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3D技术原理全解析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1880535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裸眼3D技术原理全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裸眼3D技术原理全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裸眼3D技术原理全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裸眼3D技术原理全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裸眼3D技术原理全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常见的3D显示设备都是需要眼镜的,眼镜的作用就是通过技术手段让 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根据两幅图像之间微小的视察,就 能给人脑模拟出立体的感觉。裸眼3D要做的就是把眼镜所实现的功能 转移到屏幕上,下面就来详细解读。我们知道3D眼镜有红蓝、快门、偏振这几种技术,而裸眼3D同 样分为三种技术:视差屏障、柱状透镜、指向光源。一.视差障碍:视差屏障技术利用液晶层和偏振膜制造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视差栅栏)。在立体显示模式下视差栅栏会被激活,双眼的间距产生 的微小视差会导致不透光条纹遮挡左右眼,使得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像素 并不相同。视差屏障技术与既有的液晶工艺兼容,只在自屏幕表面额外镀一 层膜

2、,再对屏幕驱动电路做一些改造与匹配即可,因此在量产性和成本 上较具优势,但由于挡光,其画面亮度只有2D屏的1/4。二.柱状透镜柱状透镜技术的原理是在液晶显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层柱状透镜, 并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这样柱状透镜就能以不同的 方向每个子像素。于是双眼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显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 像素。其实柱状透镜技术我们小时候就体验过了,那种从不同角度可以 看到不同图案的塑料直尺,他们的原理是基本相同的。柱状透镜技术的 画面亮度基本不受到影响,3D显示效果更好,但其相关制造与现有液晶 工艺不兼容,需要投资新的设备和生产线,生产成本比较高。三指向光源指向光源3D技术搭配分布在左右

3、两侧的两组不同角度的,配合高刷新率的面板和反射棱镜模块,让画面以奇偶帧交错排序方式,分别反射给左右眼。场序3D显示光学膜指向光源技术中最表层的汇聚透镜与柱状透镜类似,但内层还设 有三棱镜、导光板和两组不同的光源,因此结构更加复杂成本也很高, 目前还停留在研究室当中。三种裸眼三D技术总结:视差屏障与柱状透镜技术上类似于偏振式3D眼镜,都是通过将液 晶面板的不同区域显示不同内容,然后各自输出给左右眼来实现,也叫 空间多功裸眼3D技术。这种技术的缺点是会牺牲分辨率,如果液晶面 板的物理分辨率是1920x1080,那么透过偏振式3D眼镜看到的实际分辨 率是1920x540 (横向拆分),而视差屏障与柱

4、状透镜裸眼3D的实际分 辨率是960x1080 (纵向拆分)。指向光源则类似于快门式3D眼镜,通过将液晶面板不同时刻显示 不同内容输出给双眼来实现,也叫时分多功裸眼3D技术。这种技术不 会牺牲液晶面板的分辨率,但会牺牲刷新率,必须使用120Hz的面板才 能保证左右眼获得的图像都是60Hz。总的来说,不管眼镜还是裸眼,时分法还是空分法,都是用复杂 的光学原理来欺骗人眼,让左右眼分别看到有一定位移差的图像,从而 产生距离感和立体感。目前眼镜式3D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偏振式分辨率不高的缺点可 以通过4K高分屏来弥补,快门式刷新率不高的缺点可以通过高刷新率 的面板来弥补。而裸眼3D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在分辨率和刷新率 方面,主要还是难以保证反射到左右眼的图像一定是事先匹配好的。根 据笔者实际体验来看,裸眼3D对观看者的距离、方位、角度有着较为 严格的要求,一旦有某一项不能满足,就会出现部分区域立体感明显而 另外的区域显示错乱的问题,观众数量较多时更容易出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