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八章浸出药剂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1866130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78.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课件第八章浸出药剂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教学课件第八章浸出药剂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教学课件第八章浸出药剂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八章浸出药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八章浸出药剂(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 浸出药剂第一节 概述一、一、浸出制剂的概念浸出制剂的概念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制成供内服或外用的制剂。主要供内服,也可供制备其它制剂(汤剂、流浸膏、丸剂、片剂、注射剂)二、二、常见浸出制剂种类常见浸出制剂种类 水浸出性浸出制剂,如:汤剂、合剂 醇浸出性浸出制剂,如酒剂、酊剂等 含糖浸出制剂,如煎膏剂、糖浆剂等 (4)无菌浸出制剂,如中药注射剂。(5)其他浸出制剂,如软膏剂、气雾剂三、浸出制剂的特点三、浸出制剂的特点(1)体现了处方中原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疗效好 浸出制剂中的复方应用,适应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用量减少,服用方便(原药材);药

2、效一般比较缓和持久,毒性低,不良反应小。(5)为进一步制剂提供原料 但:多种成分共存,贮存中会发生水解、氧化、沉淀、霉变等变化,影响制剂的质量和药效。第二节第二节 汤剂汤剂一、定义一、定义汤剂系指以中药饮片或粗粒为原料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制剂。亦称“汤液”。主要供内服,也有煮汤供洗浴、熏蒸、含嗽等外用者,分别称为浴剂、熏蒸剂及含嗽剂等以药材粗颗粒与水共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药剂又称为“煮散”。以沸水浸泡药物,服用剂量与时间不定或宜冷饮者,又称为“饮”,如香菇饮等。二、特点二、特点(1)适应中医辩证论治的需要。随证加减。(2)发挥多种成分的多效性与综合作用,吸收快,药效迅速。(3)制备

3、方法简便。缺点:(1)多为临用煎服,不利于急救。(2)成分利用率低:难溶成分提取不完全,或沉淀损失。(3)服用量大,味苦。携带服用不方便,易霉败变质,挥发性成分易挥散。三、制备与影响因素三、制备与影响因素 1)汤剂主要用煎煮法制备。药材(粗粒、饮片)+水 煎煮 去渣 药汁 2)汤剂的质量影响因素:煎器(不与药材成分起化学变化)、热源与加热方式(文火或武火)、溶媒(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药材品种、饮片质量、药材粉碎度、特殊中药的处理。三、三、煎煮过程对药效的影响煎煮过程对药效的影响1)成分间增溶而增效 如当归含的磷脂类成分有助于大黄中总蒽醌、麻黄中麻黄碱、银花中绿原酸的溶出。2)成分挥发或

4、沉淀而减效 含有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挥发损失,时间愈长损失量愈大。有的药材,如甘草与黄连合煎,所含甘草酸与黄连素产生沉淀,黄连与黄芩也产生沉淀反应。3)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附子含生物碱,单用附子强心升压作用不强且可导致异位性心律失常。甘草、干姜无强心作用,但以附子、甘草、干姜组成的四逆汤,则强心升压作用明著,且避免心律失常。四逆汤的毒性较单味附子降低。4)产生新的化合物 某些溶出成分能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化合物。汤剂在煎煮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酸碱中和、取代、水解、聚合、缩合、氧化、变性等化学反应,汤剂群药合煎是个极复杂的过程,单煎合并使用不完全等效于方药的群煎使用,这也是汤剂剂型

5、改进的难点所在。5.汤剂剂型改进的研究进展汤剂剂型改进的研究进展传统汤剂改成合剂,冲剂,口服液剂;糖浆剂;注射剂等。“颗粒饮片”即将传统饮片由过去的切制规格,改变为粉碎成一定粒径的颗粒或粗末,经干燥灭菌单剂量包装,供作汤剂调配时入药原料。特点:利于药效成分溶出,有利于实现生产、包装机械化,规格化。但药材粉碎后缺乏外观鉴别特征;含淀粉、粘液质多的药材煎煮时易糊化,或煎液浑浊,滤过困难等。第三节第三节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中药合剂与口服液一、定义一、定义 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单剂量包装者又称“口服液”。二、特点二、特点由中药汤剂改进和发展起来的。保证

6、综合疗效,吸收快;可大量生产无须临用煎药,方便;浓缩,用量小,多加入矫味剂,易为患者接受:加入防腐剂并灭菌密封,稳定;携带、保存和服用更方便。缺点:不能随症加减,常用乙醇等精制处理,成品亦可含有乙醇。生产设备、工艺条件要求高,生产环境清洁避菌。三、质量要求:三、质量要求:1.贮存期只允许有微量轻摇易散的沉淀。2.单剂量合剂应作装量差异检查。3.相对密度4.定性定量其它要求尚在建立之中 四、制备中药合剂(口服液)的制备源于汤剂,又与汤剂不同。工艺流程一般为:浸提 净化、浓缩 配液 分装 灭菌。1、浸提:常规方法,水煎二至三次,每次1-2hr,或用不同浓度乙醇用渗漉法提取,若有挥发性有效成分,须考

7、虑其提取与收集。2、净化:水提醇沉(醇沉浓度一般需达70%)、絮凝沉降(加甲壳素、ZTC等絮凝剂)、酶法澄清等。3、浓缩:日服用量30-60ml,相当于汤剂一日量。4、配液:加入附加剂,搅拌,甜味剂:蜂蜜、单糖浆、甘草甜素、甜菊苷等。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5、分装:粗、精滤,灌装机灌装,检查装量异。6、灭菌:煮沸灭菌、流通蒸气灭菌或热压灭菌。最终灭菌工艺有时可使沉淀增加,故灭菌也有于过滤前进行的,但分装时须在10000级环境中进行。第四节第四节 糖浆剂糖浆剂一、定义一、定义: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中药糖浆剂一般含糖量应不低于45(gml)。二、特点:二、特点:含

8、糖或芳香剂(香料),掩盖药物不适气味,口感好,儿童尤宜。糖浓度高,渗透压大,一定程度上抑菌,但低温析晶。热溶糖浆中,双糖 单糖(葡萄糖与果糖等分子混合物,具还原性)。甜味高,可延缓易氧化物氧化变质,防止析晶,但转化糖过多则色深,易霉变。中药糖浆含糖及其它营养成分,极易被微生物污染,霉变。常加入防腐剂。所用防腐剂种类与用量:对羟基苯甲酸酯类:0.05苯甲酸(钠):0.2,山梨酸:0.050.15。注意糖浆剂的PH值。可枸椽酸调PH偏酸。适当浓度的乙醇、甘油、挥发油(兼矫味)有一定的防腐效能。三、分类三、分类1单糖浆单糖浆 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1)或64.72(gg)。不含药物

9、,用途:供制备含药糖浆;矫味剂;助悬剂片、丸剂等的粘合剂。2药用糖浆药用糖浆 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治疗作用。3.芳香糖浆芳香糖浆 为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用作矫味剂。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四、制法四、制法制备工艺流程:浸提制备工艺流程:浸提 净化净化 浓缩浓缩 配制配制 滤过滤过 分装分装 成品成品 1 热溶法热溶法 将蔗糖加入沸蒸馏水或中药浸提浓缩液中,加热使溶解再加人可溶性药物、附加剂(防腐剂)混合溶解后,滤过,从滤器上加适量蒸馏水至规定容量即得。优点:蔗糖易溶,易滤过,经加热可使所含少量高分子物凝固而滤除并可杀灭微生物。缺点:加热时间过长(沸后5min)或

10、超过100,转化糖的含量过高,色深。适用:单糖浆、无挥发性成分、热稳定药物糖浆和有色糖浆的制备。参见P164例1 2 冷溶法冷溶法 在室温下将蔗糖溶解于蒸馏水或含药物的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可溶性药物和附加剂,滤过,即得。优点:制品色泽较浅或无色,转化糖较少。但:溶解时间较长,易受微生物污染,故用密闭容器或渗滤筒溶解。适用:单糖浆和不宜用热溶法制备的糖浆剂,如含挥发性药物的糖浆。参见P164例2 3 混合法混合法(最常用方法):系将药物与单糖浆直接混合而制得。混合法工艺流程:蔗糖 单糖浆 混合均匀 加入附加剂 药材 药 液 静置 过滤 分装 混合方法:(1)水溶性固体药物,先用少量水成浓溶液

11、,再与单糖浆混匀。若水溶解度小可加辅助溶剂。(2)水溶性液体药物,直接与单糖浆混匀,必要时滤过。挥发油等先溶于少量乙醇等辅助溶剂或加增溶剂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3)乙醇的制剂(如酊剂、流浸膏剂等)与单糖浆混合浑浊,加甘油助溶,或加滑石粉等助滤剂滤净。(4)水浸出制剂,含蛋白质等易霉变,先加热至沸使凝固滤除,再与单糖浆混匀。必要时用水醇法处理。(5)药物为干浸膏,先粉碎成细粉后加少量甘油或其他适宜稀释剂,研匀后,再与单糖浆混匀。中药糖浆剂先浸提药材,经净化、浓缩后,采用上述三法中的一法加入糖或单糖浆、防腐剂、矫味剂、色素(应先用少量水或乙醇溶解)等混匀,加水至全量,静置24小时后滤过。五、质量

12、要求与检查:1、外观:除另有规定外,糖浆剂应澄清,在贮存期不得有发酵,酸败、异臭、产生、霉变中其他变质现象,含有药材提取的糖浆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2、除另有规定外,含糖量不得少于60%(g/ml)可用糖量计测定3、相对密度(根据具体品种要求测定)4、PH值(根据具体品种要求测定)5、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检查装量差异;多剂量包装,检查最低装量。6、卫生:细菌数100个/ml,酵母菌,霉菌数100个/ml。六、质量问题讨论六、质量问题讨论中药糖浆剂最易出现长霉发酵和产生沉淀两个质量问题1、长霉发酵:(1)原辅料(药材、蔗糖质量欠佳,含水量高,污染微生物,酵母菌)产生CO2易造成包装瓶爆裂、事

13、故,选用精制白色干燥的蔗糖。(2)生产过程中污染,注意:用具、设备、环境、包装容器的消毒灭菌。(3)必要时加适宜的防腐剂。2、沉淀:(1)药材中的细小颗粒或杂质,净化处理不够;(2)提取液中所含高分子物质陈化。(3)提取液中成分热溶于水,冷后析出;(4)PH发生改变。(5)庶糖质量差,杂质多,注意单糖浆的处理(6)处方中药物配方不当(7)灭菌过程中产生。3、变色:(1)糖浆加热过久,转化糖增加,色泽变深(2)使用色素,光照后退色(3)含OH,醌类成分易氧化变色措施:棕色瓶包装,避光贮存,选用焦糖染色等。制备举例:P1641、单糖浆:热溶法2、橙皮糖浆:冷溶法3、复方百部止咳糖浆:混合法第五节

14、煎膏剂一、定义:一、定义:煎膏剂系指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亦称膏滋剂二、特点:以滋补为主,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味美适口,服用方便受热易变质及以挥发性成分为主的不宜制成煎膏剂。三、煎膏剂的制备三、煎膏剂的制备1、辅科的选择与处理、辅科的选择与处理1)蜂蜜:须经炼制处理蜂蜜的选择与炼制见第十五章。制备煎膏时选用优质蜂蜜。炼蜜的工艺过程:加水适量 嫩蜜蜂蜜 煮沸过滤 加热熬炼 中蜜 老蜜嫩蜜:105-115,水分17%20%,比重1.35,颜色无变化,稍有粘性中蜜:116-118,水分14%16%,比重1.37,浅黄色,翻腾细泡(鱼

15、眼泡),手捻有粘性老蜜:119-122,水分10%以下,比重1.40,红棕色,大气泡(牛眼泡),手捻甚粘,两指张开有长白丝,滴水成珠。炼蜜目的:除去水分,死蜂、蜡质、杂质、淀粉等,杀死微生物,防止“返砂”。2)、蔗糖:选用优质食用糖冰糖、白砂糖、红糖、饴糖等炼糖的工艺过程 加50%水 30min 蔗糖 煮沸 加入0.1%酒石 70酸 微沸 炼糖 冷却 加Na2CO3中和 备用(转化率4050%,含水量22%以下)冰糖含水分较少,炼制时间宜短,应在开始时加适量水以免烧焦;饴糖含水量较多,可不加水,炼制时间较长。炼糖目的:使糖的晶粒熔融,去除水分,净化杂质和杀死微生物。生成部分转化糖,可防止“返砂

16、“现象。2、制备工艺制备工艺流程:煎煮 浓缩 收膏 分装1)煎煮:煎煮法,水煎煮23次,每次3小时,滤取煎液,药渣压榨,压榨液与滤液合并,静置,滤净。若为新鲜果类,则其洗睁后榨取果汁。2)浓缩:至规定密度,或浓缩液滴于吸水纸上,液滴无渗出水迹时为度即得“清膏”3)收膏:取清膏,加入规定量的炼糖或炼蜜。用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收膏时随稠度增加,温度可相应降低,稠度视品种而定,般相对密度在14左右。4)分装 因较粘,宜用大口容器。分装后可灭菌。四、质量要求:1、药粉应为细粉。糖量不超过清膏量的三倍。2、外观:稠厚的的半流体制剂,稠度适宜,无焦臭,异味,无糖的结晶析出,色泽均匀适口。3、相对密度

17、:按药典附录有关规定检查,一般选用比重瓶法,凡加药物细粉者不做相对密度 检测。4、不溶物:取供试品5g加热水200ml搅拌使溶,放置3分钟后观察,不得有焦屑异物(微量的纤维,颗粒不在此限),不溶物应在加入药粉前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加入细粉,加入后不再做该项检查。5、装量差异,按药典附录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6、卫生学要求:细菌数、酶菌数100个/g五、煎膏剂的质量问题:返砂:煎膏剂在贮存过程中,出现糖的结晶析出的现象称为“返砂”。原因(1)总糖量过高,过饱和度大,糖结晶析出,总糖量控制到85%(g/ml)以下为好。(2)糖的转化率过低 或过高:一般认为以40%50%为好第六节 药酒与酊剂一、酒剂

18、一、酒剂1、概念、概念 酒剂又名药酒,系用蒸馏酒浸出药材中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制剂。药酒多供内服,为矫味着色可加适量糖或蜂蜜。少数外用。2、特点、特点(1)酒辛甘大热,易于发散,可促使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疗效,而且能行血通络散寒,常用于风寒湿痹等症;(2)临床上以祛风活血、止痛散瘀效果尤佳。(3)因含乙醇量高,故久贮不变质;(4)小儿、孕妇、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 3酒剂的制备酒剂的制备(1)冷浸法 :浸泡30天,前7天,每天搅拌1-2次,后每周1次。(2)热浸法:药材加酒,隔水或蒸汽加热至沸。再同上法。(3)渗漉法:以白酒为溶剂。(4)回流提取法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生产酒剂所用的药

19、材,一般应适当加工成片、段、块、丝或粗粉;(2)内服药酒应以谷类酒为原料;4.质量要求:质量要求:白酒合格(蒸馏酒)澄清,允许少量轻摇易散沉淀。含甲醇及乙醇量检查。总固体物检查;分含糖、蜜药酒(蒸干后用无水乙醇提取后再蒸去乙醇,恒重后称重)与不含糖、蜜药酒(直接蒸去乙醇,恒重后称重)测定法色香味检查,PH检查。有效成分定性检查 二、酊剂二、酊剂1、概念、概念酊剂(tincture)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酊剂多数供内服,少数供外用。不加矫味剂与着色剂。2、规格:规格:含毒剧药酊剂,每 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其它药物药物酊剂,每 100

20、ml相当于原药材20g。3特点特点(1)由于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药物,对药材中的成分有一定的选择性,因而可减少杂质的含量,缩小剂量,便于服用,且久贮不变质,制法简单。(2)因为用乙醇为溶剂,应用上有一定局限性。4制备制备(1)溶解法:适于药学药或中药有效部位、提纯物。(2)稀释法 :用于药物流浸膏或浸膏,加乙醇稀释而得。(3)浸渍法:常用“冷浸渍法”(4)渗漉法: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酊剂的浓度一般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而不同;(2)用水稀释产生沉淀 5.质量要求质量要求(1)含量标准与测定方法。(2)无含量测定者,注意原料、溶剂、制法、含醇量、含原药材浓度等。(3)应澄明.久置产生沉淀

21、时,在乙醇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可滤过除去沉淀;酊剂与酒剂的区别酒 剂 酊剂蒸馏酒 不同浓度乙醇浸渍法,渗漏法 渗漏法、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中药材 中药材、化学药、生药浸膏、流浸膏醇浓度固定(50%食用白酒)醇浓度不足(根据成分性质选择)须做含醇量测定 做含醇量测定总固体物测定,没有严格 对药物含量有严格规定 规定药物含量 :一般药物的酊剂 药物浓度20%(100ml=原药20g)含毒剧药物的酊剂药物浓度10%(100ml=10g)不加矫味剂第七节 浸膏剂与流浸膏剂一一.流浸膏剂流浸膏剂(fluid extracts)1.概念:概念: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

22、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制剂。2.规格:规格:除特别规定外,每ml相当于原药材1g 3.特点特点1).蒸去部分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服用剂量小。2)含20%以上乙醇,防腐。多用乙醇的溶媒 若以水为溶媒应加2025%乙醇为防腐剂。但:浓缩受热,热敏成分损失。4、制备工艺流程:除持殊情况外,流浸膏一般采用渗漏法制备,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漏液易器保存,续漏液浓缩后与初漏液合并并调整为1ml相当原药材的标准。药材粗粉 润湿 装筒 排气 药材量85%初漉液 浸泡 渗漉 续漉液 浓缩液调整至规定浓度 静置 过滤 流浸膏 5、质量要求、质量要求 1)符合该制剂含药量规定;2)成品中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3)避光

23、;4)应澄明,贮存过程中出现沉淀分层现象,按下两法处理;(1)可以滤过或倾泻除去沉淀,测定含量,调整后,合格,仍可使用。(2)如果沉淀是因乙醇含量降低引起,先调整乙醇含量,再按上法处理。浸膏剂:1、概念药材用适宜的溶媒提取,并去全部溶媒,调整浓度为每个相当于原药材2-5g的标准:2、分类:稠浸膏:稠膏状,含水量1520%干浸膏:粉末状(固体)含水量5%一般不直接用于临床,做为半成品原料制备其他剂型用。3、特点:、特点:1)不含或含极少溶剂2)固体制剂(膏状、粉末状),稳定,可久贮。但浓缩干燥时受热时间较长;易吸潮或失水硬化。4、制备工艺多采用煎煮法,浸出液蒸去全部溶媒工艺流程:药材粗粉 煎煮(渗漉)过滤 药液 浓缩 稠浸膏(1520%)加糖粉、糊精等 混匀 80干燥 粉碎 干浸膏(含水量5%)5、质量要求 符合含药量规定;密闭避光(尤其是干浸膏)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区别流浸膏剂 浸膏剂标准1ml相当原生药1g 每 g相当原生药2-5g多用乙醇为溶媒 多用水为溶媒多用渗漏法制备 多采用煎煮法或蒸去部分溶媒 用渗漉法制备蒸去(收集药材量85%初漏液)全部溶媒不直接用于临床,不直接用于临床,多配方使用 制备其他剂型(配制酊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