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上传人:h****7 文档编号:21956355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5.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笠翁对韵教学设计(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笠翁对韵教学设计第1篇: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其次则教学设计 执教者:侍岭中心学校 徐友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流利的诵读课文。 2、体会笠翁对韵的音调特点,了解“对仗”的基本特征,增加学生的语感。 3、让学生在一种高雅的国学氛围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 笠翁对韵的音调特点,了解“对仗”的基本特征,增加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缓慢,国学味道) 师:上课 生:起立、鞠躬 师:请(还礼) 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观赏趣联故事,激发爱好,了解对联基本特征 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有关对联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播放视频) 三:总结对仗的特点,介绍笠翁对韵书籍 师:你们确定觉得这幅对联对的很妙吧!(沟通:妙在哪里) 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幅对联。(课件出示对联内容) 这就是古代人们写对联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仗(板书) 师:今日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一本特地训练儿童应对、驾驭音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课件出示笠翁对韵)读书名 师:这本书呀,是明末清初的李渔编写的,笠就是下雨天戴的斗笠,笠翁就是李渔自己,对韵就是讲对仗、押韵的。今日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笠翁对韵的第一部分“一东”的部分内容。(板书:一东) 四:学习笠翁对韵 1、读 一字一句 读原文 (1)师范读 师:请大家打开导学案,翻到第2页,细

3、致听老师读。留意听清字音,找找对韵的感觉。 (2)生自读 (3)指名读,师相机正字正音。(4)开火车读,齐读 2、写 规规则矩 写经典 学生边在心中默读,边一笔一画书写,培育学生酷爱书法,酷爱国学的爱好。 3、探 走进经典 探本源 (1)相互沟通,理解内容 (2)师生问答 答疑解惑 (3)了解对仗特点和押韵特点 师:结合我们刚才对对联的理解,你能说说这段文字哪里体现了对仗的特点? (字数、内容:举个例子)(板书:字数相对、内容相对) 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对仗的特点。 生:自读、生生对读、师生对读、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听,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其实这又体现了这段文字的另一个特点像这样

4、,把相同韵母的字放在句子最终就是押韵。(板书:押韵)举例:“一东”这段文字每一句的最终一个字押的都是 (ong)四支、五微、六鱼(课件出示)、这也是笠翁对韵这本书的编排特点 “按韵分篇(课件出示)”。 (4)读出韵味 师:怎样读出“韵律”呢?(打节奏) 师:自己试一试,打着节奏读一读。 生:全班拍手读 4、思 检点自己 思不足 出示图片,进行联想、找到感觉,读出意境 (1)(出示图片)用一句来描述吗?“风高秋月白” (2)把看到的景色和想到的感觉读出来。生试读 (3)什么样的美景和这样的美景相衬托呢?“雨霁晚霞红”(出示图片),学生依据含义理解和老师指导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4)试着读一读(

5、板书:意境) (5)像这样有意境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找一找,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读,你最想读哪句?(试读) 5、行 学以致用 重践行 师:你们想自己对对子吗?试一试 1 一字对。 大 高 天 黑 冷 花 雪 2、二字对。 七嘴 千山 争先 千言 山清 七上 天文 刮风 3、四字对。 福如东海 ( ) 东西南北 ( ) 4、对五字的诗句:出示句子学生一起背。 泥融飞燕子 白日依山尽 明月松间照 5、趣填妙对: 还珠格格,小燕子、私塾老师作了一个对子,观赏一下。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哞 男女对读,感受乐趣。 五、总结升华 今日,我们初次相识了笠翁对韵这本书, (

6、对仗)不仅字数相对,而且内容相对,(押韵)不仅押韵还能读出旋律,(意境)还有意境特别美丽的千古确定;课下,请同学们把一东的内容熟读背诵,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执教者:侍岭中心学校 水清艳 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化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娴熟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娴熟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

7、,课件跳动变为“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接着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们各宠爱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引入今日的课题。 二、激发爱好,品读韵诗 1、读一字一句 读原文 (1)自读导学案课文内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 麒麟阁 临春乐 隋 鹡对鸠 (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虎类狗,蚁如牛。列辟pi对诸侯。陈唱临春乐,隋歌清

8、夜游。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齐读,感觉节奏感。 2、写规规则矩 写经典 (1)重点引导生视察难写字词,驾驭写字技巧。 (2)在静心书写的过程中,感受国学经典以及书法的魅力。 3、探走进经典 探本源 (1)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2)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接着问这首韵诗,哪个字最多对。那么一个字对的有:(读)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列辟对诸侯。五个字对的有:陈唱临春乐,隋

9、歌清夜游。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十一个字对的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3)接着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4)“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七贤,老师说明了七个爱写文章的人,三友,用课件(梅,竹,松)让学生自己练说。“虎类狗,蚁如牛。”好多同学按今日的眼光来分析,最终,由老师说出其中的典故。 (5)在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后,从听觉的角度来引出“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播放马儿快跑的声音,学习“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用悠扬宛转的短笛声让学生学习“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4、思检点自己 思不足

10、 (1)对比理解,反省自己在朗读和个人品质上的不足之处。 (2)七嘴八舌话不足,师相机引导。 (3)韵诗不但有韵律美,还有节奏美,在深化相识的基础上让我们拍着手,再来读一读。 (4)我们一起背这首韵诗,老师出示填空题, 鱼对( ),鹡对( ),翠馆对( )。 七贤对( ),爱日对( )。 虎类( ),蚁如( ),列辟对( )。 陈唱临春( ),隋歌清夜( )。 空中事业( ),地下文章( )。 5、行学以致用 重践行 (1)拓展练习,出示课件,让学生组成对子 (2)找对子 海内存知己 路遥知马力 明月松间照 生当作人杰 白日依山尽 远看山有色 三、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笠翁对韵

11、,还有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珍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确定能进一步领会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第2篇: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戴璇 教学内容:笠翁对韵三江 教学目标: 1.学习笠翁对韵“三江”的内容,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理解文本内容。 2.通过原文,丰富学生语音、修辞学问,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育学生学习古文的爱好,体会祖国传统文化丰富的意蕴美。 教学重点: 娴熟朗读,背诵原文。 教学难点: 理解文本内涵,学对对子。 一、导引韵文 1.同学们宠爱听故事吗?那我们这节课就以故事起先吧。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朝代,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分为两个阶段

12、,大家知道是哪个朝代吗? (宋) 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斗争始终没有停止,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名字叫曹彬,他曾同潘美等将帅一道,伐灭了后蜀、南汉、南唐及北汉等五代的地方割据政权,帮助宋太祖统一中原和南方地区。 人们用这们一句话来纪念他的英勇无畏: 四收列国群王服 2.历史上,像这样的人物还不止他一个,在唐朝,有一员大将,他骁勇善战,与突厥人作战,建立了三座受降城以威镇北边的敌人,使突厥人不敢过山牧马,他就是张仁愿。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句话: 三筑高城众敌降 3.清代诗人李渔把这两个故事合在一起,编成了一个对子: 四收列国群王服 三筑高城众敌降 4.这节课,我们接着走进笠翁对韵三江 二、读读韵文

13、 (一)自读韵文。 1.出示学习提示,学生自学。 (1)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原文。 (2) 画一画,画出文中压韵的字。 (3) 想一想,这首韵文中还讲了哪些故事。 2.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读的状况,读准字音,读得流畅,比一比看,谁字音读的正确,也读得较通畅。 3.看来大家都读得比较正确,这一句比较难读要留意的: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4.读全文,我们会发觉,最终押韵的那些字。 (双 江 釭 窗 腔 逄 降 邦) 都在一个短句或一个长句最终还是开头? 5.你会发觉押韵的字都在最终。你还会发觉不断重复的一个字,那就是:对 6.按字对读,我们换一个方式读。 一个字

14、相对的请读: 奇对偶,只对双。 两个字相对的请读: 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舞调对唱腔。 三个字相对的请读: 朱漆槛,碧纱窗。 五个字相对的请读; 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 七个字相对的请读: 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 十一个相对的请读: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7.理解金盘,玉盏,银釭,朱漆槛,碧纱窗,歌腔。 8.韵文中还讲哪些故事,大屏幕出示,全班沟通。 (二)再读韵文。 1.熟读韵文,了解对子的结构,体会韵文的对称美。 刚才我们全班同学有了一个初步的感觉,知道这个对呀,字数确定要相等,那我们细心去读,除了字数相等以外,你还会发觉里面有些

15、隐私?比如说,奇对偶,只对双。 2.再读韵文,看看你还发觉有哪些类别?汇报沟通。 这些类别确定是字数相同的。我们学到这里了,现在我们读的时候,节奏感确定比刚才把握得更好了,学生齐读全文。 3.多形式诵读,享受韵文美的乐趣。 既然是一首对韵歌吧,现在让我们拍起手来读,朗朗上口,更有节奏感,再来一次。 生边拍手边读 4.韵味十足的对子,你会为它伴奏吗?边打节奏边读。 5.你还想怎样读呢?(快板读) 多有意思的笠翁对韵呀,背后还藏着好玩的故事,带着故事,想象画面,同桌拍起手来,让我们越读越美。生齐读全篇。 三、诵诵全文 1.诵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美美地再读韵文,感受韵文的意蕴美。 2.说不定

16、,有人背出来了,依据提示背一背。 起先我们都不会读,现在都会背了,会一起背吗?同学之间拍着手,来背一背,实在不会背,抬头看屏幕。 3.小结,通过刚才我们的学习,知道了笠翁对韵的这个章节,押的是什么韵?而且押的这个韵确定是在最终还是前面? 4.还知道了什么叫对,那就是字数相同,类别相同。 四、拓展对对子 1.对,我们也来尝试着对一对,给你们打算好的,一边读,一边思索,怎样才能把它排起来。 幼、美、长、丑、急躁、书山有路勤为径、温顺、眉清、目秀、茶解渴、酒消愁、学海无涯苦作舟; 2.你们想方法把他们排成对应歌,全班沟通。 3.齐读排好的对子。 4.今日我们学得特殊好,我们知道今日对子押的韵,今日的

17、学习使我们明白了对子的字数相同、类别相同。我们还尝试把混乱的字眼协作起来,也是我们的对韵歌。笠翁对韵这本书是我们每一个长大要写诗的人的必经读物。因此,我们的很多作家都学过笠翁对韵;即便长大不成为作家,学了笠翁对韵对以后文化修养大有帮助。请同学课余时间好好背诵笠翁对韵。 第3篇: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之一东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祖先留下很多珍贵的精神财宝。其中影响最为深远,而且跟我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就是对联。 1、谁能背背你收集到的对联?针对性点评。 2、展示老师收集的对联。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充饥不必图画饼,止渴何须望梅

18、林。 池中荷叶鱼儿伞,梁上蛛丝燕子帘。 3、对联有什么特点呢? 对仗:古代人写诗或写对联的时候,为了让语言更美,就宠爱用对仗。“对”就是对称、对应的意思。就像这间教室,左边有门,右边也有个门跟它对应。这就是“对仗”。 二、引入新课,一东 古代的小孩,五六岁起先识字的时候,老师就会教他对对子,那么就必需学习这一本书笠翁对韵。 1、板书课题,介绍笠翁对韵,并说明。 出示:笠翁对韵是清代戏曲学家、文学家李渔所编写,这是一本关于诗韵、 对仗的声律启蒙著作。该书语言丰富美丽,对学习吟诗、对对子有很大帮助。 “笠”是下雨天戴的斗笠,“翁”是老头,李渔的自称,“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压韵的。 2、今日老

19、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笠翁对韵的第一篇一东。板书。 三、体会对仗,理解意思。 1、学生自朗读, 2、师生接口读。 3、质疑:有没有不懂的? 苍穹:天空。 牛女二星:牛郎织女二星。 参商:天上的两颗星星,参星位于西方,商星位于东方。 两曜:两颗刺眼的星星。日、月、星都叫曜。 故事:参星和商星在北斗七星的一西一东。传闻远古时代的高辛帝有两个儿子,成天争吵,最终竟然动起武来。高辛帝没有方法,只好把兄弟俩分别派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东 部和西部。后来他们一个变成天上的参星,一个变成天上的商星。两颗星星一西一东,每天你升我落,你落我升,恒久都见不着面。现在用参商比方亲友相隔两地,难以见面。 飒飒:风雨之声。 戍

20、旅:戍守边疆的战士。句子的意思是:十月的边塞四周,寒霜随风而降,惊扰了驻守的将士们。 三东:冬天的第三个月,即十二月。 朔雪:北方的雪。句子意思:十二月的江河上空,漫天飘舞的雪,让渔翁感到特别寒冷。 3、带着理解朗读。 四、体会押韵,品尝朗读 1、很多诗歌都是对仗的,除了对仗,诗歌还有另外一个特点。 出示:江南春,指出句末字的读音有什么特点。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说明押韵:韵一般放在句末,称为韵脚。 3、出示一东学生找出押韵的字。明确一东是押同一个韵的。 4、押韵的好处:中国的诗歌从一起先就是有韵的。古代诗歌是用来唱的,押韵使诗歌读起来更加琅琅

21、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5、指导朗读体会。 6、出示诗词,学生找出韵脚,并指出哪首押一东韵。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五、练习对对子,挑战自我 1、老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 冷暖 白黑 海阔天空 天南地北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日出 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学生自出对子。 3、出示特殊对子,千古确定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回环联 翠翠红红到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 千古确定:有些对子,过了千百年,也没有人能对出来,即使对出来,也不够贴切。 上

22、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涓涓溪流,淙淙浅浅,深深汤汤,澎澎湃湃汇江河湖海汪洋。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南朝北打东西。 学习笠翁对韵,以后学问丰富了,或许你们能对出来,解决这千古难题。 六、作业:将一东背给父母听。收集对联。 第4篇: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北京市北京小学 董葳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进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儿童诵读经典不仅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还可以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方面有显著的提高;经典诵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留意力,更有助于儿童人格

23、成长。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娴熟技能。”让教材为学所用,为学服务,同时也为学生的提高、进展服务。用好这些例子,超越这些例子,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目的。 1.在诵读中感悟笠翁对韵有“韵”有“对”的特点。 2在创设的不怜悯境的运用中会连“对”,会填“对”。 3在经典诵读中弘扬祖国文化,激发学生酷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爱好。 五班级。 一、课前热身 对对子(单字或词语)。 二、故事引入笠翁对韵 1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认读“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3介绍笠翁对韵。 三、学习课文,体会“对”“韵” (一)读通课文,感悟“韵” 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24、,初步做到读出节奏。引导学生发觉每个对子都押“东”的韵。 (二)再读课文,发觉“对” 1发觉对子的特点。 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1)引导学生发觉每个对子的字数相同。 (2)借助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发觉每个对子意思相关,即有的意思相反,有的意思相近,有的属于同一类。 2运用上下相对的特点猜想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质疑解惑。 (1)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借助图片指导理解前一句。 (2)依据意思相关的特点,学生自学理解后一句。 3指导背诵。 四、拓展延长,运用“对”

25、(一)配“对” 老师创设情境,供应相关材料,让学生把错乱的词句配对。然后出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有节奏地诵读。 绿 茅店村前,青竹欢乐乐陶陶 山苍苍、天公 红 古柏 夏 雨伯 苍松 花丛蜜蜂戏闹嗡龙 雨蒙蒙 海洋 天空雨中山果落地红 仙鹤 冬 板桥路上,小桥流水唱叮咚 (二)填“对” 师:笠翁对韵是儿童学诗最好的教材,是每一个宠爱写诗的人,想成为作家的人的必读经典。很多诗人就用了对韵的方法创作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发觉诗句中的对子。 2出示一些诗句,请学生小组抽签,依据对子的特点,填写诗句。 远看山有色,( )听水( )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26、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 )。 千山鸟飞绝,( )人踪( )。 海内存知己,( )若( )。 (三)创“对” 联系生活情境的语境,填写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体现特性化情趣的内容。 第5篇: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之一东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祖先留下很多珍贵的精神财宝。其中影响最为深远,而且跟我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就是对联。 1、谁能背背你收集到的对联?(相机讲获得学问的途径。如从长辈处获得、从网络、从生活中获得等) 2、展示老师收集的对联。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充饥不必图画饼,止渴何须望梅林。 池中荷叶鱼儿伞,梁上蛛丝燕子帘。 3、对联

27、有什么特点呢?(字数相同、对仗) 对仗:古代人写诗或写对联的时候,为了让语言更美,就宠爱用对仗。“对”就是对称、对应的意思。就像这间教室,左边有门,右边也有个门跟它对应。这就是“对仗”。 二、引入新课 古代的小孩,五六岁起先识字的时候,老师就会教他对对子,那么就必需学习这一本书笠翁对韵。 1、板书课题,介绍笠翁对韵,并说明。 出示:笠翁对韵是清代戏曲学家、文学家李渔所编写,这是一本关于诗韵、对仗的声律启蒙著作。该书语言丰富美丽,对学习吟诗、对对子有很大帮助。 “笠”是下雨天戴的斗笠,“翁”是老头,李渔的自称,“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压韵的。 2、今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笠翁对韵的第一篇一东

28、。板书。 三、体会对仗,理解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 2、师生接口读。 3、质疑:有没有不懂的? 苍穹:天空。牛女二星:牛郎织女二星。 参商:天上的两颗星星,参星位于西方,商星位于东方。 两曜:两颗刺眼的星星。日、月、星都叫曜。 故事:参星和商星在北斗七星的一西一东。传闻远古时代的高辛帝有两个儿子,成天争吵,最终竟然动起武来。高辛帝没有方法,只好把兄弟俩分别派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东部和西部。后来他们一个变成天上的参星,一个变成天上的商星。两颗星星一西一东,每天你升我落,你落我升,恒久都见不着面。现在用参商比方亲友相隔两地,难以见面。 飒飒:风雨之声。 戍旅:戍守边疆的战士。句子的意思是:十月的

29、边塞四周,寒霜随风而降,惊扰了驻守的将士们。 三东:冬天的第三个月,即十二月。 朔雪:北方的雪。句子意思:十二月的江河上空,漫天飘舞的雪,让渔翁感到特别寒冷。 3、带着理解朗读。 四、体会押韵,品尝朗读 1、很多诗歌都是对仗的,除了对仗,诗歌还有另外一个特点。 出示:江南春(杜牧),指出句末字的读音有什么特点。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说明押韵:韵一般放在句末,称为韵脚。 3、出示一东学生找出押韵的字。明确一东是押同一个韵的。 4、押韵的好处:中国的诗歌从一起先就是有韵的。古代诗歌是用来唱的,押韵使诗歌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5、指导朗

30、读体会。 6、出示诗词,学生找出韵脚,并指出哪首押一东韵。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锄禾(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五、练习对对子,挑战自我 1、老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 冷暖 白黑 海阔天空 天南地北(汉语很奇妙,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驾驭多了,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作文来下笔如有神。)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学生自由出对子。 3、出示特殊对子,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回环联 翠翠红红到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

31、字联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哞 六、作业:将一东背给父母听。收集对联。 一、课前热身 对对子(单字或词语)。 二、故事引入笠翁对韵 1.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认读“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3.介绍笠翁对韵。 三、学习课文,体会“对”“韵” (一)读通课文,感悟“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指导学生读通句子,初步做到读出节奏。引导学生发觉每个对子都押“东”的韵。 (二)再读课文,发觉“对”

32、1.发觉对子的特点。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1)引导学生发觉每个对子的字数相同。 (2)借助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发觉每个对子意思相关,即有的意思相反,有的意思相近,有的属于同一类。 2.运用上下相对的特点猜想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质疑解惑。 (1)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借助图片指导理解前一句。 (2)依据意思相关的特点,学生自学理解后一句。 3.指导背诵。 四、拓展延长,运用“对” (一)配“对” 老师创设情境,供应相关材料,让学生把错乱的词句配对。然后出示正确

33、的答案,让学生有节奏地诵读。 绿 茅店村前,青竹欢乐乐陶陶 山苍苍 天公 红 古柏 夏 雨伯 苍松 花丛蜜蜂戏闹嗡 雨蒙蒙 海洋 天空 雨中山果落地红 冬 板桥路上,小桥流水唱叮咚 (二)填“对” 师:笠翁对韵是儿童学诗最好的教材,是每一个宠爱写诗的人,想成为作家的人的必读经典。很多诗人就用了对韵的方法创作诗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发觉诗句中的对子。 2.出示一些诗句,依据对子的特点,填写诗句。 远看山有色,( )听水( )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 )。 千山鸟飞绝,( )人踪( )。 海内存知己,( )

34、若( )。 (三)创“对” 联系生活情境的语境,填写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体现特性化情趣的内容。 “青山座座高”“绿树根根直”“白鸟只只飞” 组织学生结合过春节的情境,小组中自主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依据“鞭炮声声响”“新年新景新气象”这两个上对,在小组中选择一个或两个内容,现场创作,填写下对。 “灯笼个个红”“礼花朵朵开”“好运通通来”“红包个个拿”“好山好水好无为”“多子多孙多福气”“多福多财多祥瑞” 第6篇: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 一东教学设计 蕲春县其次试验小学 张慧 教学目标 :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化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

35、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译文。 3、娴熟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娴熟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嬉戏激趣,导入新课。 1、学生之间玩拍手嬉戏。(你拍一,我拍 一、) 2、课件出示一班级下学期识字三的对子歌。生读。 3、对对子很好玩,也很简洁,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日我们也来对对子。说到对对子,我们就不得不提笠翁对韵。 二、介绍笠翁对韵。 1、课件出示笠翁对韵的简介,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相识。 2、板书课题笠翁对韵。生齐读课题。 三、感知课文通读句子。(初读感知,读通顺。) 1、(出示幻灯片)看,这是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请同学

36、们对比屏幕上的拼音,自由读第1段。起先吧,留意读书姿态。 生:自由读。 2、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最想表扬他的什么? 生:声音洪亮,有节奏! 3、师:是的,我们要擅长吸取别人的特长。老师还发觉: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尤其是这几个字: 4、课件出示“我会读”的生字拼音。 生当小老师教读。 5、师:斗 读“du”,你知道为什么嘛? 生:这里指北斗七星。 师:对!依据意思读准字音,也是一种方法。 把这句话读一读:参商两曜斗西东。 6、师:课件出示图片,师介绍(参、商指的是星宿中的两个星座。看:在北斗七星的东西两边有参、商两颗星。这两颗星在东西两边,谁也见不着谁。)哪一句与他相对

37、应,也写出了其他两颗星的位置。 生:牛女二星河左右。 7、师:把两句连起来读一读。这是一个七字对。你还能找出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等等吗?你们找一找,这段中有几个对子?小组合作。 小组汇报展示。 (五字、七字和十一字对时,课件出示相对应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8、师:同学们,真了不得!在短短的时间里,找到了这么多的对子。现在,请把他们连起来,读一读,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齐读“一东”第一部分。 9、师:同学们读得很细致,很通顺。像这样,把句子读通,就达到了朗读的第一层要求。这就是通读。(板书)就是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板书:字句) 四、熟读节奏。(读出节奏,会吟诵。)(可以分为两

38、个层次。) 1、师:朗读的其次层要求啊,就是熟读!(板书:熟读)你知道熟读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流畅地读,就是娴熟地读。 师:好的。通过一遍遍地读,把内容记在心中,能读出轻快的节奏,这就是熟读。(板书:节奏)(此处,我个人认为不须以问题形式呈现,可以由老师干脆说出诵读的要求,更省时。) 2、师:同学们,熟读有很多种方式。你们听过壮族三月三的赛哥节吗?他们的对唱就是你唱一句,我和一句。读书也可以这样。我读一句,你们跟着和一 2 句。这叫唱和读。你们想和吗?我先来:天。 生:地。 师:山花。 生:海树。 3、师:刚才呀,是我们师生的唱和读。现在,男生读,女生和,好吗?试一试吧。 男生站起:站如松

39、 女生:坐如钟。 4、师:评:不错!男生读出了男生的阳刚,女生读出了女生的温顺。刚柔结合真好!其实,读书还有其他方法。古人读书,宠爱读出节奏,宠爱载歌载舞地读。手舞什么意思? 生:一边拍手,一边读。 师:你能拍着手来读一读吗? 生一 5、师:不错。稍稍调整一下,就更有节奏啦!大家想不想试一试?老师起个拍子,大家一起来拍手读。 生:起拍手读。 6、师:我们还可以同桌拍着手读。大家两个两个试一试吧? 生:两伙伴。 7、师:好玩吗?老师发觉,你们都已经能背诵出来,现在我们看着黑板的提示来试着背诵吧! 五、拓展延长 1、师:刚才,我们观赏的是“笠翁对韵”上卷“一东”中的第一段。还有其次段,第三段。想读

40、一读吗?同学们,按刚才的方法:通读字句,熟读出节奏,起先读吧。课件出示“一东”其次段和第三段。(这个拓展的部分,我不知道是选一段合适还是两段合适,对于二年学生来说两段全部读熟有难度。) (三部分内容的确有点多,我个人认为一节课学生假如能把两个小节的内容熟读成诵,已经很不错了。) 2、生读。小组合作,用宠爱的方式展示沟通。 六、总结 师:同学们,笠翁对韵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美丽的、经典的文化遗产。她分为上、下卷各十四枝。只要熟读了,你的写作水平也就提高了。今后,在我们班的阅读课上,我们接着开展经典诵读背诵竞赛。谁背下的笠翁对韵更多篇者,将得到老师的嘉奖! 板书设计: 笠翁对韵(节选一) 通读

41、字句 读通顺 熟读 节奏 有节奏 会吟诵 最起先的教学设计里,还有一部分就是“诵读韵味”,在试讲的过程中,我发觉这个部分自己都把我不好,不知道该在叫教学过程中如何操作,所以我把“诵读韵味”这部分删掉了。 第7篇: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阅读课活动设计 执教老师: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正小学 王倩 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所学内容,在各种形式的读中熟读成诵。 2.了解对韵歌的特点:讲究押韵,字数相等,类别相同。 3.感受经典对韵歌的韵味,在了解的基础上创作对韵歌。 二.重点任务 1.在各种形式的吟诵中了解对韵歌的特点。 2.了解对韵歌的特点:押韵,字数相等,类别相同。 三阅读打算 学生学

42、情分析:低段儿童处于语言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适合学习琅琅上口、声韵和谐的文学作品。假如受到国学经典的语言熏染,将对其语感的形成、语文实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甚至对孩子今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二班级学生有确定的识字量,但对于语言节奏、韵律的把握尚待加强。相对于论语等著作,笠翁对韵和谐的韵律、对称的形式利于记诵,对培育孩子良好的语感起到关键作用。笠翁对韵从单字对倒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和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能够使儿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是二班级孩子学习国学启蒙读物的不二之选。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发觉

43、秘妙一:押韵 1.复习一下识字三,感知对韵歌的节律、韵味。 2.师范读,生自由读,圈圈押韵的字。 3.发觉规律:押韵的字韵母相同:uei(ui),以及韵部五微的“微”和押的韵关系。举一反三回到书目,依据书目所给的韵部猜一猜押的韵。 4.再次视察,发觉句末押韵的特点。(老师板书:句末押韵) 5.学生起立拍手读,进一步感受对韵歌的音乐美。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通过学生所学学问导入新授课,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旧知,从而整合新旧学问,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耳熟能详的现代对韵歌在短时间内能够把学生的留意力集中起来,调动学习感官,激发学习爱好。在发觉押韵这个特点后“窥一斑见全豹”,让学生

44、进一步明白韵部与押的韵之间的微妙关系。) 二、边读边悟,发觉秘妙二:字数相等 1.同桌对拍读,一人读半句,感知对子左右字数相同的特点 2.师生合作读,师随意抽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11字对的前半句,生接读后半句。在接读中进一步感知字数相等的特点。 3.全班沟通,说说在读中发觉字数上的规律。总结秘妙二:字数相等(老师板书:字数相等) 4.大组竞赛读,进一步感受字数相等带给对韵歌的音乐美、建筑美。 (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发觉字数相等的特点,通过同桌互读、师生互读之后发觉对字前后字数相等,接着赛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三、检查字音,理解内容 1.指名读:衰对胜,密对稀,祭服对朝衣。师说明

45、:祭服和朝衣 2.指名读:鸡窗对雁塔,秋榜对春闱。师说明:鸡窗、雁塔、秋榜和春闱的意思。 3.指名读:乌衣巷,燕子矶,久别对初归。图片了解乌衣巷和燕子矶,顺势拓展学过的诗:乌衣巷 4.指名读:天资真窈窕,圣德实光辉。蟠桃紫阙来金母,岭荔红尘进玉妃。了解金母和蟠桃的故事和杨贵妃和荔枝的故事,顺势拓展:过华清宫绝句,请生在复讲故事。 5.指名读:霸王军营,亚父丹心撞玉斗。视频了解故事。 6.指名读:长安酒市,谪仙狂兴换银龟。听故事,复讲故事。 7.齐读全篇,师引导视察“乌衣巷”和“燕子矶”;“祭服”和“朝衣”两组发觉对韵歌第三个秘妙:类别相同。(师板书:类别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指名读关注学生诵

46、读时的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是否到位,扫清字音障碍。顺势通过图片、随文引入诗歌、观看视频以及听故事、讲故事等方式帮助理解内容大意,避开单一讲解带给学生的枯燥感。在理解内容后再引导发觉对子前后的类别是相同的。) 四、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1.同桌对拍读;拍桌读;手脚并用读。 2.镂空读:个别字的补充读;部分词语的补充;整段文字的补充读。 (设计意图:为了避开单调枯燥,通过多种体验,如拍手、拍桌、竞赛、补白等形式,在读中感受对韵歌的语言美、声音美、韵律美,从而提高学习经典的爱好和效率。) 五、学以致用,创遍对子 1.出示词语,依据对韵歌的特点对对子。 2.发觉押的韵:ou,并给新的对子补上个题目。 (

47、设计意图: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编对子,让学习到的规律的得到迁移运用,同时趣味盎然的新对子能够再次点燃学生的学习热忱,从而让对子这种经典的语言通过课堂的润泽能够延长到课外,成为一种爱好。) 六、总结课堂,延长课外 板书:五微 句末押韵 字数相等 类别相同 第8篇: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初步了解对对子的的基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近、内容相关等。 2、初步驾驭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激发学生国学经典的宠爱。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中,通过视察、探究、多种形式朗读等过程中驾驭诵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看法与

48、价值观: 宠爱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初步驾驭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训练学生应对、驾驭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应对、驾驭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教学内容: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教学过程: 一讲解笠,斗笠,翁,指老头,学过的词有、老翁、渔翁,李渔,古代的文人宠爱给自己起个号,相当于现在的

49、笔名,人们可以称呼他的号,笠翁先生,李渔号笠翁,他写的这本书就以自己的号命名,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识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二、其实说白点这本书教人们怎么对对子,什么叫对对子?老师先和大家玩个文字嬉戏: 1、先从最简洁的一个字对起。 出示:上下,前后,红绿,天地,雨风,春秋,学生自由对。说说这样对的理由。 老师归纳:只要词性相当的都可以对。 再对“上”,自由对,说理由。 2、对二字。 出示:前后东西、红花绿树,花鸟虫鱼 笔墨纸砚 梅兰竹菊 亭台楼阁 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老师归纳:内容相关的都可以对。 3、对三字。 再对:顺风耳 老师归纳:字数相等 对对子就

50、是对对联,一个人出上联或下联,由另一个人 对下联或上联,这种文字智力嬉戏对于习作古体诗很有帮 助。对对子特点概括起来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 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4、对成语, 再对:七嘴八舌 千山万水 三心二意 七上八下 寒来暑往 星移物换 风吹草动、雨过天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因为这些词语都是成语) 过渡:是呀,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奇妙,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驾驭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对对子,简洁吗?那老师给你出个四字的对子,这是古代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生依次对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51、、愚公移山等) 5、对诗句 再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6、对春联 春回大地福满人间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今日我们也来学一学笠翁对韵中的片段。 四、老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细致倾听,标记诞生字、新词、难点。 2、体会老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五、学生自读 1、请学生自己对比拼音,读一读,留意读准字音。 指名读,齐读。 2、你能找出哪些地方是相对的呢?找一找,指名沟通。 天地 雨风 大陆长空 山花海树 赤日苍穹 日下天中 风高秋月白, 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

52、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3、短短的一小部分就已经囊括了一字、二字、三字、五字、七字乃至十一字的对,这笠翁对韵包罗的东西还真不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4、齐读 5、接口读。 先师生接口读,后男女声对读。 6、笠翁对韵在读的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 用不同的节奏读 配上各种动作读 同桌相互合作读 请你选择一种你宠爱的方式读。 学生沟通,评议。 7、笠翁对韵还可以配上旋律唱呢。哪位同学可以试着唱一唱 学生练唱 六、总结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笠翁对韵,还有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珍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确定能进一步领会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七、

53、课外延长: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沟通诵读心得 上课之前,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好玩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爱好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特别古板的老私塾,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纪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觉,便把家雀摔死,照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觉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怀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执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

54、镇定自若地说明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足的下联,最终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相机出示这幅对联) 齐读对联。 这就是一幅对联,对联也叫对子。对对子很好玩,也很简洁,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日我们也来对对子。 二、对对子 1、先从最简洁的一个字对起。 出示:红,学生自由对。说说这样对的理由。 老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再对“上”,自由对,说理由。 2、对二字。 出示:红花。学生自由对,老师提示对对子的方法。 再对:七嘴八舌 千山万水 三心二意 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因为这些词语都是成语) 过渡:是呀,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奇妙,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驾驭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3、对三个字的对子。 老师可要出三字对了,我的上联是“顺风耳”。你能对上吗? 学生自由对,老师提示。 4、对四字的对子。 有些古代的神话故事也能用来对对子:精卫填海 (生依次对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 5、对五字的诗句。 出示句子,学生一起对: 白日依山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