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广东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1887718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5.9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广东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广东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广东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广东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广东版)(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课 时1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美术欣赏1精美的邮票、火花美术欣赏12五彩缤纷的中国花鸟画美术欣赏1家乡景物线描写生画13千姿百态的树色彩写生画1树毛笔写生画14奇妙多姿态的树装饰画25花汁 中国国1小鸡中国画16青蛙 中国画27熊猫中国画28美丽的家园集体创作画29黑体美术字-T.2210数字美术字工艺2H墙报报头设计212墙报版画设计比赛设计213有趣的重复设计214奇异的渐变设计215火花设计216精美的邮票设计2 家乡景物1第1课时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教学内容:家乡景物(线描写生画)二、教学目的:通过描绘家乡有特色的景物,从绘画中学习取景和构

2、图知识,并用线条表现出景物的结构和形态。三、教学重点:学习取景物构图知识,并用线条表现出景物的结构和形态。四、教学难点:学习取景物构图知识,并用线条表现出景物的结构和形态。五、教学教具:线描景物写生画、全景、近景、中景的构图。六、教学过程:一、出示家乡风景范作给学生欣赏,指出:家乡是我们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它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因此每个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熟悉的,有感情的。画出家乡景物,增强我们眷恋故乡之情及对生活的热爱。板书课题:家乡景物二、讲授新课:1、描画家乡景物首先要学会取景和构图。(1)取景:A、绘画风景要有空间层次,即景物要有前后,在正常的视域中最近的景物只见其局部结构,有具体和

3、逼真的感觉。中距离景物形象完整、清晰,宜用作表现主体,远距离景物受空气的阻隔,细处模糊,只见外形。常作中、远不同的景物,表现其深远的空间,才是好的风景画。B、从不同角度观察,找出最能充分表现景物特征的作画位置。C、根据需要,可将景物的前、后、左、右作相应的调整,以达到表现家乡风光特征的要求。(2)根据绘画要求选择构图:A、辽阔的原野、无边的大海,采取横幅的构图。B、大场面采用俯视构图。C、突出景物的近距离及局部结构宜采用近景。2、绘画步骤(教师讲授与示范相结合)。(1)找出家乡有特色的景物。(2)注意取景和构图。(3)定出大体位置。(4)运用线条从画面中心开始绘画。三、学生作业:带领学生到指定

4、地点绘画,提醒学生遵守纪律,注意安全。四、评讲:回到课室后,张贴学生作业,共同评议。七、板书:八、后记:学生在课外的纪律较好,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千姿百态的树2第2课时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教学内容:千姿百态的树(色彩写生画)二、教学目的: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树,启发学生把握其形态特征,选择高低、大小、过近不同的儿棵树,用色彩画出来。教育学生爱护花、树,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三、教学重点:把握其形态特征,选择高低、大小、过近不同的儿棵树,用色彩画出来。四、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爱护花、树,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五、教学教具:儿种不同季节的色彩挂图、画树的步骤图。六

5、、教学过程:一、出示树的色彩挂图,通过观察认识各种不同的形态、种类的树,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千姿百态的树(色彩写生画)二、讲解新课:1、由于树的种类与生长环境的不同,树的枝干刚柔粗细有别,枝干穿插交错各异,叶子的外形不一,枝叶有轮生、互生、对生的区分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树形。例如高大的木棉,迎风飘舞的杨柳树叶是有颜色的,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的树叶是嫩绿色的,夏季渐变成浓绿色,到秋季又变为黄红色。有的树到了冬季,叶子落尽,树干呈带色彩倾向的灰色。用色彩画树,要抓住外形特征的大感觉,集中表现出来,广东省地处亚热带,雨水多,终年无冰雪,树木在不同季节里保持常绿。我国北方的省份,季节分明,树木也表

6、现出季节的特征。3、绘 画 步 骤(教师边讲解边示范)。(1)选 材 构 图(画纸横放或竖放,用铅笔定出高宽的位置和比例)。(2)画出外轮廓(抓住树的伞形和叶子形成的团块结构以及高低左右顾盼的姿态)。(3)着色方法:分清整体大明暗关系,大胆用色,灵活用笔,画出大体明暗,然后点招染细部(局部),最后再画枝干。形式:1、铅 笔 淡 彩(用铅笔画好大效果,然后略加颜色)。2、勾线填色。3、油画棒加水彩。三、带领学生到室外作写生画。教师指导,尤其是画树叶时对绿色的使用(例如明部可用浅绿加上柠蒙或土黄,暗部用深绿加上钻蓝或土红加群青,层层处理,在暗部边缘画出树叶的形状)。四、展览作业,共同评议。表扬优秀

7、作业,指出存在问题(如树叶绿色不能过于单调,否则表现不出树的色彩特点)。七、板书:|八、后记: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树,学生能把握其形态特征,选择高低、大小、过近不同的几棵树,用色彩画出来。树毛笔写生画3第 3 课时授课时间:2 0 0 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教学内容:树毛笔写生画二、教学目的:通过观察感受树的自然形态美,学习用毛笔作画,概括、简练地画出一棵树。通过学习有关的国画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和学习中国绘画艺术。三、教学重点:学习用毛笔作画,概括、简练地画出一棵树。四、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有关的国画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和学习中国绘画艺术。五、教学教具:“树”的毛笔写生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等。六

8、、教学过程:一、欣赏课本中的图例,感受国画笔墨的表现力和作者笔下创造出来的“树”的造型美与艺术美。欣赏黎雄才的 树及 石 鲁 的 古柏参天,指出本课学习内容,板书课题。前课学习用色彩画树,本课学习用毛笔画树,画法有很大的不同。二、讲授新课:1、我国传统绘画是用毛笔作画。毛笔画是指用毛笔、墨、宣纸等工具进行描绘的画,毛笔画塑造的形象以线条为主,并重视用笔和用墨的技法。出示准备好的工具材料向学生介绍:毛笔狼毫、羊毫、兼毫。墨中华墨法或书画墨法均可。宣纸生宣、熟宣。用笔方法中锋、侧锋。技法分勾、皴、擦、点、染(教师演示)用墨浓、淡、干、湿、焦(演示)2、绘画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1)抓住树的形

9、态,用林炭或铅笔定出树的主要枝干。(2)从树干到树枝进行勾画(先画前面,再画后面,注意树干的粗细变化。树干和长树枝用重墨画出,小枝用淡墨画)。(3)用浓淡来同的墨色表现树叶的疏密、远近。画叶用用点叶或夹叶的方法,要注意枝干参差错落,有疏有密。用较浓的墨画密处和近处的叶,用较淡的墨画疏处和远处的叶。(4)局部可用淡墨渲染,以丰富画面层次。(注意提醒学生试笔,了解用笔、用墨的变化关系和用水的分量。)三、布置学生到选定的写生地点,用毛笔画一棵树。教师从旁作指导。四、讲评作业:从用笔、用墨方面指出存在问题。七、板书:八、后记:奇妙多姿的树4、5第4、5课时一、教学内容:奇妙多姿的树(装饰画)二、教学目

10、的: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工具与材料,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法,对树的自然形态作艺术加工,画出一两棵树,从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三、教学重点: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法,对树的自然形态作艺术加工。四、教学难点: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法,对树的自然形态作艺术加工。五、教学教具:树的范画、及各种装饰画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出示各种装饰画法的 树及树的写生作品,让比较各自的造型美。指出一棵普通的树既可以用写真的画法去表现,也可以通过各种装饰手法表现出来。不同的表现手法能表现出不同的造型美。板书课题:奇妙多姿的树(装饰画)二、讲授新课:1、从树的挂图复习树的结构:树

11、干、树枝、树叶形成伞状的外形。2、欣赏课本中用装饰手法表现的树。说明采用不同手法,根据整齐统一的法则去表现,就会出现千变万化的奇异效果。3、介绍用笔杆盖印、羽毛押印和用彩色的水和以线为主的画树的方法:(1)用笔杆盖印(像果实累累的效果)。A、先画出树的外轮廓和树干。B、画出主要的枝干。C、用笔杆盖印。为使叶丛有立体感,边缘盖密一些,中间盖疏一点,当两丛叶相接时,前面的边缘盖密一点,远的盖疏一点或不盖,形成疏密对比。(2)用羽毛押印(像春天发芽的树)。A、先画出树的外轮廓。B、用羽毛押印,注意押印的方向要集中从树干向外放射,羽毛蘸的颜色要注意干湿程度,保证印出羽毛的纹理。C、画上枝干。(3)用彩

12、色水笔以线为主的画法(像叶子茂盛的树)。A、先画树大致外形。B、用弧线或折线画出树叶的大效果。C、勾出树干。三、学生作业:练习各种画法后学生根据自已的想象,运用喜爱的方法画一棵树。四、课堂小结:表扬善于思考的、认真绘画的同学。第二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评讲作业复习用笔杆盖印,羽毛押印和彩色水笔以线为主的画法,说明书树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方法是我们大家创造出来的。二、继续介绍其他的画树的方法。1、用吸管吹色(善于表现树的枝干)。(1)用墨法或颜色水溶液滴儿点在画纸上,然后用吸管对颜色水按自己设想之树的形状和吹气的方向,运用不贩力度可吹出多姿的树干和树枝。(

13、2)若想画有叶子或花朵果实挂满树的,可用笔杆盖印画上。2、彩色水笔以点为主的画法。(1)根据想象中树的形象,用铅笔勾出大形及团块的结构。(2)用彩色笔画出枝干和画出叶团结构线。(3)点上密集的小点。以上所有各种表现手法结合使用,可产生不同的效果的树(如用吹管吹出枝干后,用羽毛押印等)三、学生根据想象,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一棵树,要讲究画面构图美。教师要注意启发和辅导。四、作业展览:师生共同评选出有创造性的作业,给予表扬。七、板书:八、后记:黑体美术字(工艺)6、7第6、7课时一、教学内容:黑体美术字(工艺)二、教学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黑体美术字的特征,书写方法及用途,学写几个黑体字,并涂上颜

14、色。三、教学重点:初步了解黑体美术字的特征,书写方法及用途。四、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黑体美术字的特征,书写方法及用途,学写儿个黑体字。五、教学教具:黑体美术字挂图、基本笔画、形状写法等教具。六、教学过程:第一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出示有黑体美术字的标题或标语、商标供学生欣赏,并讲述其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从观察分析中认识黑体美术字的特点:字呈方形(长形、方形、扁形),笔画粗细基本一致,整齐、美观、醒目。常用于报刊、广告的重大标题,显示其重要性。2、笔画特点:(出示挂图并边讲边板示)。(1)横平竖直,笔画粗细基本一致,方角。(2

15、)强调一些笔画形状的写法:点、撇、捺、勾。点:直写,收笔可稍大些。挑点:直写,落笔可稍大些。撇:稍带弧度。捺:稍带弧度,收笔稍大些。勾:直角,内方,外圆;勾的末端斜切(斜勾例外)。提示学生作基本笔形练习时,要严格做到笔画形状要规范,力求大小统一,不要相差悬殊。(3)涂上自己喜爱的一种颜色。三、学生作基本笔画练习,教师指导。每一种笔画写三次。四、小结作业情况。指出笔画要横平竖直,粗细一致,方角。第二节授课时间:2 0 0 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复习:指名讲述黑体美术字笔画特点。二、讲授新课:黑体美术字书写要领:关键在于按字体结构作恰当的比例安排。举例:分析上下、左右结构的字体,其部首偏傍

16、约占1/3;上中下、左中右结构的则各占1 3;半包围的也占1/3。教师范写:字、黑、意、格、新、戈I、匀、适。并用九宫格作范写。美术字的美在于笔形统一,字只大小均匀,所以书写时要做到:1、字要满格,但全包围的字要适当小些,如“国”、“日”、“向”等,有靠近字边的横竖笔要适当往格里收一点,如“王”、“习”、“下”、“上”等。2、上紧下松,上下结构的字,要把上部分写紧一点,把下部分写松一点,如“奋”、“整”字等。3、笔画避让要协调,空隙要均匀,如“锋”、“叔”字等。方法:字满格来粗细当,横竖边笔往里趟,上紧下松要记牢,笔画穿插又避让,空隙均匀细斟着,横平竖直字见方。4、书写步骤:教师示范。(1)打

17、格子,按字形结构比例在格内划分位置。(2)用单线画出字的骨骼。(3)用双线勾出字的笔画。(4)按双线笔画填色。三、学生作业:选写一至两个字,可写自己的姓名,然后涂色,时间充裕的可让学生模仿课本“光”字的写法,作渐变练习,用深浅不同的同种色涂上颜色。四、课堂小结:1、作业展览,表扬优秀作业。2、小结书写步骤,鼓励学生多练习。七、板书:数字美术字(工艺)8、9第8、9课时一、教学内容:数字美术字(工艺)二、教学目的:掌握数字美术字的两种写法,认识数字美术字的装饰作用,并运用其作为图案纹样的装饰水杯。三、教学重点:掌握数字美术字的两种写法,认识数字美术字的装饰作用。四、教学难点:运用数字美术字来装饰

18、水杯。五、教学教具:有数字美术字的商标、工艺设计范品、儿种数字美术字表。六、教学过程:第一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出示有数字美术字的商标、工艺设计及装饰画供学生欣赏,领略数字美术字的整齐美,及讲解其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课题:数字美术字(工艺)二、讲授新课:1、从对儿种数字美术字表的欣赏去认识数字美术字的字形特点,不管如何变化,一般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基本笔画形状,形式分为竖写和斜写。2、书写时先画出方格(竖写的是长方格,斜写的是平行四边形格),然后分出二小格,上部略小下部稍大,“上紧下松”使字更稳重。如图:3、书写步骤:如图(1)打格(分两行,各 分3-4个格

19、,每行写一种基本形)。(2)按上紧下松的原则,单线起稿。(3)改马粗细一致的双线。(4)填色。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四、小结作业情况。字形、笔形掌握的优劣。第二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教学内容:数字美术字(工艺)二、教学目的:掌握数字美术字的两种写法,认识数字美术字的装饰作用,并运用其作为图案纹样的装饰水杯。三、教学重点:掌握数字美术字的两种写法,认识数字美术字的装饰作用。四、教学难点:运用数字美术字来装饰水杯。五、教学教具:有数字美术字的商标、工艺设计范品、儿种数字美术字表。六、教学过程:一、出示用数字美术字作商标和装饰的工艺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复习数字

20、美术字书写步骤:1、数字美术字的基本笔形是圆形和方形,写的时候要打格,注意上紧下松,使字形稳重。2、数字美术字的书写形式可竖可斜,书写道理相同。三、本课要求:用数字美术字作图案资料美化生活用品,本课装饰水杯。设计步骤:(教师边讲边示范)(1)画出水杯基本形。(2)重点在水杯的主体部分用数字美术字作图案的主要纹样,再添加小花纹装饰,以烘托出数字美术字,使其更突出。选用数字时,应考虑其象征或代号的做含意。(3)形式可对称或均衡,图案要适合水杯外形。(4)涂色。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运用对比色或类似色的配色方法,画出鲜明的效果。四、学生设计,教师辅导。五、作业展览,评出优秀设计奖。七、板书:墙报报头设

21、计(设 计)10、11第 10、11课时一、教学内容:墙报报头设计(设计)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认识报头对墙报的重要性及其设计出一幅效果鲜明的报头。三、教学重点:认识报头对墙报的重要性及其设计出一幅效果鲜明的报头。四、教学难点:认识报头对墙报的重要性及其设计出一幅效果鲜明的报头。五、教学教具:报头图、设计步骤图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节授课时间:2 0 0 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结合本班的墙报,引导学生观赏并介绍报头的作用。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墙报报头(设计)二、讲授新课:1、出示墙报报头范例,介绍报头的作用和特点。(1)报头画一般是概括本期墙报的中心内容,它是墙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

22、它主题鲜明突出,会加强墙报的宣传效果。(2)报头由刊名、图形和色彩三个要素构成。A、图形形象要典型,突出墙报中心内容,简洁明了,表现手法有装饰性的与写实的两种。B、刊名字体要醒目、大方。C、色彩明快强烈。2、报头设计的要求:(1)报头外框形式不限,如方形、长方形、菱形、半圆形、圆形等均可。(2)根据墙报内容选择报头形象,要求典型,简洁,举凡人物、动物、名胜古迹、花草树木、生少用品等均可入画,在设计时应注意运用象征手法,例如鸽子代表和平,幼苗花朵代表新生美好的事物,油画笔和调色板代表美术、足球代表体育等。(3)刊名文字要醒目,字数不可过多。3、内容与形式:刊名与图形是报头两方面的内容,要统一在一

23、起,互相关联,互相补足。介绍课本中的同一种报头的儿种变化形式,启发学生思路。(教师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后再提问)。4、设计步骤:(1)确定报头在墙报中的位置、大小和横竖。(2)根据墙报内容与刊名,选择典型的形象设计儿种形式不同的草图,择优选用。(3)精心绘制正式报头稿。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选取内容完成墙报报头的设计草稿。四、小结作业情况,表扬构思好的同学。第二节授课时间:2 0 0 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检查前课草稿,根据实际指出设计好墙报报头要把三要素协调起来。1、图形与刊名的处理方法有二:一是刊名在图形内,一是刊名在图形外,不管哪一种刊头整体效果都要协调。2、报头图形必须反映

24、出墙报的中心内容,马可以是纯装饰性的。二、色彩明快。教师出示步骤图作讲解说明:例如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左图基本上是红黄绿色调,在黄色底上画了红白色的花和紫红色的字,用绿色画书本的轮廓线,取得对比协调的效果。右图须知冷色调画上小苗和空间,象征未来和成长,运用对比的朱红色写字,使报导头醒目起来。课本范例说明报头设计有主要色调,用色讲究,对比醒目最常用的对比方法有冷暖对比、明度对比等等。着色时先涂图形色,然后涂上文字色,注意大面积的颜色要调足分量,避免涂色不足而出现不均匀的现象。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在前一节课的画稿上设色,绘制要精心。四、展览作业,评议优秀作品。七、板书:墙报版面设计比赛(设计)1

25、2、13第12、13课时一、教学内容:墙报版面设计比赛(设计)二、教学目的:初步学习墙报版面的安排、美化的知识,并能独立构思、设计墙报版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墙报出版工作。三、教学重点:初步学习墙报版面的安排、美化的知识,并能独立构思、设计墙报版面。四、教学难点:学习独立构思、设计墙报版面。五、教学教具:墙报版面设计范画、步骤图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从课本图例结合学生观看学校与班级墙报的感受,议论墙报的宣传作用和设计的重要性。二、讲授新课:1、欣赏课本中学生的墙报设计作品,分析墙报版面内容归纳出有:报头、文章、标题、图案、色彩。2、版面设计形式

26、:注重活泼均衡。3、版面设计方法:(1)墙报四周留出边框。(2)报头放在显著地位。(3)划分文章在版面的位置。按文章篇数之多少把版面分成若干块,可以穿插,块与块之间要留有距离。(4)文字的行距要分明。(5)版面装饰要适当,除报头画外,根据需要可用题花、插图、补白的形式做装饰,但不要过分复杂。(6)标题竖写或横写均可,并可根据需要将文章进行横排或竖排,注意“多样与统一”的关系。(7)设计要精心,制作要细致。三、作业要求:1、每 人 用8开画纸,为刊登3 4篇文章的墙报设计版面的形式不限。墙报名称自定,报头画要美观大方,绘制要精工。2、先用小纸片多设计几个方案,挑选出设计较好的一幅放大在画纸上。四

27、、学生练习,作墙报版面设计稿,教师指导。五、评讲作业:表扬优秀者,指出存在问题。第二节授课时间:2 0 0 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从墙报版面设计讲评导入新课:二、讲述墙报报头设计、书写标题、版面装饰和色彩的知识。1、指定一名学生复述报头设计的知识。(报头设计要注意图形、刊名两者之间的统一,设计时要一起考虑,色彩要鲜明,要符合墙报主题。)2、书写标题:文章标题用方块表示,重要文章的标题字要大些,它的大小,决定于文章所占位置的面积大小。文章中的文字用横线表示,要疏密恰当,相互平行,间距均匀,首尾整齐。3、版面装饰:重要的文章标题可加上题花,文章末尾如有空白,可作补白装饰,形式要生动活泼大方

28、,切莫滥用。4、色彩要鲜明,节日多用热色,再用一点冷色丰富版面色彩,使之更生色。三、作业步骤:教师出示步骤图。1、整理放大稿。2、画报头若设计有底色的墙报要先上底色。3、按文章块面的大小画平行、均匀排列的线条表示其内容,并留出标题、插图、题花的位置。4、按标题字数用方格表示,并涂上颜色。5、画上插图、题花等装饰,使之整齐美观。6、列举专题,供学生参考选择:例如“庆祝六一”、“小发明”、“欢庆新年”、“学习”、“卫生知识”、“你知道吗?”、“漫游海底世界”等。四、学生作业,教师从旁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用两点一线的方法画直线,启发学生耐心细致地工作。五、作业展评,评出最佳墙报设计奖,有条件的可发给一

29、本墙报设计资料书,以资鼓励,并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班级和学校的宣传工作中去。七、板书:花卉(中国画)14第14课时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教学内容:花卉(中国画)二、教学目的:1、通过对花卉中国画的学习,初步认识写意花卉画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传统绘画艺术。2、学习画荷花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初步接触中国画的写意笔墨技法。三、教学重点:学习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四、教学难点:中国画的写意笔墨技法。五、教学教具:荷花作品及绘画步骤图、笔、墨、颜色、调色盘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 示 荷花范 作(中国画)供学生欣赏,说明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强烈

30、的民族特色,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激励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二、讲新课:从 欣 赏 荷花图中分析写意花卉画的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写意花卉是用毛笔蘸上不同深浅的墨色或颜色在吸水性强的生宣上挥写出来的。这是中国画独有的表现手法,它最讲究用笔用墨的技法。用笔:中锋一一让笔尖垂直在纸面上运行,可画圆润浑厚的点和线,例如荷花的茎和花瓣的用笔。侧锋让笔尖、笔腹同时着纸运用,可画画较粗的点、线、面,如画荷叶的用笔。用墨:干、湿、浓、淡、焦。三、出示范画步骤图,讲述作画步骤。写意花卉注重神韵,不拘泥于细微的局部形似,强调对象的形象特点,在理解对象的基础上作高度的提炼、取舍。教师分析荷叶

31、、花、茎的形象特点,使学生有切实的体会。绘画步骤:示范全过程,并让学生都清楚看到画法。1、用炭条或铅笔画出荷花的叶、花、茎的大致位置。2、用浓墨画荷叶(用大号羊毫笔在清水中泡浸之后,挤去过多的水分,蘸浓墨,使笔尖、笔腹含墨较多,笔根含水较多,然后依照荷叶的结构,自左往右大笔挥写,使墨团符合荷叶的形态结构,又有浓淡变化)。3、画荷茎(浓墨、中锋运笔)。4、画荷花(首先用饱含水含清水的短羊毫笔蘸胭脂色再加一点曙红色,调色时让颜色基本保留在笔尖部分,笔腹含色较少,笔根只含清水,笔锋自瓣尖落笔,用笔有序,这样就自然地出不瓣尖重色,瓣面渐淡的立体效果。然后用大羊毫笔在花瓣的基部染上洁净的藤黄色,在淡藤黄

32、色将干未干时用浓墨点花蕊。5、用淡花青加淡墨以中锋点飞苔点。6、落款。四、学生看完教师示范后,进行练习,教师指导,重点在:1、用笔用墨基本方法的练习。2、摹画一幅写意荷花。五、课堂小结:选取造型、构图较好并有笔墨技法的作业给予表扬,指出用笔和用墨中存在的问题。七、板书:小鸡(中国画)15第15课时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教学内容:小鸡(中国画)二、教学目的:学习用中国画写意技法画小鸡,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并把它表现出来。三、教学重点;掌握画小鸡用笔用墨的中国画基本方法。四、教学难点:掌握画小鸡用笔用墨的中国画基本方法。五、教学教具:小鸡绘画步骤示范图、小鸡动态

33、图等。六、教学过程:一、复习中国画花卉绘画知识,认识写意画在于神韵,概括写形,不追求细微的形似。要根据形状特征运笔和用墨。二、指导学生欣赏齐白石的作品 小鸡。首先了解画面形式美,及至小鸡的造型、笔墨的韵味,再让学生认识生活美,理解画家作画要深入观察生活,从中发现美,及至表现美的创作过程。板书课题:小鸡(中国画)三、讲授新课:1、齐白石作品中的小鸡以真实的小鸡形体结构为造型基础。小鸡的形体结构分为头身体、翅膀和脚爪。2、不同动态的小鸡画法(边讲解边示范)。3、利用一笔中的浓淡(含墨、水分的不同),画出深浅的墨色变化;利用宣纸吸水特性,画出毛茸茸的小鸡(教师示范)。4、绘画步骤:(示范)(1)按结

34、构用笔(转半圆或圆形)画出头部和身体。(把笔吸足水分后,挤干笔尖的水分,用笔尖蘸上浓墨用侧锋画出有浓淡变化的点或线。)(2)添上两笔成翅膀。(3)用中锋笔蘸浓墨勾出脚和嘴。(4)用浓墨画眼睛。要组织一幅活泼有趣的小鸡的画面,必须有构思,要使几只小鸡相互呼就绪,有活动的中凡(如争吃小虫),画面构图要饱满。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五、作品讲评:表扬优秀作者,指出存在问题。七、板书:青蛙(中国画)1 6第16课时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教学内容:青蛙(中国画)二、教学目的:通过画青蛙,让学生继续学习中国画运笔和用墨的基本技法,并画出生动活泼的写意青蛙。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继

35、续学习中国画运笔和用墨的基本技法。四、教学难点:让学生继续学习中国画运笔和用墨的基本技法。五、教学教具:绘制不同的青蛙绘画步骤图及示范作品。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指出,利用毛笔中含墨和水分的不同,可画出深浅不同的墨色和质感,这是中国画的基本笔墨技法,要不断练习才能达到得心应手的,随心所欲恰到好处的娴熟程度。本课继续学习用写意笔法画青蛙。二、欣赏齐白石的两幅作品,认识他所画的青蛙形简神似,用笔灵活,画出了青蛙的自在游戏和活泼可爱的神态,形成了“似闻蛙声”的意境。三、青蛙的绘画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1、运用幻灯片出示青蛙的基本形体与动态变化,使学生初步懂得青蛙的形体结构和动态变化的规律,

36、掌握青蛙的画法,并能画出不同的动态(如图)。2、用炭条或铅笔勾出青蛙的大致轮廓。3、先点出头和身(背部)。4、画出后腿和前肢。5、圈点眼睛。6、勾出嘴巴和腹线。7、添 上 环 境(结合赏析作品中描绘的环境)。四、学生作业,按课本绘画要求,画几只生动活泼的青蛙,并加上环境。五、教师课堂小结,展览学生作业,表扬优秀作品。七、板书:熊猫(中国画)17、18第 17、18课时一、教学内容:熊猫(中国画)二、教学目的:1、通过绘画熊猫,使学生懂得它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从而爱护熊猫,保护熊猫。2、使学生认识熊猫的形象特点和生活习性,继续学习用水墨作画的基本方法,画一幅生动的中国画 熊猫。三、教学重点:使

37、学生认识熊猫的形象特点和生活习性,继续学习用水墨作画的基本方法,画一幅生动的中国画 熊猫。四、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熊猫的形象特点和生活习性,继续学习用水墨作画的基本方法。五、教学教具:熊猫图片、范画、录像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出示熊猫的图片,讲述熊猫的生活习性,引起学生作画兴趣。提问:“1、你见过熊猫吗?它生长在什么地方?”“2、你喜欢熊猫吗?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后小结:熊猫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高山中,爱吃竹叶、竹笋,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它那黑白对比强烈的色彩,圆浑的身体和稚拙的动作,逗人喜爱。二、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中的照片,欣赏吴作人的作

38、品 熊猫理解它的形体结构和形象特征,介绍绘画方法:1、熊猫头部呈圆形,身体呈椭圆形,肢肥体胖。2、熊猫头胸、腹北和臀部为白色,耳朵、眼眶、四肢为黑褐色。3、绘画步骤:(1)用淡墨勾出头和身体。(2)用浓墨画耳朵、眼睛和四肢。4、示范作画步骤:(1)根据熊猫外形和动态,用炭条或铅笔勾出基本形。(2)用淡墨画出头和身体,用浓墨画出眼、耳朵和四肢。因为毛笔含水分量不同,在宣纸上会产生不同的渗化效果,因此必注意控制毛笔含水分的多少和运笔速度。三、学生练习画熊猫,教师指导。四、小结作业,指出学生用笔和用水存在的问题。第二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指出这些作

39、品画出了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熊猫的不同动态,生活气息浓郁,因而活泼可爱。同时说明本节课作业要求,是画出熊猫生动的体态,并添加环境。二、复述熊猫的形象特点:有圆形的头和椭圆形的身躯,头、胸、腹及臀部呈白色,耳朵、眼眶、四肢呈黑褐色(出示图片)。三、提供有关熊猫各种动态的形象,并作讲解。四、根据动态的特点,通过想象画一幅自己喜爱的熊猫图。作画步骤:1、构思,勾出一至两只熊猫动态。2、淡墨勾出头和身体。3、浓墨画出眼、耳朵和四肢。4、添加一些生活环境(例如竹、竹笋、熊猫表演杂技的道具等)。五、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记忆、想象画出自己喜爱的熊猫。六、评讲:展览学生作业,共同评议谁画的熊猫最可爱,画面

40、最美。最后小结用笔和用墨的方法。七、板书:八、后记:有趣的重复(设计)19、20第 19、20课时一、教学内容:有趣的重复(设计)二、教学目的:认识平面构成是现代美术设计的形式,在当今社会中广为应用。初步学习重复构成的基本知识,并能按照重复构成的形式设计一件构成习作。三、教学重点:认识平面构成是现代美术设计的形式,在当今社会中广为应用。初步学习重复构成的基本知识。四、教学难点:平面构成中数学知识及制作上秩序的变化要求精确。五、教学教具:重复构成作品、基本形、排列骨骼图。六、教学过程:第一节授课时间:2 0 0 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出示二方连续纹样。提问:二方连续纹样是怎样排列的?(答

41、:是一个单位纹样向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重复排列组成的带状图案。)二、出示重复构成的作品,与二方边疆纹样作比较,看哪一种更好看。说明本课学习一种新的知识:重复排列。板 书“有趣的重复(设计)”三、讲授新课:1、启发学生回忆并谈谈生活中、自然界中和艺术中的重复排列现象。指导学生欣赏课文第17页上半部分四幅重复构成的图例,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感受到重复的形式美感在于有规律的排列和有秩序的变动而产生的节奏感。如“生活中常常会见到这些有趣的重复”(板书图1)。问:在哪里可以见到这些重复的排列?它们的趣味是从哪里反映出来的?(画面是由人字拖鞋重复排列组成的。一只人字拖鞋形状简单,并不怎么好看,但把热爱多只人

42、字拖鞋按相同方向的位置重复排列在一起,便会产生有趣的视觉效果:鞋带的折线因重复而像波浪,鞋底外形像一只只小船,整个画面表现出有秩序的运动感,有“万舸争流”之气魄,确实有趣。再 看“重复构成的应用”图 l o 问:“它用什么作单位纹样(基本形)?用什么方法排列(以雄鸡作基本形,作不同方向的重复排列,取得丰富变化的视觉效果)。”看图后,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这些图形是平面构成的一种,叫重复构成。它是将一个简单的基本形反复排列,就可以得到很好看的图形。”(教师要强调简单的基本形的设计就要简单,反复排列时要讲究位置、方向、正负的变化,才能产生多变而丰富的视觉效果)2、重复构成设计方法(看图讲解结合示范)

43、:(1)设计一个基本形。基本形是构成基本单位,不宜复杂,应简练。可用分割的、重叠的变化方法组成。(2)重复骨格:重复骨格的骨格线距离相等,将基本形纳入重复骨格中就是重复基本形构成。基本形可以有正负、方向、位置不同变化的排列,使其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构成丰富新颖的图形。3、教师出示重复骨格、基本形,让学生到黑板上用变化不同的方法排列出有趣的重复图形来。小结:将同一基本形在重复的骨格内反复排列,变换基本形的方向、位置、正负,便会产生有趣的重复构成。“有趣的重复”的设计绘制步骤:(1)设计基本形(应简单,不宜复杂)。(2)思考并决定排列方法(画出重复骨格)。(3)将基本形按设计方案反复绘画在骨格图中。

44、(4)在图形与底涂上黑白两色。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基本形和骨格,绘制成有趣的重复构成(本节先完成草稿)。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要求设计出变化丰富而有趣的重复构成。五、小结作业情况,表扬有趣的设计作业稿。布置下节课准备墨汁、毛笔等用具。第二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讲评上次画稿的优缺点复习重复构成是用同一基本形按一定的排列方法构成的图形。二、出示重复构成的作品,宣布本课任:涂色。讲解着色方法,要求制作精工。1、在白底上,用黑色或自己喜爱的一种深颜色涂色。2、可采用基本形正负交换着色(图与底的黑白色块交换)。绘制要细致工整,线条平直,棱角分明,色块均匀,画面洁净。有制图工

45、具(直尺、线笔)的要加以利用,努力追求精美的效果。三、学生绘制,教师指导。四、课堂小结:展览作业,对绘制精美的作品给予表扬,请设计者谈绘制感受。七、板书:奇异的渐变(设计)21、22第21、22课时一、教学内容:奇异的渐变(设计)二、教学目的:初步学习渐变构成的知识及领略渐变构成富有节奏、韵律的形式美感,通过渐变构成的设计练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锻炼其精确绘制的技能。三、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渐变构成的知识及领略渐变构成富有节奏、韵律的形式美感。四、教学难点:通过渐变构成的设计练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锻炼其精确绘制的技能。五、教学教具:骨格图、渐变构成图儿幅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节授课时间:2

46、 0 0 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复习:巩固重复构成的设计方法,领会重复构成的形式美感受。什么是重复构成?它是用什么方法排列的?二、讲授新课:1、阅读课文第18页上的图。(1)指导学生赏读生活中的渐变图例领会渐变的规律和方法。(2)对照图例的现象,讲读课文加深理解渐变的规律和方法。教师小结:人们用透视原理认识、解释生活中因物体距离的远近而产生大小、宽窄的渐次变化。这种自然现象的渐变是规律性的变化。渐变构成符合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规律,它给人以一种有规律、有节奏、奇幻的美感情趣。2、渐变构成的基本规律:(1)基本形的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大小渐变和形状渐变(见教材分析)。(2)骨格的渐变:

47、单元渐变,双元渐变,等级渐变,阴阳渐变等。指导学生观赏课本第19页渐变构成作品,提出本课要求作骨格渐变构成练习。学生作品三例都是用单元渐变,双元渐变,分条渐变的骨格渐变构成。三、绘画步骤:1、选择、确定骨格渐变形式。2、画骨格渐变小图。参照渐变骨格,以线条间隔疏密作渐变的排列,即可产生多种不同的骨格,它是以数量的等级增减的方法构成渐变运动的。(教师出示图例,解说时重点说明骨格线渐变的规律是按数列规律编排的。)倍数:1、2、4、8、16、32、64、128、单位厘米。级差:1、3、5、7、9、11、13、15、17、19、等。3、把骨格渐变的草图放大成为15cmXcm的正稿。四、学生练习,教师指

48、导。严格使用作图工具,并强调用量=相等距离的点连一直线的方法去画直线,使之工整。五、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请同学们谈谈设计的想法。第二节授课时间:2 0 0 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小结上次作业,指出按数列规律,加上个人的智慧,进行精心细致的制作,即可得出不同效果的渐变骨格图形。二、讲新课:渐变设计中基本形与骨格的关系。前一课讲解了基本形的渐变与骨格的渐,同学们作了骨格渐变图的作业。在平面构成设计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会产生丰富多彩,富有活力的构成作品。渐变的形式是多方面的,我们是初学者,先从简单的渐变形式入手,即用点、线作基本形,纳入渐变骨格中的形式进行练习。赏析课本第19页的作品

49、:左上图将方点纳入双元渐变骨格中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空间感、立体感。两例说明了用构成的形态要素点与线直接纳入渐变骨格中,可以设计出奇幻的渐变构成作品。点:有圆点、椭圆点、方点、三角点等不同形状的点。线:有直线、曲线。本课就是要求用点或线,直线画在渐变骨格中,作出构成作业。注意间隔、位置的变化。三、制作步骤:1、确定用点或线的形式处理好间隔位置,并在渐变骨格中标出来。2、涂色:用黑色涂出点或线,或用深色水粉色涂出点或线。努力做到精心、细致、整洁。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议优秀作品,请同学谈谈设计感受。七、板书:火花(设计)23、24第23、24课时一、教学内容:火花(设计)二

50、、教学目的:通过火花设计练习,使学生学习以有特色的简练的纹样,鲜明的色彩进行火花图案设计,从而发展他们的设计思维,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三、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习以有特色的简练的纹样,鲜明的色彩进行火花图案设计。四、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习以有特色的简练的纹样,鲜明的色彩进行火花图案设计。五、教学教具:各种火花、设计步骤图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出示火花作品,介绍火花的作用。板书课题:火花(设计)火花是火柴盒面的装饰,它绘制的形式优美,色彩鲜艳,内容丰富,世界上不同地区、国家都有自己风格独特的火花装饰艺术,深受人们喜爱,把它们作为珍贵的收藏品,有的

51、火花还具有纪念意义和教育作用。二、指导学生赏析火花伤口(包括课文第2页的),认识其装饰艺术特点。1、从火花作品的内容看,有主题性的和纯装饰的两类。2、从色彩上看用色不多而能取得明快而强烈的效果。3、从表现手法上看多用抓对象的特征,概括表现的方法。4、火柴名称及出产厂家是火花图案的组成部分。小结:火花色彩鲜明,重视主体和背景的对比,设计时要写上生产厂家的厂名。三、设计步骤:1、画出火柴盒正面框格的平面形。2、根据设计意图,确定选用什么物象做主体物形象。(1)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动植物、风景、某项体育运动的典型动作作主体。例如:一根火柴点着了,火焰受空气影响是摇晃不定的,是一种运动的美,怎样才能把

52、它燃烧的动感画出来呢?火焰的形状用渐变方式表现,可能会取得动感,如 漂亮的火花图例中的下中图。(2)主体物的造型必须抓住特征作概括变形,夸张的处理。3、构图要新颖,饱满。4、写上火柴厂名。5、设计色彩的配置。用最少色彩画出丰富的效果为佳。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本节课要求画出设计稿。四、小结作业:表扬构思好,内容新颖的作业设计者。第二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讲评上次作业:指出火花设计内容要新,构图要均衡,表现主体物的形象要用概括、夸张、变形的手法作艺术处理,使之更具特色更整齐美观。宣布本课任务:在火花设计稿涂上漂亮的色彩。二、欣赏课本所示的火花图例,从中学习装饰

53、色彩的配置方法:1、确定用两种或三种颜色后,再考虑用对比色还是近似色的配置法。2、主体、厂名和背景色彩要有鲜明的对比,如:底冷图暖对比,底深图浅对比,使主体形象突出。3、先上主体色,然后涂背景,最后写上厂名,字体要端正。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四、讲评、展览作品,评选出优秀作业。七、板书:精美的邮票(设计)25、26第25、26课时一、教学内容:精美的邮票(设计)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邮票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的产物,并学习设计一枚精美的邮票。三、教学重点:讲授邮票的设计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四、教学难点:了解邮票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的产物,并学习设计一枚精美的邮票。五、教学教具:各

54、种邮票、邮票的放大图、设计步骤图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欣赏:出示纪念邮票的放大挂图,指导学生欣赏,从邮票的内容、传播知识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指导学生欣赏课文第2页的精美邮票,认识邮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绘制精美等特点。二、讲授新课:1、邮票的用途:(1)主要是用作纳付邮资。(2)传播文化艺术知识。2、邮票的历史:世界各国邮票以1 8 6 0 年英国发行为最早,我国于1 8 7 8 年第一次发行邮票,票面印有龙的图案花纹,我国随着社会发展,邮票的设计品种数量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3、欣赏课本的邮票,认识邮票的种类,分析邮票票面构成的内容。

55、(1)邮票图像。(重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欣赏,提高其欣赏水平,开拓设计思路。)(2)面值。国家或地区名称。有的还有文字的标记(如纪念邮票。4、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邮票的类别选用什么事物形象来表达一定的意义(如赞美、推介、鼓励或纪念某一特定的内容)。(2)确定邮票票形。邮票橡皮形多种多样,如菱形、方形、三角形等,可横可竖。(3)将票面图像、面额、文字(国家或地方名称)的位置确定下来。(4)将图像、面额、文字细致地画出来。(5)设色。三、学生练习,教师提醒学生设计时要画出构成邮票内容,构图要饱满,本节课要求完成设计稿。四、小结作业情况,表扬作品构思新颖的同学,吩咐学生下节课带水彩或彩色水

56、笔等用具。第二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讲评设计草稿,指出画稿上该修改的问题,然后导入新课。二、讲新课:分析邮票的色彩特点:邮票的色彩是根据邮票的内容决定的,它可以运用对比色使画面色彩鲜明、强烈,也可以用和谐淡雅的色调,使画面柔和优美。例如:我国重返奥运会一周年纪念邮票,背景以绿色和淡蓝色衬托着白色跑道的运动场,使呈深褐色、高大健壮、挺然屹立的运动员形象更加突出,它比喻我国体育运动事业像春天般蓬勃发展,色调对比调和。又如:“巨髯犀鸟”邮票,以淡黄色作底,配合橙色的大嘴和赭黑色的身体,从深浅对比中得到和谐清新的效果。着色一般从主体开始,然后涂底色,最后是写文字和面额。三

57、、着色步骤:着色前再审查设计稿,把要改动之处修改补足,使之更完美,然后着色。1、先确定邮票的主要颜色。2、涂主体物象的色彩。3、再涂底色。4、写上面额和文字。四、学生练习,教师从旁指导学生用色。五、讲评: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作评价,表扬有进步的同学。鼓励学生课余集邮,增长见识。七、板书:美丽的家园27、28第27、28课时一、教学内容:美丽的家园(集体创作画)二、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对周围景物的观察、记忆和想象,用集体讨论、集体创作的方式画出自己美丽的家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加强相互合作的群体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三、教学重点:突出家乡景物的形象特征,色彩鲜明,表现形式丰富。四、教

58、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加强相互合作的群体意识。五、教学教具:大画纸,挂历、色纸、各色布碎、剪刀、胶水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一、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例,说明家园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每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并有浓厚的感情,画出来很有意义。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美丽的家园(集体创作画)二、分析课本图例,启发学生讲述三幅同龄人创作的 美丽的家园具有什么地方特点。1、第2 2页课文下图用剪贴形式,表现了城市小朋友家居特色和到少儿活动中心去活动的情景。2、第2 3页课文上图,用壁画形式表现了金秋时节农村丰收的景色和农村家

59、居的美丽风光。3、请你讲一讲自己家居周围有什么特别的景物?例如:珠江三角洲的水乡,河川纵横,小舟穿梭似地运送蔬果,很有特色;广州的白云索道,过江隧道,儿童活动中心等等,以至我们居住的小区,农贸市场都各有特色,通过它们反映我们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家园,我们都热爱它,努力建设它,用绘画的形式赞美它是非常有意义的。三、绘画步骤:1、构思:本课用集体创作的方法作画。确定选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按其所在地形方位创作或按主观的意图创作,以及用何种表现手法,并由一个人先画出大体构图。2、根据各人的长处分工绘画,各人所画的景物形象的大小、色彩和表现手法均要以总体构图为依据,通力协作,力求整体效果统一。3、最后推选

60、一位同学对画面作统一的整理。四、作业要求:4-8人为一个集体创作小组,共同构思商议画面的大小(一般用横幅,用全开 纸3-5张合并使用,大小共同讨论确定),构图及表现手法然后分工合作(例如:有的画房子,有的添树木,有的画人物等),画出当地景物的特色。本节课要求完成草稿。五、学生分组集体创作,教师辅导,出现问题时共同讨论解决。六、讲评草稿,共同评论能否表现家园的景色美。第二节授课时间:2 0 0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本节课继续完成集体创作画 美丽的家园,重点在于形象刻划。一、分析课文第22页、23页的学生作品提出用不同表现形式绘画时所要注意的事项。1、色彩画:(1)颜色要鲜明。(2)注意对比和协调。2、线描画:注意线条疏密对比和黑白灰调子的处理。3、剪贴画:注意发挥材料质地的美,注意色彩的搭配。二、学生继续进行集体创作。教师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努力完成一幅 美丽的家园集体创作画,看哪一组画得最好、最美。三、讲评作业,师生共同评议作品,请同学谈谈绘画感受。把作品展览在学校中心的地方,让全校师生共同欣赏。七、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