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试论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_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

上传人:x** 文档编号:21873858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试论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_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试论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_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试论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_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2021试论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_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试论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_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试论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_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第7卷第8期2010年8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ug.2010Vol.7No.8一、引言众所周知,在修辞学研究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对西方文化与学术影响最深远的学者。而在20世纪,新修辞学的领袖非美国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 )莫属。伯克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姿态出现在美国的学术界,他是新修辞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休顿肯(1964)曾经这样赞誉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谁要是对交际

2、著书立说,不论他是多么有独创性,都要重复伯克说的话。”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伯克写了几十部著作,论述他对修辞学、哲学、文学、社会学的看法。由于他的修辞学思想具有极大的超前性,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才开始被人们广泛地注意与认同。随着新修辞学研究的深入与兴盛,伯克的修辞学思想成为西方修辞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他也被认为可能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最伟大的修辞学。伯克对当代修辞学的影响之大是无人能比的,如果不读他的书,不了解他的修辞学思想,要想研究当代西方修辞学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我国,知道伯克的不多,对他的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人则更少。我国最早对伯克撰文进行介绍的是顾曰国先生,他(

3、1989,1990)先后在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伯克的理论。我国著名修辞学者胡曙中和温科学教授出版的多部修辞学专著对伯克的理论也有论述。李鑫华先生于2001年发表的论文是有一定深度的伯克研究论文。此外,曾在胡曙中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的学者也相继发表和出版了涉及伯克修辞理论的学术专著。坦率地说,国内伯克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推动新修辞学的研究,本文拟就伯克的新修辞学的核心内容同一理论(identification )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并且用之于奥巴马获胜演讲分析中。二、同一理论概述(一)“劝说”与“同一”劝说(persuasion )是以语言的方式和适当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信息,通过理性的阐述、情

4、感的影响和人格的魅力,以非强制手段达到影响别人观念或原有态度的活动。劝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说话者能否有效地运用语言,这就是修辞的本质。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在他的修辞学(Rhetoric )中的定义是:“修辞学是一种发现适用于任何主题的劝说方式的艺术。”(The faculty of observing in any case the available meansof persuasion )现代修辞学家肯尼思伯克(Kenneth Burke )的“同一”(identification )理论是对古典修辞学定义的主要延伸,“同一”来于“实质”这一概念,自我由各种实质或特性构成,包括

5、物质、职业、朋友、行为、信念和价值观等等。当我们与他人享有某些共同特质时,我们就取得了与人的同一。同一离不开“同体”(consubstantial ),当两个实体在实质上通过共同点、态度、物质拥有或其他特性相联系时,它们就是同体的。例如,男人和女人虽然不同,但他们可以通过共享“人性”这一特质形成同体。两位风格迥异画家可通过“艺术家”这一特质形成同体。在伯克看来,“同一”与“同体”是同义词,说“A 与B 同一就等于说A 与B 同体”。肯尼思伯克(Kenneth Burke )的“同一”(identification )理论与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思想不谋而合,正如他在动机语法(A Grammar o

6、f Motives )中所言:“你只有跟另外一个人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手势,具有同样的声调和语序,使用同样的意念、态度和观点,只有把你的方式与他的同一起来,你才会使他接受劝说。”在古代,修辞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演讲,通过演讲达到劝说目的,而现在大众传媒则完全改变了修辞过程,把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一切交流活动都认为是修辞活动,现代修辞更注重语境“同一”来实现劝说目的。“同一”与“劝说”的区别上,比较而言,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主要是对说服方式进行研究。“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主要具有规劝的工具的意义,而伯克的新修辞学包括他的认同说在内,侧重点在哲学的思考上,对思想进行思想是古希腊哲人引以试论伯克新修辞学

7、同一理论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李晓燕1,卢军坪2,李晶晶1(1.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湖北丹江口442700;2.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众所周知,在修辞学研究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对西方文化与学术影响最深远的学者。而在20世纪,新修辞学的领袖非美国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 )莫属。伯克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姿态出现在美国的学术界,他是新修辞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休顿肯(1964)曾经这样赞誉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谁要是对交际著书立说,不论他是多么有独创性,都要重复伯克说的话。”而同一理论是伯克修辞学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对伯克的同一理

8、论进行分析与评介,并尝试将该理论用于分析奥巴马的获胜演讲。内容主要围绕“劝说”与“同一”以及“同一的三种方式”及实例分析展开,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伯克的修辞体系。关键词:伯克;同一;演讲143自豪的事,伯克在这一点上倒是与古希腊的这一优良的传统一脉相传。亚里士多德也是对思想进行思想,他对修辞这一思想的的思考偏于他的作为规劝工具的实用性的方面,而伯克的思考却偏于这一思想在人的生存方面所具有的哲理性意义上。”“规劝主要是工具上的意义,而认同则具有本体的哲学思考意义。”伯克对修辞学研究的注意力不在劝说上,因为关于劝说,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以及新亚里士多德主义修辞学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而同一则是全新的,在

9、伯克之前从未有人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过。劝说与同一的区别,恰好体现了传统修辞学与新修辞学的主要区别。新修辞学不再将修辞当作方法和工具,而将它当作无所不在的符号,一切人类的有意义的话语的形式都是修辞性的。新修辞学研究的是语言与社会人的关系,研究社会人怎样认知世界,又怎样作出反应并进而影响世界。修辞行为存在于有限的修辞环境中还是存在于普遍的人的生存环境中,是传统与新修辞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同一的涵盖面很广泛。从主体的人的层面来说,它涉及到了个人的主观意愿,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在这方面它与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有关联。它注重人所处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思考人的生存环境,看重人的反应,在这方面则

10、与社会学、社会语言学、哲学有关联。而就其本身的研究来说,研究话语是它的本项。(二)“同一”的三种方式根据伯克的观点,同一性在三个基本方面发挥作用,即“同情认同”(identification by sympathy)、“对立认同”(identification by an antithesis)与“误同(identification by inaccuracy)。同情认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情感。例如,当你竞选某职位时,知道听众反对对怀孕的妇女实施人工流产,因此可以告诉他们:你也同样反对人工流产,这样通过在观点上与听众同一来赢得他们的选票。再如,一名总统候选人可能告诉主要由农民组成的听众,说他

11、出身于农场,这样他就在“农民”这一特点上与听众实现了同一,因而,他就可能赢得他们的选票。在这些情况下,都是通过实现A与B基于共同利益的认同方式来实现劝说。说话者希望受话者在情感上认同自己。这是最接近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规劝意义的认同。但其涵盖面更广泛,其意义也更广泛。同情认同对于处理人际关系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学校教育、监狱犯人改造、社会团体活动等方面都可运用同情认同来取得更好的效果。对立认同即对立的实体之间基于共同的敌人而创造同一性,即两者能够认同是因为他们共有一个敌人。两者间的共同的敌人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更可能是人的生存环境,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国共两党多次合作,高举

12、“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大旗,与日军进行英勇的抗战。这是基于共同的敌人国共两党团结合作,从而创造了同一性,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样,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当中,平常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残酷竞争的各家企业,他们因面临人类共同的灾难地震而创造了同一性。他们团结联合起来,捐钱捐物,为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贡献了各自的力量。对立认同这一概念体现了伯克认识事物与处理事物的哲学观念。只要我们肯去观察与思索,我们将很容易发现对立面很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对立认同也体现出伯克的新修辞学思想是与他对人的生存环境的哲学思考联系在一起的。第三种认同“误同”是博克认同说中最深奥的一个观念,也是最富有

13、创新精神、最具有哲学意义的观念,这种认同最有影响但是最不被人有意识地注意。伯克认为,这种认同能够将人们带到修辞情景的根源。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博克对人和人的生存环境主体互联方面问题的关注。误同经常的表现形式在于人对自己所处的处境的误同上。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误同是普遍存在的,伯克还以汽车为例,指出人在开汽车的时候,很容易错误地将机械的能力视作自己的能力,而离开了汽车的人,凭自己的能力走得不会比骑自行车的人快。在这种认同中,人错误地将机器的能力看成是自己的,并因此对自己充满爱意。伯克还以在超市购物的人为例,人在超市上花钱购物的时候,可能认为自己比生活在荒郊野外的原始部落的人更优越,然而

14、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一旦来到同样原始的环境中,可能就只有饿死的份儿。再例如,买万宝路香烟的人可能将自己无意识地误同为香烟广告中的潇洒、迷人的男人的形象,从而作出行动去购买这种牌子的香烟。伯克的这一的观点无疑是非常新颖的,它在现实上对人的思维的指导意义与其理论上开拓出的研究意义都十分巨大,它提醒人们要审察自己的认知,调整自己认知的误区。三、同一实例分析:奥巴马获胜演讲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总统奥巴马的获胜演讲就是成功运用同一理论的范例。总统演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公众演说,许多美国总统都借此呼吁他们的国民以祖国为豪,珍视传统,摒弃不合,为共同的利益而团结起来。因此,总统演说是总统们陈述政治观念、表达希望和

15、理想的时机。让我们来看看奥巴马是如何运用听众的同一来获得成功的。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来自美国的中低层,富有社区工作经验,了解普通美国民众的心声,强调“平等”、“自由”,他的获胜演讲辞语气温和,富有亲和力。例如在第一段中:Hello,Chicago.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who still 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ers is alive in our time;

16、who still questions the power of our democracy,tonight is your answer.在演讲的一开头,奥巴马不是直接称呼“我的朋友们”或“女士们、先生们”之类,一句“Hello,Chicago”便与众不同,随着下面潮水涌动的欢呼,这一句已经代表所有。美国总统们的获胜和就职演说第一段一般都是很抽象的语言,而奥巴马在第一段开头,用三个“如果”引出话题,最后用一句“你们今晚正是对那些疑问作出了回答”,通过这三个反复,首先表明了美国的伟大,再次强调了自己的当选完全是大多数美国公民的认同,他的当选是广大人民的胜利,最后让听众有了“我们的总统、人民的政

17、府、为人民的政府”诞生了的共鸣。正是通过诉诸于这一共同的价值观,奥巴马赢得了受话者的认同。144第二、三、四段中使用了多组长排比句,他将大选人们排长队投票的场景,将全社会各层次人们全部列举出来向所有人宣告:美国在发生改变,美国会因为他的当选而发生改变,美国仍然充满希望和活力,美国因为所有人的融合而强大。而其中的:Americans who sent a message to the world that we have never been a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or a collection of 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we

18、are,and always will be,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我们是,我们永远是美利坚合众国”是极度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在这里达到第一个高潮。表明了在这个特殊时期,美利坚全体民众要团结一致,努力奋斗,解除金融危机,重建美国繁荣的决心和信心。再看第六段的:I just received a very gracious call from Senator McCain. He fought long and hard in this campaign,and hes fought even longer and harder for the country

19、 he loves.He has endured sacrifices for America that most of us cannot begin to imagine, and we are better off for the service rendered by this brave and selfless leader在这一段他高度赞扬了自己的竞选对手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参议员,而且是极其诚恳和足够力度的评价,不带半点讽刺。我们不仅能看到这些赞扬,更能看到他的风度与尊重,当然,这么完美的对手同样可以起到肯定自己的作用。这里,奥巴马不仅得到了麦凯恩的认同,更得到了全体民众

20、的认同。我们再来分析这篇演讲的人称代词。我们发现,在这篇获胜演讲中,使用得最多的是第一人称代词,尤其是第一人称复数代词“we”,及它的变体:“us,our”等。“we”共计使用47次,“us”12次,“our”27次,合计87次。不少情形下,第二人称代词“you”的使用都由第一人称代词所代替。假定“我们”(we,us)一词是奥巴马无意识的选择,是一种取得各类听众认同的无意识的方式。大量使用“我们”等同于说我们享有某些共同的特质,我们有共同的观点。大量使用“we”就等于把讲话人放到听话人的同一立场之上,让听话人感觉自己与演讲者有着共同的利益,或更精确地说,是把听话人拉到了自己的一边,这样一来就会

21、使听众感到更亲切,就更容易赢得听众的支持。分析演讲稿,我们还发现“you”、“your”的出现使听众感觉到自己就是那个“you”,不自觉地和新总统“we”开始对话,听众和总统间的距离不知不觉就缩小了。当演讲者用“we”来代替“I”时,可以营造一种友好的气氛,另一方面人们对即将上任的新一届总统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他能“解决能源危机,修复与许多国家的关系,并将美国从经济危机的泥沼中带出来”。奥巴马通过“we”与“I”的成功置换,达到了“前面的路还很长、很艰辛,我需要你们的参与”的效果,实现了自己与听众的“同一”,从而树立了一个锐意改革、人民至上的新一代美国领导人形象,使演讲具有煽动性。四、结语在

22、西方修辞学史上,伯克之前的许多修辞学家都试图建构一种全面系统的理论或哲学去解释修辞的运作过程,而伯克所关注的是修辞的创新。伯克的同一理论是其新修辞学思想与创新修辞分析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其引入具体的语篇分析(如政治演说与广告语篇)之中可为语篇分析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有助于理解政治演说如何展示修辞动机,进而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认识人类本身。伯克全面而近乎完美地阐释了人类运用修辞的机制。他的理论是当代修辞学的创新,他的学说使人们超越了古典修辞学的思维定势,冲出日益狭小的领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参考文献:1Aristotle.RhetoricM.trans.B.Jowett.New York:Rand

23、om House,1954.2Burke K.A Rhetoric of Motives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1969.3崔传明,倪西军.浅议西方修辞学中的“劝说”与“同一”J.消费导刊,2009.4邓志勇.伯克修辞学思想研究述评J.修辞学习,2008.5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6鞠玉梅.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述评:关于修辞的定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7李鑫华.伯克新修辞学认同说初探J.外语学刊,2001.8刘莉.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9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曾亚平,黄振定.论奥巴马总统竞选获胜演讲的文体风格J.湖南大学学报,2009.1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