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知识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21860628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秋季养生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秋季养生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秋季养生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秋季养生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养生知识(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秋季养生秋季,指我国农历7、8、9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 露、霜降6个节气。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 随之平静,且秋风带来秋季宜人的景色。养生特点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 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 易伤损肺阴,从而产 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 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 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 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 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

2、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养生方法【起居养生】:秋季应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 因受凉而伤及肺部。【精神养生】: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 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房事养生】:在秋季应注意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节制 房事,蓄养阴精。【饮食养生】: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 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 用,宜常吃。此外,秋季主养收,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运动养生】: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 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登山、打 太极

3、拳、游泳等, 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药物养生】:秋季药补的基本原则应以滋润为主,忌耗散。 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 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饮食调养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 润多汁,具体方案如下:养肺为要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 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 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 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 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 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

4、,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 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等。少辛增酸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 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 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 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 荠等。宜多吃粥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 成熟,难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伤损脾胃,所以秋天早晨 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 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 米粥、橘皮粳

5、米粥、柿饼粳米粥等。宜补充健身汤秋季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每日中、晚餐喝 些健身汤,一方面可以渗湿健脾、滋阴防燥,另一方面还可以进 补营养、强身健体。秋季常食的汤有:百合冬瓜汤、猪皮番茄汤、 山楂排骨汤、鲤鱼山楂汤、鲢鱼头汤,鳝鱼汤、赤豆鲫鱼汤、鸭 架豆腐汤、枸杞叶豆腐汤、平菇豆腐汤、平菇鸡蛋汤、冬菇紫菜 汤等。宜多吃鱼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 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 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鲫鱼:又名鲋鱼,味甘性温。功效为利水消肿、益气健脾、 通脉下乳,清热解毒等,主治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脱 肛等症。带鱼:可补五脏

6、、祛风、杀虫,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 肤干燥者尤为适宜。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辅助疗法。常 吃带鱼还可滋润肌肤,保持皮肤的润湿与弹性。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解烦等功效。食用可治 疗气虚乏力,胃寒冷痛、脚气、湿痹、疟疾、头痛等症。青鱼所 含锌、硒、铁等微量元素,还有防癌抗癌作用。鲤鱼:味甘性温。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之功效。 主治浮肿、乳汁不通、胎气不长等症。草鱼:又称鲩鱼,有青鲩、白鲩两色,味甘性温,有平肝、 祛风、活痹、截疟之功效。古人认为,鲩鱼肉厚而松,治虚劳及 风虚头痛,以其头蒸食尤良。泥鳅: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 泥鍬肉质细嫩,营养价值

7、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 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秋季养胃秋天患胃肠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立秋以后,天气虽然 清凉,但是苍蝇的活力并不比夏天弱,若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 物,就会因胃肠道感染而发生腹泻;秋天,人们的食欲增加,又 有大量瓜果上市,一些人因暴食暴饮加重了胃肠负担,导致肠胃 功能紊乱;另外,秋天昼夜温差大,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腹部着 凉,发生腹泻。而且,如果胃没有养好,一些有胃病的人不罕导 致胃病加重。如何养胃:1、保暖是首要秋凉之后,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箉注意胃部保暖,及时添 加衣服,夜晚睡觉应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

8、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 旧病。另外,胃病患者“秋凉”一定要适度,不要勉强挨冻而冻 出病来。2、饮食要合理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 定量,少食多餐。3、静养是关键要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结的刺激,同时,注意劳 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影响了胃病的康复。4、运动要适度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以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五谷杂粮的种类繁多,以下几种在秋季信用更能发挥其最大 的功效:花生花生是“十大长寿食品”之一,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 核黄素、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等,本草纲目中记载:“花 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

9、、清咽止痒。”药性考中 也说:“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清肠润燥。”可见其对脾胃失调、 咳嗽气喘、贫血、便秘、肠燥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一种老 少皆宜的食品。花生在食用时要连着外皮一起吃,这样既能补虚又能止血, 尤其适合妇女孕期和手术病人恢复期和病后体虚的人食用。红薯红薯被人们称为“土人参”,是一种味美价廉的长寿食品。 其味甘性平微凉,能够生津止渴、润肺滑肠、补脾益胃、通利大 便,还具有抗癌作用。红薯是低热量、低脂肪的食品,还能阻止碳水化合物变成脂 肪,在秋季食用能够起到减肥的作用。但是红薯不可一次食用过 多,否则会出现烧心、肚胀排气等症状,糖尿病人、胃溃疡和胃 酸过多的人也不宜食用。乏麻神农本草

10、经中说,芝麻能够“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 填精益髓”。芝麻中的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 治疗各种皮肤的癌症,使皮肤更加白皙光泽,其养血的功效对皮 肤粗糙、干燥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秋季气候比较干燥,此时多 食用一些芝麻会使皮肤变得细腻光滑、红润光泽,并且吃多了也 不用担心会发胖,减肥的美眉可以放心食用啦。除了以上几种杂粮外,白米、小米、糯米、玉米、黑豆等也 是非常适宜在秋季食用的。秋天的气候变化较大,早秋热湿,中秋前后燥,晚秋又以凉、 寒为主,所以人们在起居上应提高警惕,注意养生。睡眠调节秋天,天高风劲,使肺气收敛,因此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 睡眠时头向西卧为好。深秋时节气候较

11、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 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患。养生要点1、健康饮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 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 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 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2、调理脾胃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 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 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 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 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

12、进补。3、预防秋乏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 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 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 睡眠,亦可防秋乏。4、预防秋燥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 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 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 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 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甘蔗、荸荠、百合、银 耳等。5、预防感冒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 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

13、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 般在25C27C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 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6、早起早睡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 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 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7、加强锻炼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 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 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 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 的抵抗力。8、慎食瓜果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

14、胃抗病 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 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 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9、适时进补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 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 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 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 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 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 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10、注意养阴秋季天气干燥,秋季养生要注

15、意养阴。秋天养阴,第一,要 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气,秋季我们要 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公园,这都有助于养阴。第三, 避免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因此,秋季锻炼要 适度。药物养生秋季气候干燥,肺气旺盛,肝气虚弱,脾胃易受影响,所以 季秋药补的基本原则应是以滋润为主,忌耗散,辅以补养气血。 常用药物有:西洋参、沙参、茨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 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除上述几味药外,秋季药补还可选用一些中成药,如:黄精糖浆、复方蜂乳、雪蛤参精、复方胎盘片、人参健脾丸、生脉饮、 玉灵膏等。上述各种中成药,均有消除燥热对人体危害的功效, 即使没有口干、舌

16、燥等症,亦可少量服用,以达到养生目的。疾病预防秋季气候干燥,气温多变,加之夏天人们的体力、精力消耗 较大,体质相对较弱,所以要高度重视秋季疾病预防。疟疾的防治疟疾,俗称“打摆子”,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其病 原体是寄生在人体肝细胞和红血球中的疟原虫,其传播者主要是 蚊子。疟疾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抖,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 发高烧,热度可以高达40C,大约经过34小时大出汗,体温 逐渐下降到正常。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感到无力、疲乏、 头晕,不想吃东西。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重症疟疾病人, 可能昏迷、说胡话、脖硬,甚至危及生命。对于疟疾的预防,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应清除垃圾、杂

17、草,填平污水坑;居室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 可喷洒灭蚊剂,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 艾蒿等;还可口服些维生素 B1。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在傍晚时开始穿长袖衣裤,裸露部 分涂敷驱蚊剂,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它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 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这种病各 种年龄、不同性别都可患,且易反复发作,平均患病率为 2%。哮 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反复咳嗽、胸闷、连续喷嚏等,如不 及时治疗,可出现急喘。因为痰黏稠,不易咳出,患者往往被迫 坐起。严重者可出现嘴唇及指甲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心跳快 等症状。发作

18、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天不等。哮喘是一种容易发作的 慢性病,因此哮喘者在缓解期要积极预防:首先要尽量避开过敏 源:常见的过敏源有风媒花粉(枸树、蓖麻、蒿草等)、霉菌抱子、 螨、某些生产性粉尘(如棉尘、蚕蛾、粉尘、山药粉)等;若哮喘 病人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就应尽量避而远之。其次要暑天治疗: 从小暑至立秋,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 时候,此时治疗,可以使患者的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慢性咽炎的防治秋天之所以要特别重视对咽喉炎的防治是因为秋天气候多晴 少雨、气候干燥。咽炎若在急性期得不到彻底治疗,就会成慢性 咽炎。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 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

19、的一部分,为耳鼻喉科常见病。慢性咽炎 的主症状为咽部干燥而痛、咽部暗红,多由阴虚、虚火上灼所致, 防治上宜滋阴清热,清咽喉,可用药物防治,如用麦冬 3克、甘 草1.5克、金银花3克、乌梅3克、青果3克,以开水泡,经 常服用。在饮食上应常吃绿豆饮或雪梨浆。心血管病的预防秋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据有关资料报告,秋末冬 初时节,脑血栓、脑溢血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由于天气变凉, 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 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 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 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

20、重心血管疾病。中风进入深秋时节,低气温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 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小动脉 收缩、血压升高,而致脑血管破裂。寒冷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 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导致血栓形成。因此,要重视高血压、 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并注意先兆症状,如发现突 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以防发生意外。秋季保健“三拒绝”秋天气候凉爽,人们的饮食、睡眠、精神都好了起来。此时,“秋乏、秋燥、秋膘”也正向我们走来,如果保养不当,也会增 添许多新的烦恼。1拒绝秋乏 告别了炎夏,迎来了天清气爽的秋天,人们感到 比夏天要舒服得多了。

21、可是,一些人会有困倦疲乏的感觉,这种 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 反应。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适应,秋乏会自然而然地消除, 但为了不因此影响工作和生活,最好还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首先,要进彳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将 会增加身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其次,尽可能充足 睡眠。第三,要调整饮食,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多吃富含维 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多吃含 钾的食物。第四,要适当多吃含咖啡因的食物。2拒绝秋燥 秋天干燥的气候,使人常感到口鼻咽喉干燥以

22、及 发生燥咳,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秋令还可出现大便燥结。此外, 秋燥还可导致口唇干燥、皮肤干裂以及毛发脱落。防止秋燥,首 先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最好喝34杯开水。秋季饮食应以滋阴 润肺,防燥护阴为基本原则,可多吃梨、苹果、葡萄、香蕉、萝 卜及绿叶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 之物。中老年人在秋季洗澡不宜过勤,每周洗12次为宜,每次 不超过半小时,水温在25C左右。不宜用碱性肥皂洗澡,应选用 刺激性较小的肥皂等。秋季还应笑口常开,经常笑,不但能保养肺气,还可以驱除抑郁、消除疲劳、解除胸闷、恢复体力。3.拒绝秋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

23、到了秋天,天气转凉,饮食会不知 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宜人气候,让人睡 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 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天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来就肥胖的人来 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 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 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 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 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保健常识及注意事项1、合理膳食,以防燥护阴、滋阳

24、润肺为准则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易伤肺。因此,秋季饮 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蔬菜宜选用大白 菜、菠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肉类可食兔肉、鸭肉、青鱼等; 保护脾胃,多进温食,节制冷食、冷饮,以免引发肠炎、痢疾等 疾病。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可选择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锻炼项目。秋 3、保持乐观情绪,静养心神秋季万物成熟是收获的美好时节;但秋天也是万物逐渐凋谢、 呈现衰败景象的季节。可经常和他人、家人谈心,或到公园散步, 适当看看电影、电视,或养花、垂钓,这些都有益于修身养性, 陶冶情操。4、衣装适宜,谨防着凉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在此季节,老

25、年人既 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过早、过多添加衣物;及时增减衣服, 防寒保暖,防病保健。秋燥伤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湿度小,人易 出现咽干、干咳等症状,这是由于燥邪伤肺所导致的现象。此时, 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温助热,加 重肺燥症状。肺燥伤肝要吃酸: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肺属金,肝属木, 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因此应适当吃点酸味食物,因为“酸 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酸味食物 可以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但也不可过量。因为许多酸 性食物,如醋、乌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发生胃溃疡、胃炎 等病,对身体不利。秋瓜坏肚少吃寒:许多人都有

26、这种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 小心就坏肚子,这与秋天的气候有关。秋季天凉了,气温下降, 脾胃阳气不足,再吃多了阴寒性质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 霜,导致阳气不振而腹泻、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凉的食 物,以保护胃肠,保护肺脏。适度饮水最重要:夏天多汗季节要多饮水,秋天干燥季节更 要多饮水。适度饮水是秋天润燥、防燥不可少的保养措施。饮水 以少量频饮为佳,不宜暴饮,一次饮大量水,会给胃肠增加负担, 引起不适,只有少量慢饮,“润物细无声”才能对口、鼻、咽、 喉、食管,乃至气管产生更大的滋润作用。养阴益气是关键: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秋天最重要的是养阴 益气。养阴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就可以 温养肺气,鼓舞阳气, 所以秋天应多吃山药、百合、银耳、猪蹄、莲子、藕、梨、枸杞 等食物,以安度秋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