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1918772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苏联 ( 俄 )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 1917 1927 年(1) 主题: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2) 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 新经济政策是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实行间接过渡。(4) 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 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2斯大林执政时期(1) 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2) 措施:“斯大林模式”。(3) 特征:单

2、一公有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4) 结果: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3二战后(1) 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2) 措施: 20 世纪 50 年代赫鲁晓夫改革,1964 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 年戈尔巴乔夫改革。1名校名 推荐(3) 特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仅是对原有体制做了一些修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全面认识斯大

3、林模式1含义: 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2形成原因: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 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2) 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3) 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4) 斯大林对党内斗

4、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3特征: 这种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它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4影响: 它同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在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大规模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发挥了有效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世界历史上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西方模

5、式 ( 英国 )斯大林模式 ( 苏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所经历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 ( 场 )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现代农业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特点的商品经济发展到将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肯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制的作用,利用计划和2名校名 推荐府干 与市 相 合、系,用行政命令管理 ;市 两种 手段;具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具有僵化性、封 性有开

6、放性;将市 “混合 ”与社会主 制度相 合典例分析(2017 江 学 水平 ) 十月革命后, 俄 ( 联) 的社会主 建 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 憾。 下列材料:材料一1920 年 9 月列宁 ,“要使每个 民家庭, 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 工人国家。 1921年 3 月列宁就 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 :“如果他 个地 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 当加以阻 。”摘 自列宁全集材料二 工、 品 ( 部分 ) 量 比表年份钢 ( 万吨 )煤炭 ( 万吨 )棉 物 ( 平方谷物 ( 万吨 )米 )1928 年425.13 55118.217 3301940 年1 831.716 59

7、2.327.159 564增幅 (%)330.08367.2549.0930.48据周荣坤等 基本数字手册材料三戈 巴 夫 : “当 不加快工 化 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 从1933 年起就开始迅速增 。 ”“我国人民用他 在20 30 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 化,我 就会在法西斯面前 于手无寸 的境地。” 南泉等 真相材料四(1945 年后 ) 工 的 展已出 停滞 象其部分原因是, 的 力和能源日益 乏。另一同 重要的原因 是官僚主 的 划不切 , 于重 重工 ,不根据消 的喜好和市 需要 整 构。保 肯尼迪大国的 衰 回答:(1) 据材料一,分 指出列宁两次 所体 的

8、 政策。(2) 据材料二、三, 合所学知 ,指出 展 的方 。并概括 一方 的 极作用。(3) 据材料四, 1945 年后 工 展停滞的因素。 合上述材料,基于 代化的 角, 你 展工 生 的 。 解 思路 第 (1) “要使每个 民家庭, 一普特余粮都不剩”指的是 共 主 政策,“如果他 个地 粮食,那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不 当加以阻 ”指的是新 政策。第 (2) 第一小 方 , 从材料二表格的数据和材料三“当 不加快工 化 程是不行的。法3名校名 推荐西斯的威胁从 1933 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三“我国人民用他们在 20 30 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

9、法西斯。 如果没有工业化, 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得出使苏联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粉碎法西斯奠定物质基础。第 (3) 问第一小问因素, 提取材料四信息归纳即可; 第二小问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首先要重视工业化,在重视工业化的同时,国民经济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答卷实录 实录点评 1回答问题条理清晰,书写认真,关键词突出。如第(1) 问。2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如第(2) 问。3材料提取不够全面,没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如第(3) 问第一小问。4谈认识不够全面,要综合材料和问题全面分析,如第(3) 问第二小问。 规范答案 (1) 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10、 余粮收集制 ) ;新经济政策 ( 粮食税 ) 。(2) 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 工业化 ) 。作用:经济迅速增长( 成为工业强国 ) ;为粉碎法西斯奠定基础。(3) 因素: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 计划经济的弊端; 国民经济比例不协调 ( 片面发展重工业 ) ;忽略市场需求。认识:重视工业化;工农业协调发展。1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 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 ,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

11、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2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4名校名 推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 次和要点关 ( 、空 、限定 、主 字眼等) :材料分 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 界限, 完后要分 材料要点, 教材,列提 ,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 。三找关 点: 找材料与 之 的关 点、材料与材料之 的关 点和材料与教材之 的关 点。3答案 要“三界定”一要 :界定好 的“限定 、中心 、提示 、答 ”,不要漏掉 ( 如“是否”“ 化”“有无”等) 。二要 好 目和 :界定好材料、 和教材三者之 的 系, 而 取相关知 作答。三要界定好 答案来源: 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 合所学知 ”“根据材料 合所学知 ”和没有 答 依据作出明确 定,在 , 注意某一 是要求怎 回答的,同 要看清 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 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 号,以防答 出 漏和疏忽。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