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上传人:mby****80 文档编号:21873936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兴起,这一次课改的目的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那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要改变课程结构,实施新课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学评价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对学生而言,评价应该促进学生的发展,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

2、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评价,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使学生乐于评价、接受评价、参与评价,在评价中有所感悟,在评价后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一、注重课堂评价,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体。课堂评价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评价手段,应逐步探索具有教师个体特征的课堂评价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评价,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要通过评价,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经常赏识学生,进行赞赏性评价。小学生是最需要别人赏识的,教师一瞥赞许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抚摸、一句夸奖的话语,都会使

3、学生得到极大的心理上的满足。课堂上有许多题目,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教师可以对学生说这样的问题解决出来,你就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况且科学家对这些定律、法则要多少年、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有所发现。如圆周率的学习,要在一堂课以至于更短的时间内来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如果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同学,我们能发现吗?教师多用这样赞赏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被调动起来。 2、蹲下来看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由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正处于成长发展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初级的、模糊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蹲下来看学生,拉近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答题正确的学生,教

4、师应给予肯定,同样对于答题错误的同学,教师也应给予阳光微笑,发现答题中合理的成份,指出如何改进的方法,肯定学生爱提问题、主动答题的态度,为学生搭建顺势而下的台阶,巧妙运用否定性评价,使暂差生不畏惧答题,进而喜欢答题,喜欢与人交流。 3、让学生主动尝试,进行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可以不讲,让学生主动自学尝试,从而暴露出思维的缺陷。教师可以问:“这道题老师现在不讲,你能有办法吗?”“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你们有不同的解法吗?”“谁的方法最简便,我们就用谁的名字来命名这种解法。”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培养学生的好胜心和主动挑战的能力,激励学生竞争向上。 4、组

5、织学生互评,进行自主性评价。课堂上常有一种学生听老师的讲解而不听同学发言的现象,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评价同学的发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他的回答你认为怎么样?”“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有什么补充的内容?”经常组织学生自评、互评、相互打课堂表现分或打五角星、画小红花,可增加学生参与评价的意识,充分发挥评价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注重多元评价,挖掘自主发展的潜能 新的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作了较大的调整,倡导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在信息网络条件下作更大的改革,强调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培养,把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

6、的尝试纳入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所以,学校应重视课内与课外结合,研究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各种单项评价。新的人才观告诉我们,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校应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由此,学校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古诗文背诵能手、诗配画能手、写字能手、朗读能手的比赛活动;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开展英语课本剧、英语天地、英语手抄报、英语口语大王的比赛活动;根据艺术学科特点,开展乐器演奏、合唱演练、舞蹈表演等兴趣小组活动;根据科学学科特点,开展小观察、小种植、小饲养、小制作、小发明活动等等。这样

7、,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各种单项训练比赛活动,不停地给学生刺激,增设多个兴奋点,使学生在语数考试之外的评价中得到许多单项评价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发挥学生的特长。 2、创设展示才华的舞台,进行价值评价。常有这样的案例,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在某一方面由于得到老师充分的价值肯定,会使学生激动不己,并能影响到他今后人生职业的走向。如好的习作,教师可以推荐到班级作文园地、校园小报或者更大的报纸,有时哪怕在班上读一读,多少年之后回忆起来,当年的学生仍然会觉得温馨甜蜜。普通话好的学生可以到校广播站、电视台;数学好的学生进奥数班;为书法好的学生举办绘画书法展览;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举办发明制作比赛;让音乐好

8、的学生在班级文娱联欢活动中出头露面;为单项特长生举办“每月之星”专栏。这些都是对学生的最高奖赏、最高评价。这样,学生的内在价值得以充分肯定,会更进一步激发他探求知识的欲望。 3、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进行档案评价。建立学生成长的档案能够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受到进步,聆听到“花开的声音”。教师除应有意识地写好学生素质报告书外,还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让学生自己收集自己成长的“闪光点”:一张奖状、一份好作文、一种简便的解题方法、同伴的赞语、家长的期望都可以进入档案袋。这样,能以第一手的资料记录学生自我进步的过程,养成反

9、思自省的习惯,体验并保留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自己成为评价的主人。 4、引导家庭参与,进行家长评价。新课改将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让家长参与课改、投身评价,这是非常现实而又有深远意义的。家长非常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在课堂上的情况,学校应开设好家长学校,有计划地安排家长走进课堂,看一看自己孩子回答问题答题作业等情况,并请家长一道参与评课,评价孩子,组织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地指导孩子在家里的活动,使家长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 三、注重考试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纲要指出: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难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

10、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所以,我们必须对考试进行改革,以考试促进学生的发展。 1、组织学生自己出题,进行主体性评价。在进行必要的指导后,让学生自己出一份试卷,学生的积极性将会空前地高涨。其实出卷的过程,就是一次高强度、高效率的知识的复习梳理过程。试卷出好之后,再小组评比,全班评优,选用一份较为全面的试卷并说明意图,其效果已远远超过了出卷本身。学生参与出卷能有效地增强考试评价的主体性。 2、做好每次作业和单元测试,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应针对每课教学内容设计作业,注意作业设计的层次性、时间性,并及时批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学有进步、有创新的学生。每

11、一阶段学完之后,应及时进行单元测试,对照知识点或自我评价、或同学评价、或家长评价、或教师评价。这样正常进行过程性评价,才不致于出现考前大量复习,加重学生负担的现象。 3、科学进行考试研究,进行发展性评价。考试是必不可少的,考试这一形式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我们应怎么考、考什么。目前,我们应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通过考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学校应落实新课程标准,考试的方法应形式多样。如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时,要从听力、口语交际、朗读、作文、写字和课外阅读等多方面进行单项考查,发现学生某些方面的优点和特长,给学生以鼓励,扬长补短,再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综合评定。考试的内容应全面贯彻课程标准,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应考虑到知识的基础性、内容的综合性、学生的人文性、做题的选择性和答案的开放性。这样,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持续不断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