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 第4单元 考点18-20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1948146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生物 第4单元 考点18-20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考生物 第4单元 考点18-20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考生物 第4单元 考点18-20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 第4单元 考点18-20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 第4单元 考点18-20课件 新人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考 点 18 人 类 的 起 源 考 点 18 人 类 的 起 源知识网络 考 点 18 人 类 的 起 源典例分析【例 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考 点 18 人 类 的 起 源解析:本 题 主 要 考 查 的 是 人 类 的 起 源 。 达 尔 文 的 物 种 起 源 中 指 出 生 物 是 进 化 的 , 那 么 人 类 的 进化 当 然 也 是 一 个 自 然 选 择 的 过 程 。 在 距 今 1 200多 万年 前 , 森 林 古 猿 广 泛 分 布 于 非

2、、 亚 、 欧 地 区 , 尤 其是 非 洲 的 热 带 丛 林 。 后 来 由 于 环 境 的 变 化 , 森 林 古猿 朝 两 个 方 面 进 化 , 一 部 分 森 林 古 猿 仍 然 以 树 栖 生活 为 主 , 慢 慢 进 化 成 了 现 代 类 人 猿 , 如 黑 猩 猩 、 猩猩 、 大 猩 猩 、 长 臂 猿 等 ; 另 一 支 却 由 于 环 境 的 改 变被 迫 下 到 地 面 上 来 生 活 , 慢 慢 地 进 化 成 了 人 类 。 可见 人 类 和 类 人 猿 的 关 系 最 近 , 它 们 有 共 同 的 原 始 祖先 森 林 古 猿 。 所 以 , 类 人 猿 应

3、 该 是 起 源 于 森 林 古 猿 ,而 并 非 就 是 森 林 古 猿 。 故 选 项 A是 错 误 的 。答案:A 考 点 18 人 类 的 起 源【例 2】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黑猩猩B金丝猴C长臂猿D猕猴解析:现 代 类 人 猿 的 常 见 种 类 包 括 黑 猩 猩 、 猩 猩 、 大 猩 猩 、 长 臂 猿 等 , 它 们 与 人 类 有 共 同 的 祖 先 森 林 古 猿 。 类 人 猿 与 人 类 有 许 多 相 似 的 地 方 , 与 人 类 关 系 密 切 , 尤 其 是 黑 猩 猩 与 人 类 96%的 基 因 是 相 同 的 。 现 代 类 人

4、猿 都 是 没 有 尾 巴 的 , 而 金 丝 猴 、 猕 猴 都 是 有 尾 巴 的 , 它 们 属 于 猴 , 而 不 属 于 类 人 猿 。答案:A 考 点 18 人 类 的 起 源考题回顾1.(2015珠海市)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B人类的祖先是现代类人猿C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人为控制的D人的进化过程与自然选择无关2.(2012广东省)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东非人B北京人C长臂猿D森林古猿A D 考 点 18 人 类 的 起 源备考训练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 A使用工具 B使用语言 C两足行走 D大脑发达2人类起源于森

5、林古猿,人类与猿类分界的重要标 志是() A使用工具 B产生了语言 C直立行走 D用火烤制食物CC 考 点 18 人 类 的 起 源3人类与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4许多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 A古猿B长臂猿C猕猴D猩猩DA 考 点 18 人 类 的 起 源5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黑猩猩B长臂猿C猴D大猩猩6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CA 考 点 19 人 类

6、 的 进 化 考 点 19 人 类 的 进 化知识网络 考 点 19 人 类 的 进 化典例分析【例 1】古人类能很好地交流与合作,这是由于()A直立行走B产生了语言C制造工具D使用火解析:在 劳 动 中 , 古 人 类 的 大 脑 中 主 管 语 言 的 区 域 日 益 完 善 , 产 生 了 丰 富 的 语 言 , 使 彼 此 之 间 更 好 地 交 流 与 合 作 。答案:B 考 点 19 人 类 的 进 化【例 2】最终进化为现代人类的阶段是()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解析:早 在 1871年 ,达 尔 文 就 提 出 “ 人 类 的 诞 生 地 可 能 是 在 非 洲 ” 的

7、观 点 。 19251960年 ,科 学 家 们 先 后 在 非 洲 发 现 了 大 量 的 原 始 人 化 石 ,通 过 研 究 认 为 人 类 进 化 的 历 程 可 分 为 : 南 方 古 猿 、 能 人 、 直 立 人 、 智 人 等 阶 段 。 智 人 最 终 进 化 为 现 代 人 类 , 现 代 人 一 般 分 为 蒙 古 利 亚 人 、 高 加 索 人 、 尼 格 罗 人 和 澳 大 利 亚 人 4个 人 种 。答案:D 考 点 19 人 类 的 进 化【例 3】请区分下列陈述中的事实和观点,其中属于观点的是()A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B其他地区没有发现300万200

8、万年前的 古人类化石C根据地质测定,“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考 点 19 人 类 的 进 化解析:此 题 考 查 如 何 区 分 事 实 和 观 点 。 事 实 是 事 情的 实 际 情 况 , 也 可 以 说 是 客 观 存 在 的 。 科 学 家 的 观点 往 往 是 根 据 事 实 提 出 的 , 对 同 一 个 问 题 或 事 实 ,科 学 家 可 能 会 有 不 同 的 观 点 或 推 测 。 在 四 个 选 项 中 ,A、 B和 C都 是 实 际 情 况 或 客 观 存 在 , 但 选 项 D还 只是 科 学 家 的 一 种 观 点 , 无 确

9、凿 证 据 可 以 证 明 。答案:D 考 点 19 人 类 的 进 化考题回顾1.(2016惠州市)人类进化经历的四个阶段的顺序正确的是()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C能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D能人、直立人、南方古猿、智人2.(2016韶关市)中国人属于下列哪个人种()A高加索人B尼格罗人C澳大利亚人D蒙古利亚人A D 考 点 19 人 类 的 进 化备考训练1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种是() A白种人B智人C黑种人D黄种人2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成堆的灰烬, 有被烧过的动物骨骼、木头等。这说明北京猿人 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 A南方古猿阶段B能人

10、阶段 C直立人阶段D智人阶段BC 考 点 19 人 类 的 进 化3下列四张图中,表现了人类进化的四个不同阶段, 请判断其中属于智人阶段的是() A B C D4人类进化发展的大致历程是() 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 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BA 考 点 19 人 类 的 进 化5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之一 是() A后肢粗壮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6最早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原始人类是() A智人 B能人 C直立人 D南方古猿C B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11、影 响知识网络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知识网络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典例分析【例 1】历史上黄河曾是一条河水清澈、水质优良的河,但如今却是浊流滚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连年暴雨,河水泛滥B人类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C人们向河水中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D地质结构的变化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解析:引 起 黄 河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的 原 因 有 很 多 , 但 主要 是 黄 河 流 域 的 生 态 环 境 十 分 脆 弱 , 受 到 了 严 重 的破 坏 。 主 要 破 坏 行 为 表 现 为 盲 目 开 垦 、 过 度

12、 放 牧 等 ,使 黄 河 流 域 的 植 被 覆 盖 率 降 低 , 引 起 了 水 土 流 失 ,造 成 浊 流 滚 滚 。答案:B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例 2】“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生活中的能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方式的是()A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B购物时自行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C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信工具,少用传真、 打印机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 出行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解析:选 项 A中 , 一 次 性 筷 子 和 餐 盒 制 作 过 程 消 耗能 源 和 资 源

13、 , 多 使 用 一 次 性 餐 具 , 会 增 大 能 量 的 消耗 、 二 氧 化 碳 的 排 放 ; 选 项 B中 , 购 物 时 自 行 带 环保 袋 , 减 少 使 用 塑 料 袋 , 能 减 少 能 量 的 消 耗 、 二 氧化 碳 的 排 放 、 白 色 污 染 等 ; 选 项 C中 , 多 用 电 邮 、QQ等 即 时 通 信 工 具 , 少 用 传 真 、 打 印 机 , 能 减 少 纸张 的 使 用 , 从 而 减 少 二 氧 化 碳 的 排 放 ; 选 项 D中 ,提 倡 乘 坐 公 共 交 通 工 具 、 骑 自 行 车 或 步 行 出 行 , 能减 少 利 用 化 石

14、 燃 料 的 交 通 工 具 的 使 用 , 从 而 减 少 二氧 化 碳 的 排 放 。答案:A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例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D人类的大量捕杀解析:本 题 主 要 考 查 的 是 人 类 活 动 破 坏 生 态 环 境 。 威 胁 生 物 生 存 的 原 因 有 栖 息 地 被 破 坏 、 偷 猎 ( 滥 捕 乱 杀 ) 、 外 来 物 种 入 侵 、 环 境 污 染 , 等 等 。 蛙 类 属 于

15、两 栖 动 物 , 其 生 殖 发 育 受 环 境 的 影 响 比 较 大 , 栖 息 地 的 破 坏 、 环 境 污 染 、 人 类 的 大 量 捕 杀 都 会 造 成 蛙 类 数 量 大 幅 减 少 。答案:C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考题回顾1.(2016广东省)我国政府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A有利于卫生防疫B为造纸厂节约生产成本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D为每个家庭节约资金2.(2015广东省)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C积极植

16、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C A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3.(2013广东省)据报道,近期抽检的大米中,出现了镉超标的毒大米。为了避免镉超标大米的出现,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不要再开采含镉矿石B关停所有生产重金属的化工厂C严格控制含镉污水的排放D水稻种植过程中不再使用化肥C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4.(2013广东省)下列各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是()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B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埋滩涂及填海造地C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A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17、 影 响备考训练1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下列行为中不利于环 境保护的是() 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C少用一次性筷子 D大量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D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2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野外常可发现畸形蛙,导致 蛙畸形的原因可能是() A蛙的天敌增加 B水域环境的缩小 C蛙的繁殖速度太快 D由于化肥、农药等的广泛使用,水环境污染 严重D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3我国很多地区出现过沙尘天气,产生这种现象的 根本原因是() A气候异常 B天旱无雨 C温室效应 D植被被大面积破坏4下列现象不会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的是() A燃烧生活废弃垃圾 B智利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灰 C动植物呼吸向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 D核电站发生核泄漏D C 考 点 20 人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5中学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的是() A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 B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 C吃饭常用一次性餐具 D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6酸雨被称为大面积破坏环境的“空中死神”,究 其原因,与下列各项人类活动无关的是() A汽车尾气的排放 B燃煤废气的排放 C沼气新能源的开发 D垃圾焚烧C 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