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1896017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章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章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章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良好教师的心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理特征及其培养nWang Xinqiang,ZhangDajun,WangJinliang,HuiXu,MinXiao.(2010).Effectsofsupervisedmovieappreciationontheimprovementofcollegestudentslifemeaningsense.Health,2(7):804-810.nWang Xin-qiang,ZhangDa-jun.(2011).SupervisedMoviesAppreciationonimprovingthecollegestudentslifemeani

2、ngsense:theEffectandIndividualDifferences.In:ConferenceonPsychologyandSocialHarmony.California:ScientificResearchPublishing,p113-118.nWang Xinqiang,ZhangDajun,WangJinliang.(2011).Dual-FactorModelofMentalHealth:SurpasstheTraditionalMentalHealthModel.Psychology,2(8),767-772.nWang Xin-qiang,ZhangDa-jun

3、.(2011).Therelationshipmodelbetweenpsychologicalsuzhiandmental.Abstractbook,The9thBiennialConferenceoftheAsianAssociationofSocialPsychology(oral),p15-16.n王鑫强王鑫强,张大均,曾丽红.(2011).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心理发展与教育,(6),120-127.n王鑫强王鑫强,张大均.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趋势及心理韧性的影响:2年追踪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1),91-98.n王鑫强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李

4、森.(2010).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6(5):152-157.n王鑫强王鑫强,张大均.(2011).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述评及其研究展望.中国特殊教育,(10),68-73.n王鑫强王鑫强,皮建明.(2011).高中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的初步构建.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17-120.n王鑫强王鑫强,杨洪卫,吴明霞.(2010).抱负与志向关系的初步探讨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差异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3):222-226.学与教的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学与教的心理学的内容体系n第一部分 教师与学生心理(三章)n第二部

5、分 学习心理(四章)n第三部分 教学心理(七章)学与教的安排n上课的时间n上课的形式n作业的形式第一章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n教师的认知特征、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及其启发。n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及其启发。n专家教师与新教师差异的表现及其启发。n对教学经验的反思与新教师成长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n一、教师应承担的角色一、教师应承担的角色n?你来说说?你来说说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应精通教学业务、教师应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兴趣广泛、知识渊

6、博、语言明了;作为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作为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教师应公正、教师应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作为家长的代理人作为家长的代理人,教师应仁慈、体谅、耐心、教师应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温和、亲切、易接近;作为模范公民,作为模范公民,教师应言行一致、幽默、开朗、教师应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直爽、守纪律等。教师应怎样承担以上角色?教师应怎样承担以上角色?二、二、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与其职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一)教师的认知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一)教师的认知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

7、关系1、教学的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智力并无显著的相关无显著的相关。2、教师的知识水平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显著无显著相关。相关。3、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困难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有较高的相关。(二)教师的(二)教师的人格特征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与其职业成就之间有就之间有高相关高相关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1.1.教师的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热心和同情心;2.2.教师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另需要补充说明的另需要补充说

8、明的 教师心理特征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教师心理特征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阶段特征存在着相互的作用。龄阶段特征存在着相互的作用。要深入探索教师的特征怎样影响其事要深入探索教师的特征怎样影响其事业成就,还应更进一步业成就,还应更进一步从从师生相互作用师生相互作用的角度开展广泛研究。的角度开展广泛研究。教师心理品质预期职业成就的早期教师心理品质预期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研究的三种范型: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相关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三)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三)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1、罗森塔尔等人的测验、罗森塔尔等人的测验(1968年)“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际是普通的智力测验)罗

9、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后人也称之为。(后人也称之为罗森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n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学习潜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n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过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程。2、教师期望是怎样对学生的行为、教师期望是怎样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的产生影响的n(1)制造心理气氛制造心理气氛(亲切或紧张的)。n(2)提供反馈提供反馈(用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等)。n(

10、3)向学生输出信息向学生输出信息(提供难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学习材料,对问题作程度不同的说明、提醒或暗示)。n(4)输入信息输入信息(允许不同期望的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实现吗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实现吗?不一定不一定。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但如果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但如果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

11、,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便可能产生人格特征,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便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良好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n教师的教师效能感教师的教师效能感对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动机、教师教改的欲望、校长对教师能力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课堂管理等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存在显著相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n效能:效能:是个体对通过个人努力所能获得的结果的预期。n班杜拉班杜拉 自我效能概念n结果预测结果预测:反映了教师相信环境能被控制的程度,即学生不管在何种家庭背景、智力水平、学校环境中,都可以被培养教育的n效能预测效能预测:反映了教师对

12、自己能为学生带来正面改变的能力的评价。三、三、教师的教学专长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教学专长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舒尔曼舒尔曼认为教师的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至少应包括:至少应包括:n学科内容知识;学科内容知识;n一般教学法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n课程知识;课程知识;n教学法教学法-内容知识内容知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知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知识);n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n教育情境的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n有关教育宗旨、目的、价值和它们的哲学与历有关教育宗旨、目的、价值和它们的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史背景的知识。从认知心理学知识分类认知心理学知识分类的角度,E.D加涅加涅将教学专

13、长教学专长分为三类:n1.高度组织化和精制化的陈述性知识(概念性知识)n2.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系列(教学常规)n3.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柏林纳柏林纳认为教学法知识(教学专长)分为:认为教学法知识(教学专长)分为:n教材知识专长n课堂管理专长n教学专长n诊断专长教师教学专长具有的特点n1.教学专长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时间与经验n2.自动化水平高n3.高任务要求与关注教学情境n4.灵活应变能力(教育机智或教育智慧)n5.创造性的问题处理方式n6.合理、一致、有意义的课堂教学解释模式n7.审慎的问题解决方式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成长及其培养教师的成长及其培养教师成长过程:从新手到专家一、从

14、新手教师到专家教师的成长过程(阶段)成长过程(阶段)1、新手水平2、高级新手水平3、胜任水平4、熟练水平5、专家水平二、专家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差异二、专家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差异v 课时计划的差异课时计划的差异v 课堂过程的差异课堂过程的差异v 课后评价的差异课后评价的差异 总之,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在教学上的总之,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在教学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具有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的结专业知识的结构构不同造成的。不同造成的。课时计划的差异课时计划的差异n课时计划有两种。一种是写成书面的教案;一种是教师头脑内的课时计划。n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计划简洁洁、灵活灵活

15、,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并具有预见预见性性课堂过程的差异课堂过程的差异 n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n2.吸引学生注意力 n3.教材的呈现n4.课堂练习n5.家庭作业的检查 n6.教师策略的运用 课后评价的差异课后评价的差异 n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而专家教师则专家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课堂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很少谈论课堂管理中值得注意的活动,很少谈论课堂管理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新手教师经训练可以成为专家教教师吗?新手教师经训练可以成为专家教教师吗?(如何尽快缩小新教师与专

16、家教师间的差距)(如何尽快缩小新教师与专家教师间的差距)(一)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的训练(一)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的训练(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三)外部支持(三)外部支持(一)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的训练(一)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的训练n研究表明,研究表明,专家教师所具有的专家教师所具有的教学常规教学常规和和教学教学策略策略是可以教给新教师的是可以教给新教师的,新教师掌握这些知识,新教师掌握这些知识后,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教学。但受训教师的后,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教学。但受训教师的教学能力仅仅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离专家教师教学能力仅仅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离专家教师还有一定的距离,而

17、且也没有一个研究宣称将新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也没有一个研究宣称将新手训练成为专家教师。这说明,手训练成为专家教师。这说明,仅靠短期训练来仅靠短期训练来缩小专家与新手的区别是不够的缩小专家与新手的区别是不够的。教师教学专长具有的特点n1.教学专长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时间与经验n2.自动化水平高n3.高任务要求与关注教学情境n4.灵活应变能力(教育机智或教育智慧)n5.创造性的问题处理方式n6.合理、一致、有意义的课堂教学解释模式n7.审慎的问题解决方式经验反思成长波斯纳波斯纳: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一个教师不论他的教龄多么长,经验多么丰富,一个教师不论他的教

18、龄多么长,经验多么丰富,如果不善于反思,他也将永远停留在新手水平上。如果不善于反思,他也将永远停留在新手水平上。”(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n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n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n实验说明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科顿等的教师反思框架,反思过程:科顿等的教师反思框架,反思过程:布鲁巴奇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布鲁巴奇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n写反思日记写反思日记n观摩与分析观摩与分析n职业发展职业发展(是学校利用反思的方法支持、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方式)n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是指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三)外部支持1.合作教师合作教师n倾向于关注新教师教学中的实践面2.大学指导教师大学指导教师从理论上提出问题,帮助新教师将他们的教学实践与他们的各种知识基础联系起来。本章要点回顾课后作业1、课后练习题2、阅读难忘马科和思念两篇名师传记,结合本章有关知识谈谈自己将如何成为一名良好的教师。3、小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