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电子商务导论(12版2)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21878351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01章 电子商务导论(12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01章 电子商务导论(12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01章 电子商务导论(12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第01章 电子商务导论(12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1章 电子商务导论(12版2)(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概论第第1 1章章 电子商务导论电子商务导论(二二)张万民张万民青岛滨海学院青岛滨海学院艾瑞咨询统计数据:o2011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7.07.0万亿元万亿元o2011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393.1393.1亿元亿元o2011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511.9511.9亿元亿元o2011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达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达187.8187.8亿元亿元o20112011年中国在线视频交易规模达年中国在线视频交易规模达62.762.7亿元亿元o201

2、1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413.8413.8亿元亿元o2011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7735.67735.6亿元亿元o2011201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2203822038亿元亿元o20112011年中国在线旅行交易规模达年中国在线旅行交易规模达1672.91672.9亿元亿元o2011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年中国中小企业B2B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3.43.4万亿万亿 21.4 INTERNET简介1.4.1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的产生与发展1.4.2Interne

3、t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4.3常用的互联网服务常用的互联网服务1.4.4TCP/IP协议协议1.4.5域名系统域名系统1.4.6无线通讯技术无线通讯技术1.4.7物联网物联网31.4.1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的产生与发展oINTERNET的产生的产生oARPA(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50年代年代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成立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成立ARPANET60年代诞生年代诞生oNSFNET的诞生的诞生80年代年代用于教育和科研用于教育和科研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成立计算机科成立计算机科学网学网o1990年开始年开始,NSFNET

4、取代取代ARPANETo1991年开始商业应用:年开始商业应用:CIEA41.4.2Internet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网络的概念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若干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按照网络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将其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类。3网络协议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按照通信双方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规则进行,这些约定就是网络协议。互联网接入方式互联网接入方式 计算机等上网设备连入互联网一般有三

5、种方式:拨号方式、拨号方式、专线方式和无线方式。专线方式和无线方式。51.4.3 常用的互联网服务常用的互联网服务lWWW服务服务l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新浪、雅虎腾讯新浪、雅虎腾讯l文件传输文件传输FTPl信息搜索信息搜索百度、谷歌、搜狐百度、谷歌、搜狐l聊天聊天QQ、MSNl即时新闻即时新闻微博、博客微博、博客l论坛论坛l音乐音乐l游戏游戏l远程登录 Telnetl公告版l新闻组服务l61.4.4TCP/IP协议协议1、物理网络、物理网络 物理网络由各种网络互连设备、通信线路以及计算机组成。72、通信协议、通信协议o通信协议通信协议物理网络只是一个起点,联网物理网络只是一个起点,联网的所有电脑和

6、网络的所有电脑和网络互连设备互连设备需要一需要一种公共的语言和规则才能彼此沟通种公共的语言和规则才能彼此沟通和联系,这就是网络协议。和联系,这就是网络协议。oInternet采用的是采用的是TCP/IP网络网络协议。协议。8TCP/IP(传传输输控控制制协协议议/网网间间协协议议)是是一一种种网网络络通通信信协协议议,它它规规范范了了网网络络上上的的所所有有通通信信设设备备,尤尤其其是是一一个个主主机机与与另另一一个个主主机机之之间间的的数数据据往往来来格格式式以以及及传传送送方方式式。TCP/IP是是INTERNET的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计算机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基础协议,也是一种计算

7、机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TCP/IP协议是一组协议,其中的最重要两个协议是协议是一组协议,其中的最重要两个协议是TCP协协议和议和IP协议,协议,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数据的可靠传输,两个协议可以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两个协议可以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联合使用。保证将要传送的信息准确地输送到目的地。联合使用。保证将要传送的信息准确地输送到目的地。3、TCP/IP协议协议94、TCP/IP协议协议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所谓分组交换,就是数据

8、在传输时分成若干段,每个所谓分组交换,就是数据在传输时分成若干段,每个数据段称为一个数据包。数据段称为一个数据包。首先由首先由TCP协议把数据分成一定大小的若干数据包,协议把数据分成一定大小的若干数据包,并给每个数据包标上序号及一些说明信息(类似装箱并给每个数据包标上序号及一些说明信息(类似装箱单),使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在还原数据时,按数单),使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在还原数据时,按数据包序号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据包序号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IP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类似将信装入了信封),一旦写上源地址和目的址(类似将信装

9、入了信封),一旦写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物理网上传送数据了。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物理网上传送数据了。IP协议协议还具有利用路由算法进行路由选择的功能。还具有利用路由算法进行路由选择的功能。10OSI、TCP/IP协议分层 11基于TCP/IP的信息流示意图 12TCP/IP协议 的工作原理(续)o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 13IP协议头145、Internet中的地址管理 o什么是什么是IP地址地址 oIP地址的分类地址的分类 oIpv6协议协议 15什么是什么是IP地址地址 o为了使连入为了使连入Inter

10、net的众多计算机在通信时能够相互识的众多计算机在通信时能够相互识别,别,Internet中的每一台主机都分配有一个唯一的中的每一台主机都分配有一个唯一的32位位二进制地址,该地址称为二进制地址,该地址称为IP地址,也称作网际地址,它是地址,也称作网际地址,它是Internet主机的一种数字型标识。主机的一种数字型标识。o每个每个IP地址是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的。地址是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的。oIP地址的地址的32位的二进制数位的二进制数,由四个字节组成,并分成四,由四个字节组成,并分成四组,每组一个字节(组,每组一个字节(8位),各组之间用一个小圆点号位),各组之间用一个小圆点号

11、“.”分开。如:某计算机的分开。如:某计算机的IP地址可表示为:地址可表示为:11001010.01100011.01100000.10001100。o为了便于记忆,通常把每一组二进制数转换成相应的十进为了便于记忆,通常把每一组二进制数转换成相应的十进制数;这台主机的制数;这台主机的IP地址就是地址就是202.99.96.140。16IP地址的分类地址的分类 oIP地址通常分为五类,即地址通常分为五类,即A类地址、类地址、B类地址、类地址、C类地类地址、址、D类地址和类地址和E类地址。类地址。o A类地址用于规模较大的网络,主机可以达到16777214个oB类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全世界大

12、约有16000个B类网络,每个B类网络最多可以连接65534台主机oC类地址用于规模较小的网络,最多只能有254个主机 17Ipv6协议协议 oIPv6是是“InternetProtocolVersion6”的缩写,它是用于替的缩写,它是用于替代现行版本代现行版本IP协议协议IPv4的下一代的下一代IP协议。协议。IPv6具有长达具有长达128位位(二进制)(二进制)的地址空间,可以彻底的地址空间,可以彻底解决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地址不足的问题。181.4.5域名系统域名系统oTCP/IP为人们记忆方便而设计了一种字符型的计为人们记忆方便而设计了一种字符型的计算机命名机制,便形成了网络

13、域名系统(算机命名机制,便形成了网络域名系统(DNS)。)。o域名系统的结构是一种分层次结构。每个域名是由域名系统的结构是一种分层次结构。每个域名是由几个域组成的,域与域之间用小圆点几个域组成的,域与域之间用小圆点“.”分开,最分开,最末的域叫顶级域,其它域的叫子域末的域叫顶级域,其它域的叫子域。o一一般般格格式式为为:主主机机名名.商商标标名名(企企业业名名).单单位位性性质质或地区代码或地区代码.国家代码国家代码o如:如:19顶级域名列表商业机构,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商业机构,任何人都可以注册;u.edu教育机构;教育机构;网络组织;网络组织;u.gov政府部门;政府部门;u.int国际组织

14、;国际组织;u.mil美国军事部门;美国军事部门;u.org非盈利组织,任何人都可以注册;非盈利组织,任何人都可以注册;u.biz商业;商业;u.info网络信息服务组织;网络信息服务组织;u.pro用于用于会计会计、律师律师和和医生医生。;。;u.name用于个人;用于个人;u.museum用于用于博物馆博物馆;u.coop用于商业合作团体;用于商业合作团体;u.aero用于航空工业;用于航空工业;u.idv用于个人用于个人20国家、地区的域名 n.ac亚森松岛亚森松岛n.ad安道尔安道尔n.ae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n.af阿富汗阿富汗中国中国大陆大陆n.hk香港香港n.mo中国

15、中国澳门澳门n.tw台湾台湾n.us美国美国21中国分类域名数22CN域名统计表(2011.12)232010年8月份“.中国”顶级域名正式投用!24域名解析域名解析o域名解析就是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过程,由域名服务器(DNS)完成域名解析工作。如图所示。世界: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 中国:CNNIC 域名IP地址25域名解析过程26申请中国域名过程271.4.5 Internet的功能特征l跨时间跨时间l跨区域跨区域l标准统一标准统一l内容丰富内容丰富l交互性好交互性好l信息密度高信息密度高l个性定制个性定制281.4.6无

16、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oo定义定义无线通信无线通信(Wireless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是利用电磁波信号信号可以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人,人们把二者合称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无线移动通信。29无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oo一、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一、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n n第一代移动通信系

17、统最重要的特点是体现在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最重要的特点是体现在移动性上,这是其他任何通信方式和系统不移动性上,这是其他任何通信方式和系统不可替代的,从而结束了过去无线通信发展过可替代的,从而结束了过去无线通信发展过程中时常被其他通信手段替代而处于辅助地程中时常被其他通信手段替代而处于辅助地位的历史。位的历史。1G1G的最大贡献是的最大贡献是使用蜂窝网络结使用蜂窝网络结使用蜂窝网络结使用蜂窝网络结构,频带可重复利用,实现大区域覆盖;支构,频带可重复利用,实现大区域覆盖;支构,频带可重复利用,实现大区域覆盖;支构,频带可重复利用,实现大区域覆盖;支持移动终端的漫游和越区切换,实现移动环持移动终端的漫

18、游和越区切换,实现移动环持移动终端的漫游和越区切换,实现移动环持移动终端的漫游和越区切换,实现移动环境下不间断通信。境下不间断通信。境下不间断通信。境下不间断通信。30一、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一、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o无线通信网络图无线收发台移动设备其他网络基站控制台无线交换中心31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GSMoo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ofMobile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就是众所周知的就是众所周知的就是众所周知的就是众所周

19、知的GSMGS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200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10亿人正在使亿人正在使亿人正在使亿人正在使用用用用GSMGSM电话。电话。电话。电话。GSM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他的信令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他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被看作是第二代(2G)移动移动电话系统。电话系统。这说明数字通讯从很早就已经构建到系统

20、中。这说明数字通讯从很早就已经构建到系统中。ooGSMGSM由网络交换、基站和网络管理三个子系统构成由网络交换、基站和网络管理三个子系统构成由网络交换、基站和网络管理三个子系统构成由网络交换、基站和网络管理三个子系统构成。ooGSMGSM实现了客户实现了客户实现了客户实现了客户(SIM(SIM卡卡卡卡)与设备分离与设备分离与设备分离与设备分离(即人机分离即人机分离即人机分离即人机分离)ooGSMGSM的的的的 最最最最 大大大大 缺缺缺缺 点点点点 是是是是 通通通通 信信信信 带带带带 宽宽宽宽 的的的的 不不不不 足足足足,其其其其 数数数数 据据据据 传传传传 输输输输 速速速速 率率率

21、率 是是是是9.6kb/s9.6kb/s,这这这这与与与与当当当当前前前前互互互互联联联联网网网网每每每每秒秒秒秒几几几几兆兆兆兆至至至至几几几几十十十十兆兆兆兆字字字字节节节节的的的的传传传传输输输输速速速速率率率率无无无无法法法法相相相相比比比比,影影影影响响响响了了了了与与与与互互互互联联联联网网网网的的的的有有有有效效效效接接接接口口口口,难难难难以以以以实实实实现现现现多多多多媒媒媒媒体体体体信信信信息息息息的的的的广广广广泛泛泛泛应应应应用用用用。在在3G标标准准还还未未建建立立之之前前,采采用用了了一一些些过过渡渡技技术术来来拓拓展展GSM的带宽,出现了所谓的的带宽,出现了所谓的

22、2.5G、2.75G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32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窄带窄带CDMAoCDMA即码分多址即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不同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号不同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号不是依据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而是用各不是依据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而是用各自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自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oCDMA是由美国是由美国Qualcomm公司首先提出的技术,其公司首先提出的技术,其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

23、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由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送出去,接收端由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做相关处理,以实现信息通信。信号做相关处理,以实现信息通信。oCDMA与与GSM一样,也有一样,也有2G、2.5G、2.75G和和3G之之分。分。33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3G):概念:概念oo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theThirdGen

24、eration,3G)(theThirdGeneration,3G)是指是指是指是指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信系统。信系统。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

25、商务等多种信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s2M/s、384k/s384k/s以及以及以及以及144k/s144

26、k/s的传输速度。的传输速度。的传输速度。的传输速度。CDMACDMA被认为是被认为是被认为是被认为是3G3G的首选技术,目前的的首选技术,目前的的首选技术,目前的的首选技术,目前的标准有标准有标准有标准有WCDMAWCDMA、CDMA2000CDMA2000、TD-SCDMATD-SCDMA。34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3G):WCDMAooWCDMA(WidebandWCDMA(WidebandCDMA)CDMA)主要由欧洲和日本标准化组主要由欧洲和日本标准化组主要由欧洲和日本标准化组主要由欧洲和日本标准化组织和厂商发起,它继承了织和厂商发起,它继承了织和厂商

27、发起,它继承了织和厂商发起,它继承了GSMGSM标准化程度高和开放性好的特标准化程度高和开放性好的特标准化程度高和开放性好的特标准化程度高和开放性好的特点。点。点。点。WCDMAWCDMA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慢速移动时慢速移动时慢速移动时慢速移动时384kbit/s384kbit/s,室内走动时室内走动时室内走动时室内走动时2Mbit/s)2Mbit/s),支持可变速传输。,支持可变速传输。,支持可变速传输。,支持可变速传输。WCDMAWCDMA支持异支持异支持异支持异步和同步的基站运行方式,组网方便、灵活;适应多种速率步和同步的基站运行方式,组网

28、方便、灵活;适应多种速率步和同步的基站运行方式,组网方便、灵活;适应多种速率步和同步的基站运行方式,组网方便、灵活;适应多种速率的传输,同时对多速率、多媒体的业务可通过改变扩频比和的传输,同时对多速率、多媒体的业务可通过改变扩频比和的传输,同时对多速率、多媒体的业务可通过改变扩频比和的传输,同时对多速率、多媒体的业务可通过改变扩频比和多码并行传送的方式来实现;上、下行快速、高效的功率控多码并行传送的方式来实现;上、下行快速、高效的功率控多码并行传送的方式来实现;上、下行快速、高效的功率控多码并行传送的方式来实现;上、下行快速、高效的功率控制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多址干扰,提高了系统容量,同时也降制大

29、大减少了系统的多址干扰,提高了系统容量,同时也降制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多址干扰,提高了系统容量,同时也降制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多址干扰,提高了系统容量,同时也降低了传输的功率;核心网络基于低了传输的功率;核心网络基于低了传输的功率;核心网络基于低了传输的功率;核心网络基于GSM/GPRSGSM/GPRS网络的演进,网络的演进,网络的演进,网络的演进,并保持与并保持与并保持与并保持与GSM/GPRSGSM/GPRS网络的兼容性;切换方式有扇区间软网络的兼容性;切换方式有扇区间软网络的兼容性;切换方式有扇区间软网络的兼容性;切换方式有扇区间软切换、小区间软切换和载频间硬切换等。切换、小区间软切换和载频间硬

30、切换等。切换、小区间软切换和载频间硬切换等。切换、小区间软切换和载频间硬切换等。35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CDMA2000ooCDMA2000CDMA2000是是IS-95IS-95标准向标准向3G3G演进的技术体制方案,是一种演进的技术体制方案,是一种宽带宽带CDMACDMA技术。技术。CDMA2000 1XCDMA2000 1X是指前向是指前向CDMACDMA信道采用单信道采用单载波形式的载波形式的CDMA2000CDMA2000系统,系统,可支持可支持308kbit/s308kbit/s的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网络部份引入了分组交换,可支持移动网络部份引入

31、了分组交换,可支持移动IPIP业务。业务。而而CDMA2000 3XCDMA2000 3X是前向是前向CDMACDMA信道采用信道采用3 3载波方式的载波方式的CDMA2000CDMA2000系统,其优势在于能提供更高的速率数据,但占用系统,其优势在于能提供更高的速率数据,但占用频谱资源也较宽,在较长时间内移动运营商未必会考虑频谱资源也较宽,在较长时间内移动运营商未必会考虑CDMA2000 3XCDMA2000 3X,而会考虑,而会考虑CDMA2000 1XCDMA2000 1X增强型。增强型。ooCDMA2000-1X/EVCDMA2000-1X/EV是一种提高是一种提高CDMA2000-l

32、xCDMA2000-lx传输速率的增传输速率的增强体制,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强体制,它分为两种,一种是1X/EV-DO1X/EV-DO技术,主要对数据业技术,主要对数据业务进行增强,另一种是务进行增强,另一种是1X/EV-DV1X/EV-DV技术,同时对数据业务和语技术,同时对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进行增强。音业务进行增强。CDMA2000CDMA2000标准主要在美、韩使用。标准主要在美、韩使用。36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TD-SCDMAooTD-SCDMATD-SCDMA是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是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是

33、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是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3G3G通信标准。通信标准。通信标准。通信标准。它所基于的基本技术标准如下:它所基于的基本技术标准如下:它所基于的基本技术标准如下:它所基于的基本技术标准如下:n nTDD(TDD(时分双工时分双工时分双工时分双工),允许上行和下行在同一频段上,而不需要成对的频,允许上行和下行在同一频段上,而不需要成对的频,允许上行和下行在同一频段上,而不需要成对的频,允许上行和下行在同一频段上,而不需要成对的频段。段。段。段。n nTDMA(TDMA(时分多址时分多址时分多址时分多址),是一种数字技术,它将每个频率信道

34、分割为许多,是一种数字技术,它将每个频率信道分割为许多,是一种数字技术,它将每个频率信道分割为许多,是一种数字技术,它将每个频率信道分割为许多时隙,从而允许传输信道在同一时间由数个用户使用。时隙,从而允许传输信道在同一时间由数个用户使用。时隙,从而允许传输信道在同一时间由数个用户使用。时隙,从而允许传输信道在同一时间由数个用户使用。n nCDMA(CDMA(码分多址码分多址码分多址码分多址),在每个蜂窝区使多个用户同时接入同一无线信道,在每个蜂窝区使多个用户同时接入同一无线信道,在每个蜂窝区使多个用户同时接入同一无线信道,在每个蜂窝区使多个用户同时接入同一无线信道成为可能。成为可能。成为可能。

35、成为可能。n n联合检测,允许接收机为所有信号同时估计无线信道和工作。联合检测,允许接收机为所有信号同时估计无线信道和工作。联合检测,允许接收机为所有信号同时估计无线信道和工作。联合检测,允许接收机为所有信号同时估计无线信道和工作。n n动态信道分配,动态信道分配,动态信道分配,动态信道分配,TD-SCDMATD-SCDMA空中接口充分利用了所有可提供的多址技空中接口充分利用了所有可提供的多址技空中接口充分利用了所有可提供的多址技空中接口充分利用了所有可提供的多址技术。术。术。术。n n终端互同步,通过精确的对每个终端传输时隙的调谐,终端互同步,通过精确的对每个终端传输时隙的调谐,终端互同步,

36、通过精确的对每个终端传输时隙的调谐,终端互同步,通过精确的对每个终端传输时隙的调谐,TD-SCDMATD-SCDMA改改改改善了手机的跟踪,降低了定位的计算时间,以及切换寻找的寻找时间。善了手机的跟踪,降低了定位的计算时间,以及切换寻找的寻找时间。善了手机的跟踪,降低了定位的计算时间,以及切换寻找的寻找时间。善了手机的跟踪,降低了定位的计算时间,以及切换寻找的寻找时间。n n智能天线智能天线智能天线智能天线,是一种在蜂窝覆盖区通过蜂窝和分配功率可跟踪移动用户,是一种在蜂窝覆盖区通过蜂窝和分配功率可跟踪移动用户,是一种在蜂窝覆盖区通过蜂窝和分配功率可跟踪移动用户,是一种在蜂窝覆盖区通过蜂窝和分配

37、功率可跟踪移动用户的波形控制天线。的波形控制天线。的波形控制天线。的波形控制天线。37专家预言基于无线移动通基于无线移动通讯的电子商务,必定讯的电子商务,必定是商家现在或今后争是商家现在或今后争夺的热土!夺的热土!381.4.7 物联网一、概念一、概念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Internetof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联网”。有两层意思: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

38、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和通信。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监控和

39、管理的一种网络。39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o绿色农业绿色农业o工业监控工业监控o公共安全公共安全o城市管理城市管理o远程医疗远程医疗o智能家居智能家居o智能交通和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和环境监测o40三、物联网技术架构三、物联网技术架构物联网可分为三层: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应用层。o感知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关构成,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o网络层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

40、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感知层获取的信息。o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能应用。41四、发展趋势趋势o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o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二是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

41、因素:一是规模性,二是流动性流动性。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作。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车务通”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运输管理的“物流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

42、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企业综合竞争能力。o美国权威咨询机构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FORRESTER预测,到预测,到2020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30:,因此,因此,“物物联网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42本节小结o作为电子商务运行条件的网络,正作为电子商务运行条件的网络,正在从因特网向在从因特网向3G3G移动网络、物联网

43、移动网络、物联网方向发展。方向发展。o基于无线移动通讯、物联网的电子基于无线移动通讯、物联网的电子商务,必定是商家现在或今后争夺商务,必定是商家现在或今后争夺的热土!的热土!43一、思考题一、思考题1.什么是电子商务什么是电子商务?2.简述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的关系?简述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的关系?3.电子商务由哪些要素构成电子商务由哪些要素构成?4.简述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简述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5.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6.简述电子商务的分类?简述电子商务的分类?7.电子商务有哪些功能电子商务有哪些功能?8.举出几个你身边电子商务运用的例子,说明电子商务举出几个你身边电子商务运用的例子,说明电子商务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的?44一、思考题(续)一、思考题(续)9.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式和依据。10.解释Internet的含义。11.简述Internet的主要应用。12.简述搜索引擎的种类和作用。13.简述域名的含义和分类。14.试述如何申请域名。15.何谓无线移动通讯?16.你是如何理解物联网的?17.中国网民有哪些特点?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