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的真伪鉴别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1869887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红山文化玉器的真伪鉴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红山文化玉器的真伪鉴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红山文化玉器的真伪鉴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红山文化玉器的真伪鉴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山文化玉器的真伪鉴别(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红山文化玉器的真伪鉴别【编者按】周南泉先生是我国著名古玉器研究、鉴赏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上世纪70年 代,周先生曾主持对四万余件故宫旧藏玉器的研究、断代、甄别工作:后又对全国各省、市博物 馆的四万余件馆藏玉器做了全面的断代、甄别工作,对我国的文物收藏工作做出了贡献。周南泉 先生前段时间曾接受本刊专访,现又将其玉器鉴赏之经验归纳成文,在本刊连载,以飨读者。从考古资料看,中国玉器有近万年历史,其产生发展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 思想道德和衣食住行均有密切的关系,在世界艺丛中,不仅独特,且古今以来被世人视为珍宝而 爱不释手。笔者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因工作关系,和古玉器打了几十年的交道。

2、应艺术市场杂志之 邀,笔者将赏玉心得连载于艺术市场杂志,与古玉器爱好者探讨。在中国文化史上,古玉收藏已有数千年历史。据史载,周武王伐纣,周王在商都得玉数以万 计。上个世纪80 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中,不仅发现商代玉器数百件,而且还发现早 于埋藏年代数百年或数千年的玉器,其中有的来自红山文化,有的来自商王朝周边地区,足见这 位王妃及当时的王公贵族们喜好藏玉。商周之后,藏玉之风长盛不衰,并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延续 至今。古玉收藏的兴衰无不与当时的社会稳定、经济强盛、文化发达及人们安居乐业与否密切相关。 当今,又逢盛世,文物收藏成为许多人的业余爱好,它如同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本期讨论属于

3、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 50006000 年)的红山文化玉器,与讨论其它历史时期的古玉器一样,笔者拟从红山玉器的材质、沁色、工艺、品种诸方面分述之。红山文化玉器的材质红山文化玉器采用的玉料,是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真伪的首要问题,以往的鉴赏者似不太注意。 红山文化玉器采用的玉料有三类:类似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深绿色玉,被称为“老岫玉”的宽甸玉以及 岫岩玉。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它拉采集的红山文化玉龙,其玉料与通常认为后来才出现的新疆玛纳 斯碧玉相似,若排除玛纳斯所产的话,推测其产地很可能在东北或内蒙古、或靠近这一文化区域 的蒙古国或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某地,但似乎不产于红山文化区域内。这种玉料之确切产地尚在调

4、查之中,至今仍无定论。也就是说,用这种玉料制成的红山文化玉器,其可信度是肯定的,因为 其独特玉料的产地还未找到。还有一种玉料硬度接近6 度,以透闪石为主体,文物界和地质界俗称为“老岫玉”,产于今辽宁 省的宽甸县,今又称宽甸玉。第三种玉料的硬度较低,在5 度左右,以蛇纹石为主体,产于今辽宁省岫岩县,今多称其为 岫岩玉。值得指出的是,后两种玉料因确定为红山文化所用玉料,产地亦在红山文化区域内,取材方 便且价格不贵,故今伪仿者多用它制作假红山文化玉器。红山文化玉器的本来颜色,有白、青、碧、黑或青中带黄、白中带黄诸色,典型的黄玉极罕见,少数亦见有灰白色者。红山文化玉器的沁色红山文化玉器的沁色,因所用玉

5、料的不同与埋藏地点不同而有所区别,即有多少或深浅之分 总的来说,上述类似新疆玛纳斯碧玉、宽甸玉与岫岩玉这三种玉料,即使在土中埋藏五六千年, 其沁色亦较少或浅,往往只在某件玉器外表的局部或原有绺纹及有磕缺损伤等处有所表现,更很 少有被沁色整体掩盖者。据此,不难得出如下的结论,即凡经检测,是用上述三种玉料制成的“红 山文化”玉器,若整件玉器均被钙化或呈鸡骨白色或有很重很浓的侵蚀色掩盖者,其真实性就有问 题。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上述三种玉料,特别是采自河流水中的仔玉,往往在未做玉器前就有天 然侵蚀和皮色,一般呈黄、灰或红褐色,其情况很似出土玉器上的侵蚀色。这些皮色,在红山文 化做玉者看来,是玉料毛病,

6、即所谓的瑕斑,在制作玉器前,几乎都要把它全部去除。笔者在鉴 定一些伪作红山文化玉器时发现,造伪者为使新做玉器有如土中埋藏而形成的自然土沁感,常留 下一些皮色。因其沁色,无论受沁的天然感、受沁部位还是深浅程度等几与出土真品玉器同,故鉴定时必 须要把两者严格区分。两者识别的根本之处是其上的包浆或熟旧感的有无。依笔者经验,凡“红山 文化”玉器留有玉料中的原沁色者,几乎都可断定为伪品。此外,伪作红山文化玉器,亦见一类所 谓的“老玉新工”器,即作伪者用出土的大件或残破玉器,改做成若干小件“红山文化”伪品,且大多 在其上琢饰纹饰,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因这类玉器是用旧玉器改做,其上的局部沁色和包浆等与 真品很

7、似,再加上纹图略作伪装,故其真伪一般鉴赏者很难区别。当然,在鉴定这类作伪玉器时,如能注意纹图底部及切口处 与表面的新旧包浆情况的变化及其形体和工艺细微处是否有真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往往会得出正确的结论。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与其上留下的工艺琢磨痕,亦有很强烈的文化特征,若能留意其特 定的细微特征,往往对鉴定其真伪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从现有的实物资料看,当时做玉器的基本 工序,与其前后各文化期和朝代相似,即亦需经采玉料、看料取材、因材施艺及制作玉器时的开 料、切割成形、琢磨纹图、穿孔和抛光等多道工艺。但具体到各道工序时,在红山文化玉器上则 又表现出与其它时期明显的差异。如因材

8、施艺方面,红山文化的玉器,特别是小件玉器和用仔玉作器,有很大一部分是对玉料 略施琢饰完成的。其中又以神异动物和写实动物器采用此法者居多。故即使是同一型玉器,其大 小厚薄和五官形式也往往各有所别,甚至可以说,它们中没有一件是完全相同的。又如穿孔,当时的玉器几乎都有一个或数个不等。其孔有一部分是两孔斜穿相通,有的是两 面对穿相通,且在孔内多留有似来福线的穿钻痕。其孔均呈喇叭形(又称马蹄形),且打孔时对 接不正。又如其上的纹图线条,均用单条阴线和粗细不等的较粗的凹槽表现(图 8),与其它时期有别 若用放大镜观看,其中较粗凹槽的制作,是先用大小不等的宽边砣具沿阴线凹槽的横向磨琢后, 再用粗细不等的条棒

9、带动解玉沙顺着阴线凹槽来拉动摩擦。因此,其上的阴线凹槽仍能看到先后 两种方法加工留下的痕迹。若阴线或凹槽内留有粗细相同,距离相等,且平行而直的机电砂轮打 磨痕,其真实性大打折扣。又如玉器的边沿,由于制作玉器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动物的皮摩擦抛光,即使至今已有五六 千年之久,其表面仍有光泽莹润和呈钝刃感。红山文化玉器的品种科学的发掘中,见者有玉外方内圆形器、玉双联或三联或四联璧、玉钩形器、玉钩云形器、 玉兽面丫形器、玉三孔器、玉马蹄形器、玉双龙首璜、玉鱼、玉蝉、玉龟、玉、玉熊、玉凤、玉 兽形(又名玉猪龙)、玉龙等。在传世品中,还见玉母神、玉“太阳神”、玉神人等。更值得指出的 是,还有一些以上述造型重新组合成另一种复合形器,见者有“太阳神”与复合成神人冠器、龙凤复 合(或共身)器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