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2-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上传人:水****8 文档编号:21969241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云南省2022-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2022-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2022-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22-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22-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二第一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1. “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A. 井田制的瓦解B.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C. 百家争鸣的出现D. 中央集权受到冲击【答案】B【解析】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夫为妻纲”,“以孝治国”反映出儒家为统治者推崇成为主流思想,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井田制瓦解,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但此时儒家还未成为主流思想,故A、C项错误;地方势力的发展会冲击中央集权,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2. 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

2、贵族。这些都反映出A. 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B. 人文主义者鼓动推翻君主制C. 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D. 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答案】D.3. 以支持路德教的诸侯和信徒为一方,以罗马教廷及其追随者为另一方,德意志发生宗教内战。1555年内战双方签订和约,路德教成为合法宗教。由此可见,马丁路德改革成功原因之一是A. 宣扬“因信称义”,信徒众多B. 符合了资产阶级的时代需求C. 与封建王权实现了暂时结盟D. 罗马教廷军事实力并不强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A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并未体现资产阶级的内容,并且路德教是和封建王权合作,故B项错误。罗马教廷在西方各方面

3、实力强大。故D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教随国定,王权高于教权,符合各国需求,各国封建统治者予以支持,与教廷展开军事斗争。故C项正确。4.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 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 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 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4、本题材料提到,“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特点5. 元曲原本来自“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清朝编撰四库全书把元曲斥于之外。元曲的这种遭遇主要是因为A. 元曲语言过于通俗自由B. 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念C. 杂剧过于揭露黑暗现实D. 清政府实行的文化高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清

5、朝编撰四库全书把元曲斥于之外”元曲的这种遭遇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的文化高压,D正确;元曲原本来自“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不能推断元曲语言过于通俗自由,遭到排斥,排除A;清朝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排除B;杂剧过于揭露黑暗现实与材料无关,排除C。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元曲6. 自17世纪以来,“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这条原理,似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为人们建立新的概念,探索新的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在它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材料中的“它”是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B. 达尔文的进化论C

6、.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 普朗克的量子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反映了该开学理论有助于认识微观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普朗克的量子论,故D项正确。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属于经典物理传统观念,故A项排除。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材料无关,故B项排除。相对论不符合“微观现象”,故C项排除。考点:现代科学技术量子论内容7.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到今天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科学理论是A.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B. 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C.

7、牛顿建立的力学理论体系D. 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答案】C【解析】“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故C项符合题意;日心说提出的时间是16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中期,时间不符,B项错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影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历史意义。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关键词“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8. 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

8、这一认识A. 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B. 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C. 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可知郭嵩焘认可商民可以制造火轮与洋人分利,进行商战,可见其思想有新的发展,符合题意的是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政治主张”,排除B项,CD项在题干中没有反映。9. 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

9、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 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B. 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C. 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D. 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由于传统观念导致只学习西方表面的东西,而不利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转型,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强调当时的留学教育不利于社会的转型而非危及清朝统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留学教育的弊端而非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教育的半殖民地化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0.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

10、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A. 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B. 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C. 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D. 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俄为师”“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说明孙中山主张有选择的学习苏俄,孙中山确立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阐释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军阀的方向,C项正确;材料显示是向俄国学习,不是“摒弃党国体制”,A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私人资本”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耕者有其田”信息,D项错误。所以选C11. 2021年1月,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

11、下表周年。25年前,88岁的邓小平,迈着蹒跚的步伐,登上列车,纵贯整个中国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改革的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下列“网友评论”符合史实的是A. 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改革顺利推进B.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从地方、从社会寻找改革动力的典范C. 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找到了突破口D. 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答案】B12. 郭沫若鉴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而断定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而高二适则举出种种可靠事实,认为兰亭序的确出于王羲之手笔。当时毛泽东主席支持

12、打这场官司,认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主席的意见体现了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D. “为人民服务”【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说明毛泽东鼓励学术争论,符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故A项正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方针,与题干无关,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信息,故C项错误。“为人民服务”是新时期文艺发展的目的,但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A。13. 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材料一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时间主要活动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在“建威”“扬武”舰实习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年)(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

14、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原因。【答案】(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前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解析】(1) 题干中“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即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材料提供了时间和事件,由此定位所处历史时间段。从材料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可

15、得出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2)由材料二中严复的“标”与“本”的观点可知严复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的治标而不治本的做法。严复认为开启“民智、民力、民德三者”是治本。要自强,就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由此可见,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3)题干要求回答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因此考生只能从客观原因角度作答,客观原因中又有国内原因和国外原因。从以上的分析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客观原因有: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

16、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14. 创新是思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首先,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希腊在希波战争中获得胜利,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高峰期,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次,随着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的自然哲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导致反对旧思想方法运动的出现,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直接原因。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的旗号,以研究古典文化为掩饰,并借助古典文化去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思想。在复兴古文化的旗号下

17、“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文艺复兴的目的是要去拥抱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法兰西诗人罗沙尔的诗句一语中的“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中国明清进步思潮与欧洲文艺复兴材料三十七世纪中后期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传自由之风、播理性之光、颂个体之高、求应然之真,通过广泛的传播和学习,在欧洲乃至世界发起了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资产阶级在完成自身原始积累的同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把这些价值诉求逐渐外化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和法律制度论启蒙运动在法律思想中的地位(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自然哲学相比,智者学派有何进步之处?根据材料分析智者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

18、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的主要依据,并指出其“更加深刻”的根源。【答案】(1)进步:自然哲学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不适应现实需要;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适应现实的需要。背景: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自然哲学的落伍。(2)特点:借复兴古典文化批判宗教神学、宣扬新思想。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自己成熟的理论;古典文化影响深刻,借助古典文化有利于宣扬新思想新文化。(3)依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上升到理性高

19、度;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根源: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析】(1)由材料“随着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的自然哲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可见与自然哲学不同,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适应现实的需要。(2)由材料“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的旗号,以研究古典文化为掩饰,并借助古典文化去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思想”和“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可见文艺复兴借复兴古典文化批判宗教神学、宣扬新思想。第二小问,结合

20、所学,原因可以答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自己成熟的理论;古典文化影响深刻,借助古典文化有利于宣扬新思想新文化。(3)由材料“传自由之风、播理性之光、颂个体之高、求应然之真,通过广泛的传播和学习,在欧洲乃至世界发起了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资产阶级在完成自身原始积累的同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把这些价值诉求逐渐外化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可见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上升到理性高度;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第二小问,“更加深刻”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