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消防设施配置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21944531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层住宅消防设施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层住宅消防设施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层住宅消防设施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消防设施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消防设施配置(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般高层住宅楼消防设施配置要求住宅建筑分高层和单多层,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为 单多层;高层又分一类和二类,建筑高度大于 54m 的住宅建筑为一 类,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为二类。建筑高 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一般一类高层住宅消防设施有以下配置要求:1)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配置。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配置。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置。4)泵房、消防水池和水箱配置。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配置。6)防排烟系统配置。7)消防电梯配置。8)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配置。9)建筑灭火器配置。(一)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外消火 栓给水系统。其室外消防用 水量不应小于40

2、 L/s。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每个室外 消火栓的用水量为10-15 L/s,应设23个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 栓给水管 网应布置成环状,其进水管不宜少于两条。室外消火栓应 沿高层建筑均匀布置,距楼的距离宜为540m,距路边的距离不 宜大于2m,与被保护对象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二)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消火 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用 水量不应小于40 L/s ,同时使用消防水枪数不应少于8支,每根竖管 最小流量为15L/S。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消防管 网应布置成环 状,包括设备层在内的各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消 火栓应设置在走廊、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和前室明显易于取用的

3、地 点。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同一平面2 支消防水枪的2 股充实水 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的要求,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35MPa,且 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3m计算。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30m, 消火栓栓口距地面宜为1.1m,消火栓口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 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消火栓口的出水压力不应大于0.5MPa,当 大于 0.7MPa 时,必须设置减压设装置。因该建筑采用临时高压给 水系统,在屋顶应设置储水量不小于 18m3 的高位水箱。 应采用同 一型号规格DN65室内消火栓,配置公称直径为65 MM的有内衬 里且长度不宜超过25 M 的消防水带。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

4、高层建筑的屋顶应设有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消火栓。(三)高层住宅楼的沿街房和地下汽车库,除不宜用水扑救的部 位外, 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沿街房和车库自动喷水灭火系 统设置场所火灾危险等级均为中危险级口级,设计喷水强度不应低 于8 L/minm2,作用面积不小于160 m2。洒水喷头应选用流量系 数K = 80的标准喷头,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标准喷头数不应超过 800 个,并应在最不利点喷头处, 设置末端试水装置。喷头选用流 量系数K=80,公称动作温度高于环境最高温度30度,即68度的 红色喷头,厨房区域选用 93 度的绿色喷头。(四)高层住宅楼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水泵房设

5、在 地下二层或一层,其出口直通室外。消 防水泵房内设置消火栓泵三 台(两用一备),喷淋泵三台(两用一备)。消火栓系统分高、低两个区, 用 减压阀进行分区。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在室外各设了三个地下 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室外消防用水量设计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 消防水池容量二室内消火栓用水量X火灾延续时间+自动喷水灭火 用水量X火灾延续时间。消防水池总容量大于500 m3时,应分成两 个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五)高层住宅地下车库至地上商场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地上住宅楼层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 自动报警,住宅套内宜设置火 灾探测器。高层住宅楼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设 置一台

6、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 护对象,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并应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设置两 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咸己设置两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 的保护对象,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 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 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除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等不易安装感烟探测器的场所宜选用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外,汽车库、商场、空调机房、疏散走道等场所 均宜选用感烟火灾探测器。消防控制室设在该建筑的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h 的隔 墙 和 1.50h 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

7、开,并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六)高层建筑其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 前室均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 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还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满足防烟楼梯间为 40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为2530Pa。楼梯 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 置。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风机位置 应根据供电条件、风量分配均衡、新风入口不受火、烟等威胁的因素 确定。2、排烟:高层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商业建筑面积大于1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商业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可燃

8、物 较多的地上房间;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 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 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其排烟风机的风量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 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M的不化防烟分区面积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 小于60m3/h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担负 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 小于120m3/h计算。排 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 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设在顶棚 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

9、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m,排烟口平时 关 闭,并应设置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 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 过280弋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 超过 2000 m2 ,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30m。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 次/h计算确定。同 时还应设置补风系统,且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七)高层建筑的商场和住宅的公共 活动部位(建筑面积大于100 m2 )及地下汽车库应配置建筑灭火器。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 种类和危险等级:地下车库为B类火灾,严重危险级;商场为A类

10、火灾,严重危险级;住宅公共活动部位为A类火灾,轻危险级。因 此在建筑各层均配置 ABC 干粉灭火器。商住楼住宅部分宜配置建 筑灭火器,其公共活动部位建筑面积大于100 m2时,应配备1具 1A的手提灭火器 每增加100 m2时,增配1具1A的手提灭火器。(八)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 应急照明:楼梯间、防烟楼 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配电室、消防控制室、 消 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 工作的其它房间和商业营业厅等人 员密集的场所及公共建筑内的疏 散走道。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 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 需

11、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的 应急照明照度,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宜 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 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 的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 1m 以下的墙面上。 走道 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 20m。(九)该高层建筑应设置 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当 每层建筑面积小于1500 m2时应设1台,在1500 m2 4500 m2时,应设2台,当大于4500 m2时应设3台。消防电梯载 重量不应小于800 kg,行驶速度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应超过 60 s;消防电梯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 操作按 钮;消防电梯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 2 m2, 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 L/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