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协调和转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1873612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协调和转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协调和转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协调和转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协调和转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协调和转型(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协调和转型状、协调和转型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2.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3.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动势分析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十分突出。但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将在互动中促进协调,在各区域主体功能强化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整体发展水平。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东部板块划分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三个综合经济区;东部板块划分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三个综合经济

2、区;北部沿海经济区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组成,东部沿海经济区由上海、江苏、浙江组成,南部沿海经济区由福建、广东、海南组成,中部板块划分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两个综合经济区;中部板块划分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两个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组成,长江中游经济区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组成,西部板块划分为大西南、大西北两个综合经济区;西部板块划分为大西南、大西北两个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区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组成,大西北经济区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组成东北板块即东北综合经济区。东北板块即东北综合经济区。1.1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1.1.1东部东部是我国经

3、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地区以占全国3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56%的地区生产总值,58%的二产增加值,57%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居四大板块之首。东部沿海经济区以长三角为引擎,实力最强。其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均略高于全国的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经济区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引擎,经济总量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都占到全国的1/5。南部沿海经济区以珠三角为引擎,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国的15%左右,经济总量上不及北部沿海,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003元,是全国的1.57倍,高于北部沿

4、海的20983元,是北部沿海的1.49倍。上海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心城市,其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几乎相当于北京和天津之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是各省市最高,并初步显现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经济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北京作为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仅次于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高于上海,具有较强的服务和辐射能力 2.中部中部的经济实力明显弱于东部。中部以占全国32%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的地区生产总值,31%的一产增加值,22%的二产增加值,21%的三产增加值。中部第一产业的优势相对强于第二、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77倍。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黄河中游经济区为118

5、56元,略高于不足万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 西部西部的经济实力又弱于中部。西部以占全国2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地区生产总值,21%的一产增加值,11%的二产增加值,13%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62倍。大西南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379元,为八大经济区中最低。经济区中只有重庆超过万元,贵州仅为5000元,为全国最低。大西北经济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近万元,略好于大西南经济区 东北东北以占全国8.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8.7%的地区生产总值,9.5%的一产增加值,8.8%的二产增加值,8.3%的三产增加值。东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935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大板块中

6、居第二位 1.2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益 东部从地方财力看,东部的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占全国的60%,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其中,由沪苏浙组成的东部沿海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占到全国的1/4。从居民收入看,除河北的城市居民收入和海南的城市、农村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各省市的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北京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于全国各省、直辖市的第一、二位。从能耗情况看,除河北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各省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部中部的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9%。中部各省的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中游经济区的能耗情况

7、有三个省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黄河中游经济区则只有一个省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工业增加值利润率为全国的0.9倍,黄河中游与全国平均持平,长江中游则低于全国 西部西部的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3%。其中大西北经济区仅占2.7%,为八大经济区最低。各省市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接近全国平均,为西部最好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除重庆和广西外,其余省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高幅普遍较大,宁夏为全国的近3倍,西部的能耗情况在四大板块中最差。西部的工业增加值利润率与全国持平 东北东北的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占全国的8%。东三省的城市居民收入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农村居民收

8、入均高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东三省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均高于全国平均。工业增加值利润率除黑龙江较高外,其余两省均较低。1.3各地区的需求情况1.3.1 东部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代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东部这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国的51%、54%、89%,优势地位明显。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的三大需求均较高。广东的出口为2381.6亿美元,远高于其他省市,占全国的近1/3 中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国的23%、23%、3.8%;西部这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国的15%、13%、2.7%,其中大西北经济区所占比重均在5%以下,在八大经

9、济区中居最低;东北这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国的8.7%、9%、4%。这三大板块与东部相比在需求尤其是出口方面差距较大 1.4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 1.东部东部显示出较强的创新能力。R&D经费支出占全国的67%;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专利授权数占全国的67%;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的74%。北部沿海经济区因为拥有北京这一全国科技中心,各项指标均较高。R&D经费支出为708.7亿元,占全国的29%,其中北京为382.1亿元;技术市场成交额为649.1亿元,占全国的42%,其中北京为489.6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为5.

10、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多;专利授权数占全国的16%。东部沿海经济区的创新能力也较好。R&D经费支出、专利授权数、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6%、26%、24%,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高于全国水平。上海、江苏、浙江的各项指标基本上均较高且较均衡。南部沿海经济区除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外,各指标在全国也都占有较重要的位置。专利授权数较突出,占全国的25%。广东的地位突出,其中专利授权数为3.69万项,在全国各省市居首位 其他板块其他三个板块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从R&D经费支出等总量指标看,中部要高于西部和东北,西部中的大西北经济区创新能力最为薄弱;东北的创新能力指标优于西部

11、,但因省份较少总量不及中部 2.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21世纪,我国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局,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轴,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方向。在这一大目标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然是一个战略重点。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实行了重视沿海地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沿海地区取得了先行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问题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中央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出发,协调发展的政策正在一步步完善。其推进思路是:东部地区在“率先发展”基础上,继续发挥经济特区、

12、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显然,东部地区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形势下,东部地区将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预计“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加大力度、加快步伐 这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构想;二是引导东中西互动。在互动中,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正是由于存在差异,才有可能在互补中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并在分别发挥出差异化优势基础上,各区域都更上一层楼,同时达到整体上的飞跃。2.1东部地区以东部地区以“率先发展率先发展”促

13、协调促协调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增长,随着先发及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增长,随着先发及政策优势效应减弱,经济发展受到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政策优势效应减弱,经济发展受到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约束,遭遇发展瓶颈,传统的本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约束,遭遇发展瓶颈,传统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节能减排,提高自主创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节能减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成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成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为此,珠三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

14、为此,珠三角和长三角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珠角和长三角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珠三角在节能减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经济结构优化三角在节能减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将传统产业不断向周边扩散,扩大发展腹升级的过程中,将传统产业不断向周边扩散,扩大发展腹地,区域合作从珠三角到珠港澳地,区域合作从珠三角到珠港澳大珠三角到泛珠三角大珠三角到泛珠三角“9+2”渐次推进渐次推进(泛珠三角泛珠三角,通常叫通常叫“九加二九加二”,即广东、即广东、福建、江西、广福建、江西、广 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九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九个省

15、区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过。通过“九加二九加二”的的合作方式来达到双赢的目的。合作方式来达到双赢的目的。)。长三角则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经济带动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不仅苏北、浙北地区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带动了安徽等周边地区的发展,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悄然而起。北部沿海地区,京津冀经济圈随着国家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先行先试政策的落实和一些大项目的相继落户,将促进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合作进程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排在全国前位,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珠三角改革实验区深圳深圳着

16、重进行了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和能力建设。为此,深圳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初步形成了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框架。深圳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的步伐也很快。该市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轴。2006年上半年,深圳高新技术、物流、金融、文化四大支柱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29.4%、9.09%、5.6%、6.66%,比2005年分别提高1.8、0.09、0.1和0.56个百分点。2.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上海加快了国家确定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为此,该市将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与浦东新区的上海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四个中心”的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快了经济结构

17、调整步伐。另外,我国进入WTO的后过渡期,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成为我国必将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风险很大的一步。要稳定地走出这一步,需要金融业的深度改革与创新。2006年上海浦东新区在探索金融创新上也是令人瞩目的。这一年,上海石油交易所在浦东正式营业,中国第一家货币经纪公司在浦东成立,全球最大再保险市场机构英国劳合社的分支机构落户上海。2005年和2006年上海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50.5%和50.6%,是各省、直辖市中继北京之后第二个实现“三、二、一”结构的直辖市。同时,上海在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上也着力非凡。浦东新区开始实施科技发展“聚焦张江”战略,并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了全国首个“

18、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试点。3.北方第三增长极的两大亮点刚刚出台的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滨海新区定位为立足天津、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现代化制造研发基地,力图使天津滨海新区继广东深圳、上海浦东之后,在未来十五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带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2006年是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第一年。其发展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的趋势性特点。第一,许多大项目纷纷落户,渐显投资聚集效应。第二,2006年新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比如空客320总装项目第三,天津滨海新区

19、以金融改革为突破口的大胆创新浮出水面。第四,天津滨海新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北京作为京津冀乃至环渤海核心城市,随着首钢和北京焦化厂向河北的转移,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总量和能级进一步提升,科技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第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高端化趋势明显。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增长点也在加快发展。第二,创新能力的优势进一步得以发挥。第三,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得以提升。4.东部发展的另一均衡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海峡西岸即福建省,是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提出,应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合作。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希

20、望福建抓住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做出新贡献 2.2 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格局重大调整之一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策略。应该说,这是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基调所做出的第一个发展格局战略性调整重大决策。2006年是这一战略实施的第六个年头。国家对西部地区提供了约1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1220多亿元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资、310多亿元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国家大幅度的财力倾斜,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部地区保有我国战略性生态功能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划定

21、的我国22个限制开发地区,西部占17个,包括三江源、四川若尔盖湿地、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等,这些地区在保障我国生态安全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已经形成共识。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等西部有实力的地区被确定为率先发展的重点,并逐步向重点边境口岸、少数民族地区辐射。根据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西部地区将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旅游与文化产业六类特色优势产业列为主导产业。但是,从目前来看,西部地区依然是全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最困难的地区,西部大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区域发展格局重大

22、调整之二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区域发展格局重大调整之三2006年春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的第三个重大决策。与此同时,中央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商务部推出“万商西进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万家境外和东部沿海企业到中部地区开展投资、采购和经营协作,充分发挥中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承接更多的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

23、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构建高速公路骨架网络。此外,“十一五”期间,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山西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安徽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江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河南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湖北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湖南从打基础做起,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可以预计“加快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将成为东、中、西部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将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加上浓重的一笔。3.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动势分析我国已

24、经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我国经济增长的战略转型,同时也是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的转变。3.1 自主创新迅速在企业层植根从“以价格吸引消费者”走向“以商品质量吸引消费者”,“以品质和服务赢得市场”。以改革开放最早的珠三角为例,20世纪80年代,深圳工业主要以“三来一补”加工为主,对于这种高耗能、高污染、低盈利的模式也很少思索。深圳在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发展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也深深地陷入不曾想到的发展危机:由于可以利用的土地等资源的硬限制、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原有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作为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深圳人最早直接感受到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脉动,也最先体味到

25、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企业乘势而上则更多是迫于市场竞争下的生存反应,他们不得不拼杀出一条“血路”。在市场的压力和政策环境的支持下,深圳逐渐成长起了一支有实力的自主创新生力军。这个队伍里既有华为、中兴等一批敢与跨国公司在市场中博弈的大企业,也有包括以研发创新而初露头脚的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成功研制者赛百诺。3.2 节能降耗、环境友好国家战略突出,企业将压力变为自觉行动尚需努力 2006年,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目标的重要性已经提到了与经济增长目标齐平。多家央企联合发出了开展创建资源节约性企业活动的倡议,提出在短时间内,努力争取使单位能耗、水耗、物耗以及排减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且逐渐向国际先进水

26、平看齐。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从暂时利益中警醒。另外,在经济运行惯性的作用下,比如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化工业增长过快、政策措施见效有一定的时效等因素作用下,虽然2006年的其他目标都完成得不错,唯有节能降耗指标下降4%的目标除六个省市达标外,其他省市均未完成。节能、减排两大指标均亮红灯!从国家方面说,思路清晰,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的限制性措施。1.胡锦涛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要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2.发改委:2007年起项目节能评估不过关将被“一票否决”3.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从2007年1月1日起调整进出口关税税则我国将进一步限制高耗能、

27、高污染、资源性商品出口,充分发挥关税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4.两个“加大”:加大了生态保护工程的财政投入;加大环境违法案件惩治力度 5.西部地区资源类相关产业将严格受限3.3 产业融合进入主战场最突出的是三次产业的融合。知识和技术通过新型服务业注入一、二产业中,成为产业技术升级的主要途径。1.二、三产业的融合是制造业走出“技术依赖”的主要路径 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科研队伍的财政支持力度。2.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蜕变的重要一环 在北京的德胜科技园区里,一个DRC,即以工业设计创意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产业基地已经面世。目前,该园已经有五家大规

28、模科技创意公司入驻。它们将从设计上为制造业的转型注入活力。广东东莞,一个20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的制造之城,新世纪用三年投资1500万,建起了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用设计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用东莞人的话就是:卖的不仅是生产力,而且还有技术设计观念。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馆的建设,将设计、制造与建筑多个产业凝成产业链。其中的“鸟巢”与“水立方”以其惊世的全新设计,不仅填补了国内外建筑界的空白,同时为了完成这创世之作,还引领了钢材、建筑材料等多个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这些留给中国和世界的“杰作”,在2008年将成为创新北京和中国高新技术创新实力的展示窗:中国首都北京既有无与伦比的古都之美,也有现代美的辉煌。

29、以产业融合支撑现代农业在看到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追寻如何转向“制造业强国”的发展道路之时,不能不深思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基础脆弱、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三农”问题仍未解决的状况。应该说,只要农业现代化问题一天没有解决,我国和谐的大问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就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东中西部由于农业落后而导致的不合理差距也不会缩小。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理所当然也是东中西部互动的主要原则。从东北和中部地区农业大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同时就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这不仅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还需要

30、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同样是农业转型的基础,包括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改造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新农村建设铺就一条现代化的康庄大道。现代高科技服务,将和现代制造业一起形成与农业融合的产业链,支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预计东中西部通过互动对农业大区的支持也将以这种新的形态进行。结 语在经济全球化迅速、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基调的背景下,区域经济成为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博弈的主角,同时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在国家发展战略已确定的情况下,虽然我国四大区域板块的主体功能、发展梯度、速度以及其他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度进行增长方式转型进程中,各区域从政府到企业都在寻找一条高效、可行的从资源依赖以及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的路径。其中有的趋势,比如减排与污染治理,虽然困难重重,2006年除了少数省区市达标外,多数省区市均亮出一片尴尬红灯,但是,作为一种具有导向力的趋势,不管需要突破多少沉重阻力,都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主流趋势,主导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