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上传人:mby****80 文档编号:21873972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以材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这学期指导了十多篇作文,发现只要材料选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我们前面刚上过的作文课寓言新解,一则“癞蛤蟆给天鹅的一封信”就引得学生激情满怀,题目一给出,群情激奋,学生奋笔疾书,一蹴而就,而且多数学生都争着读自己的作文。当然写出的作品也像范文一样,引用诗词、俗语、方言等,出彩的地方,便引得学生哈哈大笑。在这里给大家念一段学生的作品: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灵感的催化剂。精心的创造条件,进行情感蓄势,让学生的情感尽量的越积越高,达到不吐不快的关键时刻,顺势抛出作文题目,肯定会争先恐

2、后的写作。我曾用过这个方法:课堂上带一个精美的礼品盒,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作文题目就是“一个精美的礼品盒”。同时刺激学生礼品精美、价格不菲,谁猜对了并写得最好就把奖品颁发给谁。在学生猜测时,一层层打开,展示给大家,当到了最后一层时,停住,让学生去写,要求写出打开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我觉得比我们苦口婆心的说教更见效果。来点恶作剧。这是捉弄人的游戏,学生最喜欢。准备两个瓶子,一个瓶子里装一些醋,一个瓶子里装卸酱油。方法指导以后,让两个学生上台品尝,再喝的时候,让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心理感受,课堂写作肯定出彩。利用多媒体创造情境。多媒体是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音乐于一体的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它可以

3、实现让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我们在课堂上运用它更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本学期我们上了一节写出真情的作文课,运用一个给妈妈洗脚天堂晚餐绝症女孩帮父亲捡垃圾,视频一播出,学生的心灵就震撼了。 老师与学生一起写作文。现在好多人反对下水作文,认为老师的作文还是与学生的距离较远,不能蠢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产生共鸣。但还是有许多专家主张老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同写一篇作文,因为教师等于处于在学生的现实境地,思想位置上,教师从学生方面推测此作文训练的可行性如何,并作出相应的处理,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心理位置互换”。它的示范作用十分明显。我喜欢玩这样的文字游戏,从书上、网上看到一些好的文章,手底下发痒就顺手抒发一

4、点自己的感情,课前或作文课上卖弄一下,很受学生的欢迎,比如我们写的狼红柳花,给大家读一下:对于一个在新疆土生土长的人来说,沙漠并不稀奇,而对于一个刚刚踏上这块陌生土地的人来说,那就大不一样了。以前在文学作品中读到过,从我国的大西北到昔日的波斯,绵延几千公里的土地上,看不见一棵树,一棵草,放眼望去,这里只有沙的山,沙的海洋,沙的馒头,这里是生命的禁区,这里是死亡的陷阱。白天这里温度高达40C以上,强烈的日光把一望无际的沙子晒得都能把鸡蛋煎熟,晚上气温骤然下降,听说能冻死一条活生生的狗,那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传说,在外地人的眼里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因此,新疆这块神奇的土地,让我

5、既敬之又畏之。初来乍到,望着一个连绵起伏的沙漠一个高过一个,不禁浮想联翩,如果爬上远处那一座最高的沙包头,风景一定美丽无限,那里将会有炊烟袅袅的村庄,有马鸣风萧萧的天籁;有粗壮遒劲、古朴风淳的榆树,有那婀娜多姿、风姿绰约的柳树;有健跑如飞的黄羊,有狡猾机变的狐狸;有馥郁芳香的野花,有宁折不屈的白杨。然而,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眼前只是高低起伏的沙丘,沙漠里的热浪一层漫过一层,零星的野草在热浪里翻滚跳跃,游荡的马蛇蜍行色匆匆,不敢多做停留,犀利的猛禽,也不敢飞临深处,只有低洼处成片成片的不成才的红柳,头顶着火红的花朵,身披着铮亮的红衣盛装,还能让人兴奋一时。我跑下坡去,刚才从高处所见的红柳,乃不是

6、零星的碎片,而是可以徜徉其中的红树林,红柳花开,一团团,一簇簇,清香扑鼻,置身其中,仿佛淹没于火一样的海洋中。我俯身一簇红柳,红柳花似钢花飞溅,一串串,一条条,开满枝条,煞是好看。拂过一支红柳放在鼻尖,我轻轻地亲吻,那清香如醍醐灌顶,通体馨香四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月二月花”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我想也只有在北京的香山才能看到,没想到竟在这沙漠深处、生命的禁区也会有这人间奇景,真是难得。 三、还有一些散文、仿古诗、现代诗、小说等等,对于学生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只有亲其师方能学其师,乃至超其师。当然,我们不能误认为教师的作文就是样板,如果理解成样板,以后写作文就会生搬

7、硬套,那就与我们的初衷南辕北辙了。要鼓励学生的斗志,敢于与老师较量、比试,这对他们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和提升。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上学的时候上地理课,老师给学生讲“地球的自转”说“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老师的口音重,说成了“太阳从东方奄奄兴起”,学生听不懂,他又重复了几遍,学生还是听不懂,这位老急了,钻到桌子底下,然后一边说一边演示,只见从桌子底下慢慢地露出一个光头来,学生方才明白,顿时课堂里哄堂大笑。幽默讲完以后,立即给出题目让学去写,估计不会有多大困难。 还有小沈阳讲的幽默笑话:一个人被后面两个人追赶,由城里追到城外,一直追到高速公路上,还不罢休,那个人跑快,后面的跑快,那个人跑慢,

8、后面的两个人跑慢,前面的那个人实在跑不动了,看到了岔路口旁有一片坟地,那个人情急之下就跑了过去,一屁股就坐在了上面。见你刚到这里,留下悬念让学生去完成,此时学生的胃口已经比吊了起来,不能不写。最后再公布答案,给学生一个惊喜,收效较好。 有可能有的学生知道这个故事,我们的老师要多准备上一个这样的故事:比如捉鬼的故事。但学生的兴趣是不持续的,不能真正的说明学生喜欢作文,要想让这种兴趣持续坚持下去,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兴趣,只有激起了学生的认知需求,才是真正的“乐学”。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这种兴趣呢?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曾提出写作的三种境界,会给我们的老师指点一点迷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次第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地三境界也。这三种境界精辟地阐述了治学中“苦”与“乐”的关系,只有从乐趣入门,才能“独上高楼”,进而入迷,地苦学,人瘦了,衣带松了,但“终不悔”,最后终于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取得成功的乐趣。简言之:就是从乐趣入门苦学登堂独上高楼。我们说:艺术是相同的,只要我们留意就能发现许多好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