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临床专升本人体解剖学复习材料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1863070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6.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建临床专升本人体解剖学复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临床专升本人体解剖学复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临床专升本人体解剖学复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福建临床专升本人体解剖学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临床专升本人体解剖学复习材料(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体解剖学一、骨学1、掌握全身骨的分部、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运动系统由骨骼、骨连接和肌三部分组成。成人骨共有206块,按其所在的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中轴部位为躯干骨(51块),其顶端时颅骨(29块),两端为上肢骨(64块)和下肢骨(62块)。 骨的形态:根据外形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骨的构造:包括骨质、骨膜和骨髓。 骨的功能:骨是一种器官,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如颅骨和肋骨,支持和保护颅腔内或胸腔内器官,后 者还参与呼吸运动。骨是人体内最大的“钙库”,体内 90%的钙以骨盐形式贮存在骨内,当机体过度缺钙时, 在成人易引起骨质疏松、软化而发生病理性骨折,在儿

2、童易造成骨发育不良性疾病(如佝偻病)。骨内部是骨髓 所在部位,与造血有关。含气骨,不仅可减轻骨的重量,某些骨还能影响发音的质量。骨骼构成坚硬的骨支架, 支持体重,保内内脏,赋予人体基本形态,参与机体的运动。2、了解椎骨一般形态,掌握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 24块椎骨、 1块骶骨和 1块尾骨借骨连结构成脊柱。椎骨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和尾椎4块。 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骨为不规则骨, 典型椎骨由位于前方端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 的椎弓构成。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 各部椎孔相连成椎管。椎体呈扁圆柱形, 表层为密质, 内部为松质。椎 弓

3、左右对称, 前部缩窄的部分为椎弓根, 其上、下缘为椎骨上、下切迹。后部较宽的部分为椎弓板。上、下两个 相邻椎弓根的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内有脊神经根通过。从椎弓板上发出7 个突起即椎弓正中向后伸出的 一个棘突,向两侧突出的一对横突,两侧向上的一对上关节突和向下的一对下关节突。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1)颈椎:椎体小,椎孔大。横突根部有横突孔,棘突末端分叉(第1、 7 颈椎除外)横突的未端前后各有一结 节。第 6 颈椎棘突较短,未端分叉。 第1颈椎称寰椎:呈环形,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构成。前弓后面正中有齿突凹, 侧块有上、下关节面 第 2 颈椎称枢椎:椎体有一向上得突起

4、称齿突,与寰椎的齿突凹构成寰枢关节。 第 6 颈椎横突结节较大,称颈动脉结节,颈总动脉行其前方,当头部出血时,将动脉压向动脉结节进行止血。 . 第 7 颈椎称隆椎:棘突特别长,易触摸到,为计数椎骨的重要标志。(2)胸椎:由上向下椎体逐渐增大,椎孔相对较小,呈圆形,椎体两侧上、下缘各有一半圆形肋凹。横突未端 前面有横突肋凹,分别与肋头、肋关节构成肋椎关节和肋横突关节。棘突较长伸向后下方。(3)腰椎:椎体大,椎弓发达,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4)骶骨:由 5 个骶椎愈合而成,呈倒置的三角形。底向上与第5 腰椎体相连接;尖朝下,接尾骨。底的前缘 中份向前突,称岬,是产科测量骨盆入口大小的重要标志。

5、骶骨前面光滑,称盆面,微凹,有 4对骶前孔。背面 隆凸粗糙,有 4对骶后孔。骶骨侧有耳状面与髂骨耳状面相关节。由骶椎椎孔连接成骶管。骶管向下开口于骶骨 背面下部的骶管裂孔,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称骶角,是骶管麻醉确定进针部位的重要标志。(5)尾骨:由 4 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与骶骨相连,下部游离。3、掌握胸骨角的概念和意义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结处微向前凸的角,两侧接第2肋软骨,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4、请叙述人体各部椎骨的外形和结构特点。人体各部椎骨的外形和结构特点见下表:椎体椎孔横突棘突颈椎小大,三角形有孔末端有分叉,水平胸椎中,有肋凹小

6、,心形无孔,有肋凹无分叉,斜向下腰椎大大,肾形无孔宽大呈板状,水平5、综述计数肋和椎骨序数的标志和方法。(1)计数肋序数: 胸骨角:与第2肋平对,此为在胸前部计数肋序数的标志 肩胛骨的上角和下角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此为在背部计数肋序数的标志(2)计数椎骨序数 第 7 颈椎的棘突特长,易在体表触及; 左、右髂嵴的最高点在后方的连线与第4腰椎的棘突相对。6、肩胛骨上角平对第二肋,下角平对第七肋,是背部计数肋的标志。7、脊柱侧面观可见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颈曲和腰曲向前凸,胸曲和骶曲向后凸。8、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翼点的概念;颅底主要孔裂的名称及其穿经结构成人颅骨由 23块组成

7、(不包括 3 对听小骨),各颅骨借链接装置连成一个整体(下颌骨、舌骨除外),具有容纳、 保护脑和感觉器官的功能。颅的组成:颅骨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 脑颅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 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和筛骨。 面颅骨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及下鼻甲骨; 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及 舌骨, 共 15块。翼点的概念:颞窝的内侧壁由额、顶、颞、蝶四块骨构成,四骨的交汇部呈“H”形的缝,称翼点,翼点骨质 薄,易发生骨折,可伤及走行于内面的血管,引起颅内出血。颅底内面观:(1)颅前窝 由额骨眶部、筛骨的筛板和蝶骨小翼构成。正中线上由前向后有额嵴、盲孔、鸡冠等结构。筛板 上有筛孔通鼻腔

8、。(2)颅中窝 中部由蝶骨体构成,称蝶鞍。蝶鞍上面的窝称垂体窝。垂体窝的前界是横行的视神经交叉沟,想 两侧通视神经管,窝的后方为鞍背,窝的两侧有颈动脉沟,蝶鞍两侧从前向后外的弧线上依次有眶上裂、圆孔、 卵圆孔和棘孔。(3)颅后窝 中部有枕骨大孔,其前外侧有一短管。称舍下神经管。枕骨大孔后上方高起的骨嵴,称枕内隆凸 凸的两侧有横窦沟,横突沟外侧端续乙状窦沟,此沟向前终于颈静脉孔。颞骨岩部后面中部的孔,称内耳门, 向内通内耳道。9、了解新生儿颅的形态特征及其出生后的变化 新生儿由于脑和感觉器官发育早,故脑颅远大于面颅。额结节、顶结节和枕鳞都是骨化中心,发育明显,新生儿颅 顶呈五角形。颅顶各骨尚未完

9、全发育,骨与骨之间的间隙充满纤维组织,间隙的膜较大称为颅囱,主要有前囱和后 囱。前囱在生后 1-2 岁闭合。新生儿面颅中的上、下颌骨不发达,无牙,鼻旁窦未发育,眉弓、乳突不明显,故新生 儿面颅短,口鼻较小。10、下颌支的后下部可在体表摸到的结构是下颌骨,下颌支的后上部的粗大突起叫髁突。11、颅盖由扁骨构成,它内、外两层骨密质分别称为内板和外板,中间的骨松质称为板障。12、简答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额窦,上颌窦,筛窦的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由于此窦口高于窦底,故不易引流,容易发生慢性炎症。13、了解上肢骨的组成和分部。 上肢骨由肩

10、胛骨、锁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和手骨。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腕骨共八块,排成远近两列,每列4块。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手周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 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上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肩峰在肩部的最高点,是测量上肢长度的定点。 肩胛下角对应第7肋或第7肋间隙,是确定肋骨序数的标志。 肱骨下端的内上髁、外上髁与尺骨上端的鹰嘴,三者在伸肘时同在一直线上,而屈肘时三者连线成等腰三角形。 尺、桡骨茎突在腕部内、外侧。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低1-1.5厘米。14、了解下肢骨的组成和分部。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和趾骨 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11、髂嵴是髋骨的游离缘,其前、后端有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是骨盆测量的标志。 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两者作测量骨盆之用,两者连线中点为坐骨神经经过的位置。 腓骨头在小腿上端的外侧,稍下方有腓总神经通过。、第二章 关节学1、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及辅助装置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 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 关节盘: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还可增加关节的运动形式和扩大关节的运动幅度、 关节唇:是附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它加深关节窝,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2、滑膜关节的运动形式: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骨连结的方式有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类。关节囊的外层称纤维膜,

12、内层称滑膜,能分泌滑液的是滑膜、3、简述关节的基本结构与运动形式。基本结构: 1)关节面: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磨擦、2)关节囊:分为纤维层及滑膜层(分泌滑液)。3)关节腔:,密闭的,内含少量滑液;腔内为负压, 利于关节的稳固性。运动形式: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4、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间的纤维软骨。周边纤维环,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构成,中央部位胶状 物质称髓核和周边的构成。椎间盘既坚韧又有弹性,牢固连结着相邻两个椎体,还可缓冲震荡,起”缓冲垫“的 作用。纤维环的后部薄弱,加之后外侧缺乏韧带保护,故当猛力弯曲或劳损时

13、易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临床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第4、 5 腰椎。5、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6、腰穿时如何确定穿刺部位? 穿刺针由浅入深依次需经过哪些结构到达椎管?定位:在第3. 4腰椎间之间、两侧髂嵴的最高点在后方的连线恰好平第四腰椎棘突。通过结构:皮肤、皮下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7、简述躯干骨的连接椎体间连结: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弓间连接: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8、掌握脊柱整体的形态、生理性弯曲及其运动在脊柱的连结中,连结上、下椎弓板的是黄韧带。脊柱是怎样组成的?其形态和功能如何?组成:由7块颈椎

14、、 12块胸椎、 5块腰椎、 5块骶椎和4块尾椎借骨连结连接而成。形态: 1)前面观,椎体自上向下逐渐增大,至骶骨耳状面以下又渐次缩小。2)后面观,棘突排列成一直线;第7颈椎棘水平后伸,较其他颈椎的棘突为长;胸椎棘突斜向后下;腰 椎棘突水平向后。3)侧面观,有 4 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 运动:能前屈、后伸、侧曲、旋转。下腰部、下颈部运动幅度大。9、了解胸廓的组成及其功能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构成胸廓的关节主要有肋椎关节和胸肋关节。 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容纳胸腔脏器。10、掌握肩关节、肘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肩关节由

15、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其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盂周缘有纤 维软骨构成的盂唇加深关节窝;关节囊薄而松弛,囊的上方附于关节盂周缘,下方附着于肱骨解剖颈,囊的上、 前、后方有肌肉加强,下壁薄弱,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此脱出。肩关节的运动十分灵活,能作屈、伸、 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与桡、尺骨上端构成的复合关节,它包括三个关节(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这三个关节包在同一个关节囊内,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内外侧壁紧张,因有韧带加固;关节囊下部有桡侧 环状韧带,从前、外和后面包绕骨头。小儿的绕骨头发育尚未完全,当向前牵拉小儿手或前臂

16、用力过猛时,然 骨头可向下脱出,称绕骨头半脱位。肘关节可作屈、伸运动。伸肘时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屈肘时,三者呈一等腰三角形,肘关节脱位时,三者关系发生变化。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联合可是前 臂旋前和旋后。11、掌握骨盆的构成、形态及其分部,了解男、女性骨盆的区别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及其连结构成。骨盆被骶骨的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 所围成的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小骨盆上口为界线,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 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骨盆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和保护盆腔脏器。在女性,骨盆还是胎儿娩 出的产道。女性骨盆

17、外形宽短,骨盆上口近似圆形,较宽大,骨盆下口和耻骨下角较大。12、骨盆界线是怎样围成的?何谓大、小骨盆? 骨盆界线由骶岬,两侧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和耻骨联合上缘共同围成,此界线以上为大骨盆,以下为小骨 盆。13、掌握髋关节、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1)髋关节组成: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结构特点是:股骨头关节面约为球形的2/3, 介乎全部纳入髋臼内。关节囊厚而坚韧,上端附于髋臼周缘, 下方前面附于转子间线,后面被股骨颈内侧2/3,颈的外1/3 在囊外,故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外支分。另外,关 节囊上、后及前壁均有韧带加强,惟有下壁较薄弱,故股骨头脱位常发生在此处。在关节腔内有股骨头韧带。运动:

18、髋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但其运动幅度远不及肩关节。(2)膝关节组成: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连结构成。结构特点:是人本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关节囊外有韧带加强,即髌韧带、腓侧副韧带和胫侧副韧带。 关节囊内有两条囊内韧带加强,即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 关节囊内有两个半月状的关节内软骨,即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 关节囊薄而松弛,滑膜层宽阔,形成髌上囊和翼状襞。运动方式:屈伸运动,半屈膝时小腿可做轻微的旋内和旋外运动。膝关节的韧带:髌韧带、胫侧附韧带、腓侧附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O形。14、两侧肋弓在中线构成向下开放的角,叫胸骨下角,

19、角内夹有剑突。15、颅顶主要的缝有冠状缝、失状缝和人字缝。颅顶的冠状缝位于额骨和顶骨之间。16、新生儿颅囱主要有前囟和后囟。17、全身运动幅度最大、最灵活的关节是肩关节。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关节囊内有肱二头 肌长头腱诵过。18、参于桡腕关节组成的腕骨有手周骨和三角骨。19、踝关节由胫骨和腓骨的下端与距骨构成的.能做背屈趾屈运动。第三章肌学1、骨骼肌的形态、构造肌的外形大致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4 种肌。 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阔肌的腱性部分成薄膜状,称腱膜。2、了解背肌浅、深层各肌的名称、位置及其主要功能。3、了解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4、肌由

20、肌腹和肌腱构成,其中肌腹具有收缩作用。肌的辅助结构有筋膜、滑膜和腱鞘等。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为起点,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称为止点。5、咀嚼肌配布在颞下颌关节的周围,其中咬肌和颞肌都可在体表摸到。6、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锁切迹和锁骨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颜面转向对侧,两侧 若同时收缩使头后仰。7、能引体向上的肌有胸大肌和背阔肌8、掌握膈的形态、分部、裂孔的名称及穿经结构膈位于胸腹腔之间,呈穹窿形的扁肌,分为胸骨部、肋部和腰部。从后到前或从下到上依次是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 主动脉裂孔:位于第12胸椎体前方,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

21、方,平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孔:位于主动脉裂孔右前上方,平第8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9、膈收缩时,膈的顶部下降,胸腔容积增大,引起吸气。膈是向上膨隆的扁肌, 其中央部称中心腱。通过此处的结构是下腔静脉。10、了解腹前外侧壁各肌的名称、位置、排列关系和作用,掌握腹直肌鞘、腹股沟管的组成和内容 腹前外侧群主要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1)腹直肌鞘由腹前外侧壁3 块扁肌的腱膜构成,包绕腹直肌。鞘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 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5cm处3块扁肌的腱膜 全部转到腹直肌的前面构成

22、腹直肌鞘的前层,使后层缺如。因此,腹直肌鞘的后层由于腱膜中断而形成一凸向 上方的弧形分界线,称弓状线(半环线),此线以下腹直肌后面与腹横筋膜相贴。(2)腹股沟管是腹前外侧壁三层扁肌之间斜行的潜在裂隙,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 厘米。有 四个壁和两个口。四个壁分别是: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下壁是 腹股沟韧带。两个口分别是:外口为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的小裂口,又称皮下环;内口为腹横筋膜在腹股沟韧带 中点上方 15cm 处的裂口,又称为腹环。穿经的结构是:男性为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11、腹前外侧壁的三块扁肌由浅入深依次为

23、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12、腹股沟韧带连于耻骨结节与髂前上棘之间,由腹外斜肌腱膜的下部增厚形成。13、三角肌和肱骨大结节共同形成肩部圆隆的外形,该肌的外上2/3部是临床经常选用肌内注射部位。14、外展肩关节的肌是三角肌和冈上_。15、肱二头肌是肱三头肌的拮抗肌,能够前屈肘关节,并能使前臂旋后。16、肱三头肌位于臂的后部,作用是伸肘关节。17、臂部前肌群包括肱二头肌、肱肌和喙肱肌。18、前臂前肌群的主要作用是屈肘、屈腕和屈指。19、股肌前群中最强大的肌是股四头肌,它止于胫骨粗隆,作用是伸膝关节。20、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此肌的作用是使髋关节后伸,临床经常选作肌肉注射。21、髂腰肌由髂肌和腰

24、大肌合成。收缩时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22、小腿三头肌由浅面的腓肠肌和深面的比目鱼肌合成;其腱粗大,称跟腱。23、维持人体直立的下肢肌主要有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24、哪些肌是肌肉注射的常选部位? 肌肉注射常选臀大肌、三角肌。25、简述肱二头肌及其主要拮抗肌的位置和作用。肱二头肌位于臂前部浅层; 其主要作用是屈肘关节,也有屈肩关节和使前臂旋后的作用。 肱二头肌的拮抗肌为肱三头肌。该肌位于臂的后部,主要作用是伸肘关节。26、试述斜角肌间隙的组成及其穿经的结构。 斜角肌间隙由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围成,三角形,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27、请在自身辨认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四

25、头肌、小腿三头肌,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三角肌,在肩部,从上、前、后、外侧包裹肩关节。收缩时可使肩关节外展。临床上常用此 肌进行肌肉注射。 肱二头肌,在臂部浅层,肱骨前方,当屈肘时可见其隆起。收缩时可屈肘关节,且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该 肌可使前臂旋后。肱三头肌,在臂部,肱骨的后方。收缩时,可伸肘关节。 臀大肌,在臀部浅层。收缩时,可使髋关节伸和旋外。 股四头肌,在股部(大腿),股骨前方,收缩时,可伸膝关节。小腿三头肌,在小腿,胫骨后方。收缩时,可使足跖屈。该肌在人体站立时,可固定踝关节,防止身体前倾28、大腿分为前群、内侧群和后群。29、股四头肌有四个头: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中间肌。收

26、缩时伸膝关节,股直肌可协助屈髋关节30、大腿后群(内有二半,外有二头):包括位于大腿后外侧的股二头肌,内侧浅层的半腱肌和深层的半膜肌四、神经系统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分类;掌握神经系统的主要常用术语(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12 对和脊神经 31 对(2)神经神经元的分类 按神经元突起数量分类: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按神经元功能和传导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3)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中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中色灰暗 皮质:大、小脑表面形成的灰质层 白质:在

27、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色泽白亮 髓质:位于大、小脑深部的白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成的团块 神经节:同类结构在周围神经系统称神经节。 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一)中枢神经系统1、掌握脊髓的位置、形态和脊髓节段的概念;了解脊髓内部结构概况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一腰椎体L1下缘,新生儿平L3 外形: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内部结构:2个膨大:颈膨大(C4T1)、腰骶膨大(L2S3)6 条纵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脊神经前根走出)、后外侧沟(脊神经后根进入) 脊髓

28、圆锥:腰骶膨大一下逐渐变细,呈圆锥状的部分。终丝:脊髓圆锥向下延伸出一条细丝。 马尾:在脊神圆锥下方,腰骶部神经根连同终丝,合呈马尾。 脊髓前角内含有运动神经元,后角内含有感觉神经元;侧角只见于胸1至腰3中间外侧核,是交感神经的低 级中枢。 白质围绕在灰质的周围,借脊髓表面的纵沟分为三个索,即前索,后索和外侧索,其中后索中主要有薄束和 楔束。 薄、楔束的纤维分别来自同侧胸5节以下和胸4节以上的传导深部感觉的上行纤维,而后上行分别终止于延 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脊髓节段的概念:把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根丝附着范围,称为一个脊髓节段。脊髓可分为31 个节段节 (颈8、胸12、腰5、骶5、尾1)脊

29、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平对椎骨的序数举例上颈髓CC4同序数椎骨C3平对第3颈椎下颈髓C5 t4同序数椎骨一1T3平对第2胸椎上胸髓t5 t858同序数椎骨一2T7平对第5胸椎下胸髓T9T12同序数椎骨一3T10平对第7胸椎腰髓L1L5第1012胸椎骶、尾S1S5,Co1第1腰椎( 1)脊髓灰质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内含什么神经元?脊髓灰质在其横切面上呈现蝴蝶形,自上而下都可见到前角(前柱)和后角(后柱),在胸1(T )至腰3(L)13 节段的横切面上尚可见到灰质侧角。前角较宽短,内含躯体运动神经元(大型的为a神经元;小型的为y神经元); 后角较细长,内含的神经元比较复杂,主要为联络神经元

30、; 侧角在前、后角之间,内含交感神经元(内脏运动神经元)(2)脊髓白质分哪些索? 各索内有哪些主要纤维束?其功能又如何? 脊髓白质被表面的沟裂分为三个索:前索为前正中裂和前外侧沟之间的区域;后索为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之间的 区域;外侧索为前、后外侧沟之间的区域。前索内主要有皮质脊髓前束和脊髓丘脑前束;外侧索内主要有皮质脊髓侧束和脊髓丘脑侧束;后索内主要有薄束 和楔束。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侧束:将大脑皮质的指令传至脊髓前角,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 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压觉和粗略的触觉。 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四肢的本体觉和精细的触觉2、掌握脑干的分部,了解外形和脑干

31、的内部结构概况脑干的分部:延髓、脑桥 、中脑。 脑干的外形:脑干的最下部为延髓,呈倒置的椎体形。 在橄榄的后方,自上而下一次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根丝出入。 大脑脚底的内侧有动眼神经根出脑。在脑干背侧,脑桥下半和延髓上半敞开,形成菱形窝,即第四脑室底。脑干的灰质分散成团块状的神经核,其中与脑神经有关的称脑神经核(1)脑干内上行四个丘系的名称、位置及功能。 内侧丘系:为由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传导同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二级纤维,从延髓的背侧弓行绕过中 央管,并交叉至对侧的中线两侧后折而上行的纤维束。位于锥体后方,终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脊髓丘系:为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痛、温、粗触觉的脊

32、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行至延髓时合并形成的纤 维束,行于下橄榄核和内侧丘系的背外侧,终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外侧丘系:为由蜗神经核发出的,传导听觉的二级纤维,在脑桥被盖部腹侧横行穿过内侧丘系,左、右交叉 后折而上行的纤维束,位于脑桥被盖部腹外侧,终于内侧膝状体。 三叉丘系:为由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发出的,传导头面部痛、温、触觉的纤维,越过中线,交 叉到对侧并折而上行的纤维束,上行至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2)简述脑干的分部及第3-12对脑神经连脑的部位。 脑干自上而下分为:中脑、脑桥和延髓。在中脑连有第34对脑神经;在脑桥连有第58对脑神经;在延髓连有第912对脑神经。3、掌握

33、小脑的位置、分叶和功能位置:位于颅后窝,脑桥和延髓的后上方,端脑的后下方。 分叶:以最早分化出来的后外侧裂为界分为绒球小结叶和小脑体。小脑体被原裂分为前叶、后叶。 外形:两侧膨大的小脑半球和中央缩细的小脑蚓,在小脑半球下面,靠近小脑蚓的两侧,有一对隆起,称为小 脑扁桃体。小脑功能: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眼球运动;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 小脑扁桃体在小脑半球的下面,靠近枕骨大孔(延髓)。原小脑综合症:平衡失调,眼球震颤 新小脑综合征: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意向性震颤等4、了解间脑的分部、各部的外形和间脑的内部结构概况 分部: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底丘脑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

34、维,发出听辐射一听觉中枢 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束的视觉纤维,发出视辐射一视觉中枢 松果体:属内分泌器官,产生褪黑素,抑制性腺功能, 16岁以后钙化 下丘脑包括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5、了解大脑半球的分叶、重要沟回及其功能;掌握脑基底核的组成及其功能,掌握内囊的位置和分部;掌握大 脑皮质的主要功能区。脑基底核位于白质内,靠近脑底,包括纹状体、屏状体和杏仁体。苍白球称旧纹状体, 尾状核和壳称新纹状体。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和豆状核间上、下行纤维中形成宽厚的白质纤维板。(1)试述内囊的位置、组成、分部及各部通过的纤维束。)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 内囊前肢:额桥束、丘脑辐射 内

35、囊膝部:皮质核束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2)右侧内囊损伤可能出现什么症状?为什么? 左侧半身运动障碍(偏瘫),由于损伤锥体束。左侧半身深、浅感觉障碍(偏麻),由于损伤丘脑中央辐射 双眼左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由于损伤视辐射 大脑皮质机能定位 第 1 躯体运动区位置: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4、6区)投影区呈倒置人形,但面部是正的特点-交叉管理匚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该部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第 1 躯体感觉区位置: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3、1、2区)r投影区呈倒置人形,但面部是正的特点V交叉管理I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视

36、区: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17 区),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传来的冲动,即 一侧视区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听区:颞横回(41、 42区) ,每侧听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纤维 平衡区:中央后回下端嗅觉区:钩附近皮质(34区) 味觉区,中央后回下端岛盖部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受损产生失写症V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颞上回后部,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角回,受损产生失读症J 一般认为,语言中枢在一侧大脑半球,即善用右手(右利)者在左侧半球,善用左手(左利)者 其语言中枢也多在左侧半球,只有一部分人在右侧半球6、了解中

37、枢神经系统感觉传导路和锥体系主要感觉传导通路小结传导通路一级神经元二级神经元三级神经元纤维交叉部 位投射中枢意识性本 体觉和精 细触觉脊神经节细胞薄束核、楔束 核丘脑腹后 外侧核延髓丘系交 叉中央后回中上 部、中央旁小叶 后部及中央前回肢体浅感 觉脊神经节细胞脊髓后角细胞丘脑腹后 外侧核脊髓白质前 连合中央后回中上 部、中央旁小叶头面浅感觉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脑桥 核三叉神经脊 束核丘脑腹后内侧核延髓和脑桥中央后回下部视觉视网膜双极细 胞视网膜节细胞外侧膝状体视交叉枕叶内面距状沟周围皮质、运动传导通路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发起运动,对下运动神经元 有抑

38、制作用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神经细胞及其轴突;构成反射弧的传出部分,并对肌肉有营 养作用7、掌握脑和脊髓的被膜及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硬脑膜窦和珠网膜粒的概念 脑和脊髓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 脊髓的被膜硬脊膜:厚而坚韧,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下部在S2变细,包裹马尾,末端附于尾骨 脊髓蛛网膜:为半透明薄膜,于脑蛛网膜相延续软脊膜: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脊髓表面,在脊髓下端形成终丝;在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形成齿 状韧带,其尖端附于硬脊膜上,起固定脊髓的作用,还可作为椎管内手术的定位标志硬膜外隙的概念: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及黄韧带间有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

39、硬膜外隙不与颅内相通,此 隙上部略呈负压。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隙,以阻滞脊神经根内的神经传导。 蛛网膜下隙的概念: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间有宽阔的蛛网膜下隙,腔内充满脑脊液终池:蛛网膜下隙下部,自脊髓下端至S2水平扩大,内有马尾。临床意义:成人腰椎穿刺术常在第3、4或4、5 腰椎间进行2脑的被膜硬脑膜窦:即硬脑膜静脉窦,系硬脑膜的内外层两层在某些部位分离形成特殊的颅内静脉血的回流通道。 蛛网膜粒:由蛛网膜在上矢状窦附近突入窦内形成的“菜花状”突起,为脑脊液回流入脑膜窦的结构8、掌握脑室系统的组成、位置,脑脊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脑室系统由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组成。位置:侧脑室位

40、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第三脑室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间的狭窄腔隙。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室的室腔。简述脑脊液产生及循环途径 脑脊液由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的脉络丛产生侧脑室产生的脑脊液一室间孔一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产生的脑脊液汇合一中脑水管一第四 脑室,与第四脑室产生的脑脊液汇合一第四脑室正中孔及两个外侧孔一蛛网膜下隙一蛛网膜 颗粒一窦汇一横窦一乙状窦一颈内静脉一头壁静脉一上腔静脉一右心房9、了解脑动脉的来源和它们主要的分支和分布;掌握大脑动脉环的构成及其功能意义大脑动脉环(Willis环)的构成: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共同构成。该 环围

41、绕在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周围,将颈内静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联在一起,也使左右大脑半球的动脉相 联合。正常情况下,大脑动脉环两侧的血液不相混合,大脑动脉环是一种可以起代偿作用的潜在性结构。当构 成此环的某一动脉血流减少或被阻断时,通过动脉环调节,血流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异常 的动脉环易出现动脉瘤,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连结处时动脉瘤的好伐部位。大脑动脉环发育不完全者, 若大脑动脉环某一处动脉血流发生障碍,就会发生严重的脑缺血。(二)周围神经系统1、了解周围神经系的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分两部分: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躯体神经。2、掌握脊神经各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的名称和分布概

42、况 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一)、颈丛组成: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 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主要分支:颈丛发出浅支和深支颈丛浅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主要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 颈丛深支:主要支配颈部深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和膈。膈神经是颈丛最重要的分支,由第35颈神经前 支组成,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二)、臂丛组成:第 58 颈神经前支和第 1 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 位置:经斜角肌间隙走出,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经锁骨后上方进入腋腔。臂丛的神经在行程中先合成上、 中、下三个

43、干,每个干在锁骨上方又分成前、后两股。由上、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下支前股自成内侧束, 三干后股汇合成后束。三束包绕腋动脉。主要分支分布于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支配冈上、下肌和肩关节 肌皮神经 一 前臂外侧皮神经胸长神经:与胸外侧动脉伴行,分布于前锯肌和乳房 锁骨上部丿肩胛背神经:锁骨下部I肩胛上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正中神经正中神经内侧根内侧束尺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厂桡神经-浅支、深支后束T腋神经l胸背神经:支配背阔肌神经分布范围损伤症状肌皮神经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前臂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有前臂肌前 群及附近关节;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1

44、、2蚓状肌;手掌 桡侧2/3、桡侧三个半指掌面皮肤及中、远节指背皮肤“猿手”尺神经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第3、4 蚓状肌、骨间肌;手掌尺侧1/3、尺侧一个半指掌面皮肤,手背 尺侧半及尺侧二个半指背皮肤“爪形手”桡神经肱三头肌、肱桡肌、前臂肌后群;手背桡侧半及桡侧2个半指 近节指背皮肤“垂腕”腋神经三角肌和小圆肌;肩部、臂外侧区上部皮肤“方肩”(三)、腰丛组成:第12胸神经前支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 位置: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方分支及分布范围 髂腹下神经:分布于腹壁肌、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皮肤 髂腹股沟神经:分布于腹壁肌、腹股沟部、阴囊或大阴唇

45、皮肤 股外侧皮神经:分布于股外侧部皮肤 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分布于提睾肌和阴囊(或大阴唇)股支:股三角皮肤 闭孔神经:分布于大腿肌内侧群、大腿内侧面皮肤 股神经:肌支:支配髂肌、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皮支:大腿及膝关节前面皮肤,隐神经伴大隐静脉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皮肤,最长的皮支称隐神经。(四)、骶丛组成:腰骶干(由第4腰神经L4前支的下部和第5腰神经L5前支合成)和全部骶、尾神经前支 位置:位于盆腔内,骶骨及梨状肌前面,髂内动脉后方主要分支 臀上神经;分布于臀中、小肌及阔筋膜张肌 臀下神经:分布于臀大肌 股后皮神经:分布于臀区、股后区和腘窝的皮肤 阴部神经:肛神经、会阴神经、阴茎(蒂

46、)神经 坐骨神经:是最大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于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 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至大腿后面深层,股二头肌深面下降达腘窝。多在腘窝上角附近分为胫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损伤:“钩状足”。腓总神经损伤:“马蹄”内翻足3、了解胸神经的分布特点乳头平面;T6 -剑突平面6脐平面 ; T12 -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节段性分布::t2 -胸骨角平面;t4顺序及名称性质连接脑的部位进出颅腔的部位嗅神经感觉性端脑筛孔视神经感觉性间脑视神经管动眼神经运动性中脑眶上裂滑车神经运动性中脑眶上裂三叉神经混合性脑桥第一支(眼支)04、掌握脑神经的名称、连脑位置和进出颅的位置,脑神经的主要分支名称

47、及分布概况 各脑神经的序号及其连接的脑部和进出颅腔的部位眶上裂 上颌神经)圆孔 下颌神经)卵圆孔T8 -肋弓平面;片展神经运动性脑桥眶上裂面神经混合性脑桥内耳门-茎乳孔前庭窝神经感觉性脑桥内耳门第二支 第三支X舌咽神经混合性延髓颈静脉孔X迷走神经混合性延髓颈静脉孔X副神经运动性延髓颈静脉孔X舌下神经运动性延髓舌下神管脑神经的分类:感觉性脑神经:含躯体或内脏感觉纤维(1、11、哪)运动性脑神经:含躯体或内脏运动纤维(III、W、W、XI、XH)混合性脑神经:含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V、W、IX、X)混合性脑神经(一)、三叉神经分支(1)眼神经(感觉性):穿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 2)上颌神经

48、(感觉性):穿海绵窦外侧壁,经圆孔出颅(3)下颌神经(混合性):经卵圆孔出颅 三叉神经损伤表现:同侧的面部皮肤及眼、口和鼻粘膜一般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 颌偏向患侧(二)、面神经面神经管内的分支(1)鼓索: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 味蕾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下颌下神经节换元一下颌下腺及舌下腺的分泌(2)岩大神经: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一翼腭神经界换元一泪腺、腭及鼻粘膜的腺体( 3)镫骨肌神经:支配镫骨肌 颅外分支:颞支:额肌、眼轮匝肌等 颧支:眼轮匝肌及颧肌 颊支:颊肌、口轮匝肌及口周围肌 下颌缘支:下唇诸肌 颈支:颈阔肌面神经管外损伤:损伤侧表情肌瘫痪,表现为额纹消失,

49、鼻唇沟变浅;闭眼困难、角膜反射消失;不能鼓腮、 流涎、口角偏向健侧。面神经管内损伤:除面瘫外,还出现听觉过敏,舌前2/3味觉障碍、泪腺和唾液腺分泌障碍(三)、舌咽神经舌支:舌后1 / 3黏膜的一般感觉和味觉咽支:分布于咽肌和咽粘膜鼓室神经一鼓室丛一岩小神经一耳神经节换元一腮腺颈动脉窦支:分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反射性地调节血压和呼吸损伤表现:同侧舌后1/3味觉消失,舌根及咽峡部感觉消失,同侧咽肌无力。(四)、迷走神经 右喉返神经发出处较高,勾绕右锁骨下动脉;左喉返神经较低,勾绕主动脉弓,二者返回上行于气管食管旁沟 内。在甲状腺手术结扎动脉或用止血钳时,易于损伤此神经,导致声音嘶哑;若两侧同

50、时损伤,可引起呼吸困难, 甚至窒息。(五)、舌下神经 一侧舌下神经完全损伤,同侧半舌肌瘫痪,继而舌肌萎缩,伸舌时,由于患侧颏舌肌瘫痪,健侧颏舌肌牵拉力 量强于患侧,故舌尖偏向患侧。5、掌握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及其低级中枢的位置;了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运动和腺体分泌的神经,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随意的,故又称为称为 自主神经系或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低级中枢:脊髓T1L3灰质侧角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部:脑干的4对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S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比较内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部位脊髓胸腰部灰质的中间外侧核脑干和脊髓骶部的副交感

51、神经核周围部神经节椎旁节和椎前节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节前、节后纤隹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节前与节后神经兀一个节前神经兀的轴突可与许多节一个节前神经兀的轴突与较少的节的比例后神经元组成突触后神经元组成突触分布范围分布范围较广,分布于全身血管及 胸、腹、盆腔脏器的平滑肌、心肌、 腺体及竖毛肌和瞳孔开大肌分布于胸、腹、盆腔脏器的平滑肌、 心肌、腺体(肾上腺髓质除外)及 瞳孔括约肌对心脏的作用心律加快,收缩力增强, 冠状动脉舒张心律减慢,收缩力减弱, 冠状动脉轻度收缩对支气管的作用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胃肠平滑肌蠕动减弱,分泌减少, 括约肌收缩胃肠平滑肌

52、蠕动增强,分泌增加, 括约肌舒张对泌尿系统的作用膀胱壁的平滑肌舒张、括约肌收缩 (贮尿)膀胱壁的平滑肌收缩、括约肌舒张(排尿)对瞳孔的作用瞳孔散大瞳孔缩小五、感觉器官1、掌握角膜、巩膜、睫状体及视网膜视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1)角膜:占外膜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有屈光作用。角膜分5层:角膜上皮;前 界层;角膜基层;后界层;角膜内皮。(2)巩膜:占外膜的后5/6,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白色不透明。前接角膜,后续神神经鞘。巩膜与角膜 移行处,称角膜缘,角膜缘内侧深部有一环形血管,称巩膜静脉窦,ahi房水回流的通道。(3)睫状体: 位于角膜与巩膜移行处内面,是中膜最厚部分。其前部

53、为细长、隆起呈放射 状排列的皱襞,称睫状突,睫状突发出睫状小带连于晶状体,后部平坦,称睫状环。睫状体 内有睫状肌,该肌舒缩牵动睫状小带,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睫状体还具有产生房水的作用( 4)在视网膜视部,于视神经起始处,可见一白色圆盘状隆起,称视神经盘,旧称视乳头。该处无感光细胞因而无感光功能,称盲点。在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有一黄色校区,称黄斑,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视力 (辨色力、分辨力)最敏感的部位。2、掌握眼球折光装置的组成及其功能 眼的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光线经过该系统多次折射后可到达视网膜。外界的光线需经过 哪些结构的折射才能投射到视网膜上? 外界的光线需经过

54、角膜、(眼前房、瞳孔、眼后房)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才能投射到视网膜上。3、掌握房水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房水产生于睫状体一眼球后房一瞳孔一眼球前房一虹膜角膜角一巩膜静脉窦一眼静脉一汇入体循环。4、了解泪器的组成及泪液排出途径 泪器由泪腺和泪道构成,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泪液排出途径:泪腺一泪腺排泄管一上、下泪点一上、下泪小管一泪囊一鼻泪管一下鼻道。5、掌握运动眼球的肌肉的名称和作用名称作用神经支配上睑提肌提上睑动眼神经上直肌使瞳孔转向上内方动眼神经下直肌使瞳孔转向下内方动眼神经内直肌使瞳孔转向内侧动眼神经外直肌使瞳孔转向外侧展神经上斜肌使瞳孔转向下外方滑车神经下斜肌使瞳孔转向上外方动

55、眼神经6、了解鼓室六壁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上壁盖壁,与颅中窝相邻下壁颈静脉壁,与颈内静脉起始部相隔前壁一一颈动脉壁,上部有咽鼓管的开口(咽鼓管鼓室口)一鼻咽部 后壁一一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的开口一乳突窦 外侧壁鼓膜壁,即是鼓膜 内侧壁迷路壁,即内耳的外侧壁,上有两个孔:卵圆孔一一又称前庭窗,位于后上方。在其后上方有一弓形隆起,深处有面神经管。 圆孔又称蜗窗,位于后下方。7、掌握咽鼓管的形态及婴幼儿咽鼓管的特点 咽鼓管是连通咽与鼓室的管道。近鼓室端为骨部,近鼻咽端为软骨部。小儿咽鼓管官腔较大,短而平直,故咽 部感染易沿此管侵及鼓室致中耳炎。8、了解内耳的组成,掌握骨、膜迷路的构成 *内耳包括骨迷路

56、和膜迷路。骨迷路包括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由后外向前内依次排列。膜迷路由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和膜蜗管9、视器由眼球和眼副器组成。10、虹膜内有两种不同排列方向的平滑肌,一种为瞳孔括约肌,一种为瞳孔开大肌。11、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称为睫状肌。12、外界光强或看近物时瞳孔缩小:光弱或看远物时瞳孔放大。13、能感受强光、辩色的细胞是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仅能感受弱光。14、眼房被虹膜分为眼前房和眼后房_。15、结膜按所在的部位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结膜穹隆三大部分。16、结膜衬贴在睑内面的部分称睑结膜,贴附在巩膜前部表面的叫球结膜。17、请写出声波传导的途径。1)空气的传导:声波一耳廓一外耳道一鼓膜一

57、听骨链一前庭窗,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波动一蜗管内淋巴波动 一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振动一蜗神经一入脑。2)骨传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振动,使其中耳蜗内淋巴产生波动,螺旋器振动18、外耳可分为耳廓、外耳道和鼓膜。19、鼓室借咽鼓管与咽相通,借乳突窦与乳突小房相通。20、鼓膜的上1/4部称弛部,下3/4部称紧张部。21、鼓室内有锤骨、砧骨、镫骨3块听小骨。22、内耳有位置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23、骨迷路分为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大部分:膜迷路分为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三部分。24、内耳内的位觉感受器有壶腹嵴、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其中能感受旋转运动的是壶腹嵴。六、脉管系统1、了解脉管学的组成,心血管

58、系的组成和功能*脉管学r心血管系统:心、动脉、静脉和连于动脉、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心血管系统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实现神经一内分泌调节以维持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等均起 重要作用2、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组成及功能 体循环:左心室一主动脉一各级动脉一毛细血管网一各级静脉一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 意义:将氧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部,将代谢产物运回心。肺循环: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泡壁毛细血管网一肺静脉一左心房。意义:进行气体交换。3、掌握心的位置、形态、心各腔的形态结构;掌握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心的血 供;了解心包、心包腔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1)

59、心的位置:心斜位于胸腔中、中纵隔内,形似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体,外裹心包,约2/3位于人体正中线的左侧, 1/3 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26 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8胸椎;两侧与纵隔胸 膜和肺相邻。心内注射位置: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可避免损伤胸膜)。(2)心的形态:心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有四条沟。心尖:由左心室构成,朝向左前下方,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 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朝向右后上方。两面:胸肋面(前面):朝向前上方,大部分由右心房及右心室构成,小部分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膈面(下面):隔心包贴膈,大部分由左心室

60、,小部分由右心室构成。左缘:钝圆,斜向左下,大部分由左心室,仅上方一小部分由左心耳参与构成。三缘右缘:垂直圆钝,由右心房构成,向上延续为上腔静脉右缘。下缘:近水平,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冠状沟(房室沟):是心房和心室的分界四条V沟 前、后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房间沟:于心底部,左右心房在心后面的分界标志。室间隔分为肌部和膜部。膜部容易发生室间隔缺损。(3)心各腔的形态结构 右心房:三个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一个出口:右房室口右心房内可见结构: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卵圆窝、右房室口、界嵴 卵圆窝: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此处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

61、发部位。 右心室:入口:右房室口;出口:肺动脉圆锥右心室的结构:右房室口、三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隔缘肉柱、室上嵴、流入道、流出道、肺动脉口、 动脉圆锥 左心房:入口:肺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 左心室:入口:左房室口,有二尖瓣。出口:主动脉口。左心室流出道又称主动脉前庭 左心室的结构:左房室口、二尖瓣、腱索、乳头肌、流出道是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口、主动脉瓣 左、右心室的瓣膜各有哪些?其功能如何?左心室的入口处有左房室瓣(二尖瓣),当心室收缩时瓣膜关闭,可阻止血液返流入左心房;出口处有主动脉 瓣,当心室舒张时瓣膜关闭,阻止血液从主动脉返回左心室。右心室的入口处有右房室瓣(三尖瓣),当心室收缩时瓣膜关闭,可阻止血液返流入右心房;出口处有肺动脉 瓣,当心室舒张时瓣膜关闭,阻止血液从肺动脉返回右心室。(4)、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组成:窦房结、节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耶(Purkinje)纤维。 功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传导冲动,从而引起心的节律性收缩。(5)、心的血供 心由左、右冠状动脉供血。静脉血主要经心的静脉回流,最终汇入冠状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