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做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1865383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做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饮食文化做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饮食文化做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中国饮食文化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饮食文化做(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饮食文化做中国饮食文化做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管仲管仲:“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 之天者,斯可矣。”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孙中山:“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烹调之妙,亦足表文明进化之深也”,中餐将成为“世界人类之师导”。“悦目之画,悦耳之音,皆为美术,而悦口之味,何独不然?”商周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斯图,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商代人面纹铜鼎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宋应星天工开物:“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曹丕典论:“二世仕宦,方会著衣吃饭”。饮食的功用满足生理

2、需要。满足心理需要。满足社交需要。饮食文化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们在长期的饮食生产和消费时间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食生产、食生活、食事象、食思想、食惯制。季羡林:德国的厨师是工程师,中国的厨师是哲学家。台湾人类学家萧家成:“千千万万个家庭和个人,都是饮食文化的实践者,又是饮食文化的载体,组成整个饮食文化的庞大体系。人类个体的饮食行为在选购、烹制、食用三个方面,构成相互密切的全部过程。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这个过程,是知识、观念、心理和行为四个文化层面相结合的体现。在当代人对饮食的五大需求(饱腹、安全、美味、营养和健康)中,健康和营养是

3、构成科学饮食文化的核心基础。在此基础,营养的全面平衡、酸碱平衡、荤素平衡、粗细平衡等饮食观念,是科学饮食文化的主导。”世界烹饪三大风味体系东方饮食风味:5000年发展历程。植根于农林经济,以粮、豆、蔬、果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膳食结构中主、副食的界限分明;猪肉在肉食品中的比例较高,重视山珍海味和茶酒,喜爱异味和补品;烹调方法精细复杂,菜式多、流派多,筵宴款式多,重视菜点的艺术性和菜名的文学修辞;医食同源,以传统的中国医药学作指导,强调季节进补与药膳食疗;习惯于圆桌合餐制,箸食,讲究席规、酒令及食礼;受儒教、道教、佛教等影响较深,历史文化积淀多,烹调意识强烈;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以悦目畅神为满

4、足,讲究博食、熟食、精食、巧食、养食、礼食及趣食;现代科技含量相对较少,具有东方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世界烹饪三大风味体系西方饮食风味:3000年的发展历程,以法国菜为主干,以俄罗斯菜和意大利面点为两翼,还包括英国菜、德国菜等;植根于牧、渔业经济,以肉、奶、禽、蛋等动物性食料为基础,膳食结构中主副食界限不分明;牛肉在肉食品中比例高,烹调方法简练,多烧烤,重用料酒,口味以咸甜、酒香为基调,菜式、流派与筵宴款式不多,但质精、规格高,重视饮宴场合的文明修养,喜好以乐侑食。受天主教、耶稣教影响较深,重视运用现代科技不断研制新食料、新炊具和新工艺,强调营养卫生,是欧洲工业文明的产物;注重社交礼仪,酒水和菜

5、点配套使用,习惯长方桌分餐制,叉食,餐具华美,进餐气氛温馨。世界烹饪三大风味体系阿拉伯饮食风味:1300年发展历程,与伊斯兰教同步发展。根植于农林牧渔经济,植物性与动物性食料并重,膳食结构较均衡;羊肉比例高,重视面粉、杂粮、土豆和乳品,不尚奇珍;以土耳其菜点为核心,包括巴基斯坦菜、印尼菜等;烹调技术古朴粗犷,长于烤、炸、涮、炖,嗜好鲜咸和浓香,习惯于席地围坐抓食,辅以餐刀,待客情真意切。受伊斯兰教膳食法令影响,选择食料、调理菜点和进食宴客都严格遵守教规,忌血生,戒外荤,过斋月,特别讲究膳食卫生,食礼端庄。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悠久的饮食历史独特的饮食科学: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念、食治养生的营养观念、五

6、味调和的美食观念精湛的饮食制作技艺丰富的饮食品种多彩的饮食习俗 中国饮食的起源与发展以生产力和烹饪水平划分:史前熟食、陶器烹饪、青铜器烹饪、铁器烹饪以历史朝代划分: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汉魏六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以饮食发展的进程划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繁荣时期筷子史记:“纣始有象箸。”战国以前人们是用手抓食。“箸,圻也”即用以砍。另一用途是夹取羹中菜。礼记:“羹之有菜者用箸,其无菜者不用箸。”汉代以后,人们才革除了抓食,用筷子吃饭。明末清初,吴中渔民改称“筷”。筷子的使用是饮食习俗的进步。日本、朝鲜在唐代时就开始使用筷子。日本每年8月4日为“筷子节”

7、。养生为尚,道家的饮食思想养生为尚,道家的饮食思想 道家学说对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贡献,是在饮食之中以养生为尚,讲究服食和行气,以外养和内修,调整阴阳,行气活血,返本还元,以得到延年益寿。素食与辟谷:“食补”和“食疗”道教炼丹的“火候”概念 茹素修行,佛家的饮食思想 禁欲修行和素食的制度 十诵律说,僧人可以吃三种净肉,即不是自己杀的,不是亲眼所见和亲耳听说别人杀的就不在禁忌之列。南朝的梁武帝萧衍在公元511 年公布断酒肉文。禁荤食:天台戒疏释五辛是“蒜、慈葱、兴渠、韭、薤”。“过午不食”佛家对水质的重视,连带对茶水的品茗也非常讲究。清净为本,伊斯兰教的饮食思想清净为本,伊斯兰教的饮食思想 古兰经

8、规定进食的原则是“清净的为相宜,污浊的受禁止。”食物不仅有净与不净之分,也有善与不善之别。古兰经上规定禁食的品种多达十七之多:“暴目者、锯牙者、环喙者、钩爪者、吃生肉者、杀生鸟者、同类相食者、贪者、吝者、性贼者、污浊、移食者、乱群者、异形者、妖者、似人者、善变者”等。凡是没有经过口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自死的以及野兽吃剩的动物都不准进食。严格戒酒或不嗜酒 斋月 清真饭馆 佛教、道教饮食佛教饮食:当时佛教并未实行素食,也未禁酒。其实,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时,其戒律并没有不许吃肉这一条。佛寺僧人一般早上在可以见到掌纹时吃早饭,一般为粥。午餐于正午之前,为饭。因为佛教有“过

9、午不食”的戒律,所以不吃晚饭。但病号可以午后加一餐,叫“药食”。僧人一般都分食,一人一分,在斋堂吃。“药食”则取回房中。道教饮食: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认为,人体里有三虫,亦名三尸,常居人脾,是欲望的根源,毒害人体的邪魔。三尸是靠五谷的谷气生存的,所以要“辟谷”。所谓“辟谷”,即是不食五谷,以菌类、蜂蜜、枣类等代替。豆腐的祖师豆腐的祖师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 中国是豆腐的故乡,被称为豆腐的“师傅之国”,号为“国菜”。豆腐古称“乳脂”、“脂酥”、“菽乳”、“黎祈”“犁祁”、“盐酪”。李时珍本草纲目:“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豆腐的发明民间传为淮南王刘安、孙膑、庞涓等。刘安是刘邦的孙子,慕道求仙,养方术之士数千人。方士们看到刘安整天吃素,就研制出豆腐 我国的制豆腐技术,在唐代鉴真大师东渡时,传给日本。1907年李煜瀛在巴黎创立豆腐实验室,正值西方奶牛染病,豆腐大行其道。西方称豆腐、豆芽、酱、面筋是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清代诗人胡济苍: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是贫人。(三)传统风味流派体系完全建立至清末,地方风味流派,民族风味流派,医疗保健风味流派,从民间菜到宫廷菜,从市肆菜到宫府菜,从民族菜到寺院菜等风味流派完全形成,以鲁、川、淮扬、粤“四大帮口”为主的地方风味菜至清代完全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