢慢放开,电解液就会被吸到玻璃管中;4)注意控制吸入时电解液不要过多或过少,以能将密度计浮子浮起而不会顶 住为宜;5)使管内的浮子浮在玻璃管中央(不要相互接触),读取密度计的读数。读 数时密度计刻度线与眼睛平齐。6)将所测量的密度值与上次充电终了的电解液密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密度下 降的程度来

10、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通过对各个单格电池电解液密度的测量,可以确定蓄电池是否失效。如果单格电池之间的密度相差0.05g/cm3,则该电池失效。注意事项:对于刚进行过强电流放电或刚加过蒸馏水后的蓄电池,不宜进行电解液密度 测量,否则会因电解液混合不均而使测量结果不准。电解液密度应根据地区、季 节不同来选择电解液的密度,密度过高、过低都将影响蓄电池的容量。(2)有内置式密度计的免维护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测量 对于密封式的免维护蓄电池,一般在蓄电池盖上装有特殊的温度补偿密度计。密度计上部有一个透明玻璃棒,棒下连接一个小盒,盒子内部有一个绿色小 球,当电解液的密度约为蓄电池额定容电 65%时,绿色小球就

11、会浮起,升至小盒 顶端,顶住玻璃球下端,可以看见密度计的中央出现一个小绿点。检测时,如果 看到绿点,说明蓄电池的电量已经很足。如果看不到绿点或只是一片黑色,说明 需要给蓄电池充电。还有一些内置式密度计用红色标记表示警告标记,一旦出现红色标记,说明 蓄电池已经彻底放电,使用前必须充电。(3)无内置式密度计的免维护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测量 对于没有内置式密度计的免维护蓄电池,可以通过测量它的静止电动势来判断蓄电池的状态。如果蓄电池刚充过电或者汽车刚行驶过,应该接通前大灯 30s, 消除表面充电现象。然后熄灭前大灯,切断所有负载,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的静 止电动势,额定电压为12V的蓄电池,若测得电压小

12、于12V,说明蓄电池过量放 电;若测得的电压在12.212.5V之间,说明部分放电,如果测得的电压高于 12.5V 说明蓄电池电压很足。4、用高率放电计测试放电程度高率放电计能模拟起动机工作状态检测蓄电池容量,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检测 仪表。它由一只电压表和一个负载电阻组成。在检测时,蓄电池对负载电阻的放 电电流可达100A以上,能比较准确判定蓄电池的容量和基本性能(如图所示)。以 12V 蓄电池为例,使用方法如下:将高率放电计的正、负放电针分别压在 蓄电池的正、负极柱上,保持5s,若电压保持在9.6V以上,说明性能良好,若 稳定在11.610.6V,说明存电充足,若电压迅速下降,说明蓄电池已经损坏。注意:此项测量不能连续进行,必须间隔 1 分钟后才可以再次检测,以防止 蓄电池损坏。四、安全及注意事项1、测量电解液液面高度及电解液密度时,注意不要将电解液滴落到地面或 其他物品上,以免损坏物品和污染环境;2、搬动和量取硫酸时要小心谨慎,万一溅到身体上,要应立即用10苏打 溶液或肥皂水冲洗;3、密度计、温度计和玻璃管等用后应立即用清水洗净放好,以免接触物受 损及仪器损坏;4、用高率放电计测量电压时,放电叉与蓄电池的接触时间每次不得超过 5s, 以防蓄电池长时间大电流放电。五、检测数据蓄电池技术状况检测数据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