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最新整理)(最新整理)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21840854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357.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最新整理)(最新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最新整理)(最新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最新整理)(最新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最新整理)(最新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最新整理)(最新整理)(9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城市概况及设计任务 3第二章水厂规模的确定及水质分析 3第一节水厂规模的确定 4第二节处理水质分析 5第三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5第一节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5第二节工艺流程的确定 7第四章污水厂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8第一节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 .8第二节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10第三节泵后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12第四节 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 .14第五节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17第六节传统活性污泥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 21第七节 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周边进水 中心出水) .26 第八节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设计计算.28第九节 巴式计量槽设计计算 3

2、0.33第五章 污泥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32 第一节污泥量计算.32第二节污泥泵房设计计算第三节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 .34第四节 贮泥池设计计算 .36第五节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计算 37第六节 机械脱水间设计计算 .40第六章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42第七章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43第一节各污水处理构筑物及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计算 .43第二节污水高程系统计算 .45第三节污泥高程系统计算 .46设计体会 .49参考资料 .50附:1 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2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图第一章城市概况及设计任务第一节城市概况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 带大陆性

3、季风 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 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 点;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受 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 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 暴潮灾等。境内南北气候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8 C,无霜期长达206天,10C的 积 温约4300C,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 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2002 年,全市平均气温13.8 C,较常年偏高L0 C;年极端最高气温40.1C ,为近20年 来

4、最高记录, 极端最低气温-12.6 C;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356.1毫米,较常年偏少35.9%;年平均日照时 数 2714.3 小时,接近常年。风向参照山东淄博地区,以西南风为主,以此考虑构筑物的布置方位。第二节设计任务 污水厂初步设计,即根据所给资料进行污水处理流程的确定,污水处理厂总平 面图的布置和处 理构筑物的竖向布置第二章 水厂规模的确定及水质分析第一节 污水厂规模的确定1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近期设计人口 23000人,生活污水最大日排放标准为200L/人远期涉及人口 60000人,生活污水最大日排放标准为200L/人则最高日生活污水量为近期: Qi 23000 200 4600000L

5、/d4600m3/ddi远期: Q260000 200 12000000L/d12000m3/dd22最高日流量已知工业污水与公共建筑最大日污水量为 13000m3/d则最高日总流量为:近期:Qd3Qd13000 17600m3/d远期:QdQd2 13000 25000 m3/d3最高日最高时流量已知水量小时变化系数为Kh=1.3则最高日最高时流量为:KhQd 1.3 17600/怖 ccui / :Q max264.8L / s (取 265L/S)max86.4 86.4远期:Q 竺 25000 376.16L/S (取 377L/S)max86.4 86.44平均日平均时流量根据村镇排

6、水规范,取Kz=1.5则平均日平均时流量为近期:QQmaX互 5 177L/S 15264(m3/d)Kz1.5远期:Q377 251.3L/S 21715( m3/d)Kz1.5水厂的主要处理构筑。每组流量按近期则经计算,近远期最高日流量之比接近于2:3,所以8800X物应设为三组,近期运行两组,远期运行三组(预留出空地) 流量的一半(即17600/2=8800m3/d )进行计算。因此,远期设计流量为3 =264002 5 000m 3 /d (满足要求)每组的最高日最高时流量为265/2=133L/s第二节处理水质分析进水水质:BOD=200mg/lSS=250 mg/lCOD=400

7、mg/l出水水质:BOD=20mg/lSS=25 mg/lCOD=70mg/l可生化性判断:BOD/COD=200/400=0.5 0.3,所以适合用生物处理法。 本设计采用活性污泥法。第三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第一节 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1 污水工艺: 我国城市污水多采用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的种类和构筑物较多,各种生 物 处理法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如下:1 普通活性 污 泥法中段水采用推流式的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对污水处理效果极好,BOD去除率基本可达 90以上,适用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较高的污水,但也存在 耐冲击能力差的缺点。2 氧化沟法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其曝

8、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其曝气池呈 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并因此而得名。 又称 循环曝气池 、 无终端的曝气系统 。生物接触氧化法 该法是在接触滤池和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又称 淹没式生物滤 池法。用该法处理24h(HRT),B0D5去除率可达90%左右,CO D去除率可达6 5%左右,如果 出水经活性炭吸附8h,可作为造纸厂的回用水。造价较高。4 SBR 法SBR是一种间歇式的活性泥泥系统,其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内完成污水的生化反 应、固液分离、排水、排泥。可通过双池或多池组合运行实现连续进出水。SBR通过对反应池 曝气量和溶解氧的控制而实现不同

9、的处理目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SBR池通常每个周期运行4-6小时,当出现雨水高峰流量时,SBR系统就从正常 循环自动切换至雨水运行模式,通过调整其循环周期,以适应来水量的变化。SBR系统通常能 够承受3-5倍旱流量的冲击负荷。4 CASS 工艺CASS为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英文(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的缩写, 是将好养的生物选择器与传统的连续进水SBR反应器相结合的产物。CASS工艺是以生物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合理的水力条件为基础而开发的一种系统组成简单的污 水处理新工艺。目前CASSE艺在欧美等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运行效果看,处理效果 好,除磷脱氮效

10、果也不错。通过比较 ,结合此地的水质,按一般生活污水性质考虑,故采用普通 活性污泥 法,比较方便。城市生活污水一般以BO物质为其主要去除对象,因此,处理流程的核心 是二级生物处 理法活性污泥法为主。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不能预期只用一种方法 就能把所有的污染物 质去除干净,一种污水往往需要通过由几种方法组成的处 理系统,才能达到处理要求的程度。具体的流程为:污水进入水厂,经过格栅至集水间,由水泵提升到平流沉 砂池经,经初 沉池沉淀后,大约可去初 SS 45%,BOD 25%,污水进入曝气池中曝 气,从一点进水,采用传 统活性污泥法。在二次沉淀池中,活性污泥沉淀后, 回流

11、至污泥泵房2 污泥工艺: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品,也是必然的产物,如从沉淀池排出的沉淀污泥,从 生物处理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等。这些污泥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造成二 次污染。污泥处 理的方法是厌氧消化,消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仍然很高,不宜长 途输送和使用,因此,还需要进 行脱水和干化等处理。具体过程为: 二沉池的剩余污泥由螺旋泵提升至浓缩池, 浓缩后的污泥进入 贮泥池,再 由泥控室投泥泵提升入消化池,进行中温二级消化。一级消化池的 循环污泥进行套管加热,并 用搅拌。二级消化池不加热,利用余热进行消化, 消化后污泥送至脱水机房脱水,压成泥饼, 泥饼运至厂外。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浓缩,消化,机械脱

12、水的污泥处理工艺,污泥 的最终处置途 径有作肥料,做建筑材料,焚烧。填埋,投海等。第二节 工艺流程的确定本设计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第四章 污水厂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第一节 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中格栅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 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 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 置。1. 格栅的设计要求(1)水泵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1)人工清除 2540mm2)机械清除 1625mm3)最大间隙 40mm(2)过栅流速一般采用 0.61.0m/s.(3)格栅倾角一般取 600(4)格栅前渠道内的水

13、流速度一般采用0.4 0.9m/s.(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 0.08 0.15m。2. 格栅尺寸计算(用最高日最高时流量 , 按远期流量计算)设计参数确定:设计一组格栅,分为三格,每格流量按 0.133m3/s 设计,近期运行两格(0.133 x 2=0.266m3/s ),远期运行三格(0.133 x 3=0.3990.376m3/s,满足远期的要求)栅前流速: v1=0.7m/s,过栅流速: v2=0.9m/s;12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a =60。单位栅渣量:w=005m?栅渣/10 3m污水。(1)公式(设计中的各参数均按照规范规定的数值来取的)确定格栅前水深,根

14、据最优水力断面a】B*计算得:2I栅前槽宽B匡二 十3 0.62 m,则栅前水深h旦062 0.31v V 0710133(2)栅条间隙数2218(取23)Qln 血ehy 002 031 09(3)每格栅槽有效宽度: Bc=s (n-1 ) +en=0.01cx( 23-1 ) +002 x 23=068m 考虑04m 隔墙: B=3B+2X 04=284m(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进水渠宽:B Qmax皿i(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1.7mvh 0.7 0.311B B.2.84 1.71.56m2ta n2ta n201(其中a 为进水渠展开角,取a =20 )ii078

15、 m过栅水头损失(h)i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截面,取k=3,则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0102m其中:(s/e)4/3h 0 :水头损失k=3;J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B=2.42(7) 栅后槽总高度(H)本设计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h+b=031+0.3=061mH 二 h+h+h=031+0102+03=0712m2(8) 栅槽总长度L=L +L+05+10+H1/tan a i2=156 +078+05+10+061/ta n60=419m(9) 每日栅渣量0133 3 0.05 864001.5

16、 100011402m3/d , 所以宜采用机械在格栅间隙在20mm勺情况下,每日栅渣量为:Qmax W-|86400max |K 1000 z清渣栅条工作平台J a|第二节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1提升泵房设计说明 本设计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只考虑一次提 升。污水经提 升后入平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及, 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河流。设计流量:Q =377L/s1)泵房进水角度不大于45度。2)相邻两机组突出部分得间距,以及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的间距,应保证水泵轴或电动机转子再检修时能够拆卸,并不得小于0.8。如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寸,则不得小于1.0m

17、,作为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m。3)泵站采用矩形平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半地下式, 尺寸为10 mx 6m高11m地下 埋深7m4)水泵为自灌式。2. 泵房设计计算地面标咼2.3m,则泵站底标咼为2.3-7=-4.7m,泵站顶标咼为-4.7+11=6.3m。 污水提升前水位- 4 . 4 1 m (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相对标高),提升后水 位4.970m (即细格栅前水面标高(绝对标高)。所以,提升净扬程 Z=4.97-2.3-(-4.41)=7.08m水泵水头损失取2m,安全水头取2 m从而需水泵扬程 H=7.08+2+2=11.08m再根据设计流量0.377 m 3/s,选4台泵,近期使用

18、两台,远期使用三台,一台备用,每台流量为0.377 x 3600/3=452.4m3/h,考虑选用250YW600-12-37型污水泵(流量600nVh,扬程12m,转速1480r/min,功率37kw)6060取有效水深h=13m,则集水池面积为:A竺7 29 m2Wh 13取长8m,宽3. 6m.第三节泵后细格栅设计计算1. 细格栅设计说明污水由进水泵房提升至细格栅沉砂池,细格栅用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较小的颗粒悬浮、漂浮物。细格栅的设计和中格栅相似。设计流量按远期最高日最 高时流量考 虑,分为三格,近期开放两格,远期开放三格。2. 设计参数确定:已知参数:=0133 m 栅槽有效宽度 B。=

19、s (n-1 ) +en=0.01 (45-1 ) +0.01 x 45=0.89m/s (每格)。栅条净间隙为3-10mm取e=10mmQax格栅安装倾角60。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 ,取V=0.9m/s,栅条断面为矩形,选用平面A型格栅,栅条宽度S=001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为200设计流量Q=133L/s栅前流速V=0.7m/s,过栅流速V2=9m/s ;12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e=10mm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a =60 ;单位栅渣量妒0.10m3栅渣/10开污水。3. 设计计算(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Q计算得栅前槽宽2B1 = 2

20、0.133 0.62 m,则栅前水深 h B 062 0.31m. 2Qw I 0.722(2)0133sin栅条间隙数n q44.3(取45)ehv, 0.01 0.31 0.9考虑02m的隔墙厚,格栅总宽(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B=3X 089+2 x 02=307m进水渠宽进水渠宽:Bmax 0.377Qvh 07 03111.74m旦旦304仍1.79m2 tan 2 ta n201(其中a 为进水渠展开角,取a 1=20)(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卡仝20(6)过栅水头损失(h)i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9mkh2h o k -sin 3 2.42 (i2

21、g其中:4/3(s/e)0:计算水头损失420.010.923)sin60 0.26m0.012 9.81: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 Bk=3=2.423=0.61m(7)栅后槽总高度(H)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m,贝ij栅前槽总高度H=h+h2=0.31+0.2栅后槽总高度 H=h+h+h=0.31+0.26+0.3=0.87m2(8) 格栅总长度 L=L+L+0.5+1.0+ H /tan a1 2 1=1.79+0.9+0.5+1+0.61/ta n60 =4.54m9)每日栅渣量1.540.2m3/dQ w 864000

22、.133 2 0.1 86400max K 10001.5 1000z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第四节 沉砂池设计计算1. 沉砂池的选型: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n,密度2.65t/m3的砂粒,以保护 管道、 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沉砂池有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和旋流 式四种形式。平流式 沉砂池具有构造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本设计采用平 流式沉砂池。2设计参数1)最大流量在池内停留时间30-60s ;2)有效水深不大于1.2叫3)池内污水水平流速,0.15-0.3m/s ;4)每格宽度不小于0. 6m。. 3设计参数确定设计流量:q =399L/s (即133 X 3 37

23、7,满足远期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1个池max子,分为三格,近期运行两格,远期运行三格)设计流速:v=0.25m/s水力停留时间:t=40s计木 木彎B4池体设计计算(1) 沉砂池长度:L=vt=025 x 40=10m(2) 水流断面面积:9A Qmax/v 0377/025l5l m(3) 沉砂池总宽度:设计n=3格,每格宽取b=1m06m每组池总宽B=3b=30m(4) 有效水深:h =A/B=1.51/3=0 5m(小于 1.2m,满足要求)2(5) 贮泥区所需容积:设计T=2d,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2天,则沉砂斗容积Q maxTXmax15K 10864001.38m30.399 2

24、 351.5 10其中城市污水沉砂量:X=3r/10 5m . ri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两格共有六个沉砂斗则每个沉砂斗容积为V。=V1/6=0.23m3(6)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设计斗底宽a=0. 50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5,斗高h =06m,贝卩沉d砂斗上口宽:2hdtan 552 0.60.501.06mtan 55沉砂斗容积:aaa2=0.25m0.6 2 2 (1.0621.06 0.500.502)3(略大于V =023m,符合要求)i(7) 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0. 2 ,坡向沉砂斗长度:L 2a 10 2 L22 2106394m则沉泥区高度为h

25、=h+006Lrd=0.6+0.25 x 3.94=1.585m (取 1.6m)池总高度H :设超高h =03m,iH=h+h+h=03+05+16=24m23(8) 进水渐宽部分长度:B B3 1.741L-1.73m12 tan 202 tan 20进水渠宽B1取174m,采用沉砂池与细格栅共建。(9) 出水渐窄部分长度:L=L=1.73m31(10)流速:最小流量时只有一格工作,即校核最小流量时的n=1minn1Amin最小流量一般采用平均流量,则min _0532m/s 0.15m/s,付合要求 Amin1 05(11) 进水渠道本设计采用细格栅和沉砂池共建水从细格栅出水渠道送入沉砂

26、池的进水渠道,然后向两侧配水进入进水渠道,污水在渠道内的流速为:Q 0.3990532m/ s B H 174 0511式中:B1 进水渠道宽度(m,本设计取174m;1进水渠道水深(m ,本设计取5m。(10) 出水管道出水采用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出水堰可保证沉砂池内水位标高恒定堰上水头为:2 23039933 ( )30399028m04 152 98式中:m流量系数,一般采用04-05 ;本设计取04 ;(12)排砂管道本设计采用沉砂池底部管道排砂,排砂管道管径 DN=200mm第五节 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辐流式初沉池拟采用中心进水,沿中心管四周花墙出水,污水由池中心向 池四周辐射流动,流

27、速由大变小,水中悬浮物流动中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沉淀 池底部,然后用刮泥机将辐流沉淀池由进水装置、中心管、穿孔花墙、沉淀区、出水装置、污泥斗及排 泥装置组成。 本设计采用近期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进行设计,选择两组辐流式沉淀池,每 组设计流量 为0.133m7s,从沉砂池流出来的污水进入集配水井,经过集配水井分配流量后流入辐流沉 淀池。1. 沉淀部分水面面积表面负荷采用1.2-2.0 m3 /(m2 h),本设计取q =2.0 m3/(m2沪 沉淀池座数n=22238.5mQ 3600 0.265 3600Fnq2 2hiih2图5辐流式沉淀池计算草图2. 池子直径3 I3.沉淀部分有效水深4 238

28、.517.4m( D 取 18n)设沉淀时间t = 1- 5h(规范要求1 3h),有效水深:h二q t =2 X L 5 = 3m24.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Q =Qmaxt/n 二一3600 1.5 715.5max5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由任务书知进水悬浮物浓度C为25kg/m3,出水悬浮物浓度C以进水的50%计,初沉池污泥含水率P =97%污泥容重取r=1000kg/m3,取贮泥时间T=4h,污 泥部分所需的容积:11.9 m8V二 Q(G C Dt X loo715.5(0.25 0.125)4 100Y ( 10- p )1000 (100 97)则每个沉淀池污泥所需的容积为 11.9m3

29、6. 污泥斗容积设污泥斗上部半径r1= 1m污泥斗下部半径r2=04m,倾角取a =60。,则 污12泥斗高度:r )tg a1= (1-0.4 )X tg60 =1m污泥斗容积:V=1n h5(322+5+1122) =3.14 X22231/3 X( 12+1X 0.4 +0.42) =1.63m39. 沉淀池池边高度H = h +h+ h = 0.3+3+0.3 = 3.6m i 2 310. 径深比D/ h = 18/3 = 6 (符合要求 6-12)211. 进水集配水井辐流沉淀池分为二组,在沉淀池进水端设集配水井,污水在集配水井中部 的配水井平均分配,然后流进每组沉淀池。配水井中心

30、管径:D2 4Q 4 0,2652 4Q 4 0,265069m (取 DN700)V v Y 0.7 2式中:V2配水井内中心管上升流速(m/s),般采用V206m/s ;取07m/s配水井直22径:DJ 守 D;厂挣 0.72 1.27m (取 1.3 米)式中:V配水井内污水流速(m/s), 一般采用V=02-04m/s ;取03m/s3312进水管及配水花墙 沉淀池分为两组,每组沉淀池采用池中心进水,通过配水花墙和稳流罩向池四周流动。进水管道采用钢管,管径DN=600m,进水管道顶部设穿孔花墙处的管径为800mm沉淀池中心管配水采用穿孔花墙配水,穿孔花墙位于沉淀池中心管上部,布 置6个

31、穿孔花墙,过孔流速:V4QO265Bhn 0.3 0.6 6025m /s式中:b 孔洞的宽度(m);h 孔洞的高度(m);n 孔洞个数(个)。V4穿孔花墙过孔流速(m/s), 般采用0.2-0.4m/s ;13.集水槽堰负荷校核 设集水槽双面出水,则集水槽出水堰的堰负荷为:q = Qh 0.1333600m 3/(m s)qo9 D0.0006 m 3/(ms)51 n u 3600 9 9 3.14 18=0.6L/(m-S)10 (符合设计要求)本设计设五廊道式曝气池,廊道长度为:L1 = L/5=83/5 = 16.6m (取 17m本设计取超咼为05 m,则曝气池总咼为:H = 4.

32、0+ 0.5 = 4.5m(3)确定曝气池构造形式本设计设四组5廊道曝气池,在曝气池进水端和出水端设横向配水渠道, 在两池中间设配水渠道与横向配水渠相连,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从第一廊道 进入曝气池。曝气池平面图如图 6所示:回流污泥图6曝气池平面图5. 需氧量计算本工程设计中采用鼓风曝气系统。(1) 平均时需氧量计算O aQ(S S) bVX 0.5 15264 (0.15 0.020) 0.15 2642 3.32 a 0 e v2300 (kg/d ) =96 (kg/h )式中:a 每代谢lkgBOD所需氧量(kg),本设计取0.5 ;b 1kg活性污泥(MLVSS每天自身氧化所需氧量(

33、kg),取0.15.(2) 最大时需氧量:O aQ (S S) bVX 0.5 17600 (0.15 0.020) 0.15 2642 3.32max0 ev=2452 (kg/d ) =102.2 (kg/h )最大时需氧量与平均时需氧量的比值为:2max02102.21.06每日去除的BOD5值BOD 15264 (150 20)r10001984.3( kg/d)82.7(kg/h)(4) 去除 1 kg BOD 5 需养量1 . 16(kgO /kgBOD )25。23002 BOD1984.3r6供气量计算本设计中采用YHW耻型微孔曝气器,氧转移效率(e )为20%敷设在距池底0.

34、20m处,淹 没水深为4m计算温度定为30 Co相关设计参数的选用:温度为 20C 时,a =0.85 B =0.95 p =1.0 , C =2.0mg/L , C =9.17LS( 20)mg/Lo 温度为 30C 时,Cs(30)=7.63 mg/L。(1)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绝对压力:P=1.013 x 105 + 9.8 x 103H=1.013X 105 + 9.8 x 103x4= 1.405 x 105 ( R) (2)b空气离开曝气池水面时氧的百分比:21 x (1 E)21 x (1 0.20)Q=- x 100% =x 100% = 17.54%79 +21(1-E)79+2

35、1(1-0.2)(3) 气池混合液平均氧饱和度:RQGb = C(+)= 7.63 xS52.026 x 1042,1.405 x 105 17.54+)= 8.48 mg/L52.026 x 1042换算成20C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RC RslMD C C 1.024T 200.85sb(30)(R 为平均时需氧量)_2300 9.17(0.95 8.48 2)1.024103232.16kgO2/d 134.7(kg/h)2(4) 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RC(20)CS(30) C I024T20max2300 9.17(5) 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R 3232 160100 100538

36、69.3( m3/d) 37.4m3/min(6) 曝气池最大时供气量:R 3729 433G0ma 100100 621567(m /d) 43 7(m /min)smax 03EA03 20(7) 去除1kg BOD5的供气量:BOD553869.3 /1984.3 27. 15(m3 空气 / kgBODs)(8) 1m污水的供气量:53869.3 /152643.53( m3 空气 / m3 污水)第七节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为了使沉淀池内水流更稳、进出水配水更均匀、存排泥更方便,常采用圆 形辐流式二 沉池。该沉淀池采用 周边进水,中心出水 的幅流式沉淀池,采用 吸泥机排泥。计算

37、草图如图81. 设计参数的依据及选取表面负荷:qb 范围为 0.61.5 m3/ m2.h,取 q=1.0 m3/ m2.h,出水堰负荷设计规范规定 取值范围为1.5 2.9L/s.m,取2.0 L/(s.m);沉淀池个数n=2 ;沉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1.5-4.0h;取T=1.5h ;3 设计进水量:265 L/S =954 m /h2. 沉淀池尺寸设计(1)每组池子沉淀部分出水面积为:Q 954477m2(2)池子直径(3) 池子实际表面积D2F4252491m4实际的表面负荷Q 954 q nF 2 4910.97m3/(m2 h)(满足要求)Ddh2h4h3hi图8二沉池计算草图(4)

38、单池设计流量Q 9543/.477 m / h2 2(5)校核堰口负荷q4773.6 D 3.6校核固体负荷(1 R)QNw24合要求)q1. 69L/(sm)17L/(Sm)(满足要求)25(1 5) 477 3 24 104.9kg/(m2.d) V150 kg/( m2.d)491(符(6)澄清区高度混合液在分离区泥水分离,该区存在絮凝和沉淀两个过程,分离区的沉淀过程会受进水的紊流影响,沉淀时间采用 15-30h,本设计取t=l5h。Qt 4771.50h, 1.4m2 F 491按澄清区最小允许深度15M考虑,取h2 =l5m(7)污泥区高度本设计设t=15h,则污泥区高度为h219m

39、(1 R)QNw t (1 0.5) 477 3 1.5 小 CU)F91则池边深度为 h2= h2 + h +03=1.5+1. 19+0. 3=299m 取 3m)2(8)沉淀池高度:本设计设计池底坡度为005,污泥斗直径取2m,则池中心与池边落差h为3h3 0.050.050.575m (取 0 6m)超高1取0.3 m,污泥斗高度片取0.8m,则有:H h h hs h0.3 3 0.6 0.84.7m124(9) 排泥装置沉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吸泥机,周边传动刮吸泥机的线速度为2-3m/min,刮吸泥机底部设有刮泥板和吸泥管,利用静水压力将污泥吸入污泥槽,沿进水竖井中的排泥管将污泥排至

40、分配井中。排泥管采用DN200mm.第八节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因为曝气池后的二沉池不能兼做接触池,所以二沉池后采用隔板式接触反应池1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 =377 L/s (设一座,近远期合建)水力停留时间:T=0.5h=30mi n设计投氯量为:p = 4.mg/L平均水深:h=2.0m隔板间隔:b=3.5m2 .设计计算(1) 接触池容积:有效深度取 2.5mV=QT=377 10-3 30 60=678.6 m3有效深度h取2.5m表面积 A V 6786271.401h 2.5隔板数采用2个,则廊道总宽为B=( 2+1)3.5 = 105m取11m接触池长度L= l - 2714 2

41、4.7m取25mB 11长宽比l兰7.14b 3.5实际消毒池容积为V二BLh=11 25 2. 5=6875m3池深取2.5 +0.3 = 2.8m (0.3m 为超高)经校核均满足有效停留时间的要求(2) 加氯量计算:设计最大加氯量为P =50mg/L (按完全二级处理考虑510mg/l),每日 ma投氯量为 3=pQ=5 25000 10-3=125kg/d=5. 2kg/hmaX选用贮氯量为120kg的液氯钢瓶,每日加氯量为3/4瓶,共贮用12瓶,每Q=l-3n /h,扬程不小于10mHOi日加氯机两台,单台投氯量为 1.5 2.5kg/h。配置注水泵两台,一用一备,要求注水量(3)

42、混合装置:拌机功率NQTG2No3 5 102实际选用JW 310-421.06 100.377 60 5000.4kW221机械混合搅拌机,浆板深度为15m,浆叶直径为031m,浆叶宽度09m,功率40Kw4)接触消毒池计算草图如下:第九节 计量槽设计计算 污水测量装置的选择原则是精密度高、操作简单,水头损失小,不宜沉积 杂物,污水 厂常用的计量设备有巴氏计量槽、薄壁堰、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 量计、涡流流量计。其中 巴氏计量槽应用最为广泛且具备以上特点。本设计的计量设备选用巴氏计量槽,选用的测量范围为:02-15m3/s计算草图如图9所示B2L图 9 巴氏计量槽计算草图设计流量为 0.377

43、 X 24 X 3600=32572.8m3/d出水排放渠的设计考虑最佳水利断面:b 如=召22畫仙,H = B = 0.76 rn,因此计量槽上游水深0 V I为0. 76m。在自由流条件下,根据公式试算选取喉宽b = 070 m的巴氏 槽,H2=0 84m。1. 主要部分尺寸设计为:渐缩部分长度:A = 05b+l2 =0.5 X 0. 7 + 1.2= 1.55m i喉部宽度: A 2= 0.6m乙1-1/ 1渐扩部分长度:a = 0.9m上游渠道宽度: B= 1.2b+0.48= 1.2 X 0.7 +0.48 = 1.32m i下游渠道宽度:B = b+0.3二 0.7 + 0.30

44、 = 1.0m22. 计量槽总长度计量槽应设在渠道的直线段上,直线段的长度不应小于渠道宽度的8-10倍在计量槽上游,直线段不小于渠宽的2-3倍,本设计取2;下游不小于4-5倍,本设计取4;计量槽上游直线段长为:L12 B12 1.32 2.64 m计量槽下游直线段长为:L 5& 4 1.0 4.0m第五章泥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第一节 污泥量计算(近远期合建)1.初次沉淀污泥量:C Q (l P)50%2l7l5(ll000其中Q为远期污水厂平均日流量m3/d=905 m / d即0.377- 1.5X 24 X 3600=21715m3/d );C为进入初沉池污水的悬浮物浓度g/L;为初沉池去

45、除率一般取50%Pl为初沉池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5% 97%取97% 2.生物污泥量为X Y(S S)Q KVX 0.5 (0.l5 0.02) 2l7l5 0.08 0.75 3963 2.5 kg/d l 0 ed v式中丫 为产率系数,一般采用0.5-0.6Q 为平均流量S 。为进曝气池的 BODSc 为出曝气池的 BODXv为曝气池的平均VSS浓度Xv=f X MLSS=07X 333=25kg/m 3V为曝气池的容积m3 (按远期为3963 m3)3非生物污泥量X2 fp Q (SS SSe)20SS。为生物反应池进水悬浮物浓度kg/m3;SSe为二沉池出水悬浮物浓度kg/m3X 2

46、fp Q (SS0 SSe) 0.3 21715 (0.125 0.025) 651.5kg/d则 2 04 每日从系统中排出的剩余污泥量回流污泥浓度 Xr=X* (1+R) /R=3.3 x( 1+0.5) /0.5=9.9kg/m 3 (取 10 kg/m 3)XX1 X2 817 651.5 1468.5 kg / d5 总污泥量为 Q=W+X/Xr=90.5+1468.5/10=237.5 m3/d第二节 污泥泵房设计计算1 污泥泵房设计说明 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 井中,然后 由管道输送至回污泥泵房。2. 回流污泥泵设计选型( 1 )扬程:二

47、沉池相对水面标高为2.7m,套筒阀井泥面相对标高为0.2m,污泥泵房泥面标高为-0.2-0.2 = -0.4m,曝气池水面标高为3.26m,则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为:3.26- (-0.4 ) = 3.66m( 2)流量:设计回流污泥量为QR二RQ亏泥回流比R=5% 100%,即卩QR=Q=265/2=133L/s, R=50%(3)选泵:选用LXB-1000螺旋泵3台(2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480nVh ,提升高度 为2.5m 4 m,电动机转速n=54r/min,功率N=65kW4.剩余污泥泵设计选型二沉池相对水面标高为2.7m,浓缩池水面标高为3.53m,污泥泵房泥面标高为-0.2

48、-0.2 = -0.4m,贝U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为:3.53-(-0.4 ) = 3.93m选用LXB-1000螺旋泵2台(1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480nVh,提升高度为2.5m 4.0m,电动机转速n=54r/min,功率N=65kW则污泥泵房占地面积设计为5mx 5m第三节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 采用带有竖向栅条污泥浓缩机的辐流式重力浓缩池,用带有栅条的刮泥机 刮泥,采用静压排泥。计算草图如图 10所示:DdO.o5h图10浓缩池计算草图1. 设计参数147riVd,本设计含水P率取为99.2%,浓污泥总量计算及污泥浓度计算二沉池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缩后污泥含水率97%,污泥浓度C为

49、8kg/m3,二沉池污泥固体通量M采用25kg/(m2 d)(规范为 20-30 kg/(m 2 d)o浓缩池面积QC 1478M 25式中:C流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浓度(kg/s ),本设计取10kg/m3Q 二沉池流入剩余污泥流量(m/h ),M固体通量 kg /(m2 d),取 25 kg /(m2 d)本设计采用两个污泥浓缩池,单池面积为24 m2 3浓缩池的直径f1 5.53m,本设计取6m4浓缩池的容积V QT147/2 7 * * * * * * * * 1649m324式中:T浓缩池浓缩时间(h),般采用10-16h,本设计取16h5沉淀池有效水深h249242.1m6.浓缩后剩

50、余污泥量Q1147/2100 F0100 99.2100 9719.6m3/d (单池)Vi-h5污泥斗的容积:2a ab b2 2 31.43 (1.25 1.25 0.25 0.25 ) 2.9m9. 浓缩池总高度本设计取浓缩池超高hi = 030 m,缓冲层高度h3= 0.30 m ,13H h h h h h0.3 2.10.3 0.03 1.43 4.16m (取 4.2m)234510.排泥管采用污泥管道最小管径DN150mjm间歇将污泥排出贮泥池。第四节 贮泥池设计计算浓缩后的剩余污泥和初沉池污泥进入贮泥池,然后经投污泥泵进入消化池处理系统。本设计采用1座贮泥池,贮泥池采用竖流沉

51、淀池构造。1.污泥量的计算初沉池污泥量为90.5 m3 /d,浓缩后的二沉池污泥为39.2ms /d。贮泥时间为12h,即0.5d。每日产生污泥量:Q Q Q90.5 39.2129.7m3/d22. 贮泥池容贮泥池容积:Qt24n129.7 1265m31.524 1贮泥池设计容积:h3 tg (a b)/2 tg600(5 1)/23.46m32 2 21V a h2h3(aab b ) 5符合设计要求3.46 (5 5 1) 73.3m365m式中:h 2贮泥池有效深度,本设计取1. 5m;23 污泥斗咼度(m;3a 一污泥贮池边长,本设计取5mb 污泥斗底边长,imn 一污泥贮泥池个数

52、,本设计采用1个;污泥斗倾角,本设计取600.3. 贮泥池的高度:H h h h 0.5 1.5 3.46 5.46m(本设计取 5.5m),23式中:h 贮泥池超高(m),本设计取0. 5m;i4. 贮泥池的面积为73.3/5.3=13.8 m2 取长为5米,宽为2.76米。5管道部分贮泥池中设DN=200m的吸泥管一根,共设有2根进泥管,1根来自初沉池,管径 DN200另1根来自污泥浓缩池,管径为DN200m。第五节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计算采用中温二级消化处理,消化池停留天数为30d,其中一级消化20d,二或C。级消化10d。(规范要求总消化天数为25-30天,一二级消化池的停留天数比值 为1:1 2:1或3:2),消化池总投配率为3% 4%。消化池控制温度为3336: C,计算温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