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都市农业 (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1948405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唐山都市农业 (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唐山都市农业 (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唐山都市农业 (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唐山都市农业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都市农业 (2)(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唐山: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日期:2012-04-24 16:22 作者:唐山市农业局 来源: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唐山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现辖两市、六县、六区、六个开发区(园区、工业区、管理区),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是全国较大城市和省域中心城市。全市现有187个乡镇(含唐海县10个农场)、5121个村、队(含唐海168个队),总人口737.1万,其中农业人口488.6万人。实有耕地面积844.4万亩,全市人均耕地1.2亩。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6.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69.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8

2、6亿元。全年全部财政收入555.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5.6亿元。2011年,唐山市农业总产值达到757.5亿元,其中,种植业430.8亿元,畜牧业235.3亿元,渔业70.2亿元。农业、畜牧、水产产值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97.2%;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460元。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原则,多措并举,积极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农产品品质提升,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加快推进绿色有机、生态循

3、环、立体节约型农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牧渔业生态健康养殖。紧密结合曹妃甸建设总体规划,围绕现代渔业建设,对全市渔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推广虾蜇混养、虾鲀混养、南美白对虾与白鲳套养和稻田虾蟹立体生态养殖等健康养殖模式。继续发展浅海滩涂立体养殖、海水生态健康养殖、淡水标准化健康养殖、集约化设施渔业、海洋牧场、临港库区休闲渔业,推动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海水池塘生态健康养殖面积16.8万多亩,占海水养殖池塘总面积的93%。继续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探索和制定渔业资源补偿办法,保护渔业生态安全。积极推广迁西龙顺柴鸡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二是以发展农村沼气为重点,加快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的开

4、发和利用。加快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开展技术创新,积极引进沼渣、沼液生产颗粒、液体有机肥料新技术,推广秸秆压块技术。全市户用沼气累计达到48.9万户,实现适宜建池户普及率60.5%;100-300立方米沼气累计达到1035处;500立方米以上大型沼气工程累计达到25处。全市年产沼气12.7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为13.15万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6.5万吨,在新民居建设、生态循环农业、低碳减排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积极发展节水高效农业。重点加强设施蔬菜节水灌溉和土肥水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增强节水、省肥效果,实现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二)着力推进设施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围绕农业结构

5、调整,把高效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积极推进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创新发展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拉动、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打造棚室生产“唐山时代”为目标,坚持“可控、生态、高效、规模、循环”的发展思路,推进棚室生产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迈进。2011年,全市新建设施农业面积10.6万亩,播种面积达到达到130.6万亩,其中新建日光温室面积7.1万亩,日光温室播种面积50.1万亩。(三)逐步探索休闲观光农业,不断开发农业多样化功能。充分发挥唐山地处环渤海、京津冀都市圈的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特色突出、品位高雅的旅游资源,将唐山旅游资源与农业活动相结

6、合,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创建旅游精品。南部沿海地区以乐亭县为主,在京唐港开发了浅水湾、翔云湾海滨旅游区,在大清河开发了“三岛”旅游区,各具特色,集海上观光、垂钓娱乐、消夏避暑、品尝海鲜于一体,年营业收入达1000多万元。北部山区迁西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潘、大”水库的渔业资源,积极发展休闲渔业,以游览、垂钓、餐饮为主,发展各种游艇、快艇、休闲渔船150多艘,每年接纳游客10多万人,收入2000多万元。全市已发展休旅农业企业558家,其中规模农庄27家,仅2011年共接待游客320万人次,产业收入达到2.8亿元,实现利税近亿元,为农民增收1.3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7、的协调发展。(四)积极打造农业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围绕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推进标准化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积极打造农业品牌。先后制修订地方标准98项,全市已建成种植业标准示范区11个,按标准化种植管理的农作物面积达到450万亩;建成畜牧水产养殖标准示范区13个。全市认证无公害种植基地18个,面积33.45万亩,无公害基地累计认证面积达到156.45万亩。目前,全市品牌农产品数量达到151个,其中45%的品牌产品通过无公害基地产品认证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3个农业类产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京东板栗和玉田包尖白菜获得地理原产地保护标志认证,品牌产品年销售收入超过38亿元,其中

8、超亿元的10个。(五)全力完善市场建设,不断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都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流通。目前,全市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53个,冀东果菜批发市场、荷花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西郊农产品批发市场、南新道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功能日臻完善,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在我市农产品产销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2011年,全市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超过150亿元,其中交易额亿元以上的有20多个。冀东果菜批发市场跻身全国百强,现已形成具有果菜集散、品质检测、仓储保鲜、信息服务、加工运输、农资服务等多功能的大型产地果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20亿元以上,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果菜集散地。荷花坑批发市场完

9、成扩建改造后,市场辐射功能、信息功能、交易功能、管理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农副产品年交易额达到40多亿元。新建的玉田县晶玉果菜综合批发市场,集仓储、加工、物流为一体,功能完善,辐射东北、京津、内蒙等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六)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不断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体系初步建立。按照中央、省、市的整体部署,加快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2008年,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中心。2009年,涉及土地流转的17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县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中心,成立了193个乡(镇)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机构,村级相应设立了土地

10、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员,率先在全省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体系,在全国名列前茅。2011年,全市共流转土地109.17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14.5%,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面积70.99万亩,土地规模流转率达到65%。二、主要特点(一)突出都市现代农业地位。将其作为我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尤其是曹妃甸开发建设开始后,随着捕捞面积的减少,更是把休闲观光渔业作为渔民转产转业,增加渔民收入的一项主要措施。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力争在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面积50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

11、市休闲观光农业实现新的突破。(二)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唐山是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一环,地处交通要塞,是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地带,京沈、京秦、大秦三大铁路横贯全境,津山、京沈干线公路横跨东西,东有秦皇岛港,西邻天津港,新建的唐山港位于津秦两港之间。境内铁路公路交织成网,交通发达。我市周边的京津承秦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游客数量巨大,为我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市充分发挥这一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市在全省和全国的知名度,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唐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随着我市农、林、畜、渔产业的发展,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

12、的农业资源,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在北部山区,大力发展以林果采摘为主的休闲农业;在中部平原地区,发展以蔬菜采摘、植物花卉欣赏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在内陆水域,发展以垂钓为主的休闲农业;在滨海地区,发展以海水养殖、海鲜饮食、避暑消夏为主的休闲农业;同时,依托重点景区,发展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农家乐”、“农家院”都市农业。(四)走循环农业发展道路。以废弃地治理、复垦和再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遵化尚禾源公司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何家峪村500亩尾矿库进行治理、平整,用于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已初具规模。在园区发展上,选种、育苗、管理每一道环节严格执行绿色、有机标准,运用膜下

13、滴灌,节能减排,把废弃的菌棒作为上好的有机肥料,用于蔬菜、果品的种植,使其变废为宝,从而建立农业企业的“循环经济”。迁安市五重安乡苏家沟村在烂尾矿山地建设了瑞阳生态农业大观园,照明用电采用太阳能,温室果菜全部采用有机无土栽培和物理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现了休闲农业发展的特色。乐亭的赵蔡庄村生态旅游家园露地和温室灌溉采用滴灌,生产使用沼渣沼液,照明使用太阳能,体现了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二、存在问题我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为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发展形势虽然喜人,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发展布局还不尽合理,一些地方重复建设

14、现象比较突出,分布零散,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建设档次较低。在都市农业发展中,大部分设施简陋、服务水平较低,缺乏更有观赏性、体验性、舒适性的亮点。三是管理经营素质偏低。由于都市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致使从业人员整体接待素质、服务水平偏低,经营效益还不够好,制约了我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三、下步工作安排今年是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实施“一产抓特色”战略的重要一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关于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安排部署,结合现代农业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营造都市时尚氛围。继续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

15、容,围绕农业功能拓展,在全市形成“一心、两带、多基地”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格局,促进农村资源资本化。“一心”,即以路南、路北、古冶、开平、丰润、丰南等六区为核心,突出农业高新技术展示、城市生态园林和田园农业采摘,建设都市观光农业核心圈。“两带”,即以遵化、迁西、迁安为核心,突出山区生态特色和自然历史资源,建设综合性北部山区及长城沿线综合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带;以唐海、乐亭、滦南为核心,突出滨海特色养殖、精品果菜、海岛、湿地等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建设滨海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带。“多基地”,即在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设农业生态园、农业观光采摘园和渔业休闲垂钓园、农事活动体验园、民俗旅游村,形成星罗棋

16、布的休闲农业基地。坚持因地制宜,选准旅游开发切入点,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2年,每个县(市)区分别建成8-10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形成功能健全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网络化格局。二是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蔬菜,以示范县建设和标准园创建为抓手,推动生产布局向“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数乡一品”转变,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商品性强的蔬菜产业种植产区,提升蔬菜品质、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推进环京津菜篮子基地建设,加强与超市、企业、院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对口蔬菜供应生产基地。畜牧,以建设现代畜牧业为方向,制定全市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以奶业升级工程、畜禽良种繁育

17、、动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测、饲料兽药保障建设为着力点,按照“一种五化”的要求,巩固提高奶牛、生猪、家禽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及特种养殖等特色产业。以部、省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和落实国家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为契机,重点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进一步深化以市、县动植物防疫机构为核心,乡镇动植物防疫站为主体,村级动植物防疫员为基础的市、县、乡、村四级动植物疫病防控网络。不断壮大畜牧业发展配套产业,积极发展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大力推进全株玉米青贮。渔业,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养殖生产为突破口,以新品种和新模式养殖为主线,重点在养殖新品种开发和引进上下工夫,积极开发和引进

18、适宜我市养殖的新品种和新模式,大力推广池塘生态健康养殖和海淡水特色养殖,以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和品牌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全市健康养殖水平,提高养殖生产效益。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创建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我市地缘优势,在省内和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明显竞争优势的农业品牌产品,推动全市农业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提高我市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市、县、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执法监督和检验监测三个体系,健全完善监管长效机制。深入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19、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进一步提升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县、乡两级和企业自律性监测机构建设,确保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并开展检测工作。四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制定全市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重点搞好区域综合站、乡镇动物防疫站搞好运行机制创新,在增强基层技术推广机构活力和最大限度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积极性上下功夫。积极寻求建立稳固的科技支撑,推进“良种工程”和良繁体系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种养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大力实

20、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组织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活动,通过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阳光工程、百万农民大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科技进村服务站、送科技下乡、组织科普宣传活动等多种渠道,全市完成各类农民培训150万人次,其中完成阳光工程培训9.8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五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坚持规范运作、阳光操作,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并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重点抓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玉米机收、花生机收、农机深松等工作,组织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作业等多种作业形式,更好地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及畜牧水产养殖业生产机械化,进一步加

21、大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力度。六是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经管理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强化土地流转监督管理,提升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制订土地流转奖补政策,开展土地流转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培育土地规模流转示范点,加大对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调动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强化农村“三资”管理,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农村财务公开和审计力度。健全土地承包仲裁体系健全完善调解仲裁制度,扎实开展调解仲裁工作。加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监管,积极履行监管职责,保障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七是创新农业服务机制,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在为农服务工作中,切实搞好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政策和法律法规服务、销售服务。加快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涉及面广、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实行挂牌督办,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